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板齿犀牛图片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

2024-07-14 21: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9年3月,尼泊尔“国宝”亚洲独角犀曾在中国上海野生动物园亮相。野生的亚洲独角犀于上世纪初已在中国绝灭 图/视觉中国

     战国时期身披犀甲的武士(资料图片)

     中华板齿犀(资料图片)

  

  □赵亮

  

  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世界犀牛日”诞生于2010年,由非政府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南非办公室发起,目的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保活动,强化人们保护犀牛的意识。

  犀牛属于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一类保护动物。近年来,受生态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犀牛数量不断减少,据估算,世界现存犀牛仅有约2万头。2018年,中国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繁殖的首例南方白犀牛“子二代”首次公开露面,为白犀牛物种的延续带来新希望,也让各国动物保护者看到了保护和繁殖犀牛的新希望。

  但如今,野生犀牛在中国早已踪迹难寻。中国古籍中其实有不少关于它们的描述,化石挖掘的结果更显示,这些身披“铠甲”的巨兽曾遍布中国大地。是什么原因让野生犀牛在中国土地上消失了呢?

  

  曾经繁盛的犀牛王国

  

  如同鲸鱼不是鱼一样,犀牛其实和偶蹄目的牛也没什么瓜葛。它们倒是和马同属于奇蹄目。

  化石记录显示,最早的犀牛出现在始新世时期(5600万-3390万年前)的北美。在此后的5000多万年里,它们首先在海平面下降时期,穿过白令陆桥(位于白令海峡上连接亚洲和北美的冰桥)进入欧亚大陆,随后又随着地球板块运动,令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相连从而来到非洲,先后发展出50多个属种。

  这些犀牛有不少就生活在中国地域,比较著名的种类包括有大唇犀、甘肃黑犀、披毛犀、中华板齿犀、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等。从我国东北的林海雪原到南方的热带林地、从黄土高原到海南岛,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

  

  气候变冷导致数量锐减

  

  正如很多曾经繁盛一时的动物一样,犀牛也因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在环境巨变中遭遇了沉重打击。

  古生物学家结合犀牛化石所在的地层发现,曾经广泛遍布欧洲大陆的犀牛没有一种存活到全新世。整个亚洲也只有区区3种犀牛熬过了更新世(距今260万-1.2万年前)。

  现有研究认为,气候的急速骤变是造成犀牛数量锐减的主因。从距今约1.8万年前的更新世末期开始,气温持续骤降,特别是距今1.28万年前,一颗彗星和地球发生摩擦,导致全球的温度在短短10年内下降了8 ℃。气温如此快速的下降,导致欧亚大陆的北方地区大部分被冰雪覆盖。植被要么被冻死,要么被掩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这对于体形庞大的犀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为了填饱肚子,它们不得不迈着短粗的四肢在雪地上艰难跋涉,很多犀牛因此被活活饿死。这期间它们还不断遭到人类捕杀,犀牛王国的衰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野生犀牛的消失

  

  距今1.2万年前起,随着最后一个冰期结束,终于转暖的地球进入了全新世,也就是我们现在依旧在经历的时代。随着制造工具技术的不断成熟,人类一步步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而江河日下的犀牛家族却只剩下4属6种,其中就包括生活在中国的2属3种,即独角犀属的印度犀、爪哇犀,双角犀属的苏门答腊犀。

  虽然物种的多样化程度已经严重下降,但在全新世的早期,中国犀牛的数量还是很多的,主要分布在华北南部及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考古学家在距今7000年-5000年前,于河南仰韶以及浙江河姆渡等多个中原及南方的原始社会遗址中都发现过犀牛骸骨。

  犀牛骸骨在人类遗址中大量出现,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老祖宗就已将它们视为主要的狩猎对象。随着农耕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猎杀犀牛的目的从吃肉变成了对其相关制品的追求。

  比如用犀牛皮做铠甲。早期的生物学家,曾把犀牛、大象、河马等看上去身体非常结实、皮肤很厚且硬的动物统称为“厚皮目”。虽然从现代的角度看,这个分类单元不够科学,但也从一方面反映了犀牛皮厚的事实。正因为如此,在冶铁业广泛兴起之前,由犀牛皮制成的皮革甲一度是兵将的主要防护手段。西周灭亡后,我国陷入春秋列国的分裂时期,各国之间征伐不断,对犀牛皮的需求暴增。根据《吴越春秋》所载:仅公元前570年的吴越之战中,吴国军队中就有13万人身披犀牛皮甲。为了获取犀牛皮,一些地方甚至推出了“上交犀牛皮可以免死”的政策。

  此外,犀牛角也一度被当作“神药”。从秦汉时期开始,犀牛皮开始被更坚硬的铁甲取代。但犀牛却依旧没有逃过被捕杀的命运——犀牛角竟成了人们心中可以祛除一切疾病的神药,甚至被当成辟邪的器物。大规模的猎捕,再加上人口不断增加、农田开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犀牛的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从春秋时期遍布大半个中国,到西汉末年已从中原和关中地区消失。到了宋代,西南、东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犀牛也越来越少。19世纪后,两广地区的犀牛已消失殆尽。进入20世纪后,只有云南西双版纳、思茅、景洪、元江等少数地区还能见到。1916年、1920年、1922年,苏门答腊犀、印度犀、爪哇犀相继灭绝,从此,中国境内再也没有了野生犀牛的身影。

  

  人为与环境变化是犀牛消失的两大因素

  

  抛开人为因素,就像更新世末期环境突变导致众多种类的犀牛绝迹一样,全新世时期犀牛数量减少,同样和环境变化密不可分。

  生物学家对孢粉及放射性物质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大约8000年-2500年前这段时间,我国中原地区气候温暖,植被较为茂盛,非常适合犀牛生存。然而,此后的两千多年里,我国的气候却从北到南逐渐变干变冷。犀牛虽然皮厚,毛发却十分稀疏,很难抵御严寒。此外,犀牛15-16个月的漫长孕期,加上每次只生一胎的低繁殖率,更使得它们在数量受到影响时很难得到及时补充。

  当然,和史前时代应该由环境“背锅”不同,最近1万年来,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犀牛的全面减少,“祸首”的确是我们人类。

  目前现存的6种犀牛中,非洲北部白犀的灭绝已成事实,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黑犀也都处境惨淡,但原本一度只有50头左右的非洲南部白犀却在南非等国的保护下逐渐恢复到2万头以上,成为目前“混得最好”的犀牛种群。这样的对比更充分说明,犀牛这一古老物种能否继续留在地球这个大舞台上,很大程度要取决于人类的态度。

  (来源:蝌蚪五线谱)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