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idian 使用经验分享:适用于新手、极简主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极简主义板材 Obsidian 使用经验分享:适用于新手、极简主义

Obsidian 使用经验分享:适用于新手、极简主义

2024-01-29 07: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稀里糊涂的得了个 “最佳新用户” 的头衔,也不知道是怎么评的,在此,就先谢谢大家伙支持了。

在我看来,人生有不同的层面,也就是维度,着力的维度不一样,其体现在低纬度上的 “精进”^[此处的 “精进”,并不是个很严谨的用词。因为你在高维上的努力,并不一定会带来低维上的变化。而如果高维上有动作,低维上却可以出现巨变。举个例子:在人间,各种欲望;佛道,讲寡欲。所以,如果求神拜佛为的是财色,怎么讲呢,所求非人了;但如果你修对了,你欲望少了,在人间自然也就没有 “要改变” 的动因,所以人间的事也基本还是不变。另外,求神拜佛时,讲究的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金石为开” 在人眼里,就是 “奇迹”。所以,在人间,奇迹的发生,是因为诚心感动了高维的存在,从而插手了低维的事。] 程度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比如,三维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理解二维,但反过来,在二维上就算你再强,你可能也突破不了这个维度上的限制。

而我以为,我的第一篇经验分享文章(点此 跳转至原文),着力点就是这种类似 “维度” 上的东西。只不过个人水平有限,文章写的不怎么样,而且可能写着写着还略有点儿跑偏。

与我维度概念相配的,是网友 莉莉安 在其文章 Obsidian 新手系列之你不可不知的插件 开始处,阐述的 “道” 与 “术” 这两个概念。

[!NOTE] 引用

道,是指这个工具内在的哲学;… 术,就是技术层面,这个工具怎么操作,怎么用起来。 在「内行」中间,「道」大受欢迎,因为工具其实只是一个手段,为「道」服务的手段。软件的魅力,也在于道。

obsidian 在 ”道“ 和 ”术“ 两性上是同时兼具的。比如,单纯的从学习 obsidian 这个角度来说,知道 ”道“ 对你的学习该软件意义重大。但学 obsidian 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学习,故 obsidian 是 ”学习“ 的 ”术“,而在学习这件事上,只此一术吗?不过,目前在各种插件的扶持下,obsidian 圆润/臃肿 了,这个 ”术“ 适用范围更广了,并且,大家目前似乎更热衷于把他作 “术” 用,而忽略了对其 “道” 的探讨。但明显,大家都懂,”道“ 与 ”术“ 相配,才是和谐。

以我看来,obsidian 的道是:

核心语言 Markdown:专注于文字 重义而不重形。因此,并不适合于很注重 “美观” 的用户。比如文字类的博主,比如你要做报告,写(终版)论文 打造第二大脑 大脑善思,而不善记。 因此,拿来做 任务管理、项目管理,有些舍本逐末了。而且,要做类似的用途,直接用其他的专业软件,比如 Notion,不是更香吗。 由此也说明,通过 “记” 辅助 “思” 才是重点,“记” 的目的是为了 “思”。因此,如果我们拿它来建立 “实相的” 知识体系库,存下一篇篇我们都吃透了的,又或是之后压根不会看的文章,那就算是属于跑偏了。而如果你本身是个善 “思” 的人,被软件诱发了 “记/写” 的欲望,也有些得不偿失,这也是我目前面临的问题。 双向链接、面向未来。 我个人的理解是,留下 “素材” 以备 “未来” 之用(未来,通过反向链接功能,意外的就发现了可用的 “素材”),而不是留下 “知识库” 以备未来 之 “检索”。要做检索,我觉得还是 google 更强大。毕竟那儿的知识都是 “最新” 的状态,而我们所留下的知识库,是会过时的。

所以,我分享的经验以及插件的 适用对象 是: ==希望 化繁为简,愿意在 文字 以及 思考 上更专注,并且对回归 “空/无” 有同感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我并不会分享很多的插件,以避免破坏软件原生的 ”道“,因此也特别适合于 ==”新手“==。

经验与插件 浏览器扩展插件 用途:将网页内容以期望的格式摘录下来 插件: TabCopy : 快速提取 当前网页 特定 Markdown 格式 的超链接 下载地址: TabCopy - Chrome 网上应用店 视频教程: [Obs#3] 使用TabCopy、Roam-Highlighter瀏覽器擴充 (CC字幕) - YouTube Roam-highlighter 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边读边收藏(或取消收藏),待阅读完成后,在统一录入 obsidian 中,避免进行来回的程序切换。 稍有一丢丢难度,但也很容易配置 下载地址: Roam-highlighter - Chrome Web Store 视频教程: [Obs#3] 使用TabCopy、Roam-Highlighter瀏覽器擴充 (CC字幕) - YouTube Obsidian Clipper 一键将选取的网页内容,输入到 obsidian 中,形成笔记。优点是 增量复制 及 可配合 Callout 或 Admonitions 使用。缺点是,不会获取整个网页 跟 Roam-highlighter 配置上,难度相似 下载地址: Obsidian Clipper - Chrome 应用商店 教程: [Obs#49] 快速準确的擷取网页生成Markdown备忘:Obsidian Clipper瀏览器扩充 - YouTube MarkDownload 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预先设置好格式,获得更符合格式要求的笔记。 与 Obsidian Clipper 相似,不过可定制程度更高,但也意味着更难。 要想达到自动生成笔记,还需额外插件,这对我来说是个缺点 下载地址: MarkDownload - Chrome 应用商店 GitHub: GitHub - deathau/markdownload: A Firefox and Google Chrome extension to clip websites and download them into a readable markdown file. 工作区布局 双视窗,一个用来写,另一切换到 ”阅读“ 视图,用来看即时效果,避免在同一窗口中来回切换视窗状态。也是由于,在使用 Callout、代码块 时,光标的切入切初,都不是很方便,索性就直接来个视窗,看着。 不妨同时激活 “标签页关联”,这样在滚动页面,以及点选其他文件时,两个视窗都是实时同步的。 配上 实时 编辑的文章的 ”图谱“ 视窗,用来观察文件之间的关联状态。因为,obsidian 就是链接型笔记,知道笔记跟谁有关,比 知道把文件放在了哪儿以及知道如何进行了归类 更重要。 模板 YAML 形式的 Front-Matter 这个已经在程序中内置了,需要开启。而且最好每个文档都要有,作为标配。推荐新手朋友们去了解下,很简单。 aliases 个人觉得,这是其最有用的功能 。对同一事物,我们经常会有不同表述,而 ”面向未来“ 的思路,即要能把事物联系起来,因此,就需要我们自己思考,这个东西,我们自己还有可能怎么说到他。 但这是个耗费心力的事,而且,在建立关联上,我至今还没有很好的经验。方括号是一种建立关联的形式,标签又是另一种形式,我还没搞好应用场景的设想。 标签 由于标签也具有层级结构,所以,目前,我使用标签来进行文件归档。因为,一个文件,以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归档形式。就比如上文介绍的 TabCopy,它既是 ”浏览器/浏览器插件”,又是 ”软件/obsidian/插件/浏览器辅助”。而显然,存两份档,是不现实的,且两份档如何同步又是个问题。因此,文件索性乱扔^[当然,这儿夸张了,实际中我还是有一点组织结构的],转用标签来建立树形层级结构。 内嵌视频模板 这个东西不是很好输入,最后写成模板,需要时直接插入。 而且最好以 代码块儿 的模式生成模板,在一切都修改妥当之后,再删除代码块标识。 至于 其他模板类 的插件,似乎没太大必要。我们一天搞出来一个文档,可能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自动化的需求可能不那么高。 Templater,这个插件有些难度,我也没仔细研究 From Template 这个插件,适合 新手 以及 没有程序开发经验的人。不过看完视频教程,还是觉得有些在 ”形“ 上做文章。而我最需要的功能,可能是将文件放入指定文件夹,然而这个可以用一款替代插件来实现,因此,这个插件对我来说,也变得一般了。 况且,依我之见,咱们大家有一两个模板,日常足足够用了,咱都没有心力,又写日记,又写学习笔记,又写游记,又记账,又做日程,又记录灵感^[记录灵感,似乎更应该用语音,等你慢慢组织文字,那可能都算是深思熟虑了],等等,等等吧。你要真的全套做下来,你可能天天都得 ”坐家“,哪有空干其他事。 “记” 与 “思” 的和谐:美观性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些 “突出/重点/不同”,对 “思” 也是不利的。因此,推荐使用官方推出的 Callout block。 可以在 “快捷键” 选单中,为 “插入标注” 设置一个快捷键,快速调出 Callout block,之后再慢慢修改其类型及内容。你要手动去输入 >[!note] 这堆字串,难度可不小。 想方便一点的,就下个 Admonitions 这个插件,它是 Callout block 前身,输入方式就是一般的 ``` 形式的代码块,后面在加上类型标识 ad-XXXX 且有输入提示。在做嵌套的时候,比 Callout 要方便。缺点就是,当你想设置 Callout 标题,需要用 title: 属性,设置默认 “打开/关闭” 也需要键入 collapse: 属性。不过 Callout 和 Admonitions 可以连用,看你怎么培养自己的使用习惯了。 粗体、斜体、删除线,这三种是 obsidian 的内置格式,可以参考 此处网页 ,修改一下 CSS 片段,来为三种样式,配上醒目的颜色。 其余的,比如 自定义 Callout,以及更多 CSS 配色设定,这些当然有,但我就不介绍了。因为上述的东西,完全已经够用了。我自己也使用 CSS 设置过新的 Callout,但是,到目前为止,从来没用过。可能是因为名字不好记吧,也可能是因为,真的用不到,而且弄太多了,咱真的也记不住。 ”记下来” 并不重要,并不是目的。把内容消化吸收,摆脱笔记的束缚,才最重要。所以,适可而止。而且,我认为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其实是 “少思、冥想、无念”。所以,到那个时候,obsidian 这个笔记软件都是要被扔掉的。 简化输入/快捷输入/简化操作 Note Auto Creator GitHub 链接 使用 @ 来创建新的文件,代替使用 [[]],可配合 $ 来指定所使用的模板。 优点是,输入上有所简化,特别是在使用中文输入法的时候。 缺点是,用 @ 会立马就创建出来一个文件,而使用 [[]] 创建的只是链接,文件可以后续才创建。有的时候,需要的其实也只是个节点,而不需要真实的文件存在。 Outliner 提供了一些快捷键,使得可以很方便的在 obsidian 中进行列表的操作 GitHub: GitHub - Work with your lists like in Workflowy or RoamResearch 视频演示: [Obs#29] Obsidian Outliner plugin:智慧列表再進化 - YouTube Text Transporter 个人最常用的功能是:”快速创建区块代码,并将对应的 Markdown 链接存入剪切板,方便粘贴“,以及 ”将链接转成 文字“。 前者用于拆撒文件,并创建文件关联,及所谓的 ”原子化“ 后者用与文件整合,取消关联。取消关联的意义是 “清理”,虽然我也不知道 ”清理“ 是不是正确,因为 ”清理“ 了,以后就没得用了。但我想,大脑也是时刻在 ”忘记“,所以,既然是第二大脑,该清还是要清的。运用 ”知识“ 的能力,比拥有 ”知识“ 重要,因此,也没有必要为 ”没有知识“ 而担忧。 我的应用场景:写求职信,写租房申请;先写出来各个模块,都内嵌链接到一个文件中,作为模板。然后正式写的时候,就删掉不需要的模块,需要的模块留用,如果模块值得修改,就在源文件中改,如果改动不值得放到模块中,求职信中的该模块就转成文字,再稍作修改,然后得到成品。 Markdown shortcuts 通过 > 触发,调用快捷命令。比如:>h1 就会自动键入 #。 内置了一些常用的快捷输入 插件的主文件,不是很复杂。因此,也可以自己修改主文件,添加自己的快捷输入。例如:使用快捷输入,调用 Callout block 或者 Admonitions。 GitHub: GitHub - JulesGuesnon/obsidian-markdown-shortcuts: Obsidian plugin that allows to write markdown from commands Various Complements 这实际上是个 ”字典“ 插件,在输入的时候,弹出提示,方便快速输入。 因此,就可以通过设置 字典 的方式,为代码块创建缩写,然后通过字典调用。比如:co-tip,对应的着 >[!Tip] 这一 Callout 代码块儿。可以与 Markdown shortcuts 二选一,但这个明显功能更强,就看有没有英文输入的需求了。 视频介绍: [Obs#80] 熱字串自動補全外掛:Various Complements,用Callout boxes當範例 - 簡睿隨筆 GitHub: GitHub - tadashi-aikawa/obsidian-various-complements-plugin: This plugin for Obsidian enables you complete words like the auto-completion of IDE. 此处是个人收录的但暂时还没动力去试的。因为上述插件,目前已经足够我使用 Auto Note Mover 根据规则,将笔记移动到指定的文件夹中。规则为 “标签” 或者 “标题”,触发方式分 “自动” 及 “手动” 感觉是个不错的插件,但个人还未使用,因此不知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而且,我前面也说,文件是可以随便扔的,要能受得了 “凌乱不堪”。 GitHub: GitHub - farux/obsidian-auto-note-mover: This is a plugin for Obsidian (https://obsidian.md). 教程: [Obs#70] Auto Note Mover: 依规则将笔记自动搬移到特定资料夹 - YouTube Command Alias 为命令面板中的命令,创建 命令别名,主要针对使用 中文、日文、韩文 等的用户=。因为当你使用这些语言的时候,命令面板中的命令语言也会改变,到时候找命令,不是很方便。 意义不是很大吧,因为命令面板中的所有命令,似乎都是可以设置快捷键的。所以,常用的命令,没有要去 “找” 的应用场景。而不用的命令,你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用。而且,既然都切换了语言,那就意味着这种语言我用着最舒服,用 其他语言 去调用,就相当于设置了些无用的东西,不常用的话,这个设置也会被遗忘。 Commander 自定义面板中的按钮 cMenu 浮动工具条 Table Editor 方便处理表格 专注于文字的软件,硬是要做表格,这就是一种 ”不和谐“ 的使用。我个人应该会尽量避免这种用途。 其余,还有些很火的插件,我了解过,但他们不在我的推荐列表之内。因为道不同,他们的,搞到 ”管理“ 与 ”记“ 上面去了。 结语

我可能有些自大,妄自揣测软件之 ”道“。因此,所写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伙海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