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被称为“一个人的戏班”,猜猜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木偶戏一般由什么组成 苍南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被称为“一个人的戏班”,猜猜是什么?

苍南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被称为“一个人的戏班”,猜猜是什么?

2023-07-25 0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单档布袋戏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表演形式。它的行头装备简单轻便,戏楼和木偶等戏具可以用布袋打包起来,往肩上一挑就能到处游乡演出,很方便,所以被称为“布袋戏”或“扁担戏”。演出时,戏楼可以就地搭起,艺人坐在戏楼内,一人操纵数十个木偶,就能热热闹闹地演一台戏,因此又被称为“一个人的戏班”。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在民间流传数百年,现在全国同类艺术中已极为罕见,堪称中国木偶戏的“活化石”。

▲国家级传承人吴明月挑着行头外出演出

单档布袋戏的戏楼是布袋戏艺人完成表演的主要场所和空间。整座戏楼由上下两截组成,简单易拆装,便于游走乡里,在结构功能与实用表演的结合上设计十分严密、合理、紧凑。其外观借鉴了中国古建筑的样式,应用透雕和鎏金彩雕工艺制作,不仅展示了民间传统工艺之美,而且为布袋戏提供了较丰富的舞台表演空间,是民间传统戏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省级传承人陈尔白在演出

戏楼搭装完整后,雕梁画栋,外观像一座富丽堂皇的楼台,故又称“彩楼”;各部件拆卸后,可与戏偶、道具、乐器等装成箱担,由艺人一肩挑着行走,简单轻便,易于携带,方便游走四方。这种可拆装组合,轻装简带的特征使布袋戏演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自由性。

单档布袋戏是一种单人的表演艺术,唱、做、念、打等表演和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均由一个人来完成,故称“单档布袋戏”。

▲安装在架子上的大小锣,艺人用双脚敲打

单档布袋戏演出时,艺人独坐于戏楼之内,将戏偶套在手上,用食指支撑戏偶的头颈,用中指、拇指操纵戏偶,脑、手、脚、嘴并用,双脚踩击大、小锣,时而还腾出右手敲打鼓、钹、板等乐器,一个人自说自唱、自问自答,凭借手指、手掌和手腕上的技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特征,以及整冠、亮相、跑马、对打、翻身、倒茶等特技动作,如小旦的婀娜多姿、老生的稳重正貌、武生的凛然威风、丑角的诙谐逗趣等,表现的人或物尽现其态、栩栩如生。

▲木偶的戏曲角色

苍南单档布袋戏声腔以道白为主,道白重于唱腔,故有“七分白,三分唱”的说法。道白运用闽南方言,短的语句仅一个字,长句则字数不限,节奏唱腔多为七字句,生角的唱腔亦用“二六”板(即前半句唱两个字,后半句唱六个字,全句八个字),主唱腔为温州乱弹调,亦可即兴插套浙南民歌调、京剧、越剧等唱腔。表演时,艺人不断用“变音”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场境变化及不同人物角色的不同唱腔和道白声腔,还能通过声腔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的快慢,来表现生、旦、净、丑、杂不同角色的性格、年龄、处境,与喜、怒、哀、乐、哭、笑、骂、打等不同的心情及情境,逗、捧、说、唱声情并茂,语言简洁明了、诙谐幽默,充满俚俗之趣。

▲苍南单档布袋戏的手抄本

苍南单档布袋戏的演出剧目有连台本、单本、插出等多种形式,现存有100余种传统剧目、300余本剧本。这些剧本、剧目主要由艺人代代口口相传和艺人在表演中不断加工创作而来。题材主要来源于传统演义小说、民间故事和传说,亦有由民间传统戏剧的剧目剧本改编而成。主题内容一般通过侠义情仇的演绎、忠奸善恶的博弈,来宣教忠孝、仁义和惩恶扬善等,给观众灌输善与恶概念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单档布袋戏属木偶戏一种,但其源流众说纷纭,至今尚未有确切答案。不过,据其形态特征和相关记载,可以初步肯定,应源于民间以偶人为道具的杂耍或戏弄。晋代王嘉《拾遗录》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机巧变化……或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掌间。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倏忽,玄丽于时。乐府皆传此伎,至末代犹学焉。”这可能是布袋戏类似表演形式的最早记载。

▲灵溪民间艺术馆单档布袋表演

女学者丁言昭曾在蜚声中外的敦煌莫高窟31窟发现一幅唐代壁画《弄雏》,画中妇女举手表演木偶的场景,疑为唐、五代间掌中戏(布袋戏)滥觞之实证。

南宋诗人刘克庄《巳末元日》诗中有云:“久向优场脱戏衫,亦无布袋杖头担。”其中“优场”“布袋”“杖头”之语,可见在南宋时期,就有布袋戏或杖头木偶戏等戏曲表演形式盛行。此诗或许是有关布袋戏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单档布袋戏《哪吒闹海》剧照

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凤阳人)蓄猴令其自为冠带演剧;又围布作房,支以一木,以五指运三寸傀儡,金鼓喧阗,词白则用叫颡子,均一人为之,谓之肩担戏。” 所谓“叫颡子”,就是宋代的“叫子”,用来模仿人的声音作伴奏或说唱。《扬州画舫录》所记的“肩担戏”,由一人表演,围布作房,表演形式与布袋木偶戏也较为相似,用“叫子”伴奏或伴唱的方式,苍南单档布袋戏至今还在沿用,或许这种“肩担戏”即是单档布袋戏的前生。

▲吴明月保存三个不同形态的武松木偶

清道光年间刊本的《晋江县志》(卷七十二)《风俗志·歌谣》载:“有习洞箫、琵琶,而节以拍者,盖得天地中声,前人不以为乐操土音,而以为御前清客,今俗所传弦管调是也。又如七子班,俗名土班,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演唱一场,各成音节。” 目前所知,这是地方史志中关于“布袋戏”称谓的最早记载,文中不难看出,这时的布袋戏已有音乐伴奏,且论场演唱,已完全成为了一种戏曲表演的艺术形态。 

▲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

关于布袋戏的起源,民间还流传着各种传说。比如在闽台地区,相传为明代福建泉州书生梁炳麟所创。梁炳麟屡试不第,某次上京赴考之前,至九鲤湖仙公庙祈梦,梦见一白发老翁于其手上题“功名归掌上”五字,梁炳麟大喜,以为此次必能高中,便兴高采烈地去赴考,结果高兴出门,败兴回家,再次名落孙山。回家途中,偶见傀儡戏演出,心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代线操弄之,就此藉木偶隔帘表古,既不失斯文,又能自编戏文以抒发心中的郁积,藉此竟意外地出了名,成了当地名人,至此,终于悟出“功名归掌上”的意义。

苍南单档布袋戏的由来有北入说和南入说两种,一为宋代自杭州传入,一为清代从闽南传入,但两种说法均无明确依据。不过从苍南单档布袋戏的称谓、表演风格、道白方言和传播区域等方面来看,从闽南传入的说服力更大,大概于清中后期随福建移民传入。

▲苍南单档布袋戏深受群众喜爱

单档布袋戏传入后,由于苍南的西、南部地区地处浙、闽边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交通条件还较落后,信息较为闭塞,单档布袋戏因轻便与老少皆宜,群众喜闻乐见,一直活跃在苍南的闽南方言区。布袋戏在其发祥地闽南地区早已演变为多档表演的形式(即多人表演一台戏和有专门的后台乐队伴奏的表演形式),现已很难找到布袋戏古老的单档表演形式,而在苍南还以其“原始”形态得以保存至今,较完整地保存着布袋戏这种艺术的本真性,成为木偶戏的“活化石”之一。

▲演出后台场景

苍南单档布袋戏现有两大流派,一为灵溪派,二为五凤派,两个流派源流不同,表演技巧也略有不同,自清代以来共出现59位具有代表性的布袋戏艺人,演出足迹遍布平阳、泰顺、文成、洞头、台州的玉环和坎门、福建的福鼎、霞浦等地,为苍南单档布袋戏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非遗小贴士

▲单档布袋戏传承

2008年6月,苍南单档布袋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明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朱璜(已故)、陈尔白、刘传代等人;2011年12月,灵溪民间艺术馆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单档布袋戏省级宣传展示基地;2014年10月,灵溪镇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单档布袋戏省级传统戏剧特色镇。

延伸阅读

《苍南单档布袋戏》

杨思好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4年

《苍南单档布袋戏研究》

林子周 著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6年

主办单位

中共苍南县委宣传部

资料提供

苍南县非遗保护中心

文字整理

姚仁磊

图片提供

杨思好、林子周、姚仁磊

周功清、李士明

责任编辑

张耀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