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机关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02 04: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刘娟 审计观察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壮大,在国有资产总量中的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揭示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达到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随着“政府过紧日子”政策全面贯彻落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21年4月1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开始施行,这是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其出台和实施,对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资产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国有资产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利用效果不断提升,从而达到资产效用最大化。

本文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着手,结合审计发现的问题,总结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针对国有资产优化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粗放

长期以来,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位领导管理意识不高,导致在国有资产的管理方面“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大多数单位并没有定期进行资产盘点,没有摸清“家底”,盲目进行捆绑采购、重复采购,忽视现有资产合理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并无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大部分为财政部门监管甚至由办公室后勤人员负责管理,错误地将国有资产管理理解为固定资产管理,导致普遍出现家底不清、产权不明的问题。而且相关人员对资产管理制度认识不深刻,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管理手段单一,形式落后。

(二)国有资产权属不清、账实不符

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晰,权属变更滞后,尤其是房屋和车辆的产权。房屋等建筑物和车辆主要通过无偿划拨归单位所得,大多无产权证明,部分单位多年来历经机构改革、分立合并,房屋产权与实际不符。车辆调拨单位与被调拨单位的资产交接手续缺乏,调拨后没有过户变更产权证,使用权和产权相分离,就出现了诸如下级单位拥有产权的车辆,却被上级单位无偿占用现象。

账实不符情况较为突出。一方面,资产入账不及时,处置资产时未及时下账,账务核对不及时,往来账务长期不清理,呆账、坏账较多,挂账现象普遍。另一方面,账面资产未紧跟实际情况进行更新。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账面价值已经无法科学地反映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尤其对于房产来说,房屋建筑物的市场价值与原账面价值差异悬殊。

(三)资产错配、使用效益不高

在资产配置环节审批中,仍存在一些漏洞。如有些部门不了解各单位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按照资产配置相关文件进行批复往往就会导致资产配置与单位业务属性出现差异的情况。而申报单位往往按照配置文件上限申请配置资产,这就导致实际工作需求与配置资产存在偏差,资产配置不均衡。

另外,各个单位间资产整合程度较低,几乎没有流动与共享,盲目购置和重复购置问题十分普遍,导致有些单位资产配置远超实际需求,有些单位又存在着资产配置严重短缺的情况,但又无法进行调剂使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现象突出。同时,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少相应的资产管理化人才,资产配置规定执行不力,也造成了资产使用上的随意与低效。

(四)处置不规范、资产流失

有些单位对国有资产产权问题认识存在偏差,又不能对地方基层单位采取针对性的监管,导致单位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甚至有些单位通过违规进行资产处置谋取不正当利益。主要为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小金库”现象。目前有些单位不经批准自行对资产进行出租和出借,并采取各种手段,隐瞒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将经济收益截留,据为己有。第二种是闲置资产处置不合规。目前有些资产单位未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随意按领导意志处置国有资产。在处置资产时并未进行残值评估,导致大量国有资产低价转让。另外还存在资产处置账务处理不规范的情况,如资产整体划拨未作账务处理、处置残值未及时上缴财政专户等。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深化认识,转变国有资产管理方式

转变国有资产管理理念。消除思想上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误区,严格履行资产管理的职责,在基于内部控制规范及单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加大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及方法的完善,强化人员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重视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基于财务系统信息化数据的前提下,进行资产登记管理等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系统平台,实现电子化台账管理。

细化管理使用流程。要明确规定设立资产专职人员,专门负责资产管理全部环节。尤其不能让财务兼任资产专管员。财务人员负责资产的账务处理,专管员负责处置资料台账管理,监督验收手续并登记资产信息等。资产使用人负责使用维护等。

(二)细化管理,严格落实财务内控制度

对于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处置、清查核实等环节,应与内部控制业务层面的资产控制进行融合,优化资产管理手段方式,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则,确保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各关键环节相互分离、制约。加强财务、资产、业务部门的联系,定期开展盘点工作,监督检查资产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会计业务水平,确保账务处理及时、准确,避免有账无物、有实无账、账与实不对应情况的发生。同时,建立个人绩效考核机制,明确将资产的管理效果与个人考核挂钩,从制度上约束单位及个人的资产管理行为,促进资产管理的合理化、科学化。

(三)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在资产的配置方面,严格落实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根据各行政事业单位具体职能的不同,进行资产合理配置、规划资产结构,避免盲目追求数量的重复同质采购。同时,要建立健全资产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围绕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关键环节,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年度考评。建立涵盖资产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评价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使资产绩效管理有章可循。

部门单位间加强联动,建立国有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机制,加强横向流动,整合国有资产资源,缓解资产配置不均、配置随意、超标准配置资产、闲置资产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实现多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资源共享、结果共用。

(四)强化监管,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紧抓单位内部管理,各单位要制定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和处置报批程序,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同时,单位内部要建立完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避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意处置国有资产,强化内部制度约束,落实主体责任。

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各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要履行好国有资产处置监管职责,制定完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资产处置等事项的审批程序,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指导。同时,要主动接受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共同监督,增强资产管理和处置程序规范性,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不流失、不缺损。(作者:刘娟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审计局)

原标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