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与爆发:日本最后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的双面人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柠檬庆喜鬼杀 隐忍与爆发:日本最后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的双面人生

隐忍与爆发:日本最后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的双面人生

2024-06-11 0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性格和思维方式上看,德川庆喜是个十分复杂的人,在握有实权的时候,会倾尽全力维护他的权力,比如用“大政奉还”来拖延“倒幕派”的进攻,一旦形势不利,需要他放手的时候,他也毫不犹豫地让位,献出宝座,自愿消失在历史洪流中。当然,这一切都是他人生智慧的体现,不过,最能体现他过人之处的地方,就是主动选择阴暗面的生活。

阴暗面的隐居生活

交出权柄后,在前往静冈隐居之前,德川庆喜曾在水户盘桓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水户还有激进武士活动。为了以防万一,明治新政府让德川庆喜前往静冈隐居,切断他与水户的联系。在静冈,德川庆喜受到胜海舟、大久保一翁和山冈铁太郎的监视。

水户的激进武士

胜海舟曾是德川幕府的海军负责人,正是他跟倒幕军和谈,并劝德川庆喜打开了江户城门,促成了“无血开城”。此后,胜海舟替庆喜向新政府求情,使后者获得了优待。

但因为胜海舟在新政府有职位,同时又负责监视庆喜,于是,主仆二人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曾经的信任一刀两断,互相猜忌成为了二人后半生的关键词。就是因为胜海舟的原因,德川庆喜过上了双面人生。

德川庆喜打猎

在形如软禁的生活中,除了最信任的涩泽荣一(明治时代的实业家、银行家,以前是德川庆喜的幕臣)以外,德川庆喜不接见任何人。涩泽荣一在经济领域混得风生水起,纵横商界几十年,时刻不忘对德川庆喜接济照料,二人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主仆,成了生死之交。

德川庆喜射箭

即便关系如此亲密,但就算涩泽荣一亲自问话,德川庆喜也不透露任何感想,闭口不谈时政,生怕讲错半句,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哪怕天皇路过静冈,德川庆喜也不敢出门迎驾,只派人上呈贺表以示敬意。德川庆喜的阴暗面人生,大部分时间都隐忍自重,他不过问世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小心生活。

德川家内部的矛盾

大政奉还之后,德川庆喜让出了德川家督的身份,由德川家达(德川庆喜养子)继承宗家,自己降为分家。他的隐居生活虽然不乏味,但也并不富裕,除了涩泽荣一的接济,他还得定期从宗家领取生活费,以此维持日常开支。德川庆喜与德川家达之间的关系始终都很别扭,从亲缘上来说,二人本来应该很亲密,但事实上却十分疏远。

德川幕府十五代将军,前排左三为德川庆喜

明治二年(1869年),德川家达开始担任静冈藩知事。明治十七年(1884年)获封公爵。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起先后担任贵族院议员和议长,身份扶摇直上,后来一度还获得过出任首相的提名。政治上的成功,让德川家达不免滋生骄傲的情绪,对养父德川庆喜也口出狂言,他曾对人说德川庆喜是家道中落的罪人,而自己则是让德川家再次辉煌的大恩人。面对德川家达的不敬,顾忌到胜海舟对于自己监视还有效,德川庆喜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两家表面上仍然“其乐融融”。

逐渐松动的桎梏

正因为谨小慎微,对阴暗面人生的随遇而安,德川庆喜逐渐获得了一些待遇上的转机,身上的桎梏也不断松动。

明治十三年(1880年)叙正二位,这时的位阶跟当初就任将军时无异,也就是说德川庆喜恢复了身份和名誉。

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升从一位,超越担任将军时的位阶。同年山冈铁太郎和大久保一翁相继离世,监视他的人只剩下胜海舟。

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德川庆喜获授公爵。

德川庆喜

几十年间,由于克制内敛,德川庆喜慢慢走出了阴暗面人生,甚至在社会上获得了很高的威望,只是他觉得监视还没有结束,所以一直保持隐居不见外人。1897年,德川庆喜在静冈的住宅被铁路车站征用,他索性举家迁往东京,开始抛头露面。

1898年,借着妻子一条美贺子与出身一条家的昭宪皇后的关系,德川庆喜终于与明治天皇见面了。这是自明治维新以来,二人相隔三十年的第一次会面。会谈气氛融洽,二人早已放下了当年血雨腥风的仇恨,颇有一番“一壶浊酒喜相逢,往事都付笑谈中”的意境。事实上,德川庆喜与天皇已经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和解。

日本皇居

有传言说,明治天皇此后曾向伊藤博文表达过想法,说夺去了德川家的天下,自己感到十分愧疚。明治天皇到底有没有说过这话,没人知道,但这件轶事恐怕并非空穴来风,至少从这件事我们能看出,此时的明治政府,已经不再把德川庆喜当作日防夜防的贼人看待了。

虽然达成和解,自己获得的荣誉甚至超过了幕府时代,但由于胜海舟的存在,德川庆喜仍然刻意与新政府和旧幕府势力均保持距离,以免晚节不保,功亏一篑。不过,他的阴暗面人生即将结束。

告别阴暗面,迎来阳光面生活

在与明治天皇会面的第二年,胜海舟病逝,监视德川庆喜的最后一人离世,以此事件为分界线,德川庆喜告别了阴暗面生活,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阳光面人生。心病解除,德川庆喜仿佛脱笼之鸟,入海之鱼,整个人立刻复活了,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他经常参与社会活动,在获邀担任东宫皇太子(大正天皇)的老师时,也不辞让,爽快地答应了。

胜海舟

德川庆喜与皇太子的性格相近,爱好相同,两人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等待,说做就做。因为这些性格上的共同点,二人亦师亦友,结下了忘年之交。

除了拥抱社会,补偿自己几十年间自我放逐浪费的光阴,德川庆喜还积极参与史书的编纂工作。好友涩泽荣一早在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便有了替德川庆喜写传记的想法,但因为时机不成熟一直没有实行,后来德川庆喜重新走入社会,涩泽荣一借机成立了《德川庆喜公传》编纂委员会,聘请著名学者执笔,开始著书立说。

德川庆喜

他们除了搜集各种资料,还邀请德川庆喜本人解答疑难和审稿。在这部书的编纂期,还衍生出了一本小册子《昔梦会笔谈:德川庆喜公回想谈》。昔梦会是涩泽荣一成立的编纂委员会的一个小部门,“昔梦”是指“往昔如梦”,缅怀往事之意,其实就是提供一个编写者向德川庆喜面对面提问的机会。德川庆喜从明治四十年(1907年)起,每次会议都会出席,亲自解答编者的问题,甚至遇到不好厘清的内容,德川庆喜还会主动把编者叫来,当面澄清和纠正。《昔梦会笔谈》便是这个过程的文字记录。

涩泽荣一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创立者大隈重信编写过一套《开国五十年史》的书,介绍了近代日本的教育、财政、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发展状况,是了解明治时代政治社会制度的第一手史料。当时德川庆喜知道了大隈重信的计划,便亲自找上门去,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大隈重信将这些内容写成《德川庆喜公回顾录》,收录在《开国五十年史》上卷。

大隈重信

在德川庆喜最后几年的人生中,著书立说成了他唯一的追求,也是他给自己人生一个交代的完美机会。涩泽荣一希望为德川庆喜写传记,向世人展示最后一代将军的真面目;德川庆喜自己也希望借着修史书,替自己在幕末历史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德川庆喜的经历也吸引了一批历史学者的好奇。三者合力,最终为德川庆喜的人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德川庆喜的双面人生

德川庆喜从大将军,到阶下囚,再到自由民,一生跌宕起伏,令人唏嘘,尤其是卸任将军后,过起了阴暗和光明的双面人生,更是让人看到了历史人物在命运车轮面前的渺小。

德川庆喜之所等到胜海舟逝世,才开始全新生活,其实不难理解,毕竟胜海舟对自己知根知底,如果不注意言行举止,随便给胜海舟抓住把柄,那就会落入别人罗织的陷阱中,毕竟他作为幕府曾经的领袖,对于明治政府还是有威胁的。

逃离战场的德川庆喜

虽然胜海舟早年是德川庆喜的手下,但他劝德川庆喜打开江户城门,并最终进入明治政府任职,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忠诚,是不是早就暗中加入了倒幕派,积极在德川庆喜背后耍阴谋。所以,德川庆喜在隐居静冈的时候,完全不见胜海舟,一直隐藏在阴暗面的人生中避祸。从结局来看,德川庆喜的策略是对的。

德川庆喜年老照片

德川庆喜的人生总是充满了双面性:幕府的人视他为叛徒,是因为他放弃了幕府,丢弃将士不顾,让手下的家臣穷困潦倒;明治时代的人则视他为日本的恩人,因为他主动归还权力,避免一场内乱,奠定了日本工业化的基础。从德川庆喜自己的人生出发,他用几十年的隐忍,换来了最终生命的大爆发,不仅与皇太子成了忘年交,也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作为日本最后一代将军,他的人生也算圆满了。

参考资料:《德川庆喜》家近良树

《开国五十年史》大隈重信

《德川庆喜公传》涩泽荣一

《昔梦会笔谈:德川庆喜公回想谈》涩泽荣一

《幕末的将军》久住真也

《最后的将军德川庆喜》田中惣五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