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漫谈70: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音乐漫谈70: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音乐漫谈70: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音乐漫谈70: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国的戏曲艺术渊源甚久,早在先秦时期已有萌芽,春秋时楚国宫廷所出现的“优孟衣冠”的表演,已经具备了戏曲的因素。汉百戏《东海黄公》已经成为固定的演出节目,但是还没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确立下来。南北朝至唐代发展起来的歌舞戏(如《拨头》《兰陵王入阵曲》等)和唐代的参军戏,不仅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而且形式多样,包括歌唱、舞蹈、念白、化妆、服饰以及简单的舞台装置与布景,可以说,已经成为戏剧的雏形。到了宋元时期,戏曲艺术渐渐成型,步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它广泛的深入到了各个阶层的文化生活中,还最终压倒了音乐艺术中一向占据统治地位的歌舞艺术。

宋人耐得翁《都城纪胜》云,“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其盛况可见一斑。宋代的教坊,共设有筚篥部、大鼓部、杖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舞旋色、歌板色、杂剧色、参军色等十三个补色,而且各有所长。但在这些器乐、歌唱、舞蹈、戏剧的多种形式中,却以杂剧为“正色”,表现出它非凡的影响力。

我国“戏剧”又被称作“戏曲”,由此可见,音乐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戏剧在宋代发扬光大,绝不是偶然的。宋代繁荣的都市经济、遍布于城市的勾栏瓦舍,为它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和理想的表演场所;川流不息的市民观众是对它有力的支持;宋代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则为戏剧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而历代不断发展的各种含有喜剧因素的表演形式,为它提供了艺术传统上的积累。戏剧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是各种艺术形式高度发展、融合的结果。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至此进入了以戏剧音乐为主体的新阶段。

宋元时期的戏曲发展,大致分为杂剧与南戏两大体系。

首先需要区分的是,我们这里说到的杂剧,并不是之前常用的、各种技艺(滑稽戏、傀儡戏、皮影、说唱、歌舞杂技等)的统称,而是由这些表演中逐渐脱胎换骨而诞生的、一种戏剧的艺术形式。

杂剧继承唐参军戏的传统,又广泛吸收了许多表演、歌唱的记忆,迅速兴起于北方并盛行于北宋。宋太宗赵匡胤就曾经在宫中观赏杂剧演出,而在汴京的瓦子勾栏中已经有比较大型的剧目表演(《目莲救母》),并且深受观众欢迎。到了南宋时期,杂剧的规模和影响力都超过了歌舞艺术。

杂剧《目莲救母》

宋杂剧,经常以两部分组成:一为艳段,表演情节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如同引入正题之前的楔子;二为正杂剧,才是一部剧的正式开端,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一些戏剧也包括散段(又称作“杂扮”),是一种滑稽表演。

宋杂剧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角色行当,主要的角色有末泥、付净(发呆装傻)、付末(打趣逗乐)、孤(官吏角色)、旦(女性角色)等,这正是后世生、旦、净、丑的开端。从内容上则可分为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和歌舞为主的歌舞戏。歌舞戏会以音乐贯穿全剧,而宋杂戏的音乐吸收了在民间流传已久的唐宋大曲、法曲、唱赚、诸宫调以及各种流行曲调,不仅有歌唱,也会有乐器伴奏。金亦如宋,形式大致相同。

到了元代,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杂剧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一时名家辈出,佳作如云。以元杂剧为主体的“元曲”,继唐诗宋词之后,成为一种时代艺术的代表。

元杂剧在剧本、表演、音乐各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相当于一部戏剧分为四幕),有时候为了剧情需要,可增加一个楔子。如果内容太长,四折不能容纳时,就可分为几本连续表演。著名王实甫的《西厢记》就共有五本二十折。

元杂剧表演由曲、宾白、科三部分组成,曲是歌唱部分,全剧只能由一个角色主唱。由正旦(女主角)主唱的是“旦本”;正末(男主角,后被称为“生”)主唱的为“末本”。宾白为语言部分,两人对话为“宾”,一人白说曰“白”。科为“科泛”的简称,为动作表演部分。

元杂剧是以唱曲为主的一种戏剧,所用音乐称北曲。元杂剧的音乐属曲牌体,曲牌来源多处于大曲、诸宫调、词调和其他旧曲,也有当时的创作。元杂剧的音乐结构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每折只能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成为一个套数。一本四折则使用四个套数,有四个不同的宫调布局,在每一套数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曲牌连缀格式。元杂剧的旋律一般采用七声音乐,风格比较刚健豪放。主要伴奏的乐器则为鼓、笛、拍板和锣等。

元杂剧作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90多人,作品名目多达450多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王实甫和乔吉甫也占据重要地位。

王实甫《西厢记》插图

南戏则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故最初又名“温州杂剧”,也称“戏文”。

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原是在温州一带的民间歌舞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宋室南迁后,南戏又吸收了词调、唱赚、诸宫调、大曲及杂剧等艺术形式的因素,成为南宋时期影响较大的一种戏曲形式,风行于苏杭一带。

进入元代后,南戏一度如“南人”一样备受歧视和压抑,直到元中期以后,杂剧的衰落,才给南戏带来了重新发展的机会。元末明初,南戏大盛,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相比于杂剧的严格,南戏剧本结构根据剧情需要可长可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不受宫调的限制,可以随时换韵,而且也不像杂剧一样要有一人主唱的定规,剧中角色根据需要均可以随时演唱,而且发展出了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南戏以唱南曲为主,风格细腻婉约,一般采用五声音阶,而曲牌也有自己的连缀习惯。

南戏不仅使用南曲,也吸收了北曲的曲牌,创造出了“南北合套”的形式,即将同一宫调的南北曲牌相联成套,这种做法丰富了南戏的音乐,对后来南北戏剧的合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这一切,成为我国戏剧史传奇的全新开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