辅导员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校园网络舆情反思 辅导员说

辅导员说

2024-07-09 18: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辅 导员 说 关注我们

案例介绍:大二学生小王,在国庆假期结束以后未能按时返校,也没给辅导员请假,节后第三天小王返校,并与同寝室的李某一起来到了辅导员办公室。 小王说:“老师,我并不是不想来学校,是父亲把我绑在家里不让我回学校。”陪同的室友详细地给辅导员老师介绍了情况,小王自幼父母感情不睦,父亲有时候还会动手打人,近期母亲试图摆脱父亲逃离了家里,父亲找不到母亲就把小王绑在家里逼她说出母亲下落。

辅导员得知这种情况以后主动跟小王的父亲沟通,小王父亲表示愿意到学校来沟通情况。学院和辅导员出面调解,希望家长的矛盾家长自己解决,不要影响孩子学习更不能殴打孩子。小王的父亲得知学校不会出面帮助找他的妻子之后便拒绝谈话便离开了。

三天后的晚上,小王接到父亲的威胁短信很害怕,随后将短信转发给辅导员老师。短信上小王的父亲称,如果小王不说出母亲的下落,将会再次到学校并将小王杀死,再杀死家里其他人。辅导员得知消息后立马向学院与保卫处汇报,并启动了危机事件处理的紧急预案。第二天一早向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汇报。嘱咐室友小刘陪同好小王,并不要去让小王独自外出,无课的时候尽量在寝室。

第四天的中午一点左右,辅导员接到了小刘的电话,称小王的父亲在寝室附近持刀劫持了小刘并扬言如果小刘要多管闲事会将小刘一并杀死。小刘因为害怕已经离开了现场,并向保卫处报了警。辅导员闻讯马上给学院领导汇报并赶往现场。

小王的父亲看到辅导员出现情绪非常激动,立马要求警察派车把他们送回老家。辅导员了解了现场的基本情况后,再次给学院的领导、学生处与学校相关领导打电话沟通了现场的情况。十分钟左右,学院、学生处、保卫处、校长赶到现场,申请更多的警力支援。分散围观同学,并在网上公布事态发生的动态及处理情况。 最后,警察将学生成功救下,毫发无伤。

一、校园危机与校园危机事件

校园危机是指,“凡是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与高校成员有关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可能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并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包括对高校成员造成影响与伤害,对高校的教学设施造成破坏,给学校形象声誉带来损害等,而以高校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均称为“高校校园危机”。

该 校园暴力事件,是由校外人员进入到学校,有预谋地伤害在校学生的案件。校园暴力事件可发生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校外人员与校内师生之间,教职工之间,其中校外人员与校内师生之间的暴力事件是最难把控与预测的。校外人员是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这类人群不易被察觉,校园又是个开放的空间,外来人员的管控上又显得困难许多,这对校园的安全管理也增加了难度。

二、经验与成效

(一)学生干部发挥了强有力的纽带作用

案例中的小王原本是抵触将自己的情况告知他人,而且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已试图向各方可求助的力量求助未果,比如自己的亲人、当地的村委会、派出所。所以自大一起小王就因父亲的原因困扰,但未向他人倾诉。室友小刘,是小王的室友,同时也是本班的团支书,在事情发生过程中及时提供了有效准确的学生信息,为事件的解决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并在事件结局后的班情稳定与维持小王情绪稳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校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既是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又是参与者,是学校教职工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与纽带,更是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应该在校园暴力等危机事件中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而不是态度暧昧、消极应付甚至是站在受害者和学校的对立面上,让事态失控甚至恶化。

高校对于学生干部应 加强培养,加强对校园危机事件加强认识与责任心,加强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能够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正面引导。

(二)以人为本,及时反应,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

在该案件中,辅导员在第一次了解情况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并在危机事件发生时, 不惧怕、不退缩,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安抚学生情绪,积极配合救助工作。

校园暴力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的特征,辅导员得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应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按照 “以人为本,发现要早,化解要快,处置妥当,防止蔓延”的原则,将学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控制暴力事件中受伤的学生进行合理救助。了解现场情况和事情经过,第一时间上报相关的领导和负责人。安抚相关人,疏散围观者,努力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情绪稳定,防止时间扩散升级。

(三)启动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全员参与,部门联动

在小王将父亲的威胁短信转发给辅导员之后,及时启动了危机事件处理预案,成立专门的处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生干部、辅导员、学院领导、保卫处、学生处等部门,及时研判事件的情况及处理方案,为这起危机事件处理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校园暴力事件往往由多种原因引发,且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在相关部门领导的统一部署下,还需要学生处、宣传部、保卫处、校医院、后勤处等多个部门联合,相关负责人、辅导员、学生干部全员参与,形成各部门联动、有效处置的工作格局。

(四)及时调查,信息公开,控制舆情

在该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学生寝室附近,发生时间是在学生下午上课前,发生过程中目睹的学生不在少数,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学生不清楚情况,出于好奇心会将不准确的信息发至网上,并迅速地传扬开来。在此事件发生时,有传言学生情杀的,有传言外来的疯子伤害学生的,学生开始恐慌担心学校安全。在启动了解准确情况以后,学校宣传部发布准确的信息,并报告了目前的处置办法,舆论很快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未对学生及学校造成负面影响。

危机事件中, 辅导员及相关负责人应及时调查事件真相,并保证信息公开。对于事态严重的暴力事件,学校应该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派出所汇报。对于已经产生社会影响的暴力事件,学校应主动和当地新闻单位沟通,取得舆论主导权。信息公开是暴力事件当事人、学校管理者、事件相关人员及关注事件的其他人能够及时获得关于事件的可靠、具体的信息,阻止误传、谣言干扰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秩序,也可以使学习相关责任人正确分析事件的起因及发展走向,把握事件处理的时机,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五)持续关注当事人,保护学生隐私

事件处理结束后,紧急召开班委与党员的会议, 一方面告知事情发生的真相,不要妄加揣测; 另外一方面要关爱本班同学,保护隐私,帮助小王积极面对,不要影响今后的学习生活。辅导员定期谈心,缓解危机事件对小王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与参与事件的同学谈心,以免在事件中产生负面心理。同时,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对小王也做了心理评估与咨询。

危机事件以后,当事学生的心理关注是容易忽略的,很多学生对危机事件的反应是一个后知后觉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易发觉,但影响却是长远的。危机事件以后辅导员与心理工作者应持续关注当事人与参与同学的心理健康,建立信心,促进发展。

三、不足与反思

(一)未形成校园整体安全观,

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预习防

在校园安全的管理上,高校一直具有主体的单一性、时间段的滞后性、范围的局限性和机制的应付性等做法,对于学生家长、社区乃至驻地警务部门都是不出事不沟通,出事才联系。并且一旦出现校园安全事件,都力图在最低的层面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事件在校园内尽快消化解决。同时,与其他类校园危机的应急管理类似,对于校园管理模式也是 “事后动员型”而非“事先控制型”,缺乏全程管理的积极性。

(二)管理组织队伍不固定,

综合协调机制缺乏

对于校园暴力等违纪的管理组织、队伍不固定。管理组织多为临时性松散组织,如针对事件临时组织的工作小组,缺乏常设管理综合协调机构,日常工作主要依靠一线辅导员来进行,安全例会制度的缺失又使辅导员收集的信息得不到及时上报汇总、分析评判,导致高校在对校园暴力的应急处置的整合能力与应对能力大打折扣,特别是当校园暴力时间超越学校范围时,学校与政府、公安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综合协调常常滞后。

(三)安全教育不到位,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在校园安全教育上,形式老套、实效性差,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等。安全教育的具体工作多为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主导开展,大多采取征文、讲座、报告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导致内容比较泛泛。同时,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一般局限在学生工作、课堂教育的范围内,缺乏学校内外相关部门的联动,更缺乏日常实战演练,导致学生在真正面对校园安全事件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与排解,更不用说做出创造性决策,以弹性的行动来化解。危机教育的缺位导致大学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应对校园暴力的能力。

辅导员应对待校园危机事件的理念应该是 “一份应对,九份预防”,积极预防是校园危机事件的核心。而当今,在新旧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色情文化、拜金文化、暴力文化等“亚文化”以及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不劳而获的幸福观、哥们儿义气的错误友谊观念,借由网络、游戏和影视作品等大众传媒,侵蚀大学生心灵。也给大学的校园危机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当代辅导员更应积极提高自生的危机事件的应对处理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作者简介】

晏菲

长江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工办副主任

“辅导员说”同心圆网络育人工作室///

文字来源 | 晏 菲

执行主编 | 夏 磊

责任编辑 | 李京洲

值班编辑 | 邵旻沁

后台回复“读者群”

加入“辅导员说俱乐部”

投稿邮箱:fudaoyuanshuo@126.com

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联系电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