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杀死比尔》:电影音乐构造暴力之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杀死比尔片段 锐评|《杀死比尔》:电影音乐构造暴力之美

锐评|《杀死比尔》:电影音乐构造暴力之美

2024-03-27 19: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吉雨涵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收录于话题#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9#电影评论27#影视观察10

《杀死比尔》:电影音乐构造暴力之美

摘要

通常大众认为电影音乐仅仅是电影画面的辅助,难以成为电影艺术的主题;然而电影音乐本身就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自身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的统一及音乐对电影叙述的多方面影响上。《杀死比尔1》作为昆汀“暴力美学”的经典之作,音乐的使用对暴力之美的呈现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杀死比尔1》中经典电影音乐的使用的解析,借鉴有关电影音乐的艺术价值的理论,得出该部影片中出现的电影音乐是如何构造“暴力之美”的。

关键词:杀死比尔、音乐、美学、电影画面

端午安康

《杀死比尔1》是昆汀·塔伦蒂诺“杀死比尔”三部曲的第一部,该片被誉为昆式暴力美学的高潮,采用非线性叙事和夸张的电影表现手法,加上意蕴深刻的对白和血腥场面,黑色暴力风格具有了艺术感。值得注意的是,该片的音乐与画面的相互配合,使电影更具空间感和吸引力。

经历了默片时代,人们发现没有声音的交流是感染不了观众的,“听觉好像常常是一种无中介物的触觉”,贴合电影画面的音乐可以增强电影的空间感和现场感,音乐通过与电影画面的相互映衬,能够唤醒观众游离于画面之外的情感,形成意义传达。画面与音乐也构成了有机的整体,电影音乐是电影中的声音造型元素,在渲染气氛方面有着画面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赋予电影独特的生命,丰富、完善电影的内容。

电影音乐可以渲染电影的场景气氛,音乐对场景的节奏感进行强化,并对画面的运动性进行音响的描绘,如人物的奔跑、追逐和打斗等可以通过钢琴或者鼓来加强节奏,从而产生产生协调美,使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全方位身临其境地感受场景;同时电影音乐也可以烘托人物的心理气氛,由于音乐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传达快乐、悲伤等情绪;音乐也可以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形象地描述出来,经音乐外化后成为观众可识别意义的符号,使观众与电影人物心灵相通。

电影音乐可以诠释影片主题。主题是每一部电影的灵魂所在,是电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中心思想,也是影片人物和其动作、心理的内涵,包含着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悟,将影片情节外延到现实生活;音乐也与电影情节相辅相成,承载着电影情节的冲突关系,以及情节的逻辑发展。

由上可知,电影音乐是电影制作的重要一环,缺少音乐的电影无疑是乏味的,也很难与观众产生进一步的思想共鸣。对于《杀死比尔1》这种动作电影来说,打斗场面的背景音乐会助长矛盾和冲突,给观众带来视听刺激。该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好莱坞动作片,而是荣誉了日本武士电影的美学元素,自然在音乐方面也会更多新意。据粗略统计,《杀死比尔1》中共出现音乐25首(含重复出现的音乐)。

第一首《Bang Bang(My Baby Shot Me Down)》

,这首音乐没有复杂的器乐和成,只有西班牙吉他伴奏。最先出现在片名字幕中。开头的黑幕出现一行字“Revenge is a dish best served cold”(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首先确定了该部影片的主题。紧接着是一个女人急促的呼吸声,黑幕几秒后是一个满脸血迹的女人的面部大特写出现在镜头前,镜头外有一个男人在说着一些有关“性虐”的话题,女人开口“Bill, it’s your baby……”,话未说完,这个女人便被一枪射中头部,接下面是黑底白字的字幕——“昆汀·塔伦蒂诺的第四部电影”,然后第一首音乐《Bang Bang》响起,歌曲本身具有的单调与冷清感与前面出现的画面相呼应,即使第一幕已经结束,仍是将氛围拉回到一种诡异的平静,启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同时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歌词也与第一幕的场景相符,为影片中的两人的关系埋下伏笔,低沉的女声映衬着“新娘”强忍悲痛复仇的情绪,歌词也仿佛是“新娘”在低沉诉说着她与比尔的恩怨往事,“影片伊始就以这样出人意料的反差方式赢得了观众,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急切地希望了解这个血腥画面背后的故事”。

第二首是《Twisted Nerve》,

这段音乐来源于同名电影,希区柯克的短片,由大师Bernard Herrmann作曲。该曲出现在电影中外号“加州山蛇”的独眼女杀手艾尔扮成护士去杀“新娘”的场景。她吹着口哨,身穿白色皮衣,手持红色长柄伞,脚踩高跟鞋来到医院的走廊,伴着优雅的口哨声,艾尔显得分外性感,这段配乐也实现了对人物的刻画——给观众留下了一个“金发性感美女”的形象。接着是镜头分屏,一边是躺在病床上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新娘”,一边是艾尔在另一个房间换上护士服,并在一个针筒里装了毒药,此时单调的口哨声加入了不协和的合成器和弦效果,使得音乐愈发刺耳,辅之以“新娘”和艾尔的正脸对比,艾尔凶狠的眼神与音乐相映衬,在听觉上营造紧张的氛围,优美的口哨声也在此时变成了尖锐的铜管组强奏,雷声响起,音乐戛然而止。口哨本是人们表达轻松情绪的一种方式,然而这里的运用则塑造了令人不寒而栗的诡异肃杀气氛。

第三首是《Notes In Black》,出现在名叫Buck的医生再次进入病房查看情况的场景。这时Buck步调轻松地走向“新娘”所在的病房,金属音色伴着Buck的口哨声,而他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接近,“新娘”与Buck的镜头相互交接,更突出紧张感;在Buck发现种马已经满身血迹躺在地上时,音乐的器乐变得丰富起来,音调低沉,随着镜头缓慢下移,带动观众的紧张情绪和好奇心,给到“新娘”的后景时,音乐走向高潮,在“新娘”使用刀具划向Buck时,音乐戛然而止,刀割裂脚踝的声音取代了音乐,画面与声音的相互配合带来了视听冲击。

第四首是《The Lonely Shepherd》

,电影两次使用了这段音乐,第一次是在服部半藏为“新娘”授刀的仪式上,第二次以片尾曲的形式出现在电影的结尾。乐曲的节奏缓慢凝重,以级进和模进相结合,配合了多次跳进的旋律,演绎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悠远的山林,温暖的晨光,洁白的羊群,孤独的牧羊人,只能以笛声寄托对家人的思念[ 魏巍:《试论套用音乐对电影文学的启发性——以电影为例》,《电影新作》2019年第4期,第30页]”。在授刀仪式上,三人均是身着白衣出场,素净的服装造型也正与音乐的质感相一致,使画面更具神圣、庄严的氛围。“剑圣”服部半藏本已退隐江湖、不再铸剑28年,却答应为“新娘”锻造利刃以完成复仇,并举行了“授刀”仪式亲手将刀刃交至“新娘”手中,并给予“新娘”真诚的告诫。这个场景配合着音乐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和最美好的祝愿演绎到了极致。此时,“新娘”也是孤独的,失去了亲人和朋友,更要同以前的恩师、爱人、战友们反目,踏上复仇这条不归路,正如影片中服部半藏对“新娘”的告诫一样,“复仇不是一条坦途,而如同一座森林,容易迷失其中,忘记来时路”,只有《The Lonely Shepherd》这首乐曲才能表现“新娘”此时的心境。

第五首是《GreenHornet》,原曲为电影《青蜂侠》的电影音乐,借鉴了19世纪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名曲《野蜂飞舞》,以快速的十六分音乐走句和小号双吐音的高超技巧来展现主题,使用了大量半音阶和极高音区的颤音营造出紧张的情绪。该音乐出现在坐在飞机上的“新娘”从冲绳回到东京,和石井御莲车队驶向夜总会这两条交叉叙事的画面中,昆汀运用交叉蒙太奇的,使画面在飞机和车队间不断切换,剪辑的节奏跟随者音乐的节拍,在东京的美丽夜色下,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并将剧情向高潮部分推进。

第六首是《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

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朋克和金属风格的电影音乐,出现在东京地下女王石井御莲光临“青叶屋”的场景中,使用的是音乐的主旋律部分,衬托出了石井御莲等人的强大气场,辅之以慢镜头的处理,穿插多个人物的近景镜头,表情或冷酷或嚣张,快速的镜头切换把黑帮极度张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音乐前奏部分的节奏渲染和合成器营造出来的萧瑟风声给观众一种杀气扑面而来的感觉,后入的爵士鼓渐进则强化了这一效果,之后引入的吉他主音旋律更是具有强烈的东瀛风格,增强了这一场景的立体感和美学特质。

第七首是《WooHoo》,这首音乐来自日本东京的女性摇滚三重奏组合的作品,在影片中出现在石井御莲带领手下进入居酒屋后,在二楼的包厢谈笑风生的同时,“新娘”在门外伺机而动,此时楼下在舞台上演出的女子乐队演唱起了这首具有典型朋克风格的音乐,歌曲奔放热情,曲调魔性欢快,女子乐队身穿黄色短裙在台上扭动,在暴躁中又不失可爱,这个画面也与“新娘”谨慎等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欢快轻松的音乐在紧张的画面下透着丝丝诡异,而紧张的画面则在这欢快的音乐下变得更蓄势待发,音乐为之后的杀戮场面埋下了伏笔,并制造了一种充满戏谑性的暴力之美。

第八首是《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

,全曲长达近七分钟,音乐风格类似于典型的墨西哥风情音乐,清脆的拍手声和热情迷人的吉他手,使乐曲的节奏明快;整支歌曲分为人声和纯乐器两部分,而《杀死比尔1》只引用了前奏部分,出现“新娘”与石井御莲决战的部分。伴随着石井御莲脱去木屐,以日本武士道对对手的尊重,向“新娘”深鞠一躬,就此拉开了“青叶屋决斗”的序幕。昆汀使用前奏部分来配合决战双方的动作,主要应用了击掌、木屐踢踏、佛朗明戈吉他和铜管乐奏出的前奏旋律,一时间刀光剑影;随着“新娘”背部中刀,音乐也戛然而止。

第九首是《The Flower of Carnage》

这首音乐来自70年代日本热门的电视剧集,出现在电影结尾,石井御莲的头被削掉,飞到雪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停止了,画面继而转到石井御莲手握着的武士刀松动的大特写,此时音乐响起,石井御莲说完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话“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服部半藏大师的武士刀啊……”,镜头从其面部特写拉远至全脸,观众才得知其头顶已经被削掉,此时音量增强,怀旧而忧伤的女声凄楚遥远、催人泪下,配合画面的漫天飞雪,将观众拉入到“新娘”的情绪之中。石井御莲的身体也在动听的音乐中,跪倒在雪地上,倒下,场面极其震撼。事实上,这首音乐的选择也正反映了石井御莲的身世,她本身就是一个历经苦难的复仇者,在目睹了父母惨死之后毅然成为了嗜血杀手,“在残酷的世界里,每一个人好像这朵美丽的花朵一样,被摧残被抛弃,即便把自己变成了杀人的凶器,最后也难逃劫数[ 魏巍:《试论套用音乐对电影文学的启发性——以电影为例》,《电影新作》2019年第4期,第32页]”。这一场面不仅将石井御莲的死衬托出一种唯美的感觉,也映衬出了人物的悲哀,为电影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

根据我对《杀死比尔1》的理解选取了上述九首电影音乐进行视听分析,但在电影中出现的音乐不止这九首,包括《Truck Turner》,出现在“新娘”坐在轮椅上寻找Buck的“娼车”的场景,乐曲的节奏随着“新娘”用手滚动轮椅而变化,减少了观众在观看这种长镜头过程的枯燥感,等等。这部电影的音乐类型也极为丰富,从简单的吉他弹唱,到复杂的合成器和诸多器乐相合,昆汀在谈到《杀死比尔》这部电影时,曾谈起过这样的经历,“和以往创编电影不同,这部作品的构思和酝酿是来自于他所喜爱的音乐作品。那一段时间里,他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这些经典的黑胶唱片被他一首首的播放,在一次次的聆听的过程中,一个个画面开始浮现在眼前,于是《杀死比尔1》的故事线索渐渐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每一幅闪回的画面都和那些音乐的歌词以及旋律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昆汀在完成电影主线制作后,将故事情节打乱,采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来展现“新娘”的复仇故事,然而我们之所以还能在混乱的叙事结构中看懂这部电影,也是电影音乐与画面的高度结合使情节更加令人回味无穷。

经典的好莱坞动作片融激烈的场面和消遣的幽默于一体,大量地展现刺激性的险境和高科技的特技,突出了新颖的视觉效果之惊人的活力,然而《杀死比尔》超越了好莱坞动作片的束缚,运用各种艺术处理方法将“暴力”和美和谐地融入到一起,音乐与画面的巧妙配合将部分暴力画面变得更诗意、更唯美,对世界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入也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

电影的暴力美学不仅仅可以通过血腥的场面、尸体和激烈的打斗场面来吸引观众,同时将暴力变成一种仪式,甚至赋予暴力幽默、刺激的娱乐效果。“在这些电影中,美学元素和感官刺激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对人物的道德判断则处于从属地位”,昆汀通过声音和音乐来展示这种极端暴力,大多数情况下使剪辑的出点和入点与电影画面高度配合,加之音乐本身具有的艺术感,使观众在听觉上享受到“暴力之美”。

KILL BILL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文化与批评》2020年度期末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0年优秀影视评)

参考文献:

[1]张树梅.《杀死比尔》中的暴力美学分析[J].戏剧之家,2019(14):122.

[2]魏巍.试论套用音乐对电影文学的启发性——以电影《杀死比尔1》为例[J].艺海,2019(04):28-33.

[3]黄望莉,汪乐萱.从《杀死比尔》看暴力美学与音乐元素的结合[J].电影新作,2018(03):106-109.

[4]雷华.基调与主题:电影配乐的两种审美表现力[J].电影文学,2014(01):140-141.

[5]邰乐.电影配乐在电影审美中的渲染价值参考[J].电影文学,2012(23):125-126.

[6]张若邻.浅析电影配乐的情绪感染力[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6):186.

[7]魏然.光影与之伴生,镜头与之共舞——浅析电影配乐的审美意义[J].大众文艺,2011(21):191-192.

END

原标题:《锐评|《杀死比尔》:电影音乐构造暴力之美》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