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书法简史》有感(苏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极简中国书法史读书笔记 读《中国书法简史》有感(苏静)

读《中国书法简史》有感(苏静)

2024-06-11 1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书名:《中国书法简史》

作者:汤大民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历程。整本书由前言,十一章介绍书法史发展历程的内容和赘语、跋、修订后记以及书法名碑的附图组成。前言就已经向我们阐述了中国书法史“世界唯一”的艺术,是中华文化审美的独特辉煌,向我们述说了整本书的大概轮廓。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前汉字的形态以及中国古代的造字传说以及从中孕育的中国古代的书法审美基因。第二章主要讲了产生最早的甲骨文的来源、作用、以及关于甲骨书法的审美特征和成就。第三章讲述了作为礼乐制度的象征物—青铜器的产生、发展,并述说了它以其本真面目参与后世书法的演变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青铜书法的独特魅力。第四章篆书取代青铜以及简帛隶变特别介绍了展现秦代古隶艺术迷人风采的云梦书简。第五章简帛书向隶碑的发展,其中突出的是东汉碑刻。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帖北碑、二王书法。第七章主要写了大唐时期书法的繁盛发展,各书法名家辈出。第八章写了宋代时期的书法,当时书法已处于衰落状态,尚意派独领百年风骚。第九章写了标榜复古,崇晋尚唐的风靡元代书法坛的柔美赵体主要代表人物是赵孟頫。第十章明代书法,越走越窄的帖学之路。第十一章则是清代的碑学。这十一章,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的,一时间为主线,再在时间的基础上辅以相对应的时期所具有的书法的特色,向我们展示了书法的历史长廊,向我们展示了优秀的书法文化。

在这本书的背后还有赘语、王春南先生所写的跋以及作者本人的修订后记,并且,还有众多的书法附图。

读后感:

从小到大,在亲人的耳濡目染下,就对中国的书法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读书时代中,老师们更是满怀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着颜真卿、苏轼等书法名家在书法当中的伟大成就,让我更是对中国古代名家们顶礼膜拜。近日抽空读了《中国书法简史》后,对中国的书法发展的历史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更是产生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前言中就已说明中国书法是世界“唯一的”艺术,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汉字在世界文化上的特殊地位。从原始图画中产生象形文字开始,就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在第一章中记述了美学家宗白华所说的一句话:“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对于宗白华先生所说的原因,我是比较赞同的。正是因为象形所具有的独特的图形,才赋予了他独特的意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字,也才吸引了众人。不过我认为,中国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不仅仅是因为起始于象形,还应该包括它本身所具有以后继续发展的独特的其他五种造字方法,即形声、指示、会意、假借、转注。几种因素结合起来,才构成了他的独特的魅力。第二,关于他所说的中国人的笔,我想这是无可争议的,是值得国外友人赞赏的,是值得每个中国人自豪的。因为中国人练书法所用的笔是用柔软的动物的毛所制成的,但是非常的讲究腕力、笔力。外国人曾评论柳公权的字:“中国人造出了世界上最柔软的笔,却写出了世界上最硬的字。”这也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通读全书,了解了中国书法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辉煌及遭遇,但它却延绵不断地发展起来了,而且还生生不息,在书法史上显示了它的灿烂辉煌。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世界奇迹。从汉朝发展起来的立碑到魏晋南北朝的禁碑而中国人有发展出了墓志铭,这是中国人在保护中国书法得以流传下来的伟大贡献。

其中最受感触的还是古代书法家们在书法方面的孜孜以求的精神。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与张旭合称“颠张醉素”的怀素和尚,怀素家里很穷,他便在庭前屋后种了很多芭蕉树,用芭蕉树的叶子来练习书法,用坏的笔堆成了小山,他便称之为“笔冢”。为了更好的学习书法,他又不远万里从湖南长沙到长安向张旭及张旭的弟子邬彤请教。在古代,贫苦的人连衣食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他却能坚持追逐自己的梦,在交通异常不便的情况下他却能排除一切艰难万险,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应是当代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美德,在追逐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永不言弃。

最后,附图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期异彩纷呈的部分书法,虽然说不比看到真迹好,但从中我们也能大概体会到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

                                            

                                                (作者为历史一班苏静)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