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闪亮的坐标】保家卫国 满门忠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柠檬冰茶图片高清大图大全 【最闪亮的坐标】保家卫国 满门忠烈

【最闪亮的坐标】保家卫国 满门忠烈

2024-06-30 0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又到一年清明时。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天既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全民族寄托共同的哀思,祭奠英雄、缅怀先烈的日子。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此评价英雄。在今年清明节到来之际,中共山西省委网信办、中共山西省委讲师团共同推出最闪亮的坐标——“坚定不移跟党走 革命精神永相传”主题网络宣讲活动。宣讲讲述的英烈英模,有著名的抗日英雄,有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有血沃抗美援朝战场的全国战斗英雄,也有在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亲兄弟。讲述者们,他们既是英雄的至亲,又是英雄故事的讲述者,更是英雄精神的传承人。让我们在他们的讲述中重温英雄事迹,汲取精神力量。

  本期讲述人物:刘光、刘明 宣讲人:刘管锁

刘光、刘明与家人合影

  刘光,男,1959年生,晋城市阳城县人,中共党员。1978年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1981年12月5日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年仅22岁。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二级英雄”奖章。

  刘明,男,1963年生,晋城市阳城县人,中共党员。1980年12月入伍,历任班长、排长等职,荣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一次。1984年7月13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年仅21岁。

保家卫国 满门忠烈

——烈士刘光、刘明一家的事迹

宣讲人:刘管锁

  我叫刘管锁,晋城市阳城县人,退休前在阳城县商业局工作。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我两个堂弟一家满门忠烈的当代“杨家将”故事。这些故事,我在不同的场合讲了不下百遍,但每讲一遍,心情仍然会非常激动和自豪。 

  我的两个堂弟名叫刘光、刘明,先后牺牲于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他们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叔叔,名叫刘斌,生前是云南省原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南征北战、戎马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叔叔一家,两名烈士、六位英模,他们都是民族脊梁、国家先锋,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希望他们的事迹被更多人传颂,希望更多人能从他们的事迹中感受到一个革命军人家庭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 

  讲两个堂弟的故事,绕不开他们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叔叔刘斌,那就先从我的叔叔讲起。 

  1925年,我的叔叔出生在山西省阳城县南井沟村。1943年,叔叔跟随大哥刘渐宽,也就是我的大伯,一起参加了当地的民兵武装,配合八路军打击日军。在一次与日军的战斗中,大伯刘渐宽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光荣牺牲。 

  1945年,叔叔正式参加了解放军,并先后参加了解放临汾、晋中、太原等数十场战役。1948年9月,叔叔所在的尖刀连奉命攻打太原东山牛驼寨的敌四号碉堡群,当时已是连长的叔叔带领战士们经过了几天血战,伤亡惨重,全连120多人只剩下20多人,最终攻克了敌人号称“攻不破的钢铁堡垒”。此次战役,叔叔荣立一等功。紧接着他又参加了解放太原城战役,战斗中,叔叔腿部中弹,由于伤口严重感染,差点被截肢。此次战役,太岳军区授予叔叔“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太原解放后,叔叔随大军一路南下战斗,到达云南。1956年叔叔代表边防部队出席中央军委召开的英模表彰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首长的接见。   

  在40年南征北战的军旅生涯中,叔叔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到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坚守祖国边防线,叔叔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 

  正是在叔叔战斗经历的影响下,在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熏陶下,两个堂弟先后参军,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接下来,我就先讲大弟弟刘光的事迹。 

  刘光,出生于1959年,从小就稳重有主见,心地善良,长大后,待人十分慷慨,又多才多艺。1976年,刘光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插队,在云南一个边城的小山寨当知青。当知青期间,一位老大妈看病没钱,刘光就把家里给他的5块钱送给老人,自己却吃了一个礼拜的盐水泡饭。1978年,刘光收到两份通知书,一份是入伍通知书,一份是入学通知书。当时中越边境局势紧张,老师、同学们都劝他去上学,刘光却选择了当兵。 

  1979年2月,我边防部队实施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叔叔奉命担任前指副总指挥。刘光也随着部队上了前线,战场上,他给家里写回一封书信,信中写道:“爸妈,这次出来边境侦察,每次任务都有我参加……请爸妈放心,我一定要在战斗中立功,为国争光,为你们争光。” 

  刘光担任侦察兵期间,英勇善战,一次,他所在连队遭遇敌军,他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用一挺机枪压制住了敌军。部队给他记了三等功,并被提为排长,还火线入了党。但战友的牺牲仍然让他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说:“我的战友头天还睡在我的身边,可第二天就牺牲了,他们为祖国献出了生命,我们活着的人怎能为荣誉斤斤计较呢?” 

  1981年,刘光被部队选送到南京外语学院深造,他以14门功课全优的成绩毕业。当时,学院想留他任教,军区想留他在机关,他都不干,坚持回到了云南边防前线。他说:“如果经过培训的干部都不想到基层,都想留在大机关,要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不是成了一句空话吗?” 

  刘光回到前线部队担任了侦察连副连长,经常带领战士执行危险任务。每次出任务时,他都走在最前面,多次成功排除暗雷。他说:“我生性是走在前面的。” 

  1981年12月5日,本该刘光休息,他仍然坚持带队巡逻。走到一处山洼处,刘光敏锐地发现了敌军在巡逻要道上埋设的地雷。他命令战士们迅速卧倒,自己只身上前,顺利排掉了两颗雷。就在此时,一位战士不小心踩响了一颗地雷,气浪把刘光掀倒在地,瞬间又压响了另一个雷,刘光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当时,刘光已有未婚妻,离选定的结婚日期只有20天,一家人还正高高兴兴地为刘光的婚事做着准备,家里还堆着打结婚家具用剩下的三合板…… 

  在刘光的追悼会上,刘光的未婚妻坚持在挽联上署下“妻子”二字。她遵照刘光生前在信中的嘱托,朗诵了刘光自己写的一首诗《烈士墓》。诗是这样写的:“在祖国的边境线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士兵。为人民,保河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临去时留给妈妈一句话,把我埋在边境,于是这里多了一座坟墓,不——那是一座兵营,日日夜夜,日日夜夜,守卫着祖国的边防。” 

  刘光生前有写日记的习惯,这里我选读一篇: 

  “1981年5月31日。我的新生活是和祖国、和人民连在一起的,我要用热血和青春去谱写新生活的乐章。一个民族要有志气,一个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骨气,让我用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座右铭来勉励自己吧:精忠报国。” 

  刘光在爱情上也有着高尚的情操,他和未婚妻恋爱两年,共写了59封信,我摘录几句给大家念念: 

  “我想我并不脱俗,也不是什么英雄,一个小小的凡人罢了……青春、幸福、爱情,谁能不想呢?” 

  “玲,只有把爱情置于伟大的事业中,才能使爱情更有意义,有爱情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只为爱情而生活却是愚蠢和自私的。” 

  如今读这些日记和信件,仍然能感受到刘光对生死的大义凛然和对生活的炽热情感。昆明军区授予刘光“立志献身边防的模范干部”称号,颁发“二级英模”奖章,并追记一等功,号召全军指战员向刘光学习。 

  大儿子刘光牺牲后,叔叔的一些老首长、老战友多次提出:“你已经献出了一个儿子了,如果小儿子再有个闪失,你怎么活呀?”叔叔说:“司令员的儿子怕危险,农民的儿子就不怕危险?”接下来,我就讲一下叔叔的小儿子、我的另一个堂弟刘明的故事。 

  刘明,1963年出生,从小调皮,是个孩子王。1980年12月参军入伍。起初,因为没有当上侦察兵而情绪不高。后来参加了哥哥刘光的追悼会,深受触动。回部队后,刘明开始刻苦学习,还陆续荣获了“优秀共产党员”“神枪手”等荣誉。他常说:“我要加倍努力,代哥哥多干一份”。 

  由于越军不断在两国边境上进行挑衅,1984年,我军实施收复老山作战。4月,刘明随部队开赴前线,还担任了尖刀班班长。刘明在给姐姐、姐夫的信里写道:“这个地方就像哥哥日记本上写到的一样,没有鲜花,没有歌声,终日被浓雾笼罩。但我很乐意生活在这里,因为这里是祖国的疆土,哥哥战斗过的地方。” 

  刘明到达前线后,部队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刘明冲锋在前,荣立二等功,被提为排长,还接到了昆明军区陆军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7月13日,就在刘明部队准备换防的前一天,敌人向松毛岭发起进攻,从早上开始一直打到下午,打了1000多发炮弹,炮火将整个阵地烧成一片焦土。就在炮弹轰击减弱的时候,一名战士不知从哪儿跑过来寻找隐蔽的地方,刘明一把他拽到自己所在猫耳洞。洞里狭窄,只能藏4个人,刘明把这名战士推进洞里,自己半个身子却露在洞外。为了稳定战士们的情绪,刘明还和战士们聊天说:“等我回去,我妈要给我摆庆功宴,我妈做的麻辣鸡块最拿手,你们都跟我去,多吃几块。”正在说笑期间,敌人的一枚炮弹打来,落在了洞口边,刘明身负重伤。但由于炮火十分激烈,战地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抢救,直到晚上7点多,刘明才被送下阵地,终因失血过多而光荣牺牲,年仅21岁。 

  刘明牺牲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全家人哭成一团。三年时间,痛失两子,给俩个老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婶婶王昌群一夜间头发都白了,见识过无数枪林弹雨的叔叔,也伤心到休克。那种锥心之痛,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掉泪。 

  小儿子牺牲后,在部队医院当外科医生的二女婿申请参加前线医疗队。叔叔知道后说:“去吧,多一个医生就能多抢救一个伤员。”临行前,婶婶亲自烧菜为女婿送行。餐桌上给两个弟弟摆了两副空碗筷,一家人在一种悲壮的氛围中,再一次送亲人上了战场。 

  叔叔戎马一生,始终葆有着铁血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生活作风。正是在这种红色家风的熏陶下,刘光、刘明才有了忠诚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我讲几件小事,大家就可以感受到刘光刘明生长的家庭环境,就能进一步理解他们保家卫国的情怀。 

  叔叔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从孩子们懂事起,他经常给孩子们讲革命的艰辛,讲英雄的故事。还给孩子们定下五条生活家规,比如不准与其他孩子比父母官大小、比吃穿;不准做损公肥私的事情。 

  婶婶王昌群是15岁就参军的老革命,今年87岁了。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最美退役军人”等光荣称号。2020年,疫情来袭,婶婶通过女儿、社区工作人员,辗转找到昆明市红十字会,把平时省吃俭用的1万元钱捐给了武汉。 

  叔叔的大女儿刘勤刚15岁就到中老边境的一所野战医院当护士。干了几年,眼看调走的人越来越多,刘勤也想调回内地,叔叔说:“都怕艰苦想调走,边疆让谁来保卫。”结果大女儿一干就是10年。 二女儿刘丰曾作为医疗队员参加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受到嘉奖,后来转业地方后还被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家庭,正如刘明生前给姐姐写的一封信中说的:“我是革命家庭的后代,是烈士的弟弟,绝不会给革命家庭丢脸。” 

  我与叔叔一直很亲近,受他影响,我也当了兵,度过了 18年的军旅生涯。在与叔叔的书信往来中,他对我的教育帮助很大,每读一封信,都像是上了一堂情理交融的党课。我记得1975年,我在工程兵某部队当连队指导员,环境艰苦,任务艰巨,我就给叔叔写了封信,流露了想转业的念头。叔叔很快给我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一个人活着要有点精神,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想打退堂鼓,就想过安逸生活,这是退步的开始,是思想基础不牢的结果,这不是共产党员该有的品格。”在叔叔的批评鼓励和指导下,我下决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任职两年就将一个落后的连队建成了“硬骨头式”的连队,我本人和连队也都立功受奖。 

  叔叔生前被中央、云南省委多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先后7次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主要领导接见,4次参加国庆观礼。2010年3月20日,叔叔走完86年的人生里程,病危之际,他还向家人交待:“我死后一切从简,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两个儿子牺牲后,叔叔婶婶先后参加过120多场全国各地英模事迹报告会,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有一麻袋,许多年轻人从刘光、刘明的事迹中受到极大的震动。 

  1986年,叔叔应邀回山西做事迹报告,时任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对他及他家人的事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回到阳城县,家乡群众更是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夹道欢迎。 

  阳城县委、县政府在太岳烈士陵园为刘光、刘明烈士设立了“保家卫国 血洒南疆”纪念碑。2019年,南井沟村建成了展示叔叔一家事迹的“满门忠烈”展览馆,晋城市、阳城县两级关工委把“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牌子挂在了展馆的门前。从此,一个偏僻的山村植入了红色基因。 

  我退休后,为了弘扬叔叔一家的事迹,先后十多次自费从阳城跑到云南搜集资料,并用三年时间写了一本十余万字的书。我今年已经75岁了,我要把他们的事迹一直讲下去,直到有一天讲不动了。我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一代能从他们的革命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中汲取力量,希望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氛围,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我的讲述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记者 侯津刚 钱龙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