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丨穿越两千年的文学悲情意象:杜鹃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杜鹃啼叫的含义是什么 大家谈丨穿越两千年的文学悲情意象:杜鹃鸟

大家谈丨穿越两千年的文学悲情意象:杜鹃鸟

2024-07-12 07: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白一首《蜀道难》诗,让天下人皆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中还有一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却不太引人注意。

“子规啼夜月”,既是四川夏季夜晚的景象,更是一种蜀人悲凉心境的传递。子规,即杜鹃鸟。在中国,没有哪一种鸟如杜鹃,能够被广泛吟诵两千年而不绝。这起因于古蜀文明最著名的传说:望帝化鹃。

汉代文学家杨雄的《蜀王本纪》上说,第三代蜀王名叫杜宇,号曰望帝。望帝年岁渐大,遇大洪水,不能治理,交给一个叫鳖灵的人处理。后者“决玉山,民得安处”。望帝后来干脆把王位也让给了鳖灵,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又叫丛帝。

杜宇让位后,选择了归隐,从此消失。杜宇是一位善良的王,也是一位好农艺师,教蜀人耕种和收割。“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更进一步,古蜀人认为望帝已化身为杜鹃鸟,悲鸣不止。唐代卢求《成都记》载:“后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

按照《蜀王本纪》的说法,望帝杜宇是主动将王位禅让给鳖灵的。他的出走似乎也是自愿的,那杜鹃鸟发悲声(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又作何解呢?望帝身上一定有什么悲情发生,但无可考。不过,望帝悲而化鹃,成为了不朽的传说。中国文学从此有了望帝化鹃的意象。

古时,杜鹃有别名为鷤或鹈鴂,屈原《离骚》有诗句云:“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在屈原以后,催迫、催归等杜鹃之意象虽然还有人用,但带有惆怅悲情色彩的“望帝化鹃”的新意象,逐渐占据了文学的主要表意空间。

唐朝诗人以杜鹃为意象,书写悲情者,可谓多矣。但其中最有名者,是那位诗意朦胧难解的李商隐。其《锦瑟》中,一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把“望帝化鹃”的典故用到了极致,让人产生了极为丰富的联想,那种悲凉彻骨的复杂情感,似乎诉说无尽。

展开全文

宋代诗人延续了唐时的杜鹃意象,只是其中的悲情略有缓解。南宋诗人翁卷的名篇《乡村四月》中,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更像是自然景象的白描。但子规的出现,为诗平添了些许惆怅,“望帝化鹃”的强烈意象难以磨灭。南宋末期,诗人再度在“望帝化鹃”的意象中找回了悲凉。如汪元量《云安闻鹃》“都人重是古帝魂。敬重此鸟心不缀,不知此鸟知不知,四时叫得巴山裂”。文天祥多次写到杜鹃,在《金陵驿二首》中:“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明清两代,诗人吟咏杜鹃者也不少。

2000多年间,中国文学中杜鹃啼悲不止。现实中的四川,尤其在成都周边的山野中,每年自3月起,杜鹃啼叫之声不绝于耳,只是久居城市之中,这声音相对遥远,微弱,大多数人不知那叫声来自何处,那又是怎样的一种鸟儿。学识渊博的唐人李善说:“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甚是。杜鹃又有二声杜鹃、四声杜鹃之分。二声者,发“布谷”之音,俗称布谷鸟。四声杜鹃在月明之夜,啼叫于山间林木中,彻夜不止,确乎哀绝凄凉,所以“闻者凄恻”。

杜鹃既是鸟名,又是花名。杜鹃花似血的红色,正是杜鹃鸟啼血滴落而成:“杜鹃鸟口红,春时杜鹃花开即鸣,声甚哀切,古人误传其‘夜啼达旦,血渍草木’”。故晚唐诗人温庭筠在《锦城曲》中写道:“花上千秋杜鹃血,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虽系传说,但杜鹃花得名于杜鹃鸟却是真的。而且,全中国的杜鹃花,属四川杜鹃最为美丽。明高濂撰《草花谱》记有“杜鹃花出蜀中者佳,谓之川鹃,花内十数层,色红甚”。成都城里不见杜鹃鸟,杜鹃花却常见。可谓杜宇之魂,一直陪伴着蜀人。

文/卢泽明

本文为《品格周刊》官方公众号原创稿件

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