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一国院士,出身贫寒的她靠知识改变命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兰娟儿女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一国院士,出身贫寒的她靠知识改变命运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一国院士,出身贫寒的她靠知识改变命运

2024-07-11 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1

我是想学习,想学医学知识。农村缺医少药,需要有人为大家的健康去提供服务。

1947年,李兰娟出生于一户贫困的农村人家,大伯伯因为饥饿而死。直到解放初土地改革后,家里分到了田地条件才慢慢好转,李兰娟也有了机会读书。但即使如此,她的求学之路也不顺畅,全凭助学金读完了初中和高中。

出身农村的李兰娟分外关注那里的医疗状况,她在杭州高级中学读书期间,就到省中医院学了一手好针灸。“上山下乡”后,她一边当老师一边为当地乡亲们打针灸。后来毛主席号召开办农村合作医疗,虽然教师的薪资一个月高达24元,李兰娟却选择了一天五公分即一毛钱工资的赤脚医生,只因做医生,她可以多学一些医学知识。

1969年,李兰娟院士曾任夏履桥农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为乡亲问病送药

李兰娟说,农民身边需要一个能为他们看病的医生。那时候她每天都在合作医疗站,白天双抢劳动她就背着药箱到田头,一边帮农民割稻子一边给他们看病。

中暑发烧、孕妇生小孩、切排脓肿、采草药、预防流感、带农民去大医院看肿瘤……每一个生产小队李兰娟都去过, 她就像一个全科医生,为缺医少药的农村带去健康。一直到后来成为浙江的卫生厅厅长,她依然关注农村医疗,坚持让全省农民每两年做一次体检。

02

我发现许多医学上一些难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爆发性肝衰竭的病人,病死率都很高。医生怎么办,束手无策,心里也很觉得愧疚,所以我想一定要攻克这个难题。

1970年,李兰娟院士进入原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

1970年,这一年对于李兰娟来说,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她获得了难得的求学再造机会。因为常年兢兢业业的工作,她获得了乡里乡外广泛的认可,乡亲们舍不得这么一位好医生的同时,也不愿耽误她的前程,她顺利进入浙江医科大学,在她面前即将展开一个前所未有的宽广的医学世界。

不管是年少时一路艰难读到高中,还是从老师又学习做赤脚医生,又到去浙江医科大学求学再造,李兰娟将“好学”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她就不会放弃,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一步步走向专业。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她顺利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附属第一医院,为了成为一名好医生,她从当时的金眼科毅然转向了感染科。

1986年,这一年对中国的肝炎患者而言“意义非凡”。时年39岁的李兰娟,在面对许多肝病患者苦苦求医却束手无策后,内心滋生起强烈的愧疚之感。为此她毅然申请了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开始了“人工肝”的技术研究。

2001年,李兰娟院士(右二)率浙大一院人工肝团队创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系统,并初步进行临床应用

前后历经十年之久,“人工肝”技术终于得以成功研发, 它的到来使得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病死率从88.1%降低至21.1%,慢性肝衰竭从84.6%降至56.6%。大量呼吸困难的病人正是通过她研发的“人工肝”技术迈过了“细胞因子风暴”,从而挽救了性命。

03

哪里有传染病,我就得到哪里,而且必须亲自去看一看,去参与这样的一个救治。我是毫不动摇,他们也说服不了我。

无论是如今通过以“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为核心,运用人工肝、干细胞、微生态三大技术救治新冠重症患者,还是当年带领团队仅用五天便公布了新型H7N9禽流感病原,并研制了禽流感疫苗种子株惠及世界,李兰娟院士一直践行着一位医者的担当。

2月,李兰娟院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红区”ICU、CCU查房

在“新冠”疫情期间,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初到武汉时每天只睡3小时。她说: “一个医生一定要在病人身边,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这是作为医生最起码的责任。”她曾握住重症病患的手,告诉她“挺住”,正是这一句支持着这位病患与病魔殊死搏斗,并最终奇迹康复。

2月20日,李兰娟院士脱下口罩后脸上留下的压痕清晰可见

让人感动的还有李兰娟一张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脸庞。事实上,年逾古稀的李兰娟每天都要穿着一层一层的衣服,戴上口罩、帽子,进入隔离病房,守候在病人身旁。

3月13日,李兰娟院士前往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交流新冠肺炎救治经验,并在火神山医院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与研究”及“人工血液净化系统应用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主题报告”

“其实大多数医务人员都一样,里面脱衣服的时候,内衣全湿了,都是汗,但是没有办法,时间长,连小便都很困难,所以有的人都带了尿不湿。那个场面,确确实实我们医务人员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04

我妈妈一直跟着我,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到我的事业当中,她也是很伟大的,我的成功有她的一半。

2003年SARS流行期间,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李兰娟院士与其他传染病专家对隔离患者进行网络会诊

作为医生,李兰娟妙手仁心,救治百姓;作为行政者,她心系农民,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作为科研者,她奋发进取, 从最初的人工肝开拓者,到首次创立感染微生态学理论,李兰娟开创了中国医学界感染学领域的许多 “第一”,并成长为国内唯一的传染病学院士。而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来自母亲默默的支持与付出。

如果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那父母的教育就是画笔,钟南山如此,李兰娟也如此。在李兰娟看来,虽然母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的人品却为自己树立了榜样。

李兰娟母亲

“她一直以来都是助人为乐的,帮助别人家都会尽心尽力的,自己苦一点也不计较的这么个人。而且非常勤劳,非常淳朴。”因为父亲去世得早,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母亲。后来李兰娟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也有母亲一路的照顾。

就在《可凡倾听》采访前,李兰娟院士刚刚前往三个城市,深夜才到北京。因为是医者,她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初心未改。有人说英雄是比超级英雄更令人敬佩的存在,因为他们没有超能力却依旧做出英雄壮举。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正是这样的英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2020年11月28日周六晚19:10,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可凡倾听》,“赤脚”走出的国士——李兰娟院士专访!

特别鸣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