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纯生 匠心营造-斗拱之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栋梁结构图片 雪花纯生 匠心营造-斗拱之美

雪花纯生 匠心营造-斗拱之美

2024-07-01 14: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呢?王朝翻覆,沧海桑田。而斗拱 —— 这一古代木构建筑上的神秘构件,同万事万物一样,它曾简约亦曾繁复,经历过兴盛又黯然衰落。它为时代所影响,也映照着历史的断面。云谲波诡,斗拱千面,静静地昭示着这千变万化的世间。

故宫御花园万春亭内檐斗拱,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摄影/李睿新的建筑表情—斗拱之变

1924年11月5日下午四时许,北京紫禁城神武门。这似乎是寻常的一天却又显得略有诡异。驻守神武门的士兵和警察早被缴械整编,几辆民国政府派来的汽车从这里接出了紫禁城最后的主人——清废帝溥仪。从这天起,皇帝永远的离开了紫禁城,这里成了故宫,留给我们一座最高规制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溥仪出宫前是否回望那道宫墙而心生怅惘,现已无从知晓。但他所迈出的那座神武门,则见证了紫禁城的肇建和末代皇朝的终结。六百年风雨,斗拱飞檐,岿然耸立,让我们有幸能由此追溯历史。

神武门是紫禁城中建成最早的一例,始建于明初永乐十八年(1420年),虽历经修缮,但主体仍保留大量明代特征,那严整排列的斗拱,依旧深远的屋檐,让我们仍可管窥明朝初建时的宫庭风范——那曾是一个划时代的建制。

历史回溯到公元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北京的新宫殿紫禁城落成,继而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使塞北幽州继元大都之后再次成为封建都城。自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开始着手新朝规制的建设,正礼仪、定官制、筑宫室,上承唐宋,开一代之新规,而建筑作为文化的象征与载体,自然也应有新的意向表达。永乐皇帝的心胸格局不减其父,在北京肇建新都是他心里多年的盘算,按文献记载,北京紫禁城“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

南京皇城已是难觅形貌,唯有紫禁城彰显着明代以来的官工规制。这种官家样式的建筑布局极为严整,尤其檐下的斗拱,经过时代的洗礼,有了新的建筑表情:斗拱那独领风骚的个性渐渐褪去,尽职守分的作为建筑的装点,缩小了尺度,整齐的列队于檐下,变成了一种仪式的烘托——由原先一间之内安一两组发展到七八组之多。经过元代的过渡,木构建筑构造节点更为简明牢固,这就促使复杂的斗拱承托体系渐次淘汰,但是,结构功能的减弱,并没有使斗拱趋于消亡,而他所肩负的等级象征意义和装饰价值却愈显突出了——此时斗拱的繁复程度,成了建筑等级的衡量标准之一,而严密的等级制度,又将它的造型进一步加以规范化,最终形成了官工体系下的明清官式斗拱。

果亲王允礼的奏疏

清代到了雍正时期,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官工营造量随之增加。一部详定建筑等级样式和经费开支的规范文件《工程做法》就这样出台了。

“管理工部事务和硕果亲王臣等谨题⋯臣部各项工程,一切营建制造多关经制,其规度既不可不详,而钱粮尤不可不慎⋯营造工程之等第,物料之精粗,悉按规定规则逐细较定,注载做法,俾得了然,庶无浮尅。”这段话摘录自雍正十二年刊行的《工程做法》奏疏,题奏者是雍正的十七弟允礼,初封果郡王,后晋果亲王,工书法,善诗词,聪明持重,政绩斐然,况又极受皇帝信任,任命其管理工程事务,定是极好的。

开篇奏疏上果亲王开宗明义,“经制、规度、等第、钱粮”,总而言之就是关乎等级制度和经费开支。虽然《工程做法》里并未明文规定建筑的等级规范,但每一建筑样式都明确的按照开间多寡、檩架多少依此列举。建筑样式规范化了,自然在工程经费上的控制就更有效了,归根到底也就达到了为皇兄“省钱”的目的。

《工程做法》内容大体可分为各种房屋做法条例和料例工限两部分,共七十四卷,详细列举了二十七种大木建筑范例,专讲斗拱的就有十三卷,著有详细的斗拱尺寸规范、安装方式和十一等不同用材的斗拱做法。这部书在营造行还俗称“工部律”,可见其规范作用之大、影响面之广。

天安门斗拱,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 摄影/李睿从『朵』到『攒』:教你读懂斗拱拆解斗拱供图/陈珩

宋元时斗拱的量词为一“朵”,到明清称一“攒”,从量词的变化,亦可见后来斗拱之繁复细密。但这看似复杂外观之下掩盖的是日趋模式化的构造关系。

斗拱不外乎由两种构件组成:方形的木墩——斗和带折曲面的长方木——拱。斗上宽下窄,本是旧时常用的量具,米粮都论升、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写到,妙玉常日吃茶用的是 “绿玉斗”,这里斗则是斗型的茶具。京剧舞台上模拟酒杯的道具,也经常采用方斗的样式。只是斗拱的斗是个实心的木墩,像支点一样支持上面的拱木,拱上再托斗,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斗拱最简单的构成逻辑。

拱有横纵之分,横向拱的叫“拱”,纵向的拱叫“翘”,若翘头做成向下的斜尖则叫“昂”,无论名目如何繁多,也无非是横纵两类拱子而已。横向的只起到连接和稳定整组斗拱的作用,而纵向的拱则层层出挑,越挑越远,直到承托起屋檐。

斗拱的名称常以“踩”数命名,这个踩不是彩色的彩。斗拱位于檐下中缝,正好分割室内外,大体是要内外平衡的。最下面大斗正中承托一排横拱,同时向外出一层纵拱,向里也出一层纵拱,拱头上设小斗,承托再上面的横拱。这两个小斗加下面的大斗,一共是三个支点,承托三排横拱和枋木,这就叫三踩斗拱。依此类推,再多一层出挑拱,就得多内外两个支点,共承托五排横拱,就叫五踩斗拱了。所以斗拱就有三、五、七、九踩的称谓,当然也有不出踩的斗拱。拱的层数越多,出踩也越多,斗拱也就越繁复、越隆重,所代表的等级也就越高。故宫太和殿下檐斗拱用到七踩,上檐斗拱用到九踩,九是阳数之极,能用到九踩斗拱并不多见,何况九踩的斗拱已经足够密集繁缛了。如果从北京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沿这条7.7公里的中轴线一直看过去,不妨数数每座建筑上的斗拱出踩,各司其位繁而不乱,真可说是明清斗拱的精彩长卷。

斗拱的用材也是区分斗拱等第的标志之一。所谓用材特指斗口宽度,也就是拱子断面的宽度尺寸。按《工程做法》列出的十一等材,最大的六寸宽,最小的一寸宽,一寸合公制32mm,最大的一等材也就是192mm,但并没有真用到这个尺寸的实例。清代斗拱用材整体上都偏小了,太和殿斗拱用材还不到三寸(不足96mm),用材越大,自然等级也就越高。可见其他建筑大多只能用更小的尺寸,难怪清代斗拱尺度都那么小了。唐代佛光寺大殿斗拱总高接近柱高一半,而清代太和殿下檐斗拱总高只占到檐柱净高1/5左右。

如果你足够的细心,还是会发现有不少超过太和殿斗拱尺度的建筑,比如北京的正阳门城楼。这又怎么解释呢?其实这只是一种实际的变通,城楼体量巨大,屋架粗壮,相应的构件也都要选得大一些,这毕竟还要从功能和实际视觉效果出发。对规制的解释是多方面的,古人也不会因噎废食。除了出踩数,斗拱的用材、攒数、彩画装饰都暗含着等级因素,何况等级的体现还涉及开间、进深与各种不同的屋顶样式。

斗拱用材还是个建筑模数单位,小到斗的开口、拱子的厚度,大到整个建筑的各个构件尺寸,竟都以这小小的斗口尺寸为基准。当然,实际建筑的木作设计,大可不会全用斗口来比对尺寸,但斗口至少存在明显的控制约束作用。

世俗之美

除了量词的不同,斗拱的名称同样也有变化:宋时斗拱还叫做“铺作”,清代则只称“斗拱”。铺作是从构造关系上命名的:一层斗一层拱的铺叠起来;而斗拱则是从形象上直观命名的:有斗有拱就叫斗拱。或许这也是建筑观念从结构逻辑向世俗表达的一种转变吧。

明清斗拱并非完全没有结构价值,它毕竟是屋面与屋身之间的过渡,斗拱抬高了屋面,会使建筑更显高大威严,故而民间斗拱的使用往往受到禁止。且看北京城的大小宅门四合院,是鲜有使用斗拱装饰的。但放眼全国就没那么绝对了。

地方做法中的斗拱,总是有着丰富的个性和表情,它虽与官式斗拱一脉同宗,但却掩盖不了世俗美学那种强烈的冲动。首先在使用范畴上大大突破了官式建筑的禁忌,同时在形象上也大大丰富起来。比如山西的许多庙宇建筑,除了在翘头昂尖上做些文章不算,还经常在斗拱上堆叠各种装饰,让寓意吉祥的狮、象、莲花都参与到斗拱的组成中来——这些都是官式建筑所摒弃的,但在地方审美中则大受欢迎。

官工建筑体系,自然无心也无力规范这种审美情趣,况且这里还有地域匠作传习的惯性驱使。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僭越吧,但建筑的文化形态总是丰富的,严肃的仪式感之外,总还需要些活泼奔放的点缀。

太和殿斗拱与金龙和玺彩画太和殿为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摄影/李劭康匠作余晖“千重变”

明清斗拱再也没有唐宋时那种大气雄浑主角的姿态,也不具备那缜密机巧的匠人算计,它肩负的似乎只是等级、装饰和模数标准。木构体系发展到明清时期,建构逻辑趋于简洁,构造节点更为坚固,这也使得斗拱的机巧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木构体系的高度成熟,也不可避免走向衰退和僵化,以致盘点建筑历史的时候,多用“成熟的组群布局”来委婉表达我们对清代建筑的无奈。但这也不阻碍我们欣赏斗拱之美,就像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美的标准一样,谁又能否认一攒攒斗拱所形成的那种严整的韵律感呢?谁又能拒绝装饰呢?

梁思成先生曾说,“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那是对古建巅峰时代的向往,但梁先生对中国建筑史的破译仍是从清代入手的。在著述《清式营造则例》时,他特意拜两位匠人为师,深入了解清代官式建筑。历史上那么多楼台殿阁,均是出自匠人之手,而典籍传记却又对他们如此吝惜笔墨。有幸我们还熟知样式雷这个名字,这个几代人都供艺宫廷营造的雷氏家族,屡任样式房掌案,直接设计了大量清代宫廷建筑。

关于第一代雷氏先祖雷发达,有着这样一个故事:康熙朝重修太和殿,上梁的那天,皇帝亲临现场,但大梁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总是合不进榫卯,工部堂官慌成一团,最后这个雷姓的木匠攀上屋架,几斧子下去,大梁入位,上梁礼成。康熙帝大加赞赏,当时封为工部营造所长班。有诗云“上有鲁班,下有长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据考证,故事的主角应是雷氏第二代雷金玉,地点则是畅春园,而非太和殿。皇恩荣宠自然应有太和殿这样的背景做烘托,继而就有了如上的移花接木。无论怎样,这个故事都是对匠人精湛技艺的肯定,但我们却难以看到匠人作为建筑师的那种自豪感,或许真的在他心中盘桓的那份荣光尚不是他曾擘画的一座座宫殿,一攒攒斗拱,而是那象征跻身仕途的“金殿封官”。

大雄宝殿图为潭柘寺大雄宝殿,在明清时为皇家寺院,在不断修缮、扩建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当时皇家建筑的风格。从斗拱、彩画等处都体现出,它在明清时期的皇家地位。摄影/唐忠华明清斗拱撷英溜金斗拱

溜金斗拱不是鎏金斗拱,位于檐檩之下的斗拱,有一条翘起的尾巴连到金檩下面就叫溜金斗拱。溜金斗拱在明清两代大型殿阁中都有使用,尤以明代使用居多。宋代斗拱的下昂尾巴一直挑到下平槫下,下平槫就相当于明清的金檩,明早期的溜金斗拱,很多都带有这种倾斜的下昂,应该是宋元做法遗留的痕迹。清代溜金斗拱则更多使用外面平构件、里面尾巴单独翘起的假昂。故宫神武门、太和殿、先农坛等明清建筑均能看到溜金斗拱,他的外观和普通斗拱一样,但里侧却翘着一条尾巴。

先农坛神厨井亭溜金斗栱,摄于油饰彩画前。 摄影/陈珩牌楼斗拱

牌楼斗拱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前后对称,因为牌楼是不分正反面的,相应的斗拱则呈现前后一样的出踩样式。第二是他经常不受规制的约束,根据形象的需要,任性的增加出踩数目,用到九踩的牌楼斗拱并不少见,而地方做法中还屡有用到十一踩的,出踩的密集程度趋近极限。在北京旧时的铺面房中有一种就采用牌楼式,在门面前加上一两个开间的牌楼以增加装饰效果,这时的牌楼照样用了斗拱,突破了对民间斗拱的使用禁忌。

北海堆云牌楼。 摄影/李劭康如意斗拱

常见的斗拱都是纵横两个方向用拱,斜向45°出斜拱是宋金时期的特色,发展到清代则称如意斗拱。如果把斜向的拱做满做足,就形成了一张网状的斗拱正面。这种如意斗拱南方应用较多,是一种装饰性极强的斗拱样式。

宁远湾井路亭村。 供图/行客内檐斗拱

斗拱多是排列在室外屋檐之下,但也有用在室内屋架上的,其作用往往不具备出挑功能,而纯粹是垫托梁架、突出装饰。在明代的很多建筑中,叠梁之间常用斗拱承托,这种构造节点的处理方式仍有早期木构的特点。到了清代,叠梁之间多用短柱,构造趋于简化。但大型的宫殿楼阁,天花板下的枋间,仍然是满列斗拱,装饰效果极强。

故宫奉先殿。 摄影/李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