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支持“退林还耕”,他将500多亩苗圃种上粮食,却被告上了法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柳树的特性 因为支持“退林还耕”,他将500多亩苗圃种上粮食,却被告上了法庭

因为支持“退林还耕”,他将500多亩苗圃种上粮食,却被告上了法庭

2023-03-04 1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经济日报

最近这段时间,焦传礼既着急又郁闷。这位曾经的“柳树大王”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牺牲了个人利益支持国家政策,把原本用于建柳树实验林的苗圃种上了粮食,结果却被告上法庭,一审还败诉了。

事情是这样的。

2013年初,山东省滨州市一逸柳树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焦传礼,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的国营海兴农场租了889亩地,用于柳树的耐盐碱种质资源试验。双方签署了《关于建立绿化苗木基地的协议》,因为是盐碱地,再加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每亩地每年的租金是208元,租期30年,土地用途是苗木基地建设。

“入住”之后的焦传礼很兴奋,准备大干一场。“我先平整了土地,打了一眼500米深的井,然后通了电、建了房、修了路。”他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近千亩土地全都铺设了地下管道,建立滴管系统,并施用有机肥改造地力。“加上之后的种苗、药肥、人工等成本,9年多来,总投资接近1000万元。”

转折发生在2021年。

由于试验特点和试验对象的特性,这些种植了8年多的柳树试验林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没有经济价值,不得不更新。当初焦传礼计划,从2022年开始在这块地上进行柳树的二次试验,并且试种杜梨豆梨的杂交优势品种。

2017年耐盐碱柳树选育现场

2019年柳树种质资源圃一角

但就在这时,全国范围的耕地“两非”整治工作开始了,焦传礼的苗圃正好在红线之内。

“我担心违反国家政策,从2021年10月就和海兴农场农业科的领导沟通土地事宜,到底是该种树还是该种粮。”他告诉记者,领导说县里刚开过会,不让种树。但要是想种粮的话,得先打个报告。

2021年11月12日,焦传礼提交了种粮的申请报告,当时的规定是对方15日之内给答复。可一直到今天,他都没收到正面回复。“之后的几个月,我多次打电话与农场农业科沟通,得到的结果都是‘能不能种粮等等再说,但肯定不能种树’。”他一边说,一边把电话录音发给记者。听过录音记者有两点感受,一是他真没少打电话,二是他的态度相当谦恭。

因为一直没有答复,2022年春,为了不撂荒土地(协议约定不允许撂荒土地),焦传礼在500多亩苗圃(其他部分为房屋、道路、沟渠等)种上了粮食。

半年之后,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没有经过任何沟通,2022年10月14日,河北省国营海兴农场一纸诉状,把一逸柳树育种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被告将土地上种植的苗木全部刨除用于种农作物,擅自改变了协议约定的土地用途。

听到这个消息,焦传礼都晕了。“我和对方沟通了那么多次对方都不回复。当时如果种苗木,违反国家政策;如果土地空着,又违背了合同。我只好种粮食,结果居然成了被告。”他说,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法院审理,他败诉了。审判结果是双方解除合同,焦传礼在5天内将889亩土地清空,退还给海兴农场。这意味着,之前他投入的近千万元成本将全都化作乌有。

针对此事,记者打通了本案原告海兴农场场长郭长友的电话。他的回答是:“我需要经过海兴县委宣传部的批准才能接受采访。”

记者说:“您能给我县委宣传部负责人的电话吗?”

他说:“我来查查。”

当记者问:“那我什么时候再和您联系?”的时候,他把电话挂了。之后记者多次打电话过去,不是占线就是无人接听。

其实焦传礼的诉求很简单,种苗木也行,种粮食也行,只要不违背国家政策,只要不把土地收回去,种什么都行,因为之前的投入太多了。可是,对方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答复。2013年,焦传礼在全国花木信息交流会上展示耐盐碱柳树新品种。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焦传礼这些年的工作并不只是种苗木卖苗木,而是与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培育耐盐碱柳树,并且成功育出了‘渤海柳17号’‘盐柳2号’等新品种。现在试验结束了,他正要展开新的工作,却遇到了耕地‘两非’整治的问题。“海兴农场明明知道相关情况,不仅没有帮他共渡难关,反而借机把他告上了法庭,要求收回土地。这样的营商环境真是让人不敢恭维。”他说。

这几年苗市低迷,即使不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从业者想生存都要付出比以前多出数倍的努力。而为了培育新品种,焦传礼已经倾家荡产,还借了不少外债。据悉,此事目前正处于二审之中,希望最终结果能令双方满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