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机关作风建设报告 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3-11 0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干部作风是党风政风最直接的体现和最现实的反映,是衡量党风政风好坏的温度计、晴雨表。基层干部身处一线,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其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亲疏,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干部的威望,影响党和人民的事业。

一、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意识薄弱。一些基层干部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在工作推进和落实中,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往往是盲目地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创造性。少数人以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要求为借口,畏首畏尾、怕担责任。工作上只求过的去,不求过得硬,缺乏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还有些干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在问题面前不敢挺身而出,对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和独断专行等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行为,不抵制、不反对、不上报。还有一些干部在工作执行中,本位主义严重、个人思想泛滥,搞有选择的执行,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是搞变通或置之不理。

(二)思想认识缺位。一是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认为吃点喝点收点拿点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是无伤大雅和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作风建设的新规定、新要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是置若罔闻、麻木不仁。二是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估计不足。认为抓作风建设是运动式的“一阵风”,时间不会长久。三是对作风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四风”问题是人之常情的小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对“四风”的危害性估计不足。少数人还认为刹“四风”影响消费、影响发展、影响和谐,持消极对待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四是党内生活庸俗化。充当和事佬,“好人主义”盛行,有的讲感情不讲党性,有的讲关系不讲原则,有的讲和气不讲正气。五是党内监督缺位乏力。原则性不强、正义感不足,对歪风邪气听之任之,不愿抓、不敢抓、不会抓,生怕得罪人、丢选票。有些领导干部只注重业务工作,不重视作风建设,谈业务津津乐道,谈作风空喊口号,讲的多做的少,号召的多出征的少。

(三)制度执行软弱。管权管事管人管财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不配套、不系统,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有的制度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内容,不切合自身实际,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有的制度设置的比较笼统、粗放和模糊,仅有原则性要求,缺少程序保障和惩戒措施,制度的有效性不强、约束力不够;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衔接的不够好,大多是重制度制定、轻制度执行,亦或是不执行,缺乏监督检查和问责追究的办法,让制度束之高阁或形同虚设,亵渎了制度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抓制度执行虎头蛇尾,不能持续发力;抓责任追究因人而异,不能一视同仁。在制度执行上诱发“破窗效应”,使制度成了“纸老虎”、“稻草人”。

(四)督查问责乏力。有些领导错误地认为,过于强调问责会影响干部情绪、影响和谐安定、影响经济发展等,在问责上提的多、做到少,致使问责力度弱化,有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问责的不问责;有的是该重处理的轻处理,该轻处理的不处理,或者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代替纪律处分等。

二、导致作风建设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纪律观念不牢固,缺乏向心力。一些基层干部平时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提升自身修养,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弱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滑坡、组织观念群众观念淡化,作风建设纪律要求松懈。少数干部工作上不是比能力、比进取、比奉献,而是比职务、比待遇、比享受。有的对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是推诿扯皮卸担子、怕担责,有的是浑浑噩噩度日子、不尽责;有的是漠视纪律、不守规矩,我行我素、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擅自离岗、玩游戏、看视频和串门闲扯等不良现象,缕缕发生。

二是思想教育不到位,缺乏说服力。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抓的不紧、抓的不严、抓的不实,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无趣、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一些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无兴趣,往往是被动学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且多浅尝辄止地学,缺乏深度、广度和系统性。有的只为应付差事做样子,学不进、学不好。

三是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制衡力。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但这些制度同中央的要求和加快发展的形势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在制度体系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适时地进行补缺补差。在制度的设定上还缺乏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一些制度定性规定多、定量规定少,宏观的多、微观的少,现实中存在着制度管不着的空当、抓不到事项,在制度执行中不好抓也抓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削弱了制度的监管实效,降低了制度的约束力和制衡力。

四是监督管理不严格,缺乏震慑力。对干部的监督管理缺乏系统有效的严厉举措,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不全面、不系统、不给力,特别是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监督难、难监督问题并存。少数领导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是不愿抓、不敢抓、也不会抓,在监督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致使少数基层干部产生了麻痹思想、特权思想,甚至是手无戒尺、心无敬畏,行无所止,无所畏惧,对监管措施置之不理、对规章制度麻木不仁。

三、强化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两个责任”,推进职责任务再明确。各级党委(党组)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纠正“四风”问题的严肃性,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把主体责任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抓好责任落实,以时不我待的责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要坚守监督责任不动摇,严格遵循和按照“三转”要求,聚焦主责,回归主业,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违反作风规定的行为,要坚持露头就打、落地就抓,绝不养痈遗患、绝不姑息迁就,绝不让歪风邪气有立足之处和发生发展的空间。

(二)强化教育培训,推进思想认识再提高。一是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以增强党性为要,紧扣“三严三实”主题,大力开展政绩观教育、群众观教育和法治教育,着力增强基层干部的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党纪党规教育。以正风肃纪为本,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扎实开展党纪党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党规党纪意识、务实清廉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三是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发生在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教。充分利用廉政教育基地图文及讲解,开展现场说教。利用案件当事人的忏悔报告,开展现身说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法纪意识、规矩意识和廉洁意识。

(三)强化制度建设,推进规矩约束再严厉。对中央出台的规章制度,各地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和配套措施,进一步明确政策界限和执行标准。在制度的设定上要明确决策、实施、反馈、监督的责任主体,细化制度运行的规范化流程,促进各主体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作共事、共同发力,让制度规范、有序、有效地运行。要完善作风建设联合督查机制,以纪检监察机关(构)牵头、协作单位配合,采取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巡查监督、信访投诉、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经常性地开展检查监督,确保制度监管到位、执行到位。

(四)强化监督检查,推进作风转变再提升。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要立足反“四风”、正歪风、强作风之责,建立健全常态化督查监管机构、机制。优化督查力量,突出督查重点、强化督查举措,创新督查方式、注重督查实效,围绕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和关键时间节点,采取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对顶风违纪者严厉问责、严查快处、绝不姑息,并通报曝光,以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要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接受社会监督,最广泛地拓宽监督渠道。

(五)强化纪律审查,推进严厉问责再发力。在严厉惩治腐败和严格正风肃纪方面,必须坚守“无禁区、全覆盖和零容忍”的战略决策,绝不给违纪违规者留下幻想和空间,绝不给顶风违纪或违纪违法者留有余地。在线索的排查上,可采取监督检查与受理举报相结合、日常监督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察暗访与巡查巡视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对群众举报、媒体反映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迅速介入,做到严查快处,绝不姑息;对影响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实行“一案双查”,在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还要严厉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