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高材生投毒害死舍友,被判死刑,为何177名师生却为他求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林森浩哪里人高中学校 复旦高材生投毒害死舍友,被判死刑,为何177名师生却为他求情?

复旦高材生投毒害死舍友,被判死刑,为何177名师生却为他求情?

2024-05-07 2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的一生败给了性格缺陷,情绪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不要试图把全家的重担压在自己身上,这样不利于身心发展。外面很精彩,要出来看看。对待世界要乐观积极,不要像我一样,接下来的路要好好走。”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在生命即将结束前,他给弟弟妹妹留下这样一封信。

林森浩在宿舍投毒致使同为研究生的室友黄洋殒命,最后被判处死刑。林森浩并不是一个性格顽劣的人,相反,他是老师眼中的佼佼者,认定未来会大有作为的学生,更是同学眼中乐于助人,善良真诚,刻苦努力的榜样。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为何最后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他为什么要毒死舍友?舍友和他有怎样的过节?林森浩又有怎样的人生历程?出身寒门,立志出人头地1986年,林森浩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一户普通工人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名拿着微薄薪水的劳动工人,勤勤恳恳工作,养活家人,母亲是标准的家庭主妇,只能在家里操心孩儿,操持家务。

继林森浩出生后,老林家又陆续有了3个孩儿,他排位老二,家里的经济情况就更紧张了,父亲勉勉强强养家,所以从小见惯了父母辛苦的场面,小小的林森浩一直很懂事,主动帮母亲分担家务,不哭不闹,身上有不同于同龄儿童的成熟感。老林家虽然在生活上比较拮据,但是在培养孩子读书方面却不含糊,林森浩从小就被要刻苦学习,父母也尽可能地给他提供好些的教育。这个懂事的男孩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在学校很努力的学习,每次他都是教室里坐的最端正,听课最认真的学生,自然而然,成绩也最优异。林森浩从小的梦想就是脱离贫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知道只有读书这条路才能让自己有机会出人头地,于是,一直发奋图强。中考那年,他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广东省重点中学的孩子,上了高中,林森浩更加努力,心无旁骛,最终以780的高分成绩被国家重点大学中山大学录取。

他也是个十分善良的孩子,从小到大,见到太多身边因为没钱看病而饱受病痛折磨的伯伯婶婶,那时他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要做个医生救死扶伤,所以他选择了中山大学的医学专业。他就读大学时就被老师们看好,不得不说,林森浩是一个典型的学术型人才,进入大学,他不仅把专业知识吃得很透,还给自己立下目标,定下更长远的计划,学习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想通过学习一段路登上一个更高的平台。自古以来,知识改变命运,一颗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森浩的努力从不会白费,在大学即将结束之际, 他也被保送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读研究生,周围的同学和老师真诚地为林森浩祝贺,在他们眼里,林森浩取得的任何成就都理所应当,因为他总是最努力刻苦的那一个。此时的林森浩也很欣慰,他想着,自己离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救死扶伤又更近了一步。

林森浩不仅在学术上大放光彩,在平时的人际关系中也很周到,他是大家眼中阳光温暖的大男孩,不仅乐于助人,还谦逊有礼。这样的天之骄子在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但越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心里的负担越重,越是对周围的环境反应敏感。从南部小县城到“魔都”上海,林森浩的周围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繁华,与过惯了苦日子的他格格不入,尽管学术上的成就填补了大部分不安,但是内心的纠结从未停止,甚至在多少个黑夜里叫嚣。

每次听到同学们讨论各地旅游经历和名牌鞋时,林森浩的内心总会狠狠拉扯,一方面他为自己的学术成就感到自豪,一方面又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这种心理持续的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周围的人有意无意地都对他评头论足。另外,他又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读博还是就业。读博势必能博得更好的未来,但是父母已不再年轻,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必须撑起家庭,思虑再三,林森浩痛苦地放弃了读博,毕业后直接工作,于是很快,他通过面试进了一家三甲医院成为一名超声科实习医生。学霸相遇,碰撞出积怨林森浩成功保研的同年,黄洋也以很优异的成绩考进复旦大学读研究生,读研期间的黄洋也很优秀,在后来的博士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

林森浩与黄洋相遇正是在研究生最后一年的开学,当时学校调整宿舍,黄洋因为所住的宿舍楼太过吵闹,申请调整宿舍,就这样,成为了林森浩的室友。黄洋来自四川一个小县城,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在他大学时纷纷下岗,母亲体弱多病,家里欠下一大笔钱,黄洋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很体谅父母的辛苦,甚至在得知保研时想到家里的情况差点放弃,最后在老师、家人和朋友们的鼓励下没有放弃自己坚持的医学路。母亲体弱多病也是他坚持医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林森浩和黄洋性格不同的是:林森浩兄弟姐妹多,从小生活艰难,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自己的诉求从来压心底,原生家庭的影响让他有些自卑、敏感,性格比较内敛。而黄洋从小在父母的宠爱和殷实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很阳光乐观,性格也比较张扬。两人的消费观也不一样。黄洋经常会买些零食和水果和室友们互相分享,而林森浩常常捉襟见肘,因为他需要省下部分生活费来贴补弟弟妹妹,所以也没有多余的钱买东西和大家分享。

在平时的交谈中,黄洋经常和同学们讨论当下社会热点、生活爱好、明星趣事等,而林森浩一心扑在学业上,讨论的也侧重于学术上,交谈之中多是医学专业的内容,比如某个操作技术的过程,一个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重点等。可见,黄洋在学习之外还是个很注重生活的人,而林森浩把时间全留给了学业。所以两人之间相处没有共同话题,久而久之,矛盾就在日常的摩擦中越积越深。黄洋此人常常还口无遮拦,这对于敏感的林森浩来说就是一把刀插在胸口。当同学夸赞林森浩努力刻苦时,黄洋不以为然地说:“他家那么穷,不努力他家就没得吃了。”当同学称赞林森浩乐于助人时,黄洋讽刺说:“从小地方来的,不过是为了讨好别人。”并且黄洋常把林森浩称为“屌丝”,这些虽是小事,却在林森浩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有一次,宿舍商量打算一起买个饮水机,林森浩因为自己常在图书馆觉得用不到饮水机,没必要多一笔开销,于是拒绝了分摊。林森浩前脚刚出宿舍,黄洋忍不住大声嚷道:“谁不分摊以后就别喝宿舍的水。”林森浩把这些难听的话全收入耳中,心里很是难受。家庭的重担让林森浩无法和同龄人一样向往海阔天空,讨论绚烂多彩的世界,来自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感常常压得他低人一头,也对别人的一言一行越来越敏感,总感觉别人在奚落自己,这样的情绪积攒多了,某一天终会爆发。而往往口无遮拦、咄咄相逼的人,也总会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愚人节整蛊,酿成大错2013年3月30日,本是一个平静的周六,林森浩正在和舍友在宿舍里打游戏,后来,黄洋回宿舍了,他提议愚人节快到了,不如想个整蛊人的好办法,还讲了一个用热水泡脚会让人尿床的笑话。

林森浩此时虽然表面风平浪静,但是心底却十分鄙视黄洋的提议,甚至生出别的想法:既然你想整蛊别人,不如自己尝试下被整蛊的滋味!林森浩想起他之前做过的关于一种化学试剂的实验,它虽有不小的毒性,但是如果控制好剂量,应该不会造成太严重的毒性,并且之前是在小鼠身上做实验,只要不超过那个剂量,顶多就是不舒服几天吧,林森浩这样想着,心里的整蛊注意有了方案。我们知道,实验室的有毒化学试剂是禁止被带出来的,但是倘若想带出来些,也不是完全没可能。第二天到了,林森浩趁着做实验,从实验室偷偷带走一些N-二甲基亚硝胺。N-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高毒性或者高致癌的化学药品,如果接触会引起肝、肾损害,如果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

所以说过如果一个人不小心摄入一定剂量的二甲基亚硝胺,那么可能会有急性肝损伤、血液中血小板含量下降、全身性出血,最后在痛苦中死去。林森浩回宿舍后,把偷来的化学药品加入饮水机的水桶里,伺机观察。果不其然,黄洋起床后就有接水喝水的习惯,他像往常一样接了水,刚喝了一口,就忍不住吐出一部分,并且开始猛烈地咳嗽和干呕,起初,他以为是水桶的水变质了,于是把水桶拿出去仔细地刷干净,这个举动间接拯救了宿舍其他舍友。“我好奇的是他怎样应对,但对他怎样受到伤害,伤害到何种程度,我都没想过。”事后林森浩如实交待。当时,躺在床上装睡的林森浩听到黄洋喝下去的时候,他内心感到十分痛快,似乎受的委屈在这一刻得到发泄。但实际上,他很快陷入无限的自责中。4月1日上午,黄洋喝完水后像往常一样来到自习室,修改自己的毕业论文,但不一会,他就感觉自己身体不对劲,恶心、呕吐,并高烧到39.7℃。

同学带着他去医院输了个液便回宿舍休息。到晚上,情况还是没好,于是黄洋来到林森浩实习的门诊,请他帮忙做个B超看看。林森浩检查了肝和肾脏,表示没问题。其实林森浩一直在给自己心理暗示,原则上他是不想害黄洋的,他只是整蛊一下,现在黄洋的发病只是一个过程,就像小白鼠一样,前期发病,扛过去就好了。第二天下午,黄洋躺在床上,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情况愈发糟糕。室友们见此情况,赶紧送去医院,通过医生系统检查,发现黄洋已经肝衰竭,就立马送入重症监护室。所有人都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突然之间出现脏器衰竭,不合常理,排除多种因素,医生怀疑是不是中毒了。

但是二甲基亚硝胺通常只用于实验,不是什么常规毒物,再加上剂量较少,根本检测不出来。可黄洋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出现肾衰竭、肺部纤维化、意识模糊、全身浮肿。2013年4月16日,黄洋最终还是因多脏器衰竭去世。警方注意到这个不寻常的案子,决定对黄洋的亲人、同学、舍友进行仔细地盘问。一个舍友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记得林森浩之前做过的有关于一种化学药品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最初出现的症状也是肝衰竭,这和黄洋的症状如出一辙,这会不会跟黄洋同学的病情有关,他赶紧把线索给了自己的导师。导师和医院联系,经过二甲基亚硝胺样本和黄洋身体里的成分比对,发现中毒之物正是此化学药品。但为时已晚,逝者已逝。

于是,林森浩被警方传唤,首先检查了他的手机和电脑,发现多次有关“二甲基亚硝胺”的搜索记录。此时,林森浩很镇定,且毫无抵抗,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林森浩的犯罪事实被大众知晓后,大家都很诧异,他们实在没想到,平时优秀、善良、努力的林森浩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尤其是黄洋的父亲更没想通,他没想到投毒的竟是自己见过的林同学。原来黄洋的父亲自儿子住院后就从重庆赶到上海,当他去儿子宿舍拿东西,林森浩还热心而熟练地指给他,哪些是黄洋的东西,还有一次骑自行车的林森浩碰见黄爸爸,特意下车询问黄洋的病情有没有好转。

试问林森浩有没有后悔他向舍友黄洋投毒,我想肯定是后悔的,他那么努力、那么想争取脱离原生家庭贫困的人,眼看着就快要实习参加工作,眼看着就能自己赚钱养家,在这个关节时刻,没能压制住自己内心的愤懑和不满,没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一时冲昏头脑做出不可逆的选择。倘若每个人都能对身边人宽容忍耐一些,都能管住自己的口无遮拦,都能及时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那么多少惨案能因此而避免。师生求情,最终被判死刑林森浩投毒案发生后,身边不管是其老师、亲人还是同学,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相,他们只有替这位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同学深深地惋惜。在学业上,林森浩从小就很努力,一颗心全都扑在学习上,考入重点中学读高中,又以780的高分读中山大学本科,更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复旦大学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专心于医学研究,发表8篇核心医学研究论文,在导师们眼中,他是最肯沉下心来钻研知识的学生,是学术上的好苗子,是研究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

在生活中,林森浩从小就很善良、懂事,会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庭责任,会体谅父母的辛劳,会因为看到太多贫困的人没钱看病而饱受折磨,从而选择医学事业,他有一颗怜悯之心。在学校里还担任学生干部,和同学们也相处地非常融洽,甚至同学们对他的评价也都是:善良热情、乐于助人、平易近人、非常优秀。林森浩也因为家庭原因平时很节俭,常常每月只留给自己200元作为生活费,剩余的钱全补贴给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甚至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林森浩义无反顾地把省吃俭用攒的800元捐给灾区。这样的林森浩,让人如何把他和投毒联系在一起呢?所以,所有人都觉得,他给黄洋投毒的行为虽然罪大恶极,但是并不是无可救药,他并不是恶意想剥夺别人的生命,而是因为内心积攒的负面情绪太多,超出了个人能承受的极限,最终才失手做出这样的罪行。

老师同学们都觉得应该给林森浩一条生路,让他洗心革面,用自己的专业救死扶伤,代替黄洋照顾他父母,以求赎罪。所以,一审判决林森浩死刑后,复旦大学的177名师生联名写下一封信交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希望法院能法外开恩,救这个误入歧途的年轻人一命。另一方面,林森浩的父母也为其四处奔走,他明白,如果罪名成立,儿子将被判处死刑,他找来最好的律师帮助孩子,夫妻俩还去私下找了黄洋的父亲,卑躬屈膝地请求放过孩子一面,请求私下解决这件事情。黄洋的父亲虽不恨林森浩的父母,但是一想起林森浩的罪恶行径,他们也只有黄洋一个孩子,作为父母怎可能原谅。

但是,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林森浩虽不是故意想毒害人性命,可他造成的结果确实是一条生命的流逝,法律永远是最公正的法律,在进行二审判决时,法官认为,林森浩的手段确实比较残忍,危害性极大,有认罪表现却也不足以从轻处罚,所以驳回了被告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最终,经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林森浩投毒案造成的结果太过悲惨,是两个家庭一辈子的伤痛,也是两个医学人才的流逝,此事件确实需要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

希望一起相处的人,互相之间能多些体谅和友爱,希望性格敏感自卑的人能够在阳光下努力克服自身的性格弱点,成为精神富有的人,希望性格大大咧咧的人,能细心一些,照顾到身边人的情绪,不要恶语相向。希望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人生中的瓶颈时,仍能够不卑不亢,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努力绽放自己生命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