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月经不调按摩哪些部位 命门

命门

2024-07-05 19: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ìng mén

2 英文参考

Mìngmén GV4[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ímén CV5[中国针灸学词典]

Guānyuán CV4[中国针灸学词典]

vital gat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he gate of lif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ING M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vital gat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ife-gat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ìngmé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命门:1.人体部位名;2.经穴名;3.经穴别名;4.经外奇穴名。[1]

4 人体部位名·命门

命门为人体部位名[1]。

4.1 目部·命门

命门指目部[1]。出《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是两眼睛明穴部位的别称[2]。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4.2 原气所系的部位·命门

命门指原气所系的部位[2]。是人体气化的本源,生命的根本[3]。出《难经·三十六难》。其具体部位一说指右肾(《难经·三十六难》);一说指两肾之间的“动气”部位(《医学正传》)[3]。

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关于命门概念,古人有数种观点:1)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九难》:“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2)两肾俱为命门说。《医学正传》:“两肾总号命门。”《类经附翼》:“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以一统两,两而包一。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3)两肾之间为命门学说。《医贯》:“命门在人身之中,对脐附脊骨,自上数下,则为十四椎;自下而上,则为七椎。”4)肾间动气为命门说。《医旨绪余·命门图说》:“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

5 经穴名·命门

穴位命门汉语拼音Mingmen罗马拼音Mingmen美国英译名Gate of Life各国代号中国GV4日本4法国莫兰特氏VG4富耶氏IVG4德国LG4英国Gv4美国Go4

命门为经穴名(Mìngmén GV4)[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累属、精官[3]。属督脉[3]。命即生命,门即门户,肾为生命之源,穴在两肾之间,相当于肾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命门[3]。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早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腰脊强痛,手足逆冷,久泻,痔血,小儿发痫,下肢萎痹,虚损腰痛,寒热疟,胃下垂,肾功能低下等。

5.1 命门穴的别名

属累(《针灸甲乙经》),精宫(《循经考穴编》)。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命门,一名属累,在第十四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伏而取之。

5.3 穴名解

命即生命,门即门户,肾为生命之源,穴在两肾之间,相当于肾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命门[3]。

命,指生命,重要之意。《说文》:“命,使也。”在此为生之极。门,为出入之处,指其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人身命门之处不一。以及此则以《难经·第三十六难》,谓两肾之间为五脏六腑之本,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处,称为命门。《黄庭中景经》李注:“命门,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气出入,神之所居,当脐后是也。”命门为道教名词,指下丹田。下丹田位居人体中心,范围包括神阙、关元、气海、命门等重要穴位。《玉历经》说:下丹田是人命的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气之元,在脐下三寸。《道·黄庭篇》认为命门为性命之门,在脐下一寸三分,为下丹田。道教丹书多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呼吸之门、五脏六腑之本、人初生结胎之所,故称为命门。中医称两肾之间为生命之门,简称命门。此就内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观之,本穴两旁平于肾俞,本穴居其中间,亦犹内景命门居于两肾脏之间也,故称本穴为命门。以其横通足少阴之经,故本穴又为本经横通肾脏之门户。[4]

5.4 所属部位

腰椎[5]

5.5 命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下凹陷中[5]。

命门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卧取穴[5]。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5]。

命门穴在督脉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

命门穴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

命门穴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肌肉)

命门穴的位置

命门穴在腰椎的位置(骨骼)

5.6 命门穴的取法

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命门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卧取穴[5]。

俯卧位,先取后正中线与髂嵴平齐处,再向上摸2个棘突,于上方的凹陷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按压有凹陷处即是命门穴[7]。

5.7 命门穴穴位解剖

命门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7]。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分布[8]。

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8]。

5.8 命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命门穴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命门穴有培元补肾,强健腰脊作用[8]。

命门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两肾之间,有“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之说,故有补肾壮阳之效,主治各种肾虚所致妇科及男性病[9]。

肾主水,司二便,主骨生髓,又督脉贯行于脊中,故命门穴可治疗二阴病、腰腿病和水肿[9]。

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因而命门穴可治疗神志病[9]。

督脉为“阳脉之海”,六阳经均交会于督脉,因而命门穴具有通调阳气、宣散解表的作用[9]。

命门穴用灸法善治虚寒性疾病[9]。

命门穴为培元补肾、固精壮阳、通利腰脊之要穴,主治脊强,腰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泄泻,完谷不化,带下[9]。

问足少阴经行下腹部,督脉何以得通?现今针灸图书较早年倍加精详,何以不曾提及?《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合并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背属肾。”观此段经文,可知督脉由本穴通少阴之经,又由肾俞穴透入内脏,分属两肾。但与阳关之通大肠,略同而小异。阳关先通大肠俞,经由足太阳经分布内外。本穴之通肾脏,乃由肾俞穴传导,随足少阳经而入,因足少阴经自涌泉上行至阴谷穴处,横交委中,合并足太阳经线,而行于足太阳经之里层,两经一表一里,叠并上通,抵肾俞穴处,得与督脉横通交会,故内经于督脉有“贯脊属肾”之文。足太阳之经,出肾俞穴处与少阴经分道径自上行。而足少阴之经由肾俞处独行入内,属肾络膀胱矣。[9]

5.9 命门穴主治病证

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早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腰脊强痛,手足逆冷,久泻,痔血,小儿发痫,下肢萎痹,虚损腰痛,寒热疟,胃下垂,肾功能低下等。

命门穴主要用于腰脊、肝肾疾患等:如腰脊神经痛、脊柱炎、急性腰扭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前列腺炎、遗精、阳痿、早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肾炎、肾盂肾炎、小便不利、遗尿、白浊及贫血、神经衰弱、头晕耳鸣、小儿惊痫、瘈疭等[9]。

命门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屡堕,遗精,阳痿,早泄;小便不利,遗尿,尿频,泄泻,便血,痔疮,脱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癫痫,瘛疭;腰痛,脊强反折,下肢痿痹;小儿惊厥,恶寒,汗不出,疟疾,水肿,疝气[9]。

命门穴主治阳痿、遗精、带下、遗尿、尿频、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逆冷[10]。

命门穴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久泻,痔血,脱肛,小儿发痫瘈疭,下肢萎痹等[10]。

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5.10 刺灸法5.10.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10][10]。

向上斜刺0.5~1寸[10]。

直刺或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深刺时可有麻电感向臀及下肢放散[10]。

注意: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0]。

5.10.2 灸法

可灸[10][10][10]。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0]。

作为强壮保健穴,常用温灸法或瘢痕灸法[10]。

5.11 命门穴的配伍

命门穴配肾俞,有调补肾气的作用。治小便频数,老年腰痛[10]。

命门穴配灸百会、关元、三阴交、中髎治遗尿[10]。

命门穴配膀胱俞、肾俞、水道治肾炎[10]。

命门穴配大椎、膈俞、曲池、足三里治缺铁性贫血[10]。

命门配天枢、气海、关元,有温肾健脾的作用,主治肾泄、五更泄。

命门配百会、关元,治遗尿、尿频[10]。

命门配肾俞 、气海、然谷,有补益肾气,固涩精关的作用,主治阳痿,早泄,滑精。

命门配灸肾俞、气海、然谷、关元、上髎、次髎,治阳痿、遗精[10]。

命门配肾俞,治老者便多[10]。

命门配肾俞、环跳、委中,治腰背痛[10]。

5.12 特效按摩

每天按摩命门穴3分钟,可治疗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四肢冷等疾病[10]。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疭(《备急千金要方》作头痛),寒热,汗不出,恶寒,里急,腰腹相引痛,命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不可忍,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疚,里急,腰腹相引痛。

《针灸大成》: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寒热痃疟,腰脊相引,骨蒸,五脏热,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角弓。

《类经图翼》: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

5.14 研究进展5.14.1 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有实验证明,艾灸家兔“命门”能显著提高正常家兔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艾灸组灸前与灸后比较、灸后与对照组(不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艾灸“命门”确有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针刺命门对男子性功能障碍、精子缺乏有一定疗效,可以增强机体抗病力,如以艾炷灸大鼠或豚鼠的“大椎”、“命门”,可使动物对二硝基酚致死性发热的耐受性提高、发热减轻、存活率提高。艾灸“阳虚”动物模型命门,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和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促进细胞的 DNA复制。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的作用;有报道以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为指标,针刺命门和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效应相等。[10]

艾灸命门对羟基脲所致动物“阳虚”有增加体重,减少死亡率,提高耐冻能力,提高肝脾组织DNA合成率的作用。促进细胞的DNA复制。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另用氢化可的松给小鼠肌注,其中一部分小鼠同时灸命门,经灸命门者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所增高。

5.14.2 镇痛作用

针刺动物“命门”也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可使动物对电击或钳夹肢体的痛反应受到明显抑制。针刺命门对坐骨神经痛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0]

5.14.3 增强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

针刺大白鼠“大椎”“命门”,可使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显著增强[10]。

5.14.4 显著提高肢体痛阈

电针家兔或猫的“命门”“脊中”部位,可使肢体痛阈显著提高,后肢较前肢为好[10]。

5.14.5 用于针麻

以腰俞、命门、次髎穴组针麻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镇痛效果满意[10]。

5.14.6 治疗腰痛

取命门,针刺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隔日1次。

5.14.7 治疗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配关元,针刺得气后加灸2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

5.14.8 治疗精子减少症

配肾俞、关元、中极,先针刺,出针后隔姜灸3壮。

6 经穴别名·命门

命门为经穴别名[10]。

6.1 石门穴·命门

命门为经穴别名,即石门穴[10]。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石门汉语拼音Shimen罗马拼音Shihmen美国英译名Stone Gate各国代号中国CV5日本5法国莫兰特氏VC5富耶氏VC5德国KG5英国Cv5美国Co5

石门为经穴名(Shímén CV5,RN5)[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针灸甲乙经》),精露(《针灸甲乙经》),丹田(《针灸甲乙经》)、命门(《针灸甲乙经》),端田(《西方子明堂灸经》),三焦募(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穴名解》将其列为石门穴的别名)。属任脉[11][12]。石门是三焦的募穴[12][12]。石即岩石,门即门户,此穴能治下腹硬块之石积病,并有绝孕之说,故名石门[12]。石门穴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腹痛,疝气,小便不利,泄泻,经闭,呕吐,腹胀,痢疾,便秘,淋证,气淋,血淋,瘾瘕,阴缩入腹,呕吐血,食谷不化,现又用石门穴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阑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小腹痛,痛经,尿闭,功能性子宫出血,肠炎,子宫内膜炎等。

6.1.1 石门穴的别名

利机(《针灸甲乙经》),精露(《针灸甲乙经》),丹田(《针灸甲乙经》)、命门(《针灸甲乙经》),端田(《西方子明堂灸经》),三焦募(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穴名解》将其列为石门穴的别名)。

6.1.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石门,三焦募也……任脉气所发。

6.1.3 穴名解

石即岩石,门即门户,此穴能治下腹硬块之石积病,并有绝孕之说,故名石门[12]。

石,坚也。指坚硬与不能生长谷物之处。石通实,不通。门,物之孔窍曰门,经气开阖之处。不能生长谷物的土地称为石田,不能生育的女性称为石女。刺之有使人不孕之说,故名。《白虎通》谓:“门以闭藏自固也。”如深山蕴玉称为宝藏,储藏货财,大者称宝库,小者称石柜。人之子宫精室,犹蕴椟之藏也。穴在脐下2寸,以此为生命之本,丹田之地,当护之则坚固如石,有此封藏之闭,乃能蕴育种子,以待发生成长,故喻此表面穴位为“石门”,即犹石室之门也。[12]

6.1.4 特异性

石门是三焦的募穴[12][12]。

6.1.5 所属部位

下腹[13]

6.1.6 石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石门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13]。

石门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13]。

石门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2寸,仰卧取穴[13]。

石门穴在任脉的位置

石门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石门穴的位置

石门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石门穴的位置

石门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石门穴的位置

石门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6.1.7 石门穴的取法

在脐下2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石门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2寸[13]。仰卧取穴[13]。

仰卧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上2/5与下3/5的交点处,腹白线上取穴[14]。

6.1.8 石门穴穴位解剖

石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6.1.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4]。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15]。

6.1.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5]。

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15]。

6.1.9 石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石门穴具有理气止痛、通利水道的功效。

石门穴有补肾调经、清利湿热作用[15]。

石门穴系三焦之募穴,有理气止痛、通利水道之功。本穴主治腹痛坚硬,大便闭结,经闭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等证,针之可愈。女子及孕妇慎用,可至绝子。《针灸甲乙经》有:“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针家多云,刺本穴可使人绝育,孕妇则能堕胎。更有谓深刺重刺,则能断孕,浅刺轻刺,反使人受孕。盖深刺重刺,抑制之也,浅刺轻刺,兴奋之也。[15]

6.1.10 石门穴主治病证

石门穴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腹痛,疝气,小便不利,泄泻,经闭,呕吐,腹胀,痢疾,便秘,淋证,气淋,血淋,瘾瘕,阴缩入腹,呕吐血,食谷不化,现又用石门穴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阑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小腹痛,痛经,尿闭,功能性子宫出血,肠炎,子宫内膜炎等。

石门穴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等[15]。

石门穴主治腹痛、水肿、疝气、小便不利、泄泻、经闭、带下、崩漏[15]。

石门穴主治  月经不调,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尽;遗精,阳痿;呕吐,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小便不利,淋证;瘾瘕,奔豚,疝气,水肿[15]。

现又多用石门穴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阑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等[15]。

石门穴主治小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泄泻,痢疾,遗尿,尿闭,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尿潴留,高血压等[15]。

治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气淋,血淋,产后恶露不下止,阴缩入腹,奔豚,水肿,呕吐血,食谷不化,肠炎,子宫内膜炎。

6.1.11 刺灸法6.1.11.1 刺法

直刺0.5~1寸[15][15][15],局部有酸胀感[15],可向外阴部放散[15]。

直刺1~2寸[15]。

注意:孕妇慎用[15][15][15]。

女子及孕妇慎用,可至绝子。《针灸甲乙经》有:“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针家多云,刺本穴可使人绝育,孕妇则能堕胎。更有谓深刺重刺,则能断孕,浅刺轻刺,反使人受孕。盖深刺重刺,抑制之也,浅刺轻刺,兴奋之也。[15]

6.1.11.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5]。

强身保健则用温和灸[15]。

6.1.12 石门穴的配伍

石门穴配商丘治少腹坚痛、下引阴中[15]。

石门穴配三焦俞、关元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15]。

石门穴配关元治产后腹痛[15]。

石门配三焦俞,属俞募配伍,有调补三焦,气化水液的作用,主治腹胀,腹水,癃闭。

石门配商丘,有通达下焦,运化水气的作用,主治少腹坚痛,下引阴中。

石门配气海,有温下焦,补元气,固精血的作用,主治下元亏损崩中漏下。

石门配大肠俞,有补下焦,行水气的作用,主治大便不禁,肠鸣腹痛。

石门配归来,有清热去湿的作用,主治疝气,少腹胀满,月经不调。

石门配三焦俞、关元、三阴交,治癃闭、遗尿、崩漏、月经不调、痛经[15]。

石门配水分,治小腹拘急痛[15]。

石门配三阴交,治妇女多子[15]。

石门配中极、归来,治疝气[15]。

石门配灸关元、气海,治消渴[15]。

6.1.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脐下疝绕脐痛,石门主之。奔豚气上,腹膜胀,茎肿先引腰,后引小腹,腰髋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石门主之。三焦胀者,石门主之。水肿腹大,水胀,水气行皮中,石门主之。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门主之。气痛,癃,小便黄,气满塞,虚则遗溺,身时寒热,吐逆,溺难,腹满,石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腹胀坚硬,支满。妇人因产恶露不止,遂结成块,崩中漏下。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止。

《针灸大成》:主伤寒,小便不利,泄利不禁,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奔豚抢心,腹痛坚硬,卒疝绕脐,气淋,血淋,小便黄,呕吐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小腹皮敦敦然,气满,妇人因产恶露不止,结成块,崩中漏下。

《类经图翼》:一传欲绝产,灸脐下二寸三分,阴动脉中三壮。

6.1.14 石门穴研究进展6.1.14.1 对性腺的影响

对成年女性,针刺石门的避孕率很高。动物实验中亦观察到,艾灸“石门”,未能受孕的雌性大鼠,其生殖器并无明显变化,可能是针刺引起孕激素和雌激素的过剩分泌,并借助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阻碍卵泡的成熟和排卵。[15]

灸雌白鼠“石门”可以降低其受孕率,有一定避孕作用[15]。

6.1.14.2 对血压的调整

针刺石门穴,可调整避孕妇女的血压,又可降低实验性高血压[15]。

6.1.14.3 对心电图的影响

有报道,针刺心脏病患者石门、心俞穴,可致心电图P-P间期延长,QRS波群变窄,Q-T间期缩短, T波增高、加宽。

6.2 关元穴·命门

命门为经穴别名,即关元穴[15]。《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

穴位关元汉语拼音Guanyuan罗马拼音Kuanyuan美国英译名Pass Origin各国代号中国CV4日本4法国莫兰特氏VC4富耶氏VC4德国KG4英国Cv4美国Co4

关元为经穴名(Guānyuán CV4,RN4)[16][17]。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利机(《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精露(《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命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属任脉[17][17]。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17][17][17]。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17]。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6.2.1 关元穴的别名

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利机(《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精露(《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命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

6.2.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6.2.3 穴名解

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17]。

关,是闭藏之意。亦为枢机开合之关。元,气之始也,指元气。本穴位居脐下3寸,正当丹田,是处为人体真气、元气发生之地,呼吸之门,为全身脏腑、经络的根本,以其该处为人之根元,为下焦元阴元阳关藏出入之所。男子以藏精,女子主月事,以生养子息,合和阴阳之门户,《医经精义》云“元阴元阳交关之所”,故名关元。“关”与“元”喻以重要之意。[17]

6.2.4 特异性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17][17][17]。

关元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17][17][17]。

6.2.5 所属部位

下腹[17]

6.2.6 关元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17]。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仰卧取穴[17]。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17]。

关元穴在任脉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关元穴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关元穴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关元穴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6.2.7 关元穴的取法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仰卧取穴[17]。

仰卧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下2/5与上3/5的交点处,腹白线上取穴[18]。

6.2.8 关元穴穴位解剖

关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6.2.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18]。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

6.2.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肋下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18]。

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18]。

6.2.9 关元穴的功效与作用

关元穴具有培补元气、导赤通淋的功效。

关元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作用[18]。

关元穴位于脐中下3寸,当“肾间动气”之处,别名“丹田”,为保健要穴[19]。

关元穴邻近膀胱和胞官,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故可治疗妇科病、男性病及小便异常[19]。

关元穴乃小肠募穴,可泌别清浊,通利二便,治疗二阴病[19]。

关元穴位于元气交会之处,可培补元气、回阳救逆,治疗元阳虚衰证、中风脱证、羸瘦无力,以及因虚所致眩晕等虚劳之证[19]。

关元穴内应小肠、膀胱和子宫的底部,具有大补元阳、温肾、散寒之功,主治真阳不足、脏腑虚惫等证,以及妇科病、男性病和小便异常等[19]。

6.2.10 关元穴主治病证

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19]。

关元穴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19]。

关元穴主治  腹痛,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尿闭,遗尿,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崩漏,带下,不孕,阴挺,阴痒,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遗精,阳痿,早泄,白浊;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水肿,黄疸,消渴,心悸[19]。

现代又多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等[19]。

关元穴主治中风脱证,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以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19]。

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关元穴有保健、强壮作用[19][19]。

6.2.11 刺灸法6.2.11.1 刺法

直刺0.5~1寸[19][19],局部有酸胀感[19],可放射至外生殖器和会阴部[19]。

直刺1~1.5寸[19]。

直刺1~2寸[19]。

注意:

对癃闭患者,应在排尿后针刺,以防损伤膀胱[19]。

针前排空小便[19]。

孕妇慎用[19][19][19]。

6.2.11.2 灸法

可灸[19][19]。

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19]。

可灸,如药物天灸,或用间接灸,或温灸至局部温热舒适,艾炷灸壮数多累计百余壮,强身保健可采用瘢痕灸[19]。

6.2.12 关元穴的配伍

关元穴配中极治小便频数[19]。

关元穴配带脉、三阴交、血海治月经不调、带下[19]。

关元穴配命门、肾俞、太溪、百会治阳痿[19]。

关元配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气癃溺黄,黄带阴痒。

关元配太溪,有补益肾气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久痢赤白,下腹痛。

关元配涌泉,有补肾气,行水气的作用,主治滑精,腰痛,气淋。

关元配中极、阴交、石门、期门,有调达肝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痞满。

关元配心俞,温补心阳,治心悸[19]。

关元配肾俞、三阴交,治阳痿、遗精、早泄[19]。

关元配三阴交、地机,治痛经[19]。

关元配合谷、足三里、气海,治中风脱证[19]。

关元配隐白、血海、足三里,治崩漏[19]。

6.2.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针灸甲乙经》:足三阴、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奔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关元主之。石水,痛引胁下胀,头眩痛,身尽热,关元主之。胞转不得溺,少腹满,关元主之。暴疝,少腹大热,关元主之。女子绝子,衃血在内不下,关元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脐下疗痛,小便赤涩,不觉遗沥,小便处痛,状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脐下结血,状如覆杯,转胞不得尿,妇人带下瘕聚,因产恶露不止,月脉断绝,下经冷。

《针灸大成》:主积冷虚乏,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发作无时,冷气结块痛,寒气人腹痛,失精白浊,溺血,七疝,风眩头痛,转脬闭塞,小便不通,黄赤,劳热,石淋,五淋,泄利,奔豚抢心,脐下结血,状如覆杯,妇人带下,月经不通,绝嗣不生,胞门闭塞,胎漏下血,产后恶露不止。

《太平圣惠方》: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

《类经图翼》: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畜血之处。

《扁鹊心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席弘赋》:小便不禁关元好。

6.2.14 关元穴研究进展6.2.14.1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艾灸家犬“关元”能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过滤率,以及Ca2+、Cl-、 K+的排泄,对膀胱张力有明显调整作用,故对遗尿的治疗有显著效果。有人灸家犬“关元”,发现其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平均血压都有明显增加,但心率不增加。[19]

6.2.14.2 对垂体-性腺功能的影响

针刺中极、关元、大赫等穴,对垂体-性腺功能有促进作用,可引起血浆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改善迟发排卵,对男子精子缺乏症也有一定疗效。艾灸小鼠“关元”,可使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增加。[19]

针刺家兔关元穴,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分泌增加[19]。

6.2.14.3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关元可使肿瘤患者免疫力增强。如给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直接灸“关元”,结果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肿瘤组织坏死程度亦较对照组轻,细胞分化程度好,淋巴细胞浸润较多;对肝脏腺苷三磷酸酶反应及葡萄糖-6 -磷酸酶反应接近正常,均较对照组反应强。艾灸“关元”可延长肿瘤鼠的生存期。[19]

艾灸小鼠关元穴,隔日1次,每次2壮,10次后能延长接种HAC瘤细胞小鼠的存活期。

针灸关元穴可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并具有抗癌作用。组织学观察,艾灸关元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可延长接种HAC(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后的小鼠存活期。艾灸关元,可使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增加,免疫反应增强。艾灸关元,确能改善老年动物的免疫状态,提高免疫力,从而产生抗衰老作用,施灸后心脏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搏指数稳定增加,动脉血每分钟氧运输指数和混和静脉血氧分压也呈相应增加。[19]

6.2.14.4 增加机体代偿能力

现代研究证实,刺灸关元氧摄取率明显降低,氧耗量明显增高,故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

6.2.14.5 增高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狗或猴抗体效价

针刺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狗或猴的“关元”,可使抗体效价增高[19]。

6.2.14.6 治疗尿潴留

关元捻针,可使膀胱神经支配完整的尿潴留患者逼尿肌收缩[19]。

6.2.14.7 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配复溜、三阴交,行弱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隔2~3天。

6.2.14.8 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

隔姜面饼灸,每次灸30分钟,每5日灸1次。

6.2.14.9 治疗痛经

配三阴交,针关元时针尖向下,针后加艾炷灸,以小腹部有热感为度。

6.2.14.10 治疗遗尿

取关元透中极,配百会,行中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针后灸关元。

6.2.14.11 抗休克

艾灸关元对休克患者的血压及体温均有升高作用。

灸刺关元穴,对实验家兔因组织胺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对组织胺引起的家兔实验性休克,有抗休克作用。艾灸关元可增加兔的心输出量,不增加心率,减轻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以及钠、钾离子的排泄。

7 经外奇穴名·命门

命门为经外奇穴名[19]。

①出《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疾病、卵巢囊肿、遗尿。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19]。

②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手小指掌侧,近侧指节横纹之中央点。左右计2穴。主治腰腿痛、睾丸炎、附件炎等。一般直刺0.1~0.2寸[19]。

8 参考资料^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0.^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1.^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1-352.^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4.^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1-352.^ [10]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4-125.^ [1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8.^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5.^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2-373.^ [1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1.^ [1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9.^ [1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0.^ [1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1-372.^ [1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1-37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古籍中的命门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类经图翼》:[类经附翼卷三求正录]三焦包络命门辨 《古本难经阐注》:正文 《医旨绪余》:[上卷]六、命门图说 《脉诀刊误》:[卷上]诊候入式歌 《石室秘录》:[卷五(书集)伤寒相舌秘法]十四论命门 查看更多 关键词: 腹白线 通利 清热 藏精 脐下 尿闭 腹横筋膜 两肾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 动脉分布 坚痛 皮支 和腹壁下 小鼠 针刺 头晕耳鸣 命门 小腹绞痛 和腹壁 羸瘦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胎膜早破 璇玑 嗅气味 虚证 虚中风 心斋 蟹睛横出 小儿食癥 现代实用中药 痫黄 痫 涎积 涎唾 先兆子痫 先血后便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先天之本 先天 先煎 先补后攻 仙传外科集验方 夏泽沛 夏 下针 下气 月信 游走血脾痈 饮酒发热 饮酒中毒 引年 阴缩入腹 阴茄 阴陵泉 医宗备要 阳陵泉 足三里 众痹 中脘 中流砥柱 太溪 太冲 神门 三阴交 曲池 内关 列缺 合谷 关元 丰隆 用户收藏: 五积散 一贯煎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苓泽汤 肌萎缩侧索硬化 当归补血汤 消溶肝胆结石片 宝灵肝胆护理丸 溃疡性结肠炎 胆汁 阿胶三宝膏 三宝 气血 产门不闭 虚劳 消化酶 营养不良 温泉疗法 咽喉不利 气化不利 山栀 镇心丹 活心丹 血液 神不守舍 益心丹 抑火安心丹 苍乌暖心丹 清心丹 凉心丹 新增词条: 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的实施方案 WS/T 828—2023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质量控制指标 鼓励仿制药品目录 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 全国传染病应急临床试验工作方案 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办法(试行) 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 GBZ/T330—2024 尿中1,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测定标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Z/T329—2024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总则 GBZ/T300.165—202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标准第165 部分:乙草胺 GBZ237—2024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 GBZ185—2024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 GBZ82—2024 职业性滑囊炎诊断标准 慢性中毒性肝病 急性中毒性肝病 GBZ76—2024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59—2024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WS/T832—2024 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 WS/T 833—2024 蘑菇中毒事件样本采集标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