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毫达律师评未成年人在拼多多平台购买游戏帐号的监管责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未成年不能买账号 封面新闻:毫达律师评未成年人在拼多多平台购买游戏帐号的监管责任

封面新闻:毫达律师评未成年人在拼多多平台购买游戏帐号的监管责任

2024-07-15 21: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自网络

封面新闻记者 廖秀 实习生 郝莹

江西新余市12岁的小男孩注册微信后,绑定了家长的银行卡,在拼多多平台购买了数个游戏账号,先后花费45278元。其父亲发现损失后申请退款,经过多次沟通,最终商家以三折价格回收账号,退回9300元。“商家所出售账号是已实名的成人账号,规避了游戏平台的未成年人防沉迷规则。”退款后,家属仍忿忿不平。

拼多多平台表示,商家进行交易是合法的,平台仅负责协调。

律师则认为,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相关法律,男孩父母明确要求退款的情况下,交易合同是无效的。商家出售实名制成人账号的行为也属于扰乱监管秩序,拼多多作为平台应加强监管。

12岁男孩花4万元购买游戏账号

家长质疑避开平台保护规则

因下午休工时才去接孩子,2020年,江西新余市傅先生将儿子小浩送至托管中心,放学后托管。为方便联系,傅先生给孩子办了一张电话卡。今年1月,傅先生在支付大额货款时发现,家里的4张银行卡上的6万余元竟消失了。

经询问后,家人才得知,小浩将银行卡绑定在傅先生的微信账号上,还购买了手机等实物商品,并于2020年12月从拼多多两个商家处,共消费45278元买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的数个游戏账号,并在多家手机游戏平台充值消费万余元。

“小浩在用手机写作业的时候,把银行卡的短信验证码支付通知都删了,所以我爸爸完全发现不了银行卡的消费,”小浩的哥哥傅加(化名)说。

搞清楚钱花到哪儿之后,傅加向各消费平台申请退款,手机游戏平台得知是未成年人,就将充值消费全额退还,腾讯游戏内的充值正在审核办理中。但是,消费最多的拼多多平台商家客服却回复称,虚拟类商品购买后就不能够退款, “最后协商也只退回9300元,这让我们难以接受,网游类商品本来就是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的。”

傅先生与拼多多商家的聊天记录

傅加称,弟弟小浩购买的游戏账号是经过了实名制认证的成人账号,对游戏时长和充值金额没有限制。

根据相关规定,各游戏平台均制定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的规则。以和平精英为例,非实名制账号无法进行充值,实名认证后未成年用户设置了充值上限,其中16周岁以上用户每月充值上限400元,单次上限100元,游戏时长也被控制在1.5小时内,周末则是3小时。

出售游戏账号商家

“交易合法,能下单就证明是成年人”

据傅加提供的协商聊天记录,拼多多商家回复称,虚拟产品一经使用便不能退换,拼多多账号需要实名注册,未成年人得知支付密码进行消费属于家长监管失职,造成的损失应由家长承担。

该商家回复傅加,“根据相关规定未成年账号不能下单,能下单就证明是成年人,买方在交易过程中没有主动披露其未成年身份,我们没有义务核实买方的身份信息。”

商家称,因为是未成年人购买,商家可以以三折的价格回收游戏账号。另一商家表示游戏账号存在贬值风险,只能一折回收。

记者了解发现,多个平台出售游戏成品账号的商家称,账号已经实名,根据装备等级不同定价在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其中两家客服的自动回复显示“不接待未成年人”,问及如何分辨买方是否成年,客服表示“付不了款就是不能(购买)。”

拼多多调解员

商家属于合法交易,损失难追回

傅加申请拼多多平台介入,调解员称,如未成年人隐瞒身份,则商家的交易是合法的,平台不具备行政执法权,不好过多干预。调解员还透露“我手头上还有第二个小孩子,买账号的订单有6万多,退下来的金额大概11000元左右,建议先把现有的利益拿到手。”

另一专职负责未成年消费售后的经理告诉傅加,“从原则上来看,商家是没有责任的,如果是充值消费,则直接交易方是游戏公司,他们端口可以退回来,但是游戏账号就不一样了,原使用者都不知道倒了几手了,损失很难要回来。”

律师分析

未成年人消费可依法追回款项

毫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孙顺发认为,在本案中争议的交点主要是交易双方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孙顺发称,本案中男童为12岁,依法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在男童父母不同意,明确表示要求退款的情形下,男童与商家的买卖合同无效。

孙顺发表示,在此情形下,男童父母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一、关于合同案件的审理:9.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规定,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权利。

孙顺发说,在本案例中,商家出售实名制的成年人账号的行为违反以了网络游戏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的《关于启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工作的通知》、《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多个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保护的管理文件,扰乱了我国对网络游戏的监管秩序,其行为不合法。商家核实买方身份义务上,商家将商品卖出,为了保证双方交易的合法性、有效性,有义务对买方进行身份核实。未成年人隐瞒身份交易的责任承担,需要根据其具体年龄和行为来判断。拼多多作为销售平台,对商家依法销售商品有监管义务,对本案商家的违规行为应当依法制止和限制。

孙顺发建议,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已陆续出台了许多管理规定进行规范,即将于6月1日起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还为此专门新增了第五章“网络保护”来进行防范。时值两会期间,许多代表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国家标准;全国人民大代表李国伟建议网络游戏下载人脸识别,禁止未成年人下载等。但不管法律法规如何完善和规范,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最终还是需要他们来进行强监督和引导,如果父母能抽时间多陪下孩子,注意引导孩子其他兴趣爱好,相信以后也会大大减少这类新闻的数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