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简单调节效应/中介效应的一般步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步骤stata 检验简单调节效应/中介效应的一般步骤

检验简单调节效应/中介效应的一般步骤

#检验简单调节效应/中介效应的一般步骤|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6年5月13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行政管理研究所在蒙民伟楼246会议室成功举办系所5月份的第二场seminar。范津砚博士以“检验简单调节效应/中介效应的一般步骤——基于心理学研究的案例”为主题做报告,学院、系所相关专业老师、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众所周知,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后,往往还会探索调节效应/中介效应是否存在,以进一步挖掘变量间的关系。范津砚博士基于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案例 (Fan, Meng, et al.,2008),按照“什么是调节效应/中介效应”、“如何检验调节变量(交互作用)及操作方法”、“如何检验中介变量及操作方法”三个部分作了本次报告,旨在介绍调节效应/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软件操作。

    首先,范津砚博士介绍了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概念。当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作用的大小、方向因某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时,我们便认为调节效应存在;中介效应解释了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背后隐藏的机制,告诉我们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原因与方式。

    其次,范津砚博士阐述了检验调节效应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假设一般公式为Y=b0+b1X1+b2X2+b3X1X2,交互作用取决于系数b3的显著性。研究者在测度交互作用时往往只做了一半工作,在得出交互效应存在的结论之后没有深入探索交互作用的具体形式。范博士将一般公式转化为Y=(b0+b2X2)+(b1+b3X2)X1,并选取调节变量的几个特定值分别代表交互作用处于较高、平均、较低水平,以高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等于平均值、低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为判断标准。上述方法称为简单斜率分析,公式为t=(b1+b3X2)/SEb1atx2,其中(b1+b3X2)为简单斜率的点估计,SE为标准差。在解释原理之后,范博士演示了如何在SPSS软件中得出ACOV,并利用案例的研究数据呈现出交互作用的具体形式。此外,范博士对于交互作用的中心化处理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当测试简单交互作用时,中心化处理是不必要的。只有当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时,中心化才会发挥作用。

    最后,范津砚博士阐释了检验中介效应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中介效应有3种模型,这里主要介绍简单中介模型。假定不考虑中介效应,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系数为c;如果考虑中介效应,自变量作用于中介变量的系数为a,中介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系数为b,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系数为c’。Baron & Kenny最早提出的检验步骤主要分为以下3步:第一,c显著;第二,a显著;第三,b显著且c’的显著程度相较于c明显下降。但是,后人对三步检验法提出了质疑:一方面,该方法采取分步推导,没有直接检验中介效应;另一方面,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显著程度明显下降的程度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定义。因此,直接检验a*b是否显著即可,即Sobel检验。然而,Sobel检验是一个Z检验,虽然a、b是正态分布,但是a*b不一定满足正态分布的条件,尤其是样本量较小的研究。对此,范博士介绍了Bootstrapping检验。方法原理为:随机重组样本至少5000次,对于每个新样本估计a*b,得到至少5000个a*b的值,观察a*b的置信区间是否包含0。如果不包含0,则表明中介效应显著。在解释原理之后,范博士利用自己的研究数据,演示了如何在SPSS软件中进行Sobel检验和Bootstrapping检验,并介绍了PROCESS、Syntax等相关宏命令。此外,范博士还展示了多个中介变量的检验方法。

    与会人员对范津砚博士的“检验简单调节效应/中介效应的一般步骤——基于心理学研究的案例”的主题报告提出以下问题。

    傅衍同学提问:当自变量为分类变量时,需要如何处理?范津砚博士回应:如果是两类变量,不需要进行处理;如果是三类及以上变量,需要用dummy coding。假设变量有n类,那么就需要设置(n-1)个虚拟变量。

    李勇同学提问:1.一般情况下,回归的交互项是显著的,画成两条线之后,一条线显著,而另一条线不显著。有没有例外?;2.两条交互线的交叉点有没有特殊意义?范津砚博士回应:1.也存在两条线都显著的情况,但是一条线强,另一条线则较弱。一般不再比较两个简单斜率的强弱,没有意义;2.对于交叉点的意义目前没有讨论,但是交叉的两条线非常有意思,因为它们的方向是相反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建议再用来解释主效应。

    陈丽君博士提问: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往往会取到有偏样本,比如填问卷的对象学历层次都较高。某一项研究的总样本为2000个,其中1500个样本是有偏的,另外500个样本是无偏的。如果我们将总样本分为有偏和无偏两组进行分组检验,得出一致的结论,那么是否能够证明研究假说?范津砚博士回应:这个问题涉及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分层检验已经解决了一部分外部效度不足的问题,毕竟完美的研究是不存在的。只要一项研究比已有研究更进一步,就是很大的贡献。

 

(行政管理研究所 张盛供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