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成功实现碳中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杭州亚运会全部场馆 杭州亚运会成功实现碳中和

杭州亚运会成功实现碳中和

2024-02-25 0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4月20日,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打造首届碳中和的亚运会、亚残运会做出承诺。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份诺言履行得如何?12月6日下午,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以下简称:杭州亚组委)举行亚运会、亚残运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碳中和证书颁发仪式,并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

杭州是否已成功打造亚运史上首届碳中和的亚运会、亚残运会?

先来看看会议公布的一组数据: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88.29万吨。截至目前,杭州亚组委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的碳抵消指标达109.99万吨。碳抵消指标的数据超过本届亚运会、亚残运会上的排放总量,实现了碳中和,这是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次。

事实上,为了实现历史上的这个“首次”,杭州在场馆建设、能源供应、交通等领域,都分别启用了不少“绿色”新面孔。

杭州亚组委环境保障部部长、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马利阳透露,一场体育盛会中,场馆建设与改造是碳排放量占比较大的部分。

为了尽可能降低这一数字,早在建设之初,杭州优先使用既有场馆,两大赛事的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场馆临时设施和赛事器材优先采用租用、借用形式或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

在亚运村,“绿色”理念也展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房间的漱口杯、衣架采用可降解的麦秸秆材质;亚运村累计回收纸质餐盒和牛奶盒57吨、其他低价值废弃物92吨,可制成原生纸89.34吨,部分已制成纸扇作为低碳活动纪念品;亚运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装材质都用到了可再生材料。

能源方面,通过绿电交易,首次实现全部亚运场馆、杭州亚运村和亚组委办公绿电供应。

此外,杭州还开展亚运会历史上覆盖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线上火炬传递活动。

开幕式上,由1亿余名数字火炬手化身的“弄潮儿”和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共同点燃亚运火炬,他们的精彩表现依旧历历在目。火炬熊熊燃烧的背后,依靠的是一种名为“甲醇”的燃料。该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的,杭州亚组委攻克可靠安全点火、稳定清洁燃烧、火焰形态和焰色调控等关键难题,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再利用。

当晚,“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绽放夜空,更是受到广泛好评。

赛事期间,杭州亚组委推出了“云上亚运村”低碳账户,吸引80%以上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等“村民”注册使用,参与人数达1.6万,参与活动超过72万人次。通过购票指南、观众指南、媒体宣传引导绿色观赛,让电子票的使用率超过60%。开展“我为亚运种棵树”活动,1800余万人次参与、植树4800余万株,建设亚运碳中和林26片,让低碳理念走进了每一位市民心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