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 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架子鼓肢体动作也要动起来 体态律动 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体态律动 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2024-07-08 2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新时代教育体系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音乐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音乐教师都在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收效的同时也满足新时代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心理需求。

  将身体律动与音乐学习结合的体态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师在唱歌教学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可有效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整体学习效果。体态律动有效运用于音乐课堂中,可以克服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单一与不足,从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音乐教育观念的革新。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体态律动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价值及如何将小学歌唱教学与体态律动有效结合。

  动起来的歌唱更有趣

  体态律动教学理论由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首创,是指将音乐学习与身体律动结合起来,用身体各种富有韵律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的目的。体态律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肢体运动,使体验转化为感觉和认知。它在听觉、动觉、情感和思想之间建立起有机且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韵律感,其重点在于改善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从而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

  体态律动有利于丰富歌唱教学的内容。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内容丰富,结合体态律动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学习一些简单动作来实现与音乐的交互,从而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提升教学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歌曲中所蕴含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较弱,运用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能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形成良好体验。教学期间,教师运用肢体动作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学到的音乐知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动作和音乐配合的过程,更好地发现他们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教学,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薄弱部分。

  体态律动有利于音乐知识更生动形象。小学生大多喜爱新奇的东西,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为有限,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课堂上易出现困惑、窃窃私语的现象,从而影响歌曲的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将教学与体态律动结合,将复杂的乐理知识通过肢体运动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进行歌曲节奏的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出七个音,当学生记住这些动作之后,老师可以让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上台表演,设计活泼有趣的游戏环节,让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起来。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理解并记住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

  体态律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对唱歌的兴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教育方法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教师尤其要明确这一点。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适当的体态律动来指导和鼓励学生,如教学《动物说话》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在学校草地上围成一圈,配合歌曲特点设计相应的肢体动作,让孩子跟随歌声和节拍玩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体态律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听、说、视等方面都要集中注意力。体态律动是以听觉和感官为基础的音乐培养方式,可以提升学生身体和大脑相互协调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且通过肢体的节奏来调整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培养专注力。

  歌唱律动巧结合

  节奏练习营造歌唱氛围。传统歌唱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直接带着学生开始学唱歌曲,学生缺乏对歌曲的感知力,歌唱教学的效果也受影响。若在歌唱教学前引入体态律动的节拍训练,可以让学生先充分放松身心,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歌唱环境,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到对歌曲的学习当中。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节拍学习内容来设计问答的节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还可以任意设置一些节奏来进行师生之间的相互问候,营造出一种唱歌的气氛,如双手打拍子,由快到慢,由高到低,有节奏地与学生交谈,或是打出如3/4拍、2/4拍等具体的节拍方式。师生间有节奏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情绪,自然进入课堂学习中。若每次上课前都能进行一些音乐的节拍训练,还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长期以往可使唱歌教学进行得更顺利、更有质量。

  热身运动开展律动教学。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开展律动教学。教师可先带着学生们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跑、跳、蹲等,让他们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精神状态充分调动,为后面的唱歌学习打下基础。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口部操、呼吸练习、微笑形体练习等,让学生为歌唱做好准备。最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开嗓训练和表情训练,帮助学生在唱歌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律动为主的热身运动为之后的歌唱教学准备了良好状态,课堂教学进展更为顺利。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训练发展了学生的歌唱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乐感和节奏感。教师还要把握好热身的度,科学掌握好热身的节奏和方式,既不能让学生过于激动,也不能让他们只是做没有情感的机械运动。

  利用体态律动表现歌曲的旋律和节拍。歌曲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主要是通过旋律和节拍达到的。比如,慢节奏的歌曲容易让人感到悲伤、沉重;而节奏适中的歌曲,能使人感受到舒适、抒情;节奏快的歌曲,使人感到轻快、活泼。通过对歌曲节奏的把握,可以很容易感受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身体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改变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其多列》这种较为欢乐的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跟着旋律快速地拍手;学习《晚风》这种轻柔的曲子时,可以让同学们跟着旋律节奏中速拍手;吟唱类似于《春晓》这样的古诗时,可以让学生们缓慢拍手。通过与歌曲相适应的律动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不同类型的歌曲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借体态律动启发学生内在音乐情感体验。小学唱歌教学既要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巧,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运用体态律动进行小学歌唱教学,可以较好激发学生内心音乐情感体验,但对教师有一定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的身体节奏。同时,恰当运用相适应的体态律动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感知空间,如教学新年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与相应的体态律动游戏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充满欢乐的新年氛围,让他们置身于情境中,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体态律动教学方式为小学歌唱教学的音乐课堂带来生动、活泼的气氛和新的生机,提升学生对歌唱的学习热情,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对音乐美学更深入的认知和学习。作为音乐教师,通过灵活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手段,创新出更多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秦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