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望奎归哪个省哪个市 英雄之城

英雄之城

2022-03-23 16: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翻开故乡的地图,呼兰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从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跃起,然后一路奔流向西,绕过峻岭,跨过丘陵,千回百转穿过故乡的松嫩平原,最终汇入滚滚的松花江。呼兰河养育了故乡的儿女,留下了无数动人的往事和漫山遍野的黄花。我的故乡就在呼兰河北岸,儿时老人们讲,这里曾燃起过浓浓的抗日烽烟。

那年日寇犯关东,

秋风未刮树叶落。

鬼子枪炮到处射,

鸡飞狗遁鸟哆嗦。

膏药旗插上城头,

铁蹄践踏我山河。

一寸白山一寸血,

一江黑水一江波。

英雄的好儿女们奋起反抗,壮怀殉国,可泣可歌!

一九三二年一月,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皇帝,非法成立了伪满洲国。在故乡望奎县县城东南二十里有个灯塔乡(今名),灯塔乡会四村有个杨家屯。一九三二年五月末的一天黄昏,日军骑兵大约三十多人闯进了屯子,直奔杨家大院。杨家是本屯的大户人家,家里有四十多口人。杨家大院四周建有一丈多高的护墙,墙上四角都设有供瞭望和射击用的塔楼,主要是为防范胡匪建造的。 民国时这里民不聊生,胡匪遍地,常常发生胡匪绑票和砸孤丁(小股胡匪入室抢劫)事件。杨家老九听见外面有人砸门,以为胡匪来了,便吩咐家人各就各位操起洋枪、土枪准备迎敌。外面的不速之客疯狂地砸门,杨老大一声令下,打!十几条枪啪啪齐射,当场打死一名日军军官和两名士兵,日军像拖死狗一样把尸体拖走了。次日一大早,暴怒的鬼子纠集了一百多人开着卡车,驾着飞机疯狂扑来。他们先用迫击炮轰击,然后放火烧了杨家的房子,打死杨家男人九人,打伤两人。一架敌机在屯北投下两枚炸弹后向县城方向飞走了。后来杨家屯被当地人称为“炮打杨屯”。

老家门前的呼兰河河套地带属于小兴安岭余脉,植被茂密,树木高耸,丘岭起伏,河流纵横,是适于打游击的地方,老人们讲解放前这里经常过大排(部队)。悠悠的呼兰河不知隐匿了多少抗日传奇,埋没了多少抗日英魂。为了不株连家人,许多抗日义士隐去了自己姓名和家乡住址。这些英勇的战士自从离家的那一天起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日义勇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黑土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再见吧,爹娘,

再见吧,妻儿,

再见吧,兄弟姊妹,

敌人侵入了我们的家园,

杀我同胞,踏我河山。

我们是热血男儿,

为了驱赶豺狼,

我不上战场,谁上战场?

我不拿刀枪,谁拿刀枪?

在呼兰河畔,一个个尘封的抗日故事等待我们去揭开。

日本占领哈尔滨后,最早阻止日军向呼兰河畔进犯的是抗日英雄邓文领导的义勇军。邓文一八九三年出生在吉林省梨树县白山乡大泉眼村。他曾经在抗日英雄马占山领导下,参加过著名的江桥战役,因战功卓著被提升为骑兵团团长。一九三二年四月他率部一千多人在绥化、望奎和海伦一带集结,准备反攻哈尔滨。四月二十八日,邓文同义勇军李天德及李云集部联手袭击了日伪呼海铁路局,缴获机车及货车一百多辆,切断了日军向绥化和海伦进犯的路线。接着,邓文又配合李杜、冯占海等义勇军部队进行了著名的松浦战役,几乎将马家船口的日军全部消灭。同年六月,他率领部队在呼海铁路线上开展游击战,攻下日军占领的海伦重镇海北镇,歼敌二百余人;他的部队还偷袭海伦日军平贺旅团卫队,消灭日伪军一百多人。接着,他们还攻占了安达火车站,消灭日伪军一百多人。特别是,在拜泉保卫战中消灭日伪军一千多人。后来敌人在整个东北占据了优势,邓文率领部队撤入关内。不幸的是,邓文将军后来被国民党冯玉祥部暗杀,时年仅四十岁。

当虎狼侵入了我们的家园,在白山黑水之间处处都燃起了抗日的烽烟。最近在望奎县县城里矗立起一座纪念碑,是为纪念抗日英雄张锡武建立的。张锡武,一八九九年生于望奎县东郊乡正白前二村。他年轻时投身绿林,报号“天照应”,后来他的部队被马占山部收编。日寇来犯时,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众自卫军副司令,参加过江桥抗战。一九三二年三月,张锡武对马占山接任伪省长一事不满,自己拉出队伍在青冈、兰西和望奎一带防范敌人北进,自任黑龙江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后来,马占山被他的爱国行为感染,再次举旗抗战,任命他为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长。他的部队在呼兰河两岸与日军多次展开激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一九三三年黑龙江境内抗日义勇军只有张锡武部孤军作战。面对鬼子的多次诱降,他说:宁可战死,绝不屈服!后来敌人采取“并屯策略和保甲制”,让义勇军失去了和民众的联系。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五日,他率部一千余人经青冈、望奎开赴肇东,因汉奸告密,遭到日伪军三面攻击。敌机狂轰乱炸后,只有他和十余名战士突出了重围。但是,他没有灰心,为了减少目标,独自一人乘火车去佳木斯一带寻找共产党领导的抗联队伍,不幸在一个叫比干的火车站被敌人认出。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他威武不惧,从容赴死,年仅三十五岁。

义勇军的故事是惨烈的,正是东北义勇军的悲壮谱成了我们的国歌。面对拥有飞机、大炮和坦克等强大的敌人,一个个战士英勇地倒下了,成百上千个战士又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站了出来。

日寇犯关东,

遍地见英雄,

杜鹃开千里,

疑是血染红。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自抗战之始到一九四五年“八一五光复”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战斗。在寒冷、饥饿、蚊虫叮咬、传染病流行、缺乏弹药、粮草、药品、马匹和衣服等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面对凶残的敌人,呼兰河畔的抗联英雄们临危不惧,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苦,爬冰卧雪,刀头饮血,用生命书写了一首又一首悲壮的史诗。

东北抗日联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战士是知识分子。他们能书会画,能唱能吟,有的还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敌人占领了家乡,他们放弃了学业,打回了老家。一九三二年春,于天放、张甲洲、张文藻、张清林、郑炳文和夏尚志等在京东北籍学生集体回到了家乡,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其中许多抗日英雄的事迹至今很少有人知晓,有的或许永远隐匿在历史的长河中。边国珍是最近才被发现的一位呼兰河畔土生土长的抗联英雄。

边国珍生于望奎县先锋镇坤四村边家屯,儿时家境殷实,父辈是开明的乡绅,从小熟谙国学。在县里国民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受清华大学学生共产党支部书记,后来成为黑龙江省长的于天放影响,毅然放弃了学业,回家抗日。回到家乡后,他随于天放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转战在呼兰河和通肯河两岸。通肯河从北向南,穿过青冈与望奎之间,然后并入呼兰河。一九三几年(确切年月不详)的一个秋天,游击队想取道望奎返回绥棱抗联大本营。由于日伪军封锁严密,抗联战士们被困在青纱帐里。眼看接近收割季节,收割后就无法藏身。游击队要经过望奎,必须先渡过通肯河。通肯河水深流急,又没有船只,情况紧急。边国珍趁着天黑摸回家里。他向家人说明了来意。家人积极支持,帮他准备好了船只,食品和药品等必需品。这样部队才顺利地过了通肯河,经望奎到达了绥棱。后来,他家成了抗联的交通站,抗联战士经常来他家休整、补给。他们在房子下挖了个地窖,供抗联战士藏匿。边国珍的长子边平还为战士理发,他的妻子为战士缝补衣服、添换被子、洗衣做饭。当时于天放领导的抗联队伍在呼兰河畔影响最大,鬼子对于天放恨之入骨,多次重金悬赏捉拿于天放。边家屯有个汉奸保长得知边家和抗联有来往,就向日伪军告了密。敌人来到边家搜查时,于天放正巧藏在地窖里。为了保护于天放和家人,边国珍毅然走了出去。在望奎日伪监狱里,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后来他被转到哈尔滨监狱,英勇就义,至今不知英雄遗骨流落何地。边家多人也因此遇害。

小兴安岭巍峨,

那是你高贵的头颅。

黑土地绵延起伏,

那是你俊美的骨骼。

呼兰河水涛涛,

那是你的鲜血和脉搏。

长眠在青山与绿水之间,

你的生命永恒,

值得中华民族万世崇敬。

这是一块英雄用鲜血灌溉过的土地,这是一块英雄辈出的土地。

一九三八年,十万关东军围剿北满抗联队伍。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实现战略大转移,抗联主力从佳木斯一带向绥棱、海伦、望奎一带西征。队伍行进到绥棱后,因一路征战粮草殆尽,迫切需要补给。尽管在密林里扎营,却不能打猎,怕暴露自己。大雪封山后,大家只能吃树皮、挖草根度日。冬天山里气温常在零下四十度左右,寒冷和饥饿成了更凶猛的敌人。抗联四支队队长,海伦出生的雷炎(原名李辉)和政治委员郭铁坚商量后决定,到毗邻绥棱的海伦和望奎平原地区打一次游击战。正逢春节来临,可以给敌人来一个攻其不备,以缴获一些战利品补充军需。

一九三九年腊月二十八清晨,八十一名抗联骑兵在雷炎带领下向海伦和望奎交界处进发。途中路过绥化四方台镇,遭遇了几次伪警察的堵截,部队最终都甩开了敌人。腊月二十九日晚,部队来到了海伦和望奎交界的李老卓屯,今海伦县共荣乡富强村。那里的村民热情地端上粘豆包和猪肉炖粉条招待了抗日队伍。李老卓屯只有几十户人家,屯东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黑泥河。再往东大约三五里远有一个叫望山的小火车站。屯里有个叫王成才的汉奸,连夜跑出去给日伪军报了信。正当大年三十,大清早来自海伦、望奎、绥棱和绥化的日伪军七百多人包围了屯子。屯子建在洼地上,没有院墙,战士们只能靠柴垛、牲口棚、土墙和坑洼地进行掩护。敌人慢慢从四面八方向屯子靠近,渐渐接近了射击距离,这些身经百战的抗日英雄们临危不惧,众枪齐射,像割地一样打倒了一批敌人。接着敌人用迫击炮、掷弹筒和重机枪轰击、扫射后,二百多伪军又扑了上来。九团团长隋德胜带领战士用长枪、短枪又打倒了六七十个伪军。就这样打退了敌人第三和第四次进攻。战斗进行到中午,望山站开进来一辆军列,从车上下来三四百个装备精良的关东军。他们刚接近屯子就开始进攻。战士们沉着应战,部队伤亡不小。一些村民帮助战士往屋子里抬伤员。战斗一直进行到黄昏,打得屯子里浓烟滚滚,天昏地暗,鬼子最终突破了村西防线。雷炎下令撤退,便带头向村东突围,郭铁坚断后阻击敌人。部队冲过黑泥河时,雷炎因腰部中弹,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八岁。据参战过的老英雄卢连峰讲,在此次战斗中,四十多名抗联英雄殉国,打死日伪军一百多人。

只要鬼子不除,

抗日的烽烟就不断。

只要小兴安岭的夜幕尚在,

抗日的火炬就必须点燃。

只要呼兰河水未干,

黑土地上就会开出血红的杜鹃。

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六日,抗联二支队队长冯志刚率领抗联骑兵一百多人从青冈方向进入望奎,准备开赴绥棱大本营。当部队行进至惠七满族镇高贤村李文彩屯时,驻海伦日伪守备队一百多人乘三辆卡车赶到。敌人的卡车一进村,战士们便立即开火,打得敌人抱头鼠窜。队伍然后向村东突围,边打边退,不巧东边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河沟。这时碰上从望奎方向来的一批伪警察的拦截,队伍于是向北突围。退至王兴屯,部队又遭遇了日本守备队。战士们拼了,一排排子弹向敌人射去。交战中十多名战士牺牲了。一名张姓副官受伤后被捕,后押羁于望奎日伪监狱,不久被害于西城门外。据当地老乡讲,在此次战斗中被打死的日伪军至少有几十人,尸体整整装了一卡车。

岁月悠悠,河水悠悠,亡国奴的日子沉沉。鬼子从我国掠取资源,压榨百姓,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大。日本人不断从本土调来军队,连孩子都成了增兵的对象。疯狂的民族出现了许多疯狂的人,一些日本女子甚至自愿当慰安妇到前线劳军。日本人早就打算长期占领中国,伪满州国刚成立便派几百万人的开拓团到黑龙江垦荒。我们的家乡变成了鬼子的乐园。在街上,中国人见到他们要鞠躬。日本人见中国人说打就打,说杀就杀。中国人活得提心吊胆,毫无尊严。日本人对中国“良民”不断洗脑,学校里升日本国旗,让学生把日语当国语,认同日本文化,妄图使中华文化消失。除了横征暴敛收取各种杂税外,日本人还在黑土地上种罂粟,开大烟馆,削弱中华民族的意志和斗志。

在抗日最艰苦时期,抗联主力被迫退入苏联境内,但依然有零星的抗日小分队和孤胆英雄坚持战斗。呼兰河边长大的于天放从清华大学回到家乡后,在呼兰河畔顽强抗战直到最后胜利。一九四五年,在黎明前他被叛徒出卖,关进了日伪北安监狱。面对敌人的攻心战和酷刑,他威武不惧,后来同被押抗联战士赵忠良一道打死了看守成功越狱。在海伦县村民刘国志和望奎县村民刘禄及当地人民群众的掩护下,于天放一次又一次躲过了日伪军地毯式搜查,胜利迎来了“八一五光复”。

呼兰河畔还有许多像李兆麟、赵尚志、徐天民、耿殿君、陈雷、王钧、王明贵、李敏一样著名抗日英雄和无名英雄,他们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说不完,道不清。

呼兰河水日日流淌,

呼兰河畔的黄花年年开放。

那些为国捐躯的英勇战士啊,

就睡在小兴安岭的脚下。

寒风吹来时河水会结冰,

可那河水里总是有冻不死的生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