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军队吃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朝鲜百姓能吃饱吗 抗战时期军队吃什么

抗战时期军队吃什么

2024-07-03 22: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43年3月,时在重庆的中央大学出现学潮,起因十分朴实:食堂的饭太难吃。

    当时中大的米饭被称作“八宝饭”——掺有沙子、煤屑、稗子、稻谷,学生相当不满。关键时刻,兼任校长的蒋介石亲自视察食堂,连吃三碗,诸同学面面相觑,一场风波无形化解。

    客观来讲,中大学生确实娇气了。此时正值抗战关键时刻,物资匮乏,前线国军已经吃“八宝饭”很久了,而共产党的军队则连大米都吃不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军队一直未能建立现代后勤系统,这样的军队怎么填饱肚皮呢?

    日军吃精大米

    最初,日军还依赖后勤从国内运输,伙食标准令中国军队羡慕。按照日军后勤条例规定,士兵每人每天要吃870克精米,或者与之热量相等的面包、饼干、精谷物。除主食外,还有熏肉、鸡蛋、盐渍酱菜。为保证盐的摄入,每天还有150克味噌或者0.08升盐或调味汁。

    随着战争不断深入,日军的后勤逐渐难以支撑,不得不把重点转移到就地取材上,也就是传说中的“鬼子进村”。日军下乡扫荡时,最喜欢抓鸡,1941年8月一次扫荡中,日军在北岳区共抓了5万只鸡。一位青岛人回忆:“日本兵爱吃鸡,东西大村的鸡被日本兵抓得精光。”

    国军吃“八宝饭”

    1935年,军政部制定了陆军战时给养定量标准:每人每天大米22两或面粉26两(旧制,一斤等于16两),罐头肉4两、干菜2两、咸菜2两、食盐3钱、酱油4钱,临时加给烧酒2两或白糖1两。军政部只部分解决运输问题:主食和油、盐依靠兵站采购,副食则靠部队自行购买。

    武汉会战后,苏皖浙赣沦陷,物价飞涨,副食很快买不起了,米面接下来也难以供应。为了解决吃饭问题,1941年7月,国民政府将田赋征收由现金改为实物。“田赋征实”以数量衡量一切,粮食质量便急转直下。部队吃的米饭有霉米、沙子、石子、粗糠、稻壳、稗子、老鼠屎和小虫子,雅号“八宝饭”产生于此。

    大部分国军只能勉强吃饱主食,但身为天之骄子的空军得到了特别优待,抗战最困难的时刻,飞行员每餐依然可以吃到肉类、鸡蛋和牛奶,让因物价升腾伙食水平下降的地勤官兵羡慕不已,自嘲:“空勤的紧吃、地勤的吃紧”。

    八路军吃小米

    八路军本身没有现代化的后勤体系,主要是靠各部自行筹措。

    开始时,采用苏区方式:“打土豪分田地”,就地筹粮。根据地经验丰富了,也搞出了制度创新:征收爱国公粮,达到了稳定供应。华北八路军每人每月的伙食标准是40~45斤小米,3两油,1.5~3.5元的菜金。但这份标准中没有肉食,共产党军队没法指望上级拨给,只有各显神通。

    湖南人赵贵徵1938年2月参加了八路军进入抗大学习,他发现陕北人不吃下水,猪牛羊的下水都埋在地里,于是便联系了当地人做内应,看谁家宰羊,就把下水起出来,与战友们煮了吃。后来赵贵徵到了晋察冀当了连指导员,他鼓捣了20亩地种蔬菜,又养了两只猪。躲藏反扫荡时,赵贵徵宰了一头猪,有效地鼓舞了连队士气。

    1941年后,国民政府断了对共军的供给,加之“五一”大扫荡,中原灾荒等因素,共军伙食标准急剧下降,部分地区以黑豆加野菜为食。连白洋淀这种号称富庶的地区,百姓也只能捞水草过活。著名的“雁翎队”经常只能捞点鱼虾白水煮着吃,既没油,也没盐,腥味扑鼻,有时候刚咽下去,立马吐出来。

    面对如此局面,八路军放下枪,拿起锄头开始了大生产。经过一年的大生产,口粮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晋察冀第3军分区2团1943年秋后,每人每天能吃六钱油、七钱盐、二斤菜,每人每月还能吃一斤猪肉。到1944年冬天,这个团的士兵平均体重从94.5斤增加到114斤。

    (网易博客 11.20唐元鹏 王戡)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