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栀子豉汤症状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栀子豉汤

伤寒原文: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汤主之。原文: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原方组成栀子十四个、香豉四合。

用法:先煮栀子,后纳豆豉,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本条重点论述了阳明病误治或下早各种变证。脉浮而紧,在太阳病为风寒在表,本条与腹满、口苦、咽燥并见,当为里热渐盛,热趋连表的阳明中风证。阳明热盛,故有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咽燥口苦之症。邪渐成实,阻滞气机,故腹满而喘。身重为热盛耗气之象。脉浮亦可主阳明之热,脉紧亦可示阳明之实。若为表邪未解,亦当治以白虎汤加辛凉透表之品为宜。

仲景对这种表邪未罢,里热渐盛,热趋连表之证尚未有治疗定法成方,故后设几种误治的变证。若以脉浮为表而误用辛温汗法,则更伤津助热,热扰心神则燥、心中烦乱不安,更加谵语。若以脉紧为寒而误用温针逼汗,是以火治热,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得眠、怵惕。里热盛而未成实,故早下则徒伤胃气,邪热乘虚而郁于胸膈而见心中懊憹等变证,当用栀子豉汤以清宜胸膈郁热以治其变。

228条则进一步说明阳明气分热而下下之过早,出现邪热留连于胸膈的变证。当用栀子豉汤清宜胸膈郁热。“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乃是下后胃中空虚,客气动膈所致。外有热,为热连于表。攻下后,大热去而余热未尽,故手足由热变温。胸膈之热郁不能外达而上蒸,则头汗出。不结胸,说明无痰水实邪结聚于里,意在证实本证是无形之余热留扰胸膈。

关于栀子豉汤证:栀子豉汤证见于太阳病篇,属太阳病变证。但本方证又重见于阳明病篇,注家大都认为此属阳明病本证。还有一种观点与之相反,认为仍属热郁胸膈证。理由如下:

①自“阳明病”治“身重”,虽然里热转化尚未定型,但基本属于阳明热证。“不恶寒反恶热”就是明证。自“身重”以下,是论述对这种尚未定型的阳明热证的各种误治法及其所导致的变证,而栀子豉汤证正是下之过早而“客气动膈”导致了“心中懊憹”。“动膈”二字,明确指出邪陷的部位,也就是病位所在。既是热郁胸膈的“心中 懊憹”之虚烦,自然非栀子豉汤治之莫属了。可见将“变证”归类于阳明病本证,其病位不符合对阳明病本证的定义。

②栀子豉汤证归属于阳明病的说法缘于柯韵伯。柯氏认为栀子豉汤属“阳明起手三法”之一。阳明起手怎能起自“胸膈”?况“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如此里热壅盛之证,仅栀子与豆豉两药,何以能治之?

总之,太阳病篇与阳明病篇之栀子豉汤证,分别属于太阳病和阳明病“变证”范畴,均是误治致热郁胸膈。就病位而言,胸膈既不属太阳又不属阳明,故既非太阳亦非阳明之本证。

尤怡:

浮而紧,阳明表里之脉然也;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阳明之里之证然也。是为邪已入里则气连于表,内外牵制,汗下俱碍。是以汗之而邪不能出于表,则燥、心愦愦然昏乱而谵语;火之而热且扰于中,则怵惕、烦躁不得眠;下之而邪不尽于里,则胃气徒虚,客气内动,心中懊憹。若舌上胎白者,邪气盛于上焦,故与栀子豉汤以越胸中之邪,所谓病在胸中当须吐之是也。《伤寒贯珠集•卷四》

吴谦:

此条承前条(指189条)互发其义,以明其治也。前条表证居多,戒不可误下;此条表里混淆,脉症错杂,不但不可误下,亦不可误汗也。若以脉浮紧而误发其汗,则夺液伤阴,或加烧针,必益助阳邪,故谵语烦躁, 怵惕溃乱不得眠也;或以证之腹满、恶热,而误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邪热,扰动胸膈,心中懊憹,舌上生苔,是皆误下之过,宜以栀子豉汤,一涌而可以安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