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李姓文化园建设始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姓的文化 中华李姓文化园建设始末

中华李姓文化园建设始末

2024-07-05 03: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东汉起,为纪念老子,在他的出生地——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开始修建老子庙(后扩建为太清宫)历经千百年战火频仍,数度廛修,今天仍规模震撼。很多人熟读《道德经》却不知老子是河南鹿邑人,知道老子被尊为道教鼻祖,却不知道他还被尊为李姓始祖,很多人知道每年山东曲阜有祭孔大典,却不知道,每年的河南鹿邑也有老子祭典,并且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姓后人长久以来,能共尊先祖老子、年年共祭,能发展出陇西、赵郡、青莲、西平等多个堂号,名人辈出、枝繁叶茂,却一直没有一个全中华李氏根亲能共话发展、共叙亲情、共举共认的宗根之所,不可不谓之一大憾事。

2022年,李氏后人们历经十数年努力,几代人接力,在隐山文化遗址旁,老子诞生地太清宫隔壁,初步建成了九千五百万中华李氏根亲的共同精神家园——中华李姓文化园。世纪疫情过后的2023年农历二月十五,在中华李姓文化园,隆重举行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子祭典之——宗亲祭,海内外李氏宗亲再聚首,共祭祖先,共话发展。

(图为2023年3月6日部分李氏宗亲在始祖殿前的合影)

二、不是难事的难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背后代表的是国家运行的礼仪秩序,而戎是维护这种礼仪和秩序的必备力量。同样的,一个家族、一个氏族想发展,也要注重祀与戎,祀就是家训约束,是规范,戎就是不遵守家训用来惩戒的家规。正如老子所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天下之本在家”。今天,《道德经》不仅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更是所有李氏族人的家训家规,慎终追远也是我们共有的文化底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需要实体空间,也需要载体支撑,建一座中华李姓共同的文化家园的想法开始萌发。

(中华李氏大宗祠效果图)

老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老子文化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鹿邑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都十分珍视以“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多年来始终致力于老子思想、李氏文化的研究和弘扬。

(图为历年来部分老子纪念活动掠影)

1996年9月11日,在鹿邑县委县政府及各界宗亲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今名为:鹿邑县李氏文化研究会)成立。随后,以研究会这个民间团体为依托,以政府支持和宗亲捐赠为主要来源,开始有意向地筹建“中华李氏大宗祠”。

(图为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刊《李氏研究》创刊号)

从规划图、效果图,到施工图、完工图,中华李氏大宗祠(中华李姓文化园)从奠基到初具规模用了整整一十八年。

(图为2004年10月中华李氏大宗祠破土动工,周口市、鹿邑县时任主要领导为大宗祠奠基)

在各级领导的持续关心下,在各位宗亲的慷慨资助下,中华李氏大宗祠的建设稳步推进。中华李氏大宗祠的第一个标志性工程——始祖殿落成。

(2011年4月9日,《大河报》报道中华李氏大宗祠始祖殿落成时的新闻图片,图源网络侵删)

随后,拜殿等工程相继完工。

(2014年5月,中华李氏大宗祠宗门竣工,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会长、中华李氏大宗祠筹建委员会会长李文德致辞)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张景志(首任会长,已仙逝)、李文德(现任会长,第二任会长)两位会长的接续努力下,在全球李氏宗亲的共同帮助下,2019年4月,中华李氏大宗祠已初具规模,但仍面临巨大资金缺口,整体工程陷于停滞。

此时,鹿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李刚直接关心过问,亲自部署推进,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统筹现有项目建设与历史债务清偿,全盘接管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举全县之力推进一期工程尽快完工投用。

同时,通盘考虑根亲文化弘扬与“老子故里”文化品牌打造的关系,将“中华李氏大宗祠”更名为“中华李姓文化园”,名字上几个字的变化,更是格局上的豁然开朗,把为李氏传规立训之族事,变成为万世开太平之国事。格局之大,立意之高,令人折服。

(图为2022年3月17日中华李姓文化园正式揭牌,图片源自“鹿邑在线”)

三、不算成功的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难万难,苦尽甘来。今天的中华李姓文化园,已笑迎四海宾朋、八方宗亲,站在宗门前广场,巨大的八卦太极造型,迅速彰显道教祖庭独有风范。

(2022年3月,鸟瞰中华李姓文化园全貌)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华李姓文化园由门前区、祖祠区、祖源区三部分组成。

门前区,前门广场、石牌坊、大门均已建成。

祖祠区,始祖殿、中堂(拜殿)、祭坛、碑廊也已建成,东西厢房待建。

祖源区,位于主殿后部,为纪念李姓之根源而设,设计为园林形式,植李树为主,配五岳石,开如意池,铺寿星路,象征李姓后人前程吉祥。(待建)

1.宗门。也叫正门,由五开间的歇山建筑和两个掖门组成。

(宗门内景,照壁为绘画作品唐王祭祖图)

宗门内,鹿邑籍著名画家王殿举(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特级书画大师、中国禅林画院顾问)创作的一幅《唐王祭祖图》再现盛唐帝王祭祖盛况。

今天,我们不仅能从绘画中回望想象千百年前祭祖盛况,还能在大型实景演出《唐王祭祖》中(主要讲述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携文武百官、使节、后宫命妇等前来老子故里祭先祖老子及李母,为国祈福的故事),更加真切地感受那份直抵心灵的尊崇、敬意。

(图为2023年老子祭典期间,《唐王祭祖》演出实况)

2.仪门。宗门后即为仪门,仪门意为礼仪之门。中华李姓文化园中的仪门,并没有“门”,而更像是一个牌坊亭子融合在一起的建筑,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此处无门胜有门,寓意中华李姓文化园没有藩篱,不限于一族一姓,对所有人开放。

3.拜殿。也叫中殿,宽五楹、进深五楹。既蕴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也合乎“五日一候”的古时历法之矩。

拜殿正面

拜殿侧面

拜殿照壁上镌刻着总书记关于家训家风的重要论述,四周悬挂的是李姓播迁、李氏郡望在海内外建功立业的历史故事。

在旧时,所谓拜殿是帝王将相来拜老子整衣冠,为祭拜作准备的地方。今天这里主要用来弘扬宣传老子思想、李氏文化,传播优秀的李氏家风家训,为海内外李氏文化研究机构联谊交流,修续家谱修建祠堂服务,已成为传播交流李姓根亲文化的大课堂。

4.拜台。拜殿后面是拜台,也叫祭坛,以花岗岩石砌成,栏墙上刻有《道德经》。

5.始祖殿。拜台往北,就来到中华李姓文化园中单体最大的建筑:始祖殿。它采用重檐歇山顶结构,这种结构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中级别仅次于庑殿顶,也是过去民间所能采用的最高等级的建筑样式。

殿内,正面是三尊始祖铜像从右至左分别为,李利贞(李姓得姓始祖),老子李耳(李利贞十一世孙),李昙(老子八世孙)。

李姓始祖利贞公塑像,为结合李氏多个堂号家谱图像塑就。

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皋陶的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忤逆殷纣王,招来杀身之祸。家族面临株连危险,其妻携幼子利贞岀逃,到伊侯之墟,饥渴交侵,摘路旁树上李子充饥才得生存,最后逃到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所以理利贞改姓理为姓李,被尊为“李姓得姓始祖”。

老子李耳是李利贞第十一世孙。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多次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弃官归隐,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李昙是老子的八世孙,字贵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因屡建奇功,被封为柏人侯,御史大夫,赵国三公之一,故塑像取其戎装样。李昙生四子:崇(李崇)、辨、昭、玑(李玑)。崇为陇西房,玑为赵郡房。

6.德碑廊。始祖殿两侧是左右功德碑廊,按捐助建设中华李氏大宗祠纪念方案规定,凡捐助500元以上者,在功德碑廊刻捐款人姓名纪念。

四、待续的后来

正如《道德经》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回望中华李姓文化园从无到有的逾二十年,有苦有泪,有笑有甜,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展望以后的二十年,乃至更多个二十年,有先祖们的佑护,有李姓族人以及所有认可李姓根亲文化的友人们的共同努力,必将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作为芸芸众生最普通的一份子,或许我们连读懂《道德经》原文,都是一件吃力的事,更不敢想去继承和发展。但是,如果九千五百万个你,因为共同的血脉被凝聚在一起,志相同、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呢?我们能做的,就绝不是建成一座文化园,参透一本书这么简单。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所以,如果你是李姓族人,那你一定要到中华李姓文化园来看看,因为,这里是李姓之根。

当然,如果你不是李姓族人,你也一定要到这里来看看,因为,这里有李姓之魂。

就算,上面两个理由都无法打动你的话,你还是应该来这里看一看,因为,你无法拒绝在这里参悟道德、读懂人生。

(作者李思亮,退休干部,现为鹿邑县李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