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的孝亲之乡|安徽人游安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朱寿昌哪里人 天长的孝亲之乡|安徽人游安徽

天长的孝亲之乡|安徽人游安徽

2024-07-09 14: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然,最著名的当属孝子祠和包公祠。孝子祠是为纪念宋代弃官寻母的大孝子朱寿昌而建,包公祠是为纪念包拯而建。据秦栏镇关工委主任王万朝介绍,包公虽任过天长知县,却没有到过秦栏,只因原来高邮湖属陈州,包公因“陈州放粮”而倍受人们尊崇,后一场大水把陈州的木质包公塑像冲到了秦栏,秦栏人即在西中街上建造了包公祠。

除了朱寿昌和包拯,传说唐代名将秦叔宝、窦建德曾镇守秦栏。二人力大无比,又主持公道,在秦栏颇受爱戴。南北朝纷争时,他们浴血奋战,发动民众自卫抗击,沉重打击了土匪及散兵的抢掠行为,保持了秦栏的安定。秦窦二将在秦栏身故后,百姓筹资将其安葬在关帝庙和地藏庵的门旁,以便受人香火。

“过去,‘忠孝节义’在秦栏都有体现。‘忠’有包公祠,‘孝’有孝子祠,‘节’有周氏贞节牌坊,‘义’有关帝庙。遗憾的是,这些文化古迹现在几乎都荡然无存了。”王万朝不无遗憾地说。

弃官寻母世代传

“千古孝心辉日月,一捧黄土诉凄凉。时人但识青蚨面,蔓草空怜朱寿昌。”——天长人张磊诗作 《题朱寿昌墓》。

百善孝为先。说秦栏,不得不说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朱寿昌,字康叔,宋天长秦栏里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赶走,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为官,每每想起生母,以泪洗面。后来,他得到母亲在陕西的线索,立即向朝廷报告,决定辞官寻母,并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历经千辛万苦,朱寿昌终于在陕西找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后来,有人将朱寿昌“弃官寻母”的事情上奏朝廷,苏轼、王安石等“嘉其孝节,多以歌诗美之”。神宗皇帝感其孝行,“复其官,又封赐其母”。朱寿昌先后任鄂州知州、司农少卿等职,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做到了“忠孝两全”。

千年之后,虽然孝子祠和朱孝子墓早已毁坏,但朱孝子的坟茔仍在秦栏镇联盟村,传说中朱寿昌在母亲坟前亲手栽植的孝子树(古柏)至今已矗立千年,遒劲依然。每逢初一、十五,四里八乡的百姓却会赶来焚香祈福、挂红许愿。联盟村村民、82岁的詹国桃经常到树下检查、护理一番,在当地人的心中,这棵古树已是一种图腾和象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天长市以及秦栏镇开展过众多以弘扬朱寿昌孝亲精神为核心的“孝文化”活动,如评选孝星、孝亲之家,成立孝文化研究会,举办孝文化节,召开孝亲思想研讨会,吟唱孝亲诗词曲,出版《秦栏寻孝》《秦栏孝谭》《孝泽秦栏》等专著,开展孝德教育进校园、百名台商寻孝看天长、为老人免费体检等活动。“天长孝文化”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寿昌诞辰1000周年,秦栏镇正加紧建设一个一万平方米的寿昌文化广场,宣传、弘扬孝亲文化,现已全面建成使用,并申报“全国孝亲敬老教育基地”。此外,为打造“孝亲文化”品牌,天长市还将举办首届民营企业百名孝星事迹展评活动,在此基础上评出“十大孝星”。

菜肴文化

这里特色美食种类丰富:秦栏卤鹅、秦栏大脆、秦栏方酥、巴子牛肉、秦栏豆腐圆等深受人们喜爱。

秦栏卤鹅是天长民间特色菜,地方特产。秦栏卤鹅选用当地及周边放养的食草之肥鹅卤制,制作中采用老卤配以佐料,烧开后用文火慢慢焖制,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更是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大脆、方酥是由当年的下乡知青传承得来,后与新华当地的饮食习惯相融合,形成现在的独特口味,大脆为圆形、方酥为方形,选用上白面粉,绵白糖、芝麻、麻油等原料,经发酵、和酥、包酥,多层折叠成型,用文火烘烤而成,香酥可口。

来源:天长文旅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初审:贲方舟,复审:刘永江,终审:张继

点个赞,点亮在看更好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