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每一则童话的背后,都藏着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阅读单答案 再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每一则童话的背后,都藏着教育

再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每一则童话的背后,都藏着教育

2023-12-24 1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参观工厂的机会,拉近了查理与威利·旺卡的距离。

在查理的帮助和鼓励下,威利与父亲之间的隔阂消失,这也正是影片所要通过看似简单的童话故事,给我们所传达的理念,让父母们从中去思索,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采用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

其他四个孩子的家庭在社会中屡见不鲜,有被父母宠爱到无法无天的孩子,拥有天然的优越感,觉得全世界都该给自己让道;也有望子成龙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使孩子形成了畸形的好胜心。

影片中的女孩紫罗兰嚼了三个月的口香糖,最终打破世界纪录,她的母亲并未关注孩子的健康,却引以为傲。奖牌堆放的家庭环境,过早地面对媒体采访的小女孩,已经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童年,成为一个比赛机器。

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紫罗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蓝莓,母亲担心的并不是孩子的安危,却顾虑到孩子是否能够参加比赛。

这样的母亲,关注到的始终是自身的虚荣心,而这种教育方式,最终只会毁了小女孩的半生。

2、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老师。

作为第一任老师,孩子总会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在长久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会因此发生变化,这些积累的变化带来的教育,甚至会胜过他们成年后接受到的所有教育。

而这其中,当属纵容和克制最为致命,作为家长,如果没有在这两者之中找到平衡,那这对孩子而言就是一把利刃。

另一位卷发小女孩的父亲,对自己的女儿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不管那些要求多么无理取闹。

这种行为在当下的社会中十分常见,但这种表现并不是正确的爱和教导,长期溺爱反而会助长孩子越来越膨胀的虚荣心,使他们对于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满足,进而放大孩子身上的人格缺陷。

而这些,使他们势必要在不久的以后,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作为当地最有名的牙医,威利·旺卡的父亲禁止儿子吃任何糖果,这样他才会拥有最完美的牙齿。这对小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在嗜甜的年纪谁愿意带着巨大的牙套?谁又能拒绝甜蜜的糖果?

这些克制像一把枷锁,在威利旺卡的心里上了刑。

成年后的他甚至说不出父母(parents)这个词,和父亲的赌气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发誓会发明出全世界最好吃的糖果,但代价是离家出走。

多年后,获得成功的威利·旺卡,制造出了全世界都爱吃的糖果和巧克力,但这些甜蜜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孤独。一旦内心缺少爱意,制造出的糖果也会相应地少一些绵绵情意。

父亲的控制和杜绝,使威利·旺卡一直对家人存有偏见。

他要查理放弃家人才给其继承工厂的机会,他始终认为,只有离开家人,才会走上成功之路,而这些,与威利·旺卡父亲错误的教育方式 脱不了干系。

在小查理的一再鼓励和温暖下,威利·旺卡多年后去看望父亲,感受到了父亲对他的爱意与关怀,也是在这一刻,他找到了自己丢失的东西。

对于任何家长来讲,都只有采取正确和恰当的教育方式,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结局虽然威利·旺卡和父亲和解,但是他的童年,他成长的过程中仍然缺少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这也将是威利·旺卡难以填补的生命空缺。

3、

反观查理的家庭,穷则穷矣,却不乏温馨和睦。

父亲被牙膏厂辞退后,没有在查理面前表现出一丝不耐烦和暴躁,没有把工作上的不顺心带入家庭;母亲日复一日煮着甘蓝菜,仍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她对丈夫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家庭虽然贫困,七口人挤在一起的窘迫生活环境,并没有恶化家庭关系。爷爷奶奶之间十分和睦,理解的同时,对小小的查理也很尊重。

如果孩童从小就获得家人的支持与尊重,那么,他将会成为一个有独立主见的,较为自信的人,在未来遇到困难时,自身也有能力去面对。

同时,这样柔和的家庭环境,孩子也更懂得与人分享。

当查理说要与亲人分享没有金奖券的巧克力时,爷爷说:“这是你的生日礼物”。

出于理解,爷爷拿出仅有的一点私房钱,鼓励查理去买巧克力,希望增加查理获得幸运的机会。

爷爷的一个小举动,反倒让人感动。

得到金奖券后的查理,第一个考虑到的,却是用金奖券换钱,以此来缓解父母的经济压力,这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讲,实在是很艰难的决定。

但是,在外公的鼓励下,家人的理解下,查理与爷爷欢喜并期待地走进了巧克力工厂。

这一家人,由老及小都相互理解和爱护,即便查理没有得到那张金奖券,他也是全世界最幸运的孩子。

4、

童话是给小孩子看的,但是讲童话的却是大人,大人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近几年,社会新闻中关于熊孩子的报道层出不穷,在地铁上对母亲又打又骂的十二岁男孩;为了零花钱弑父弑母的魔鬼……

这些新闻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一帧缩影,我相信孟子说的人性本善,孩童们本身是天真纯良的,只是他们后期性格与习惯的形成,或多或少都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却千差万别。长期在家暴,父母吵架,偏心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要么自卑,要么自负。

童年时期经历的不幸,会加大人在后期成长过程中自愈的难度,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悲剧。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的冷科技和变幻莫测充满新奇的场景,让人目不暇接,放在当下的时代中,也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赞叹。表面上作为一则充满幻想与新奇的故事,其内部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更应当引起我们深思。

面对好奇和欲望,我们是否可以守住初心?在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是否真的完全做对了?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反复回味的问题,且经久不衰。

家庭是孩子最有力的后盾,是他们温暖的港湾。人这一生,都无法脱离家庭,在家庭中长大,建立自己的家庭,然后再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爱或者不会爱,不管对谁来讲,这种伤害都难以抹去。

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威利旺卡缺失了被理解和尊重的童年,他这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追逐甜蜜和安全感,可是所有的一切,都不及大结局时父亲的那个拥抱温暖。

查理无疑是幸运的,生长在普通家庭,在面对其他四个富有家庭的孩子时,不仅没有一点自卑,反而从容不迫,最终收获美好结局,这是他的家庭给予他的自信温暖,能让他无时无刻都泰然处之。

华盛顿说过“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来,和大人赠给孩子们的那些最精致的礼物一样珍贵。”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像查理一样幸运的孩子,就让我们成为像查理的家人一样的人吧,尊重孩子,尊重他的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