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生平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文献综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贺生平经历100字 李贺生平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文献综述

李贺生平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文献综述

2024-04-29 2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贺生平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

文献综述

李贺(791年-817年)字长吉,祖籍陇西,家居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昌谷,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之后。少有神童美誉,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参加河南府试一举获隽,年底赴长安应进士举,因父名“晋肃”与“进”犯“嫌名”,不得不避讳落第(一说竟不就试)。次年因韩愈推奖重返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三年。因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加之妻子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又南游吴越,元和九年辞去奉礼郎回乡,经潞州张彻举荐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幕僚。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休养,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李贺诗风以险怪著称,用字力避俗套,不落窠臼,形成了空灵华美又凄冷幽峭的独特风格。这种独有诗风的形成与其短暂生命中的最大挫折——二十一岁时因犯父讳无缘进士密不可分。“不得举进士”极大地影响了李贺的创作心态与创作风格,在造就这位天才诗人苦痛一生的同时,也在他灵魂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痕,使他的诗作在千载后亦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纵观从古至今的李贺相关文献,二十世纪前的李贺研究在传记、序跋之外,主要散见于各类诗话、笔记之中,或考证名物、或探索本事,或点评诗风,当中以杜牧《李长吉歌诗叙》[1]和李商隐《李长吉小传》[2]影响最大,前者盛赞李贺诗风,后者记录李贺形貌与轶事,突出“奇”字,痛惋贺竟不寿,多为后人引用,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二十世纪的李贺研究,在笺释、考证上出现了数部集大成之作。王礼锡《李长吉评传》[3]作为第一部李贺研究专著,站在时代高度对李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评述,从文学发展规律、社会现实和李贺个人心态体质、审美趣味等方面论证了李贺诗歌生成的必然性,是较早从心理层面对李贺进行分析的现代著作之一。朱自清《李贺年谱》[4]编集史料,对李贺的家世、故里、生平进行考证,并编辑了详细的年表,在总结前人记录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提供了一份李贺的生平简历,对李贺入仕后生活的基本线索的补全为学术界广泛接受,并给李贺大量诗歌以较为合理的纪年,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5]又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考证史料,提出疑问并进行增补。钱锺书《谈艺录》[6]高屋建瓴,联系时代,指出李贺诗歌的两大主题:一为“侘傺牢骚,时一抒泄”,一为“于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伤低徊,长言永叹”。将对李贺诗歌的研究提升到哲学高度之上。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左右至今,李贺诗歌研究是唐诗研究中的一大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结合心理学理论,对李贺的性格、经历入手,分析其精神世界。袁行霈《苦闷的诗歌与诗歌的苦闷———论李贺创作》[7]将重点放在李贺的生涯遭际,指出李贺诗歌的主题是苦闷,他“在人世间得不到温暖,便去和鬼交朋友”,,因寂寞向仙境寻求灵魂的慰藉,因苦闷发出悲哀的震颤。陈允吉《李贺:诗歌天才与病态畸零儿的结合》[8]从时代、家庭背景出发,认为没落贵族出身与母亲的溺爱使李贺养成了高傲天真又虚荣自矜的个性,体质、相貌的缺陷又使他常常陷入凄惶压抑的情绪不可自拔,科场受挫、沉沦下僚令他备受屈辱,在自大与自卑的两个极端间徘徊不定,当追求物质的欲望落空,便从艺术创作上渴求刺激与某种缺陷的补偿。

台湾的李贺研究,在60年代后逐渐兴盛,出现了一批切入角度各异的论著。黄敬钦《李贺心态分析》[9]、黄永武《透视李贺诗中的鬼神世界》[10]运用现代心理分析学派的相关理论,前者探讨了李贺诗中存在的“童真心态”和“孤独心态”,后者则认为李贺借助诗歌营造的鬼神世界,是其沉浸于虑病幻念、虚无幻念、伟大幻念,自我补偿的结果。在专著方面,则有杨文雄《李贺诗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版)、卢明瑜《三李神话诗歌之研究》(台湾大学文学院2000年版)和香港周诚真《李贺论》(香港文艺书屋1971年版)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果。杨文雄《李贺诗研究》综合传统研究和“新批评”理论方法,从“外缘研究”(包含背景、家世、生平、年谱、交游等)和“内在研究”(包括诗歌用韵、句式、句法、意象塑造)两方面入手,对李贺诗歌进行了系统解析。

海外李贺研究中,日本学界的情况比较繁荣,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森濑寿三《李贺道教色彩的一面》[11]研究了少人关注的李贺与道教之关系,上尾龙介《夜的诗人———李贺的光感》[12]则对李贺诗中的色彩进行定量分析对比,得出了比较可靠的结论。

从身世、人格探究李贺诗歌创作成因是近年来李贺诗歌研究的典型趋势。结合经历分析有助于还原一个完整的李贺,加深对其诗歌的理解。李贺的一生只有短短二十七年,如钱锺书《谈艺录》中所说,“长吉铺陈追琢,景象虽幽,怀抱不深”,他的诗作受阅历、寿命所限,反映的史实画面相对有限,更注重的是内心感受的捕捉与挖掘,“不得举进士”的人生重挫加速了李贺生命的折损,其引发的一系列慨叹、思索是他后期创作的重要源泉,因而研究李贺经历对其的影响对理解李贺有着深刻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PREVIOUS NEXT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论侘寂美学在小津安二郎二战后电影中的运用文献综述 元和贬谪诗人的南方书写文献综述 张爱玲小说《雷峰塔》的童话化用研究文献综述 论《青鸟故事集》的审美趣味文献综述 从张翎近作《劳燕》看其小说结构新变文献综述 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内容研究文献综述 浅析梅什金的救赎文献综述 顾均正科幻小说论文献综述 浅析动词和介词的兼类问题——以“给、到、在、跟”为例文献综述 “空船”理论观照下《活着》的平衡状态研究文献综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