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去世 阿来:一座空空的山谷,有一串脚印走过以后,这种脚步声不会再响起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泰均百科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去世 阿来:一座空空的山谷,有一串脚印走过以后,这种脚步声不会再响起了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去世 阿来:一座空空的山谷,有一串脚印走过以后,这种脚步声不会再响起了

2024-01-07 18: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美的历程》(人民文学出版社)

严佳敏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成博

美国科罗拉多当地时间11月2日早7时,哲学家李泽厚去世,享年91周岁。

李泽厚于1930年6月生于湖南宁乡,1954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生前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

作家、学者缅怀李泽厚 “这种脚步声不会再响起了”

李泽厚是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原创性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成为一个时代的思想启蒙者。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也引发学界和广大读者的深切哀悼。

著名作家、省作协主席阿来表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历了种种启蒙,其中,李泽厚对于美学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到最后大家开始偏离这些方向的时候,老先生还在坚持,而且更深入、更系统。某种程度上讲,美学就是哲学。”

对于李泽厚的去世,阿来用“空谷跫音”表达他的感受,“一座空空的山谷,有一串脚印走过以后,这种脚步声不会再响起了。”

获悉李泽厚去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放表示,“一个杰出的学者去世了。八十年代听过他讲座,至今还常读他的书。《美的历程》是一代人的哲学美学启蒙读物,传世不成问题。”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华美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委会、审美文化专委会副主任傅其林表示,“李泽厚是中国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视野开阔,中西融通,基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现代知识体系,原创性地提出了中国当代人文学科的话语体系与重要概念范畴。他的著述既有深刻的理论思辨力,又包含对文艺审美经验的体悟,赢得了学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为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范式。”

著作等身 《美的历程》40年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

李泽厚一生著作等身,其中一般读者熟悉的代表作就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等。其中,《美的历程》一书更是由于其深刻的美学思考,成为影响一代人美学取向的经典之作。哲学家冯友兰这样评价该书为“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我最喜欢的李泽厚的著作是《美的历程》。它以理论的诗性勾勒出中国数千年的审美意识、审美经验与美学理论史。该书提出来具有中华民族性、社会时代性与审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我们探索历史与审美的关系命题具有很好对启迪。要领略中国传统文艺的审美精神,此书无疑是最好的书之一。”傅其林表示。

《美的历程》于1981年首次出版,即掀起畅销热潮,在当时,几乎每个大学生“人手一册”,李泽厚也被当时的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40年来,《美的历程》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美学名著,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李泽厚用思辨的精神展现了从史前文明到明清文艺近八千年中国绚烂纷繁的文化境界和艺术魅力。该书主要内容共分10个部分:(1)龙飞凤舞,(2)青铜饕餮,(3)先秦理性精神,(4)楚汉浪漫主义,(5)魏晋风度,(6)佛陀世容,(7)盛唐之音,(8)韵外之致,(9)宋元山水意境,(10)明清文艺思潮。作为一本广义的中国美学史纲要,李泽厚在这本书表现出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练的笔触,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指出这也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民族审美意识的积淀过程,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则是他原创性思想系统“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总结性文本。该书采取积淀论的哲学心理学方向,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经典哲学于一炉,以“人活着”、“度的本体性”等的重构建设,反对后现代,凸显出当今人类与个体的命运问题。

其中,“伦理学纲要”承继中国情本体传统,从“人之所以为人”出发,将道德、伦理作内外二分等。“认识论纲要”提出“度”应作为认识论的第一范畴,也指出中国实用理性有优点,但有忽视逻辑和思辨的缺失。“存在论纲要”围绕“人活着”及某些宗教-美学论议,为本无形而上存在论传统的中国“哲学”,开出一条“后哲学”之路。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