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六国公,三个死后封王,一个被贬,功劳最大的却被抄家灭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朱元璋受封功臣 大明六国公,三个死后封王,一个被贬,功劳最大的却被抄家灭族

大明六国公,三个死后封王,一个被贬,功劳最大的却被抄家灭族

2024-07-09 0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徐达(1332年—1385年4月7日 ),字天德,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人。

徐达是朱元璋第一次回乡募兵就加入了朱元璋队伍。他是朱元璋手下的核心将领,在军事上具有极高的成就。他参与并指挥了多次关键战役,如攻占南京、鄱阳湖之战和北伐等。徐达的军事才能和战功为明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公认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朱元璋称其为“万里长城”。

洪武十七年,史书上记载天象异动,有太阴侵犯上将,让朱元璋心生不快。古时候人们都信这个,这就预示着国朝大将会遭遇不测。这时的徐达在北平好巧不巧,被背疽侵扰的苦不堪言。朱元璋连忙派徐达的长子,也就是徐辉祖,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去去慰问。不久之后,徐达应召回京。然而仿佛逃不过天象的诅咒,第二年年初,徐达还是病逝了,这让朱元璋不胜悲痛。

朕起自徒步,大将军为朕股肱心膂,戮力行阵,东征西讨,削平群丑,克济大勋。今边胡未殄,朕方倚任为万里长城之寄,而太阴屡犯上将,朕不意遽殒其命,一旦至此大故。天何夺吾良将之速。

——《明太祖实录》

为了悼念徐达,朱元璋辍朝并亲至其家中参加葬礼,下诏追封其为中山王,谥号“武宁”。朱元璋将徐达葬在钟山之阴,亲自撰写了神道碑文。徐达的功绩被铭记于太庙。肖像被置于功臣庙,都位列第一。这还没完,朱元璋还下令赐徐达的后代三世皆为中山王。这一系列操作对于一个臣子来说可谓是无上荣宠,彰显了他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地位。

二、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7月6日)本名李士元,后避讳明太祖朱元璋而改名,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

李善长在早期就投靠了朱元璋,是朱元璋的重要谋士,负责留守后方,管理财政和补给,确保前线的稳定供应,并在建立明朝的行政体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明朝的建立,李善长达到了权力的顶峰,被封为韩国公,当时被认为是成为开国头号功臣。也是这开国国公里唯一的文臣。朱元璋将他比作萧何: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然而造化弄人,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却因卷入胡惟庸案,被指控纵容谋反,这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尽管手握两块免死铁券也难免一死,连同他的三族也未能幸免。

三、郑国公:常茂

常茂(约1356年—1391年),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之子长子,其荫父功,受封郑国公爵位。

与其他五位开国国公不同,在明初大封功臣之前,其父常遇春就病卒于军中,因此常茂得以受到荫封。常茂本也是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但其性格骄傲,不受约束。

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食禄二千石,予世券,骄稚不习事。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洪武二十年,常茂跟随冯胜征伐纳哈出,在纳哈出乞降的情况下,有人密告其要逃走。常茂也没有仔细想一想这事的合理性,在受降的宴会上出手抓捕纳哈出并将其砍伤。这也导致了本来已经投降的纳哈出部逃散。因为此事朱元璋将常茂贬去龙州,在洪武二十四年去世。

四、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汉族,字思本,小名保儿,盱眙(今安徽明光)人。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后来被朱元璋收养为子赐名朱文忠。他是十九岁就开始领兵作战,以勇猛著称。明朝立国后呢,李文忠又与常遇春一起出塞清扫北元势力,并且在常遇春去世后,接替了常遇春位置。洪武三年,与徐达分兵北伐,攻破应昌,俘虏了北元太子,并缴获了宋、元玉玺、金宝和玉册,可算是大功一件。最终官至大都督府左都督、参军国事,被封曹国公。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其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

李文忠这个人比较头铁,经常劝说朱元璋要少杀戮,又劝谏朱元璋不要征伐日本。因为这个,也是屡屡触到朱元璋的霉头,没少受朱元璋的斥责。洪武十六年冬,李文忠得病,朱元璋亲临探视,这对一个臣子来说是莫大的殊荣了。可惜,天不假年,李文忠没撑几个月就在第二年去世,终年四十六岁。

要说朱元璋这个人其实还是特别重个人感情的,尤其是亲情,在这位洪武大帝眼里更是弥足的珍贵。因为李文忠去世,朱元璋特地废朝三日,并亲自撰写祭文,追封他为岐阳王。朱元璋赐李文忠葬于钟山之北,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均位列第三。

五、宋国公:冯胜

冯胜(约1330年-1395年),初名国胜,定远(安徽定远)人。

冯胜也是在早期就归附朱元璋,深受朱元璋的信任。洪武元年,冯胜随徐达、常遇春北伐,后又随二人平定山西,屡立战功。洪武三年,又与大将军徐达出西安,直捣定西,击败“奇男子”王保保,因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宋国公。

冯胜、傅友德,百战骁将也。考当日功臣位次,与明太祖褒美之词,岂在汤和、邓愈下哉。

——《明史·列传第十七》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痛丧接班人的朱元璋,册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加封冯胜为太子太师。洪武二十六年,冯胜应召回京。因功高望重受到明太祖猜忌,洪武二十八年被借故赐死,冯胜也成了开国六国公里唯一一位,因为朱元璋为皇太孙铺路的牺牲品。

六、卫国公:邓愈

邓愈(1337年—1378年),原名友德,字伯颜,淮安路虹县龙宿里(今安徽泗县大路口乡)人。

邓愈十六岁就领兵抗元。至正十五年,率一万多部众投奔朱元璋,而这一年,朱元璋也刚刚接管过郭子兴的义军。邓愈为人智勇双全,严于治军,心思缜密,深得朱元璋信任。洪武三年,邓愈随大将军徐达远征甘肃,清扫残元,招降吐蕃诸部。因功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

愈为人简重慎密,不惮危苦,将军严,善抚降附。明兴诸将,以六王为称首。非独功茂,亦由其忠诚有以契主知焉。宁河、黔宁皆以英年膺腹心之寄。汗马宣劳,纯勤不二,旂常炳耀,洵无愧矣。宁河尽瘁驰驱,功高龄促,后嗣亦少所表见。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

洪武十年,吐蕃地区叛乱,朱元璋命邓愈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兴兵平叛。大胜后班师回朝,邓愈却一病不起,最终还是没能回到应天,而是在寿春病逝,终年四十一岁。朱元璋得到消息后大哭,同样是辍朝三日,并亲自前往祭奠,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结语

大明王朝的创立,开国六国公无一不是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六个人的命运也截然不同。徐达、李文忠、邓愈死于疾病,朱元璋均给了他们莫大身后哀荣,追封为王;常茂本来凭借其父常遇春可以有一番作为,奈何性格使然,最终被贬;李善长本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却卷入谋反,自己身首异处不说还祸及家人;而冯胜却因为朱元璋有意为朱允炆的继位剪除障碍,成为这六个人中最冤屈而死的一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和收藏。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可以点击收藏,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小知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