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志文身 李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李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24-07-14 01: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个人简介

1. 基本信息

李志,博士,教授,博导。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水资源系统分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兼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专业共同体主任。

2. 工作经历

2016/12-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

2015/07-2017/02,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访问学者。

2015/01-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2011/03-2012/03,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访问学者。

2007/07-2014/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副教授。

3. 学习经历

2004/09-2007/06,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生态学,理学博士。

2001/09-2004/06,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学硕士。

1997/09-2001/06,烟台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系,地理科学,理学学士。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 教学任务

本科生课程:《环境生态学》、《环境学》和《环境安全与环境保护》。

研究生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环境管理》、《稳定同位素水文学》和《土壤侵蚀预报原理与技术》。

2.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陕西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生态学》,2019-2021年,主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环境生态学》,2020-2021年,主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环境学》,2013/01-2014/12,主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全球变化背景下农科院校《环境学概论》课程体系构建,2013/01-2014/12,主持。

3. 人才培养

注重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组织申报获批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

(1)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旱区农业环境保护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2022/01-2024/12,主持。

(2) 2023年度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优秀管理人员。

4. 教学兼职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委员会,副主任,2019年-今。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专业共同体,主任,2022年-今。

陕西省一流专业环境科学专业,负责人,2017年-今。

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负责人,2020年-今。

三、科学研究

1. 研究方向

依托土壤物理和生态水文学,从事水土过程解析与调控方面的研究,强调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方向如下:

(1) 气候/植被变化过程与归因

(2) 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连通性

(3) 土壤/生态系统中水碳氮耦合关系

(4) 河川径流变异解析与模拟

2.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课题2项,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基金和博士后基金。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1500102,黑土地农用土壤质量退化对作物产量降低的作用机制,2022/11-2027/10,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1043,黄土区潜水补给的方式、速率与控制因素,2021/01-2024/12,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1703124,基于GCM动力统计联合降尺度的旱区水文变异预估,2018/01−2020/12,已结题,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9161,基于环境同位素的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循环机制研究,2012/01−2015/12,已结题,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41101022,GCM统计降尺度中气象变量空间相关性的重建,2012/01−2014/12,已结题,主持。

(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8JZ4001,基于氚质量平衡法的洛川塬区地下水补给机制研究,2018/01−2020/12,已结题,主持。

(7)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016,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的水文情景分析,2014/03−2017/02,已结题,主持。

3. 学术成果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8年。

陕西省青年科技奖,2018年。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3年。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7),2018年。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6),2024年。

ChinaFLUX十大优秀论文,2023年。

4. 学术兼职

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2024年-今。

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2022年-今。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水资源系统分委员会,副主席,2020年-今。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地表水分委员会,委员,2020年-今。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水圈专业委员会,委员,2024年-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地学分会,委员,2017年-今。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年-今。

中非水协青年委员会(YLCAWA),委员,2021年-今。

陕西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20年-今。

陕西省生态环境领域智库专家,2023年-今。

5. 代表性论文

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多篇,6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ChinaFLUX十大优秀论文”。集中在Water Resources Research、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Journal of Hydrology、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等期刊。主要代表性论文:

(1) Shi Peijun, Gai Haoqi, Li Zhi*. Partitioned Soil Water Balance and Its Link with Water Uptake Strategy under Apple Trees in the Loess-covered Regio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23, 59(1): e2022WR032670.

(2) Gai Haoqi, Shi Peijun, Li Zhi*. Untangling the Uncertainties in Plant Water Source Partitioning with Isotope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23, 59(12): e2022WR033849.

(3) Han Zhiming, Huang Shengzhi*, Peng Jian, Lie Jianfeng, Leng Guoyong, Huang Qiang, Zhao Jing, Yang Fang, He Panxing, Meng Xiaoyu, Li Zhi*. GRACE-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of hydrological drought trigger thresholds induced by meteorological drought and possible driving mechanism.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23, 298: 113831.

(4) Peng Shouzhang, Ding Yongxia, Liu Wenzhao*, Li Zhi*. 1 km month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set for China from 1901 to 2017.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2019, 11(4): 1931-1946.

(5) Ji Wangjia, Liu Yidi, Wang Jiaxin, Gurpal Toor, He Xiaoling*, Li Zhi*. Multiple isotopes reveal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nitrate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deep loess deposit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4, 634: 131056.

(6) Wang Wanzhou, Sun Jineng, Xia Yun, Li Zhi*. Identifying hydraulic connectivity among the vadose zone, unconfined and confined aquifers in the thick loess deposits using multiple tracer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23, 626: 130339.

(7) Li Zhi*, Si Bingcheng*. Reconstructed precipitation tritium leads to overestimated groundwater recharg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18, 123(17): 9858-9867.

(8) Huang Yanan, Evaristo Jaivime, Li Zhi*. Multiple tracers reveal different groundwater recharge mechanisms in deep loess deposits. Geoderma, 2019, 353: 204-212.

(9) Li Zhi*, Chen Xi, Liu Wenzhao, Si Bingcheng*. Determin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mechanism in the deep loessial unsaturated zone by environmental tracer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 586: 827-835.

(10) Li Jingjing, Peng Shouzhang, Li Zhi*. Detecting and attributing vegetation changes on China’s Loess Plateau.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17, 247: 260-270.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81信箱

Email: [email protected]

网址: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Zhi-Li-210

https://orcid.org/my-orcid?orcid=0000-0002-9268-6497

编辑:0     终审: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