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坯房是这样建造的 数百年风雨侵蚀屹立不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木房旧房改造 农村土坯房是这样建造的 数百年风雨侵蚀屹立不倒

农村土坯房是这样建造的 数百年风雨侵蚀屹立不倒

2024-01-20 21: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俯瞰图上看,新庄村的村落形状像个箭头形,头朝东,尾朝西。民居院落不规则地分布在这个箭头形的地块上,排列有些随性,随坡就势,高低错落,参差不齐中反而营造出一种整体和环境非常协调的氛围。

新庄村的村名看起来没有一点古意,你如果知道它原先的名字,估计会惊讶——这个村原名土地庙村。怪异吧?更稀奇的是,这个土地庙还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人有关。

这个名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籍贯河南的韩愈是怎么与太行山深处的土地庙村有了牵扯的呢?

原来,韩愈的父亲韩仲卿曾任潞州铜鞮(今沁县)县尉。韩愈自身又是唐代三朝元老潞州壶关人苗晋卿家族的女婿。韩愈在贞观二年,他38岁时来上党怀旧,客居过上党一段时间。这是韩愈和长治的第一个渊源。

第二个就和土地庙有关了。在民间传说中,韩愈的侄儿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他一心想度化叔父韩愈成仙。

在他的努力下,韩愈和妻子一起被玉帝封为土地神。因为韩愈和长治的渊源,所以,长治地区不少地方的土地庙供奉的是韩愈夫妇。

不止山西长治,安徽徐州、重庆、河南南召等地也有把韩愈奉为土地爷的庙宇。最神奇的是,壶关上庄村的土地庙还是“天下都土地”庙,比全国所有的土地庙级别都高。

到了清道光年间,村民们嫌以庙为村名不吉利,才改名为新庄村。村名新了,但是村中的房屋建筑却是一片旧貌俨然。

胡哥一行在村中走访时,所见之处,古香古色、土味十足。砖瓦新房很少见到,目之所及,不是土坯房就是半石头半土坯的旧房子。墙皮有的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土坯砖来,愈加显露出沧桑的意味。

土坯砖也叫土墼砖,是一种大约长50厘米、宽30厘米、厚10厘米多的黏土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发明的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

它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挑选粘性好的黄土,搭配碎麦秸,加水调和。平地上放好木质框模,将泥料填入,用夯锤砸实夯平,脱模后阴干,再一个个竖着交错摞好晾晒干透,就可用于砌墙盖房。

这种做法看着简单,但是劳动强度很大。一般最少需要两个人搭配干活。各地做法稍有不同,有的是稍微加水,干夯,类似版筑法做墙一样,那样更费力气。

石材为基础,土坯砖做墙,屋顶再用当地特产的红石板做瓦,一院一院传统的房屋就从农民的双手中竖立起来了。

那些外露的土坯砖,看着疏松,用手去抠,依然坚硬。它们没有经过烈火的熔炼,却在反复的捶打挤压中,一样拥有了一副“钢筋铁骨”,为农民们撑起了一片遮风挡雨的空间。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有不同残缺的房屋,细细想来,这些房屋可是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雨侵蚀,它的坚固令人动容。

村中的道路高低蜿蜒,除了进出村的两条路是水泥路之外,其余的道路无论大小都是石板路。

石头或大或小,路面或宽或窄,坡度或缓或陡,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石板路。脚踩上去,一步一个脚感,会让你感到这些石板路也是有生命的。

有一户人家门前的石板坡路就别有一番趣味,十来米长的路面,用竖条石砌成一个个田字格,格子内再填上小石块。

走在上面,会联想起小时候写毛笔字的感觉。一步一跨,能写出什么样的字来呢?

在这样的古村里徜徉,无视时光的流逝,你能近距离地触摸古人的建筑劳动成果。

如果你是个诗人,也许你会诗兴大发,无论是赞美还是感慨,土坯房子都会给你无限的灵感。

访古村,每一座古村都有不同的感觉。山西黎城新庄村,土得相当有味道。

升级版的抗震土房子,是这样建成的!

千城一面,是摆在当下中国城市建设者面前最大的危机。近几年来,无论大都会、小城镇或是地势偏远的乡村,都无一例外地以竞赛似的速度,生产出一批大同小异的水泥盒子,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正在逐渐消失。深受“绿色建筑”理念影响的柏文峰,对民居建造有另一种解读,在他看来,“绿色建筑”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环保,还是民族特色在建筑和人文中的回应。

“改头换面”的傣家竹楼

西双版纳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干栏式结构是当地的建筑特色。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在耐久、抗震和居住舒适性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最大的弱点还是侧向力不足,居住年限久了之后,房子虽然没倒,但是木架已经向两侧倾斜,而且因为传统干栏结构基本不做基础连接,抗震能力很低。天然林禁伐后,木材使用受到限制,当地居民开始改用砖混结构建造房子,虽然住房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民族特色鲜明的村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异化。

1999年,柏文峰参加了“傣族民居向现代小康住宅过渡”的试点项目,在连续走访十余个傣族村寨之后,他发现即使是新建的砖房也存在很多质量上的问题。“村民认为,检测试验花钱多,没必要,反正盖了这么多房子还从来没倒过,”看到当地居民对房屋质量的漠然态度,和眼前傣族特色荡然无存的新房,柏文峰更加坚定了重建傣族特色民居的想法。

柏文峰认为,傣族新民居应传承干栏建筑底层架空的建筑特征,提高民居的舒适度和抗震性能。为了节省材料,降低造价,必须实现材料效率的最大化。最终他研发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预制装备式傣族民居结构体系,采用可原状拆除循环利用的装配式框架代替传统的木头干栏结构。此外,该技术的所有预制构件都可以在施工现场预制,减少了运输费用,外维护墙体材料就地取材,村民可以自己动手参与民居建设。

重建后的傣族民居,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特色,一番“改头换面”之后,甚至比原先的竹楼更有韵味。这一座座熟悉而亲切的房子,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也从此开启了柏文峰的“绿色乡土建筑”之路。

地震废墟上建起的抗震土房子

在鲁甸县光明村的路旁,立着一栋两层高的夯土房,在周围连片的砖房里,多少有些格格不入。这座夯土房建成于2016年5月,中庭是一个半室外空间,屋顶由采光亮瓦构成。夯土房的小院用半人高的木栅栏围着,此栋民居由香港中文大学完成建筑设计和施工组织,采用了柏文峰发明的抗震夯土技术。

2014年鲁甸地震后的两个月,柏文峰作为“一专一村”项目的课题成员来到光明村,考察当地灾后重建抗震夯土农宅的环境和条件。光明村原先的居民建筑主要是传统的夯土房,地震过后,村里只有两栋土房和几栋砖房没有倒塌,村民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如何提升传统夯土建筑的抗震性能”是柏文峰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推敲出切实可行的夯土重建方案之后,村民的不信任加大了项目的开展难度。先入为主的“富人盖砖房,穷人住土房”观念让他们对土房重建并不买账, “土房子都塌了,为什么还盖土房”“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土房子以前没住够吗”“你们的房子没梁没柱会不会塌”等质疑声不断挑战着课题成员的信心。

杨国安夫妇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主动申请重建夯土房的村民。柏文峰和香港中文大学团队将地震中垮塌的墙土加工之后,用做建造房屋的原材料,然后通过培训,让当地的工匠和村民负责施工,并用轻型铝合金模板代替了传统的木模板。2016年5月,历时四个月之后,杨国安的夯土房建成了,这座新式的夯土房子在后来几次的地震中几乎完好无损,让当地群众重新拾起了对夯土房屋的信心。不仅如此,建造夯土房的过程还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经过技术培训的工匠还被聘请到多个地方完成新型夯土建筑的施工,实现了技术和收入的双丰收。2017年4月,这座夯土房屋还获得了英国《建筑评论杂志》年度住宅建筑大奖。

柏文峰现在每年都会回光明村看看,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听当地老乡说,来看这栋夯土房子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外省的来参观,这说明新型夯土技术已经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较重的省份要结合地方实际推广现代生土农房等改良型传统民居。柏文峰希望,新型抗震夯土建筑技术能在农村危房改造中造福更多的村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