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警务室延伸警务到百姓家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杨家村糕饼 家庭警务室延伸警务到百姓家中

家庭警务室延伸警务到百姓家中

2023-03-24 15: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1日清晨5时许,黑龙江省泰来县和平镇团结村的村警(乡村辅警)刘大利已骑着电动车出门,开始日常的村街巡查。刘大利的责任区是和平镇团结村,共有498户、1521人。

从今年3月开始,泰来县公安局开始试行的农村家庭警务室,关注村里乡亲们家里的“芝麻绿豆”,盯准社情民意,防微杜渐,打牢农村警务的根基。

构建治安联防联控体系,服务更贴近

作为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的切入点,泰来县公安局党委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在乡镇村警家里,因地制宜打造板房式家庭警务室和居家式家庭警务室示范样板,形成派出所、村警务室、家庭警务室三位一体的治安联防联控体系,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公安主抓、财政保障、部门协同”的农村警务工作新格局,形成了无盲区、全覆盖的管理服务网络。

目前,陆续建成的17个家庭警务室已受理、排查、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累计96起。

养条狗看家护院本无可厚非。但养狗达到30只,犬吠不停、味道刺鼻,邻居家不堪其扰,矛盾逐渐激化,由恶言相向到动怒动手,村民孙某扬言要和邻居养狗的刘某势不两立。刘某则称“断我财路,就不行”。村警刘大利立即上门进行劝阻,把两家人聚在一起,坐在刘某家炕上,推心置腹,摆事实讲道理,从法律讲到人情……刘某承诺在15天之内,陆续把狗都处理掉,以后少养狗,做好消毒工作,并诚恳地向邻居孙某道歉;孙某也连称自己态度有些过激。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两家人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最后的一笑泯恩仇。

农村家庭警务室的建立将村警工作由村下移至屯,直至家门口,真正打通了村警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既方便了群众,也更加激发了村警工作的积极性,便于村警服务百姓,深入了解民意、掌握不稳定苗头,及时快捷有效地化解纠纷、维护和谐。

走进村警刘大利家庭警务室,墙上挂着的“小警务、大效能、服务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百姓中的110”等宣传板很吸引人的眼球,就像刘大利说的“我生活的家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我爱我家,也爱我的工作……”

村警把工作室驻扎在村,百姓生活更安全

“出门就能看见警察,群众纷纷说安全感更高了!村警把工作室驻扎在村里,才能真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将警务服务关口前移,也便于及时调处矛盾。”江桥派出所所长丁彦波说。

村民刘某离婚后一直居住在其父亲家中,因家庭琐事经常与父亲争吵,并导致精神错乱,曾多次给村警宋雪东及县110指挥中心打电话报警。每次村警宋雪东都第一时间到其家中进行调解,化解父女之间矛盾。前些天,刘某再次来到村警宋雪东家,声称其父亲要杀她。为了缓和父女之间矛盾,在征得刘某姥姥的同意下,宋雪东亲自驾车将刘某送到某镇其姥姥家居住,并及时将其送医治疗,使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得到有效处置。村警从源头防止村里发生的各种矛盾激化成案件,较好履行了村警职责,服务了辖区百姓。

依托家庭警务室,邻里相处更平安和谐

“百年不散老乡亲。村里的争端一般都不大,比如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宅基地纠纷等,只要用情用心做好群众工作,没有啥解不开的疙瘩。”村警张井杨说。

村民刘某成与许某前后院居住,两家之间没有院墙,刘某成将柴草垛垛在院后,许某在犁自家园子地时碰倒了刘某成家柴草垛。刘某成因此与其产生纠纷,两人互不相让,险些大打出手。刘某成的邻居来到村警张井杨家说起了这件事,张井杨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主动介入,找到当事人沟通协调,以“远亲不如近邻”等道理的一番讲解,最终使得两人之间矛盾得以平息,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把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在基层。

在丁彦波看来,依托家庭警务室使村警工作更加接近群众,深入群众,能够贴近群众,为农村群众解困惑、办难事、调纠纷,真正将警务室搬到群众身边,摆在百姓家的炕头上,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矛盾纠纷少了,群众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管理服务好了,平安和谐也就实现了。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冯 锐 张 冰

编辑:高晓兰

审核:任丽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