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歌的前世与今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未央歌歌词 清华大学校歌的前世与今生

清华大学校歌的前世与今生

#清华大学校歌的前世与今生|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汪端伟

    本文的重点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汇集有关清华校歌的史料。写作本文时,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确定了清华校歌开始征集的时间和确认以及最初传唱的时间。论证了现校歌歌词中的“巍然中央”与原始歌词中的“岿然中央”的差异。主要是根据歌词作者本人的解说,分析了清华校歌主旨。通过对词作者本人生活经历的介绍,分析了清华校歌的写作背景。对校歌词句的释义中,重点补充了前人没有注意到的“西山苍苍”和“闻道日肥”的释义。附录中特将不易见到的早期关于校歌的史料全文发表,以利读者参阅。

(一)有关清华大学校歌的正式文件

    2014年清华新闻网10月9日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经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和教育部第2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教育部核准发布《清华大学章程》。《清华大学章程》摘录如下:

清华大学章程

第六章 标识和校庆日

  第四十一条 学校校徽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为中文校名(繁体)、英文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时间,中环为校训字样,中心为五角星。

  …….

    校歌为《清华学校校歌》。

    …….

    附件四 清华大学校歌(见附录一)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清华大学的校歌竟是“清华学校校歌”。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清华大学的历史说起。清华大学的史前期是1909年成立的游美学务处及其下属的游美肄业馆,馆址设在清华园。1911年改名为清华学堂,4月29日正式开学,这是清华大学的起始点。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清华学校,英文名为 TsingHua College。设中等科4年和高等科4年,大致相当于初中、高中和初级大学的程度。毕业合格生都留学美国,一般为美国大学一、二年级插班生。1925年才增设大学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后,正式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校歌完成于1924年,所以当时叫做“清华学校校歌”。

(二)清华校歌沿革

    清华学校最初只有英文校歌。1913年秋,清华学校聘了新的音乐教师Miss Katharine E. Seelye。Miss Seelye为清华学校谱写了英文校歌《TsingHua College Song》词曲。

    最近查阅了早期清华学校的年刊。发现1914年刊上登载有《Tsing Hua Song》,也就是《清华优胜歌》。在第50页上还登载有一首《TING HUA SONG (Words and Music by Miss K.E.Seelye)》英文歌词(见附录二),这就是英文校歌的歌词。吴宓日记1914年3月30日记载了音乐课学唱校歌。大概那时就把后者看作是校歌了。后者在1916年的年刊上名为《Tsing Hua College Song》(见附录三),这是首次登载的清华英文校歌歌谱。

    1923年毕业的方重校友在回忆文章《求学年代漫笔》中记录了这个英文校歌的歌词第一段:

    “当年清华园内的外语气氛确实十分浓厚。我们一天到晚就是同外语打交道,… 此外还学唱英语歌,如学生常唱的‘清华校歌’(Tsing Hua College Song),词曰:

O come and join our hearty song,

As proudly here we stand;

For Tsing Hua College let us sing,

The best in all the land.

We'll spread her fame and win a name,

And put our foes to shame,

If you don't agree, come on and see,

And you will say the same, the same,

And you will say the same.

 

                          Chorus:

O Tsing Hua,fair Tsing Hua,our College bright!

May we be loyal to the Purple and the White.

O Tsing Hua, fair Tsing Hua, our College pure,

We are loyal,We're faithful , we stand for you.”

    在《清华年刊》(1924-1925)中有英文校歌的歌词和清华优胜歌的歌词。(附录四)。现将清华英文校歌的第二段歌词补录如下:

In contests all of every sort,

We win whatever we do;

Our athletes gain unbounded praise,

The number not a few.

And when , some day, we go away,

We’ll always truly say:

“Our Tsing Hua pride does still abide,

And evermore shall stay, shall stay, shall stay,

And evermore shall stay.”

             Chorus :

    清华优胜歌歌词如下:

TSING HUA SONG

(Tune of Old Amherst)

Cheer for old Tsing Hua , Tsing Hua must win!

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

All do your best, boys;we’ll do the rest, boys!

Fight for the VICTORY

Rah! Rah! Rah!

    《清华周刊》第三次临时增刊(1917年6月16日)的“校闻”栏目中登录了这首校歌的中译本。现转录如下:

    “国文校歌    本校校歌向只有英文。而中文以乐谱文词难求尽善,尚付阙如。兹就英文校歌译成国文,由校中先予宣布,作为暂时行用,以求唤起同学爱校之心耳。原词录下

清华校歌

(一) 同学少年肝胆相亲,荟萃一堂豪爽。

我歌于斯汝其和予,斯校一时无两。

广播令闻树立荣名,群雄莫与争衡。

谓予不信请君来临,会当赞和同声。

同声 同声 会当赞和同声。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

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噫清华惟清华真吾校兮。

吾敬之吾爱之长相依兮。

(二)各种比赛到处竞争,在我权操必胜。

夺得锦标赢得英名,济济师师称盛。

劳燕西东他日相逢,班荆共话离衷。

母校勿替校誉克继,且继今而长隆。

长隆 长隆 且继今而长隆。

噫清华嘻清华吾校岿巍。

美哉吾校旗愿日增汝之光辉。

噫清华惟清华真吾校兮。

吾敬之吾爱之长相依兮。

 

清华优胜歌

欢呼我清华   清华必胜

再接再厉兮   无退有进

君尽全力兮   予图未竟功

同心协力以争雄  攻 攻 攻”

     1924年3月清华中文校歌诞生了,中文校歌的词作者是汪鸾翔先生,曲作者是何林一夫人(即张丽珍女士)。关于这个中文校歌的解说,最权威的当推词作者汪鸾翔先生在1925年写的《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一文(以下简称《真义》),该文发表在《清华周刊》第353期(1925年10月2日)。(附录八)

    清华中文校歌诞生的过程,在《真义》中有这样的叙述:

    “本校中文校歌选择于前两年征求校歌之时,在作者对于世界学术思想之变迁,以及我校教育方针之择定,颇费一番斟酌,而后敢于发言。即学校采用之时,亦几经请北京名人之审定,而后乃毅然采定。采定后,复请何林一夫人精心制曲,始琅然可歌。”

    这个叙述比较简单、概括。在其他有关史料中也没有看到更详细的记载。最近仔细查看了《清华周刊》,找到了下列的记载:

    在《清华周刊》227期(1921年11月25日)见到了当年征求新校歌的启事,现照录如下:

    “兹接校长处送来启事一则,特为披露于下:

    征求国文校歌

    查本校校歌只有英文,而无国文,现在征求国文校歌。校中教职员暨学生,不乏精于诗歌之士,或就原有英文校歌,译为国文校歌,或用国文,另作校歌,均所欢迎,如有佳稿请交校长处,以便择优采用为荷。”

    直到1924年《清华周刊》上才再次有了关于中文校歌的记载。《清华周刊》307期(1924年3月28日)的尾页有校歌歌谱(简谱),其标题为“清华学校校歌 汪鸾翔先生撰歌 何林一夫人作”。并在歌谱的下方有“一九二四年三月十八日下午十二点半第一次全体练习,一九二四年三月二十日下午三点一刻第一次正式合唱”。(附录五)

    这一期中还有:

    “要闻 (一)上星期四(三月二十日)举行全体大会,会序除唱国歌校歌外,由曹校长致演说词。 …  (三)新中文校歌已编就,暂定每星期一、三、五午饭后在大礼堂练习” 

    还有:

    “专记 全体大会略记  (稚)

    本校全体教职员学生,于三月二十日集会大礼堂,唱新编校歌及听校长训词也,鸣钟三响,全堂肃然,乃唱校歌,乃听训词。……校长词毕,继之者为唱国歌,四时半散会”。

    这条专记验证了1924年3月20日中文校歌第一次正式合唱的记载。

    在这期《清华周刊》中还记录了一个小插曲,现照录如下:

    “大礼堂前作战场 某次在大礼堂练习校歌时,海门司教授方欲举手作乐,忽校长之黒犬与柯柏琴太太之白犬大起冲突,幸其时正值练习校歌,双方只得恶骂数声,含愤而止。殆练习完竣。两犬行至礼堂前。新旧气愤一齐发作,彼此扭作一团,势成不可开交。当时柯柏琴太太急得束手无策,校长见事势已危,不得不以武力解决,于是左脚一起将黑犬踢翻,再起右脚黄犬亦倒。两犬负痛,始言归于好,而柯柏琴太太则两颊桃红,笑谢校长,携犬而去。”。

    从上面的几条记载可以确定清华中文校歌开始征求的时间,和完成的时间。

    从上面的几条记载还可以看到,新校歌诞生后,规定了每星期一、三、五午饭后在大礼堂前练习新校歌,而且校长和外籍教师也来参加,可见当时大家对新校歌的重视。

    在其后的几期《清华周刊》中都有关于唱中文校歌的记载。

    《清华周刊》309期(1924年4月11日)有:

    “专记 植树节志盛 (水)

    四月五日上午八点半,全体同学皆着制服,齐集图书馆前,始唱中文校歌,继之以国歌,歌毕,曹校长致演说词。……到校时已十一点三刻,全队集大礼堂前,曹校长以此行辛苦为慰劳。更唱英文校歌,卿云歌,校呼,College Yell,散会。”。

    《清华周刊》312期(1924年5月2日)有:

    “专记 十三周年庆祝大会

    本校十三周年庆祝大会,已于本月二十六日在校举行预祝。下午二时即齐集大礼堂内。……最后全体起立,合唱新编校歌,练习既久,更显娴熟,清华精神,尽注此歌中矣!”。

    《清华周刊》313期(1924年5月9日)有:

    “欢迎太戈尔 上星期六即五月三号学生会开全体学生俱乐大会且欢迎印度诗哲太戈尔氏也。……是晚高、中同学皆在高等科聚餐。食前,唱中英文校歌,级歌,级呼。精神为之大壮。”

    《清华周刊》314期(1924年5月16日)有:

    “专记  五月九日国耻纪念大会 (任)……下午三点十分开会,主席宣布起立,唱‘西山苍苍’校歌。”

    《清华周刊》345期 1925年5月1日有:

    “周年纪念会议志盛  本校十四周年纪念会,于四月二十五日下午举行。……三时开会,先唱中英文校歌,然后……”

    由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到,中文校歌诞生后非常受师生的欢迎,当时在重要的集会上都要唱中文校歌,有时是中英文校歌并唱。

    在当时对于汪鸾翔作词的中文校歌也有不同的意见,《清华周刊》339期(1925年3月13日)内有下列的记载:

    “协进委员会  委员会作下列之建议:……(丙)增加校歌与校呼。我校中文校歌,缺乏勇敢尚武之精神,校呼亦太少。现斋务处与德育指导部正拟定条告征求校歌校呼作品,望职教员同学踊跃投稿。……协进委员会仅有建议之责,并无执行之权。右列诸事之能否实行,当视校长斋务主任与德育指导部主任之意见而定。”

    看了这条记载,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真义》第二部分的标题是“本校歌不偏重尚武之原因”,汪先生花费了大量篇幅对此问题作了解释。

    在汪鸾翔先生的遗墨中有一部《炳烛斋日记》,日记起于1921年7月18日,止于1926年年底。日记中或繁或简地记录了汪先生在清华学校期间工作和生活的情况,提供了大量有关清华学校教学和教职员活动等信息。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在汪鸾翔先生的《炳烛斋日记》中没有发现任何关于编写校歌的记载,原因不明。在1924年的《炳烛斋日记》中倒是有如下的记载:

    “3月18日 星期二  早乘人力车至校,上三课,国四乙 -- 讲校歌,哲史三 -- 王介甫与戴东原,伦理甲 -- 同国四乙”

    “3月20日  上二课  国四乙,哲史三 -- 蜀学略,三钟后全体大会,曹校长演讲”

    “3月21日  上一课  伦理乙 -- 讲校歌”

    上述记录中,国四乙是指高四级乙班国文课,哲史三是指课程哲学史三。国四乙后面的“讲校歌”是指该堂课程的教授内容,18日和21日的讲校歌与《清华周刊》中记录的第一次全体练习与第一次正式合唱的时间正相吻合。20日的全体大会也与《清华周刊》内的记录相合。这里的讲校歌,肯定就是讲解汪先生自己作词的新中文校歌了。

    除了上述的有关清华校歌的记载和汪先生编写的《真义》一文外,当年还有两篇有关新校歌的评论。曾经有人引用过其中的论述。但是没有见到过这两篇重要史料的全文。为此,乘写作本文的机会,全文录入了这两篇文章作为附录。这两篇文章的重点摘录如下。

    在首次发表清华中文校歌的《清华周刊》第307期(1924年3月28日)中,第一页就是《社论  新校歌之教训  (果)》。作者应为李维果,当时为高一级学生、《清华周刊》编辑。(附录九)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新歌悠扬。吾闻之而志舒,吾闻之而心怡,吾闻之而不得不深怪昔之主事者之谬置也。吾尝至教会学校矣;生徒之谈也英文,书也英文,歌也英文。吾又尝莅国立学校矣,生徒之谈,中文也;书,中文也;歌,中文也。夫国立教会学校之分,宁非以一受洋化,一则堪自保其国粹耶?清华于此二者奚择焉?然而清华之谈也如何?书也如何?书谈微不论。若近十年而无中文校歌,事之尤乖谬者,吾闻之而心痛,而心悲,而心耻。耻中国学校而无中国校歌也;耻清华之善忘其国华,而必服膺他人之糟粕也;耻当局学生见义而不能勇为也。”。

    该作者是从爱国和国家尊严角度出发,以中国学校而无中文校歌而心痛、心悲、心耻。而对新的中文校歌则闻之而志舒、闻之而心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篇文章发表于《清华周刊》第358期(1925年11月6日),即贺麟(当时为高四级学生、《清华周刊》总编辑)的文章《“清华中文校歌之真意义”书后》(以下简称《书后》)。(附录十)。摘录如下:

    “校歌之性质属于教训诗。(Didactic  Poetry)此类的诗歌,不但是要形式美,而且含义意须深。故校歌至少要能表出一校之精神,之校训,夫与教育宗旨,能进一步于校歌中表出一国之国民性与文化精神更好。”

     “我把英文校歌,念了又念,总看不出它的真意义在那里。此歌与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一点关系没有;于清华荟萃中西文化,造就领袖人才的宗旨,也风马牛不相及。歌中很多难听的句子,与中国的国民性,更是格格不入。”

     “我常说清华现在的中文校歌,(形式和音乐方面的美的价值如何姑且不论)实儒家学说之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之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宗旨。且校歌措辞,亦颇得体。故自次校歌公布后,虽无人撰文正式批评,而大家均觉欣赏此歌。无惑乎学校开全体大会时,总是唱中文校歌,无形中中文校歌,已取英文校歌之地位而代之了。”

    作者主张:

    “一、自清华正式宣布大学及研究院成立之日起,便正式宣布取消现行之英文校歌。

    二、如大家认为中国人所办之清华学校,有用英文校歌之必要时,可请赵元任、吴雨僧、张歆海先生等另撰一英文校歌。”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贺麟首先对校歌的内涵提出要求,继而对英文校歌作了不良评价。而对新的中文校歌则作了高度的肯定。

    1928年罗家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以后,曾打算更换清华校歌。在他的1930年1月5日(星期日)的日记中写道:

    “一早即为清华拟校歌,原有校歌太不成,(一)无理想;(二)且无意义;(三)即文字亦多不通。另拟校歌一事,蓄意已久,酝酿胸中,至今方下笔。分两段,上段重学,下段重行。学的方面,注重造成敦朴实在之学风,并冀培养出精深学术的研究;行的方面,在祛偏狭、苟安、自利之浇风,而以为而不有、成而不享为最高原则。词句几经斟酌,并示金甫。” (《罗家伦先生文存补遗》,2009年版,第432页)。“金甫”就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杨振声。

    吴宓先生在1930年1月6日(星期一)的日记中也有一条记载:

    “晨十时,罗校长招宓至办公室,以所作《校歌》相示。”

    (《吴宓日记》第五册,1998年版,第5页)

    在有关1930年5月4日国立清华大学庆祝19周年的校庆游艺晚会的报道中有:

    “主席报告本校更易校歌事,谓原有校歌不能谓不佳,但文字间似有可推敲余地。因此不自揣谫陋,制一新歌,经杨振声和吴宓先生修正,赵元任先生谱之音乐。并请练习者登台一唱,得掌声一片。”。

    文中的主席就是罗家伦校长。

     在《赵元任年谱》中有下列的记载:

    “1930年5月2-4日,谱清华大学校歌(四部合唱)”

    (《赵元任年谱》,赵新那 黄培云编)

    从上面的几条记录看,1930年罗家伦确实编写了新校歌,并已谱曲。但不久罗家伦就辞职了,更换校歌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遗憾的是,到目前还没有发现罗家伦写的校歌的词和谱。 

    在《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14中刊载有赵元任先生作曲的校歌四部合唱歌谱(附录六)。歌词仍然是汪鸾翔先生的原作,张丽珍女士原来的曲调也没变,只是增加了几个声部。歌谱的标题是“清华大学校歌(Song of Qinghua  University),1927四部合唱”。 1927年时,虽然学校有了大学部,但仍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 清华学校,所以这个校歌不可能叫做清华大学校歌,这个标题显然是《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出版时错误地加上去的。

    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1年《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刊载了《校歌》的歌谱,这个校歌就是清华大学校歌了。这个歌谱只取了《清华学校校歌》歌词的第一段。(附录七)

    1949年后,汪鸾翔先生作词的校歌不再为人提起。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这首歌逐渐在校友活动以及学校重大活动中传唱15,并为广大师生所喜爱,也成为清华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象征。虽然在正式文件记载中都称之为《清华大学老校歌》,但实际上它已经是清华人心目中的校歌了。2014年教育部批准了新的《清华大学章程》,其中规定了校歌为《清华学校校歌》。汪鸾翔先生作词的这首校歌作为清华大学正式校歌又一次载入史册。清华校歌的今生开始了。

(三)清华校歌的主旨分析

    汪鸾翔先生编写的中文校歌有三段歌词,现按照1924年发表的原歌词录入如下:

    第一段: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第二段: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第三段: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中文校歌词作者本人对校歌的主旨,在《真义》中是这样说的:

    “本校歌所含之元素。本校歌不偏重於尚武,既如前所述矣。然则所恃以馈赠清华学子者,果何物耶?”。

    歌词中的“大同爰跻,祖国以光。”,以及“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就是校歌的最重要的主旨。《真义》中说:

    “诸君日处此暖炉电灯之旁,亦尚忆中原有无数饥寒欲死之困苦同胞否乎?诸君日游此书林艺苑之间,亦尚忆中国有无数毒如蛇蝎之军阀政客否乎?再远望之,彼沉沦于物质之迷梦,而日吸吾人精血以去者,更一望无涯。种种惨状,一出清华园门之外,即可见之。以佛家慧眼观之,真可谓地狱、饿鬼、畜生诸恶趣也。吾人幸尚不堕入此等恶趣之中,宜如何发奋救人?”。

    从这里我们首先看到了词作者以急切的忧国忧民的心情,要把救国救民、强国富民、振兴中华、实现传统的中国梦想(大同世界)作为本校的最大责任与目的。

    “行健不息须自强”是把校训融入了校歌内。

    “中西文化,荟萃一堂”、“新旧合冶,殊途同归”是校歌的另一主旨,汪先生称之为“元素”。在《真义》中:

    “救人之法,万别千差。今在校言校,且先从力所能及者做起,略为整顿学术焉可矣。与本校最适宜,且今世最亟需之学术,尤莫亟於融合东西之文化。故本校歌即以融合东西文化为所含之‘元素’。”。

    词作者在校歌中表达了救国救民的途径,在学校就要“教育救国”,尤其是针对清华学校的特点,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

    在《真义》中,汪先生对“中西融合”有很深刻的论述:

    “盖一国之有文化,犹一人之有技能。人无技能,不能生存于社会;国无文化,不能存在於地球。大略言之,凡国家之富且强者,必有其固有之文化,或外来之文化,贫且弱者反是。我国闭关之时,只用固有文化,已足自治;海通以后,外来文化,有胜我者,亦不能不并蓄兼采共炉而冶之。故仅守固有文化,而拒绝外来文化者固非;而崇拜外来文化,以毁灭固有文化者,更无有是处也。本校之最大责任与目的,即是为本国及世界作此一件大事。而本校歌之“元素”,亦即为此大事略示雏形。然则是歌含有深微之意,非寻常粗浅之歌所能比也。”。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也是校歌的主旨之一。在《真义》中没有对这两句加以特别说明。在汪先生的其他论述中,常可以看到“先学做人,再学做学”的句子。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在学校中要首先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服膺守善” “学问笃实” “海能卑下”等等,歌词中处处激励学子们奋发向上,自豪而又谦卑、笃实,忠心而又大度,种种优良品德,教之谆谆。

    以上的种种元素,在今天也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这首校歌在今天仍然被采用是很有道理的。

    有清华学者也评论说:“清华老校歌歌咏的主题:一是博学,二是爱国,三是修德,四是自强。这四层含义是老清华传统中的现代性精粹。今天,历史条件不同了,但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是民族复兴这个庄严的主题。我们应该唱响的依然是这个四重变奏。这也许就是清华老校歌的歌词至今依然葆有生命力的原因。”

(四)清华校歌的写作背景和词作者简介

    在当年能够产生这样一首校歌是有其深刻根源的。

    首先是社会环境。当年是社会动荡,国难当头,民生艰难。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期,虽然也有尖锐的国际斗争,但是和那时的情况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王朝腐败软弱,屡战屡败,割地赔款,激发了国人奋起救国的思想和行动,维新变法失败,辛亥革命继之而起。而在革命后仍有北洋军阀的混战,内战不止,外患不断。1915年5月7日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最后通牒,胁迫其在5月9日签订了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以后一些年5月9日就是国耻纪念日,学生们都要开纪念会、游行示威。1919年五四运动更是掀起了一场长期的政治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爱国、救国成了每个师生的中心思想。

   清华学校有其特殊性,学校是在庚子赔款美国退款的基础上建立的,学校大权掌握在美国人为首的董事会手中,毕业生都留学美国,所以校风受美国的影响很重,比较重视英文教学。但在这种爱国主义的激励下,也激起了清华学生的反思。为了在留学回国后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也开始更重视国学的学习,中西贯通的思想成了师生的共识。为了国家的尊严,对中文校歌也有了更迫切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校歌的主旨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得以完成这样一首校歌,与词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是很有关系的。

    词作者汪鸾翔先生,字巩庵,又字公严,1871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的一个书香门第。祖母和母亲都善于诗词,遗有诗集。汪先生五岁时就由祖母和母亲授以唐诗三百首和毛诗。15岁时参加童子试,录为县学生(秀才),其后先生的父亲不鼓励他学做八股文章走仕途之路,而是带着他赴广东游学。汪先生在其晚期写的自传中说:“遇欧阳霭臣先生,课以朱程之学,余始知人生尚有圣贤之学。”。188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院,先生以广西第一名录取进入书院学习,深得张之洞和书院院长梁鼎芬的赏识。1891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名列广西第四名。1892年进京赶考未中,留在国子监南学学习。汪先生的回忆中有:“此时科举之制已成强弩之末,而西学渐兴。甲午中东战后,朝士更知非维新无以救国。余于是凡有新译书出,必购一本读,久之遂渐能通其说。时人遂称之为新学家”。这时汪先生既有了深厚的国学根底,也自学掌握了多门西方科学的知识。

    张之洞在武昌,大举兴办实业和新学堂,1897年秋,欲编写“劝学篇”,遂电召汪鸾翔先生到武昌。汪先生晚年自己回忆道:“奉两湖总督电召赴鄂,张文襄师留居署中,与海门周彦昇家禄同采摘古人言论之有益时政者,供作《劝学篇》用。历三月始毕事。复由公闭门谢客,七日自纂成篇。”。张之洞在《劝学篇》的序中写有:“著论二十四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内篇九:曰同心,曰教忠,曰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外篇十五:曰设学,曰变法,曰农工商学,曰矿学……”《劝学篇》充分地反映了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汪鸾翔先生是深受其影响的。这些思想在清华校歌中都有所体现。

    早年汪先生就在广州聆听过康有为的维新宣传, 1898年春又在北京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召开的宣传维新的会议,并参加了鼓吹维新变法的组织——保国会,积极参加维新活动。戊戌政变维新变法失败,先生目睹了谭嗣同等六君子的慷慨就义,也目睹了刑场上观众的麻木不仁。先生痛心地感到救国要从教育国民开始。先生回忆说“入鄂后即以开通民智为己任。以博物、理化、数学、地理诸学引导新进,大小诸校无有不经余讲授者。”汪先生在武昌文普通中学堂、湖北方言学堂、师范学堂等多所学校教授西方科学课程,前后共十年。当时能教授科学课程的国人还很少,汪先生是先驱者之一。从现在留存的资料看,汪先生当时还编写过一本《动物学讲义》,还编写过物理和化学课程的书。汪先生回忆说“初时鄂中缺少是等学术,远聘日人,其骄傲不可一世。后见此等学术中国人亦有能为之者,其气为之稍敛。始知兵战不如学战,此言固不虚也。”

    1911辛亥革命后,汪先生鉴于归国留学人员渐多,科学教学人才济济,而国学反倒受到忽视,于是又改为教授国文。先后在天津、保定各大学教授国文等课程。1917年在北京高等师范学堂(现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任课。1918年暑假后到清华学校任课,直至1928年离校退休。

    就在汪先生创作中文校歌期间,1922年4月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汪先生的《炳烛斋日记》中记录下了北京城内听到彻夜的炮声,清华学校围墙外,流窜着大量的散兵游勇,社会治安极坏。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在《真意》中汪先生写道“吾言至此,吾泪涔涔,吾心怦怦,吾之秃管亦振荡而不宁。诸君!诸君!诸君”。连呼了三次“诸君”以提醒大家,这是以多么激动的心情说出了下面的话:“种种惨状,一出清华园门之外,即可见之。吾人幸尚不堕入此等恶趣之中,宜如何发奋救人?”。如何奋发救人、救国正是汪先生编写校歌的出发点和校歌的主旨。

    《真义》中写道:“司徒雷登先生(注:当年为燕京大学校长)之言曰‘将来必有两新大国,产生於太平洋之两岸。两大国者,美与中也。’吾谓此两新国实现之后,人类精神,必将一变,即吾前之所言诸恶趣,亦自销灭。”。在当年那么恶劣的国内外环境下,汪先生对国家的兴盛仍然保有强烈的期望和满满的信心,难怪清华校歌中充满了光明、乐观、催人向上的积极情绪。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中可以看到,汪先生怀着爱国、救国的心怀,精于国学,长于中国诗、画,而且熟悉西方科学,以此终生投入教育事业。在这样的基础和背景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汪先生可以完成这样一篇流传长远、脍炙人口的校歌歌词。

(五)校歌歌词解剖

    在解说校歌歌词之前,首先要说明一下歌词中的“岿然”与“巍然”之辨。

    在各版本的清华校歌中,歌词第三、四句有“吾校庄严,岿然中央”和“吾校庄严,巍然中央”的差异。

    在1924年首次发表的《清华学校校歌》中,第一段第四句是“岿然中央”。原歌词中使用的是“巋然”,如今简体字就是“岿然”了。《清华年报1924-1925》中公布的校歌,这一句也是“岿然中央”。

    但歌词作者汪鸾翔先生本人在1925年写的“真义”一文中这一句却成了“巍然中央”。在1931年《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上刊登的《校歌》中,第四句采用的即是“巍然中央”,表明“巍然”已成为官方版本。2014年《清华大学章程》附件的校歌中,第四句采用的是“巍然中央”。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也采用了汪鸾翔先生作词的这首《清华学校校歌》为校歌,其中也用的是“巍然中央”。

    对于这个差异,作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查阅原版《清华周刊》中的“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一文,印的确实是“巍然中央”。但该文排印有许多明显错误,如“乐未央”错为“乐中央”,“肴核仁义”错为“参核仁义”,“孰绍介是”错为“孰介绍是”。由于《清华周刊》每周出版一集,排版仓促,且为学生业余所为,有此种错误不足为怪。何况“岿然”和“巍然”本来词义相近,用哪个都无损于词义,由此看来,《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中的“巍然”很可能系排版之误。

    这里还有一个旁证。在汪鸾翔先生遗物中,发现了一个当时的油印歌篇。这个歌篇当时已经看作是废纸了,在上面随便地涂写,现在可成了一件非常宝贵的史料文物。歌篇内校歌中写的是“岿然”。同一歌篇中将“同归”误写成了“同学”,汪鸾翔先生亲笔订正了错字,而对“岿”字没有订正。由此可见在汪先生的心目中,校歌中第四句就应是“岿然中央”。另一方面从修辞学角度看,既然第二段用了“邺架巍巍”,如果第一段再用“巍然”,恐为讲究修辞的汪先生所不取。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在汪先生的原始歌词以及1924年学校正式确定的歌词中采用的是“岿然中央”。无论如何,清华大学至今仍“巍然”“岿然”屹立于海峡两岸。既然两岸的清华大学现在都已经接受了“巍然”,那就“巍然”吧!

    《真义》中说:“本校歌意在词旨隽永,故用文言发表。其中恐有不能一览即了之处,故为解剖如下。”贺麟《书后》一文中也说:“有些同学,对于中文校歌,唱焉而不审其义,唱焉而不究其旨,故我觉得汪先生‘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一文,正可挽此弊病,实在极关重要。”清华校歌用词典雅,而且有很多典故,为了帮助现代的唱者、读者了解歌词的意义,更需要对清华校歌进行详细的解说。

    第一段

    《真意》中说“此段述本校所在之地点,与学生来学之状况揭出”。“‘东西文化’四字,为本校所有之实质,亦即前节所言之元素。”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首先是指示了学校所在地。而这里也蕴含了对清华学校的浓郁感情。北京的西边和北边是太行山余脉的燕山山脉。西边的山脉距离北京城约20公里,北京人把这些山脉就叫做西山,乾隆时期的燕京八景中就有“西山晴雪”一景。西山山麓有香山公园、卧佛寺、碧云寺、西山八大处(八座寺庙)等名胜古迹。清华学校距西山大约是10公里。当年清华学校周围是空旷的田野,在清华学校的室外,一眼就可以看到西山。由于距离很近,西山的景点就成了清华学校的后花园,师生们经常去旅游。清华学校每年夏天都要组织西山消夏团,让暑假不能回家的学生短期住在西山脚下,度过热燥的夏天。所以当年清华人与西山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还要特别说明一下,词作者对西山还有着另一份特别的渊源。当年汪先生居住在学校的古月堂内,署名他的住室为“借山庐”。汪先生的回忆中写道:“寓于古月堂,因请恩师纪泊居先生为题其庐,师莞尔笑曰:是非子之庐,特借人庭院看西山耳。遂书‘借山庐’三字悬焉”。1950年汪先生又住进了清华大学西院教职员家属宿舍,题其住所为“重借山庐”。1938年底,西南联合大学编制校歌时,冯友兰先生曾拟制了一首歌词,前面的几句为:“西山苍苍,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这里体现了冯先生对清华校歌的眷恋。然而彼“西山苍苍”,非此“西山苍苍”。此“西山苍苍”特指与清华人有密切关系的北京西山。现在的清华人可能已经感觉不到当年清华人对西山的这份感情和相依的关系了。所以在这里多说了几句,以提示“西山苍苍”的含义。

    “岿然”是高大独立的样子。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真义》中解释说:“‘大同’二字,见於《礼运》,乃国界化除,人人平等,世界极乐之象。此境虽非一蹴可及,然人道须以此为归依。”

    《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与,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世界大同,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理想的社会状态的一个梦想。

    “爰(yuán)”,于是的意思。

    “跻(jī)”,登、向上的意思。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的意思就是:于是达到(登上)世界大同(最高境界),祖国得以光辉。这是校歌的主旨之一,也是校歌中的最强音。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也是校歌的主旨之一。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真义》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见《周易·乾卦》,亦本校校训也。‘春风化雨’用孔孟教学故事,吾校师生时时念此,则冲突可少,爱情自深矣。”。

    “春风化雨”是一句成语,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这个成语出于二处:《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刘向(汉) 《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未央”是未尽、无已,无边无际的意思。《楚辞·离骚》:“时亦犹其未央。” 王逸 注:“央,尽也。”《老子》:“荒兮其未央哉!” 王安石 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行健不息须自强。”源自《易传·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第二段

    《真意》中说:“此首述本校设备之大凡,及学生用功之次序。”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真义》中有:“‘左图右史’指图书馆阅览之便。唐李邺侯家多藏书,故以为比。”

    “左图右史”是成语,形容室内图书多,也指嗜书好学。出自《新唐书·杨绾传》: “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邺架”即邺侯之架,是一个典故。唐朝李泌,家富藏书,曾封邺州侯。后人用“邺架”称赞别人藏书多。唐代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清代赵翼《哭汪文端师》诗:“邺架签论万,曹仓卷累千。”

    《真义》中说:“‘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指科学、文学、哲学,各大系统所包含者言之。学科名目太繁,不便入歌,故以此八字浑括一切。言外有并行不悖,并任人选择自由之意。”

    “致知”。“致知”常与“格物”连用为成语“格物致知”。 “致知”典出《大学章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深入研究事物,探索事物的规律和原理。

    “穷理”一语出于《后汉书·胡广传》:“博物洽闻,探颐穷理。” 穷究事物之理的意思。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真义》一文中有这样的解释:“‘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有不忘古训,并注重德育之意。”一些对清华校歌的评论中,这句歌词也多解释为“把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传统看作美好的精神享受,使我们的思想一天天丰满起来”。这些评论中很少有逐字逐句的详细解释。甚至还有的评论说“‘闻道日肥’一句,用词稍欠典雅,或有趁韵之嫌”。为此,这里要对这两句歌词多做一番解说。

    “肴核”。肴是指肉菜,核是指果类。谈论美味饮食,现代常用词有菜肴、酒肴,而在古文中,也常用“肴核”,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就有“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仁义”。早在《礼记·曲礼上》就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后来 “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将饮食与仁义联系起来,也是有典故的。明末清初学者郑郊的《史统》中有,“以天下为心,以纲常为命,以性情道德为治,以诗书礼乐、仁义廉耻为日用饮食必不可已之事,夫是者谓之君子矣。”就是把仁义比做是和日用饮食一样日不可缺的事情,只不过一是精神上的,一是物质上的。

    “闻道”。《论语》中就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表示要追求真理、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人的至高境界。

    “肥”。在这里是在精神的意义上使用的。“肥”与“仁义”连用也是有典故的。《战国策·秦策四》有黄歇说昭王曰:“王若能持功守威,省攻伐之心而肥仁义之诫,使无复后患”。高诱注:“肥,犹厚也。”,就是要减少战争,而多施(厚)仁义。这是把“肥”和治国的方略联系了起来。汪鸾翔先生在另一诗作中有句曰:“幸馀笃信心,守死曾不仆。身瘠义尚肥,有气未尝暮。六籍苟不毁,枵腹尚能拄。”就是说,物质上可以贫乏,但精神上仍然会非常丰富。这是把“肥”和个人的修养联系了起来。

    综合上述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汪鸾翔先生自己所做的解释,也可以看出校歌遣词用字的典雅了。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真义》中有:“《中庸》云‘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论语》云‘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此藉以表示学生读书有得,怡然自乐之状态。”

    《真义》中有:“‘海能卑下众水归’,此句用意深远,期望无穷。《苟子》云:‘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今人之不能大成者,皆一得自封害之也,故拈出此意,愿与学者共勉之。‘学问笃实生光辉’,此句言既用苦功,必有效果,犹韩昌黎云‘膏之沃者其光晔’之意,此为学者最后之实获,将来能照耀大地者,即仗此光辉耳。”词作者的用意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

    “服膺”:谨记在心,衷心信服。膺:胸。

    魏人曹植《当欲游南山行》曰“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是说深广的东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之水,正是由于它地势低下。古人常以此来赞扬谦卑的人品。

    第三段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真义》中说:“此首再将东西文化赞叹一番。地有东西之分,文有竖横之别,然而好美恶丑,好善恶恶,人之心理,大略相同。由此可见众生之本性同一,所不同者,风俗习惯上之差别耳。本性既同一,则彼此之文化,皆易交换灌输。而况乎文与行交修,德与言并重,东圣西圣,固有若合符节者哉?吾人一旦观其会通,且身负介绍之任,其有无穷之乐也。歌声至此,已觉要义搜尽,无可再说,只可用颂祷之词收束之。”

    1925年《清华周刊》上,贺麟的《书后》一文中,特别对“器识为先,文艺其从”一句做了解释。其文中写道:“这是古人作学问的步骤,关系极为重要,故不可不特别提出,加以解释。按唐刘晏有‘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之语, 校歌二句,当即本此。 器是度量,识是识见。论语:‘管仲之器小哉,’也是说管仲的度量小。中国古时的人最重度量与识见,而不重聪明才艺。曾文正公送黄仙峤前辈诗序发挥此理最为透澈。曾氏之意以为为学首重器识,次重事业,末重文艺,因他认为器识第一为事业之根本,第二为自拔于常人者之基础。而文艺乃器识与事业之副产。”又写道:“现在的青年大都目光如豆,喜凭一才一艺天生的鬼聪明,来出小小的风头。绝未作丝毫涵养器识的功夫。而我清华同学(我当然在内)也早就有 Narrow-minded 的病根,至今犹未能除掉,因此我早就大声疾呼说我们须有远大的眼光以励同学;(见拙著‘新同学与新校风’一文)而校歌之‘器识为先’四字,实对症的良药,予吾人以极大之教训,故不惜辞费,在此详细讨论。希望我们以后无论唱校歌之时或非唱校歌之时,均不可忘记了‘器识为先,文艺是从’的真意义。”

    “立德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绍介”:介绍。

    “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真义》中有:“‘水木清华众秀钟’一句,表示吾校人材众多,各种异能,无不悉备,优秀分子,皆由此出,大有‘自由由德意志森林产出’气象。如此庄严境界,如何能使之永垂不敝?所恃者,人人对於本校心头之一点‘忠’耳。故加以‘万悃如一矢以忠’一句。名者,实之宾也。吾校苟能实际如斯,则嘉名无穷,乃当然之理。故再以‘赫赫吾校名无穷’收之。可谓言有尽而意无尽矣,而歌亦翕然止焉。”

    “水木清华”。清华大学建校之初,校址设在前清皇家园林“清华园”内。其中主建筑工字厅的北面有荷花池和小山,风景优美。工字厅的北门外,有一匾额“水木清华”,该语句出自晋人谢混的《游西池》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因此“水木清华”成了清华大学的形象标志。

    “秀”:优秀的人才。

    “钟”:钟爱。

    “悃”:真心诚意。

    “矢”:发誓。

    《楚辞·卜居》“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词作者汪鸾翔先生的《真义》一文最后说:“以上歌分三章,每章各有用意,不相复沓,故以全歌为最上。至於每章末了重叠之句,必以最响之韵为之,如‘自强’‘光辉’‘无穷’等……亦读者所宜知也。”

    通过仔细阅读《真义》一文,并且结合上述的注释,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清华大学校歌的立意深邃、气势宏伟、情感充沛、词句典雅。因此清华校歌能够流传久远,经历近百年而不衰。

    本文写作过程中王存诚先生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意见,并且对定稿进行了润色,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录一  清华大学校歌

    附录二  两个《TSING HUA SONG》的歌词  《清华年刊》(1914)

  

    附录三  清华学校英文校歌  《清华年刊》(1916)

   

    附录四  清华学校英文校歌歌词 《清华年刊》(1925)

 

    附录五  清华学校校歌  《清华周刊》第307期  1924年3月28日

 

    附录六  赵元任先生谱写的四部合唱

 

 

    附录七  清华大学校歌 《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1931

 

    附录八

《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

汪鸾翔

    (一)校歌选择之经过

    校歌选择於前两年征求校歌之时,在作者对於世界学术思想之变迁,以及我校教育方针之择定,颇费一番斟酌,而后敢於发言。即学校采用之时,亦几经请北京名人之审定,而后乃毅然采定。采定后,复请何林一夫人精心制曲,始琅然可歌。以一歌之微,而所经之手续,已繁复如此,诚不得谓之“率尔操觚”也。乃有疑其缺乏尚武精神者,兹将此歌之真义,大略述之如下焉。

    (二)本校歌不偏重尚武之原因

    古者礼乐射御书数,谓之六艺,其精神各不相同。校歌之作,与六艺中之“乐”相近。“乐”之精神在“和”,与“射”“御”之近於“尚武”者互相对待。若“乐”而不“和”,则失其所以为“乐”。故《论语》上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又说:“由之瑟,奚为於某之门。”。皆以“乐”而不“和”则失“乐”之本旨,遂於由与武王之乐,一再贬之。居今日而言教育,是否宜纯粹尚武?乃一绝大问题。纵今尚武精神,亟应提倡,亦应使之自成系统。坐言起行,不必定在含有美术性质之“乐”歌内表示之。况自欧战以还,强权之说,已渐为识者所弃。而“和平”、“互助”、“平等”之声浪,则日渐升高。事实上是否真能“洗兵不用”?是乃别一问题。而人心之厌武事而亲和平,则固有其动机。吾人苟犹抱尚武为教育惟一之宗旨,则是否进於“天宝末年时世妆”?是亦一疑问也。有以上各种原因,故吾人虽心知武力一时不能废却,而亦不愿在诗歌中多所发表。此歌之不偏重於尚武方面者,盖有深心,非盲目也。

    (三)本校歌所含之元素

    本校歌不偏重於尚武,既如前所述矣。然则所恃以馈赠清华学子者,果何物耶?吾言至此,吾泪涔涔,吾心怦怦,吾之秃管亦振荡而不宁。诸君!诸君!诸君日处此暖炉电灯之旁,亦尚忆中原有无数饥寒欲死之困苦同胞否乎?诸君日游此书林艺苑之间,亦尚忆中国有无数毒如蛇蝎之军阀政客否乎?再远望之,彼沉沦於物质之迷梦,而日吸吾人精血以去者,更一望无涯。种种惨状,一出清华园门之外,即可见之。以佛家慧眼观之,真可谓地狱、饿鬼、畜生、诸恶趣也。吾人幸尚不堕入此等恶趣之中,宜如何发奋救人?救人之法,万别千差。今在校言校,且先从力所能及者做起,略为整顿学术焉可矣。与本校最适宜,且今世最亟需之学术,尤莫亟於融合东西之文化。故本校歌即以融合东西文化为所含之“元素”。盖一国之有文化,犹一人之有技能。人无技能,不能生存于社会;国无文化,不能存在於地球。大略言之,凡国家之富且强者,必有其固有之文化,或外来之文化,贫且弱者反是。我国闭关之时,只用固有文化,已足自治;海通以后,外来文化,有胜我者,亦不能不并蓄兼采共炉而冶之。故仅守固有文化,而拒绝外来文化者固非;而崇拜外来文化,以毁灭固有文化者,更无有是处也。本校之最大责任与目的,即是为本国及世界作此一件大事。而本校歌之“元素”,亦即为此大事,略示雏形。然则是歌含有深微之意,非寻常粗浅之歌所能比也。司徒雷登先生之言曰“将来必有两新大国,产生於太平洋之两岸。两大国者,美与中也。”。吾谓此两新国实现之后,人类精神,必将一变,即吾前之所言诸恶趣,亦自销灭。但今试问以何术令其实现乎?则仍不外吾前所云歌中之“元素”耳。歌中既含此重要之元素,此吾人所以不妨一日三复自圭也。

    (四)本校歌局部之解剖

    本校歌意在词旨隽永,故用文言发表。其中恐有不能一览即了之处,故为解剖如下。

    其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复句)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此首述本校所在之地点,与学生来学之状况揭出。“东西文化”四字,为本校所有之实质,亦即前节所言之元素。“大同”二字,见於《礼运》,乃国界化除,人人平等,世界极乐之象。此境虽非一蹴可及,然人道须以此为归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见《周易·乾卦》,亦本校校训也。“春风化雨”用孔孟教学故事,吾校师生时时念此,则冲突可少,爱情自深矣。

    其二: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涂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复)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此首述本校设备之大凡,及学生用功之次序。“左图右史”指图书馆阅览之便。唐李邺侯家多藏书,故以为比。“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指科学、文学、哲学,各大系统所包含者言之。学科名目太繁,不便入歌,故以此八字浑括一切。言外有并行不悖,并任人选择自由之意。“肴核仁义,闻道日肥”,有不忘古训,并注重德育之意。“服膺守善心无违”,《中庸》云“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论语》云“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此藉以表示学生读书有得,怡然自乐之状态。“海能卑下众水归”,此句用意深远,期望无穷。《苟子》云:“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今人之不能大成者,皆一得自封害之也,故拈出此意,愿与学者共勉之。“学问笃实生光辉”,此句言既用苦功,必有效果,犹韩昌黎云“膏之沃者其光晔”之意,此为学者最后之实获,将来能照耀大地者,即仗此光辉耳。

    其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孰绍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水木清华众秀钟,水木清华众秀钟。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复句)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此首再将东西文化赞叹一番。地有东西之分,文有竖横之别,然而好美、恶丑、好善恶恶,人之心理,大略相同。由此可见众生之本性同一,所不同者,风俗习惯上之差别耳。本性既同一,则彼此之文化,皆易交换灌输。而况乎文与行交修,德与言并重,东圣西圣,固有若合符节者哉?吾人一旦观其会通,且身负介绍之任,其有无穷之乐也。歌声至此,已觉要义搜尽,无可再说,只可用颂祷之词收束之。“水木清华众秀钟”一句,表示吾校人材众多,各种异能,无不悉备,优秀分子,皆由此出,大有“自由由德意志森林产出”气象。如此庄严境界,如何能使之永垂不敝?所恃者,人人对於本校心头之一点“忠”耳。故加以“万悃如一矢以忠”一句。名者,实之宾也。吾校苟能实际如斯,则嘉名无穷,乃当然之理。故再以“赫赫吾校名无穷”收之。可谓言有尽而意无尽矣,而歌亦翕然止焉

    以上歌分三章,每章各有用意,不相复沓,故以全歌为最上。至於每章末了重叠之句,必以最响之韵为之,如“自强”、“光辉”、“无穷”等……亦读者所宜知也。

                             《清华周刊》第353期1925年10月2日

    附录九

新校歌之教训

(果) -- 注:李惟果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新歌悠扬。吾闻之而志舒,吾闻之而心怡,吾闻之而不得不深怪昔之主事者之谬置也。吾尝至教会学校矣;生徒之谈也英文,书也英文,歌也英文。吾又尝莅国立学校矣,生徒之谈,中文也;书,中文也;歌,中文也。夫国立教会学校之分,宁非以一受洋化,一则堪自保其国粹耶?清华于此二者奚择焉?然而清华之谈也如何?书也如何?书谈微不论。若近十年而无中文校歌,事之尤乖谬者,吾闻之而心痛,而心悲,而心耻。耻中国学校而无中国校歌也;耻清华之善忘其国华,而必服膺他人之糟粕也;耻当局学生见义而不能勇为也。兵操之兴近年矣。号令之用英文,亦近年矣。虽以同学之请求,得准改用中文;然译者难成,实行无期。清华以无中文校歌而受责,兵操而英文,其受责均耳。吾喜吾校以英文校歌而有中文校歌,吾更乐见兵操英文口令之速易中文口令也。吾贺且谢当局之英明,俾我同学以未尝有而乐歌之中文校歌,得免美国化之讥,因更勉更祝当局者能师既往,审初慎始矣。

    所谓慎始:一制之兴,先究利害,定其大计;计定而筹备,筹备周而后创立焉;其立也,无过,无隙,无弊,无憾。夫清华兵操所以教中国人,卫中国;教中国人而用外国语,其不通,悖理,不辩已明;乃学校当局,未曾虑及。古训谓三思而行;所谓思,审初慎始也。当此筹备大学之期,百端待举;制章得失,影响极大。吾愿君子缜密详察,勿匆忙,勿怠慎,勿疏忽;则纠纷自少,笑柄不遗。外人评我校幼稚,吾望清华此后再不幼稚其行耳。

                        《清华周刊》第307期  1924年3月28日

    附录十

「清华中文校歌之真意义」书后

贺麟

▲取消或改作现行之英文校歌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之真义 

    校歌之性质属于教训诗。(Didactic  Poety)此类的诗歌,不单是要形式美,而且含义意须深。故校歌至少要能表出一校之精神,之校训,夫与教育宗旨,能进一步于校歌中表出一国之国民性,与文化精神更好。

    我常说清华现在的中文校歌,(形式和音乐方面的美的价值如何姑且不论。)实儒家学说之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之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宗旨。且校歌措辞,亦颇得体,不似将移出西郊之某教会大学的校歌,以牛筋哈佛自比,殊觉不备。故自次校歌公布后,虽无人撰文正式批评,而大家均觉欣赏此歌。无惑乎学校开全体大会时,总是唱中文校歌,无形中中文校歌,已取英文校歌之地位而代之了。

    所可惜的,就是有些同学,对于中文校歌,唱焉而不审其义,唱焉而不究其旨,故我觉得汪先生「清华中文校歌之真意义」一文,正可挽此弊病,实在极关重要。

    我读毕汪著后第一联带即发生清华英文校歌之真意义何在的疑问,想著文批评英文校歌;第二觉汪著尚有未尽之意,欲补足之,故草成斯篇,作为书后。

    (一)评清华英文校歌

    我把英文校歌,念了又念,总看不出它的真意义在那里。此歌与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校训,一点关系没有;于清华荟萃中西文化,造就领袖人才的宗旨,也风马牛不相及。歌中很多难听的句子,与中国的国民性,更是格格不入。试把英文校歌翻译一段成中文如下:

    “啊,来呀,假如我们快心的歌唱,因为清华学校让我的歌唱,最好的在所有的陆地上,我们要扩张她的声誉,赢一个声名,使我们的仇敌惭愧。若是你不赞成的话,你试来看一看,你就要说一样的,一样的,并且你就要说一样的。”

    其意思的肤浅,幼稚和不通,于此也可以想见,用不着我再往下翻译了。

    所以我根本认为清华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仔细一想,原来此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此歌原来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Americanism)关于清华应否美国化,清华校歌应否代表美国化,和对于美国化之批评,我的意见大半与闻一多君一致。一多在本刊二四七期发表一篇「美国化的清华」说:

    “清华太美国化了!清华不应该美国化,因为所谓美国文化者实不值得我们去领受。…. 据我个人观察清华所代表的一点美国化所得来的结果,是:笼统地讲,物质主义;零碎地数:经济,实验,平庸,肤浅,虚荣,浮躁,奢华 -- 物质的昌明,个人的发达。….”

    一多发挥“虚荣”一点说:“运动啊,演说啊,演戏啊,一切的啊,都是出风头的好工具。”。并指斥英文校歌的“Our  Thsing  Hua’s  Pribe  dose  still  abide ,  and  ever  more  shall  stay!”一句有提倡虚荣的嫌疑。我看“In contests  we  win  whatever  we  do,”句,也是代表虚荣心,和无意识的自夸。

    简单来说,我对于清华英文校歌的意见是:英文校歌无高深的含义,不能代表清华精神,只能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和主张:

    一、自清华正式宣布大学及研究院成立之日起,便正式宣布取消现行之英文校歌。

    二、如大家认为中国人所办之清华学校,有用英文校歌之必要时,可请赵元任、吴雨僧、张歆海先生等另撰一英文校歌。(附曰:我并不是说真正的美国化很幼稚,很坏;可惜清华的英文校歌不幸仅能代表很幼稚肤浅的美国化;就好像即现在许多留美学生所代表的也仅是很幼稚肤浅的美国化,-- 美国化之糟粕。)

    (二)器识为先文艺是从之来源及真义

    汪先生原文于清华中文校歌逐章逐句均加以分析解释,惟于“器识为先,文艺是从”二句之来源及真义,略而不言,      (缺十二字 )是古人作学问的步骤,关系极为重要,故不可不特别提出,加以解释。按唐刘晏有“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之语, 校歌二句,当即本此。 器是度量,识是识见。论语:“管仲之器小哉”,也是说管仲的度量小。中国古时的人最重度量与识见,而不重聪明才艺。曾文正公送黄仙峤前辈诗序发挥此理最为透澈。曾氏之意以为为学首重器识,次重事业,末重文艺,因他认为器识第一为事业之根本,第二为自拔于常人者之基础。而文艺乃器识与事业之副产。原文如下:

    “古之君子,所以自拔于人人者,岂有他哉?亦其器识有不可量度而已矣。试之以富贵贫贱而漫焉不加喜戚;临之以大忧大辱而不易其常,器之谓也。智足以析天下之微茫,明足以破一隅之固,识之谓也。器与识及之矣,而施诸事业有不逮,君子不深讥焉。器识之不及,而求小成于事业,末矣!事业之不及,而求有当于语言文字,抑又末矣!故语言文字者,古之君子所偶一涉焉,而不齿诸有无者也。昔者尝怪杜甫氏以彼其志量,而劳一世以事诗篇,追章逐句,笃老而不休,何其不自重惜如此;及见昌黎韩氏称之,则曰“流落人间者,太乙一毫芒”。而苏氏亦曰;“此老诗外大有事在”。吾乃知杜氏之文字,蕴于胸而未发者,殆十倍于世之所传;而器识之深远,其可敬慕,又十倍于文字也。今之君子,秋毫之荣华而以为喜,秋毫之摧挫而以为愠。举一而遗二,见寸而昧尺。器识之不讲,事业之不问,独沾沾以从事于所谓诗者,兴旦而缀一字,抵暮而不安;毁齿而钩研声病,头童而不息。以咿嘎蹇蹇浅之语,而视为钟彝不朽之盛业,亦见其惑已。”。

    现在的青年大都目光如豆,喜凭一才一艺天生的鬼聪明,来出小小的风头。绝未作丝毫涵养器识的功夫。而我清华同学(我当然在内)也早就有 Nanow-minded 的病根,至今犹未能除掉,因此我早就大声疾呼说我们须有远大的眼光以励同学;(见拙著新同学与新校风一文)而校歌之“器识为先”四字,实对症的良药,予吾人以极大之教训,故不惜辞费,在此详细讨论。希望我们以后无论唱校歌之时或非唱校歌之时,均不可忘记了“器识为先,文艺是从”的真意义。

    又汪先生曾为丙寅级撰一中文级歌,(见本期补白)亦颇不恶。惟第一因为道德名词太多,反为文艺之累;第二因为会会会,对对对,配配配,等字又觉太俗,有似儿歌,所以不甚为丙寅级友所欢迎。但级歌而能得此,也就很难了。

    (作者按:此篇早已作好,因限于篇幅,故搁置至现在方登出,读者可取本刊第四号汪著来参看。)

    丙寅级级歌  汪巩庵先生撰

   (一) 七十余人同一队,蓝白旗章绘。同心同德同校内,相爱不相悖。体德智育同磨淬,对,对。对。

   (二) 圣贤事业期千代,继起须我辈。乾坤何事非茫昧,只有德音在。希贤希圣休谦退,配,配,配。

   (三) 四郊风雨虽如晦,吾气犹充沛。斟酌文明光万类,爱国吾尤最。中华振起神州泰,会,会,会。”

                               《清华周刊》第358期1925年11月6日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汪端伟,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1934年出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以后从事物理学教学、科研工作。作者为清华大学校歌词作者汪鸾翔先生的长孙,现正在对汪先生留存的大量遗稿进行整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