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送别》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叔同的《送别》歌曲 李叔同《送别》赏析

李叔同《送别》赏析

2023-05-22 17: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

地之角

,

知交半零落

;

一瓢浊酒尽余欢

,

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第一次看到这首词,是在高一语文《课堂作业》课外阅读里看到的,读了第

一遍就觉得有特别之处,让人遐想。这首词是李叔同早年所作,弘一法师

1880-1942

),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

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

身,

在多个领域,

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

极致,

“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

字为无尚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

所创作的

《送别歌》

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

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

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

生的教师。

卓越的艺术造诣,

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

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

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

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

他的

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

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

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悲欢离合”

乃古往今来、

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

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

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是对别离的伤感,

“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

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

“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

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

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送别》写于

1905

年,是李叔同

20

多岁在日本留学时所作。

 

《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

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

集大成

的冲击

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离别

集体无意识

。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

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