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案(表格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月相变化的规律表格 3.4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案(表格式)

3.4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案(表格式)

2024-07-17 0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月相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课 型 实验课 课时 1 教材版本 教科版课题名称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理解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 2.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是循环的,而非一次性。科学思维 1.通过画月相,给一个月的月相图片排序等多种方式发现与描述月相变化规律。 2.能够对月相图片进行正确排序。 3.能够根据一定的真理,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以及调整。科学探究 1.能通过仔细的、持续的过程观察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 2.能结合自己平时观察月相的经验,对月相图片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做出月相图片的初步排序。态度责任 1.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2.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 3.了解月相变化对人们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教学重点 通过画月相,以及对月相图片进行观察、排序等活动,使学生对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性是月球的重要特征。教学难点 给相近的月相图片进行排序,能够判断在一个月之中出现月相的时间是什么。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七张月相图片(大尺寸,可磁吸)。 【学生用具】月相变化图片(每组一份)、订书机或燕尾夹(每组一份)。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4课。在第2课和第3课中,通过对影子变化的研究,探索了太阳的特征以及对地球的影响,并明确了月球和太阳一个很大不同点就是月球有月相变化,而太阳没有。 本课通过围绕月相卡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得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不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原理,只需要学生认识到在一月之中,月相有一个不断变化的,从缺到圆,再到缺的过程。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在课外尝试去寻找“亮星”,观察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的位置有何不同。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就有观察月亮的经历,例如中秋节与家人赏月等。他们已经注意到月相会变化,有时候圆,有时候是像小船一样的弧形,而且他们也对月相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好奇心。他们在年级的科学课中对于月相还有过长时间观察和记录,但是他们很难将月相变化与日期进行对应。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一天,或者某个时间的月相,而对月相在一个月之中的连续变化,以及月相变化的规律知之甚少。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新 课 引 入 聚焦导入,激发兴趣 (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两张月相图片,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认识它们吗?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月相(回顾月相概念:月球发光部分的形状,就是月相)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学生预设:认识,这是月相。 学生预设:每天不一样,有时候月相是弯的,有时候月相是圆的,且有顺序。 帮助学生回顾月相概念--月球发光部分的形状。 通过层层递进,趣味性地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月相变化的规律。新 课 教 学 实验探究 活动一:画月相 ,给七张月相排序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知识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引导学生画月相: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七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要大小不同,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观察分析:老师选取7张规律变化的月相卡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 有哪些不同?并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一月当中月亮由细逐渐变大,直到15日左右出现满月),排出每月的上半月月相变化情况) 活动2:给一个月的月相排序 (一)对上半月的月相进行排序。 教师提问:上半月的月相有什么相同点? 1、给学生观看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视频。 2、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月内更多的月相图片,学生根据已经排序好的七张月相图片,将其余的月相图片,放在合适的位置。(小组排序完成后,可以小组间进行互相观看、交流排序的结果,并做出一定的进行修正。) 3、分享学生成果:教师将小组排序拍照上传,PPT展示分享。 (二)对下半月的月相进行排序。 教师提问:农历十五的月相有什么特点 下半月的月相有什么特点 请你按照月相出现的时间先后,对下半月的月相进行排序。 (三)对一个月的月相进行排序。 1. 任务:根据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来进行排序。 2.方法:哪些月相先出现、哪些月相在中间、哪 些月相在最后,然后再排序。 3.要求:排序好的小组可以去参考其他小组的排序,及时修正自己的排序结果。 4.观看视频,注意观察月相变化顺序。 5.播放视频,注意观察照片排序 6.展示正确的图片排序,让学生调整自己的排序。 7.引导学生组内交流:我们的排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给出提示】 共同点:从缺到圆,再到缺。 (从圆到缺,再到圆) 不同点:有的排成圆形,有的排成一字形。 三、交流研讨,形成共识 (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 [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上传有代表性的几组学生的排序照片,全班交流 (交流关注点:排序的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一组交流,全班补充。 (2)播放视频;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 (3)小结,形成共识:一个月里,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4)最后教师板书:弯-----圆------弯 ;上半月亮面在右边,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四、拓展延伸 [材料准备:多媒体] (1)梳理小结:教师再次回归到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出: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学生小结本课的相关内容。 (2)教师出示明月和亮星的图片,提问: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你也可以试试,在不同时间,观察月球和它周围的亮星位置有何不同。 活动一:画月相并排序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出现满月时的农历时间(每个月的十五日、十六日) (2)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认识到月亮有不同形状叫月相。 (3)学生小组互相合作,画出其中月相的形状,并减下来。 (4)学生观察教师在黑板上贴的卡片,发现这些月亮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有峨眉月、满月等等。 (5)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知道了农历初一的时候月亮最细,像眉毛一样。后面,月亮逐渐变大,直至15日左右出现满月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把月相的卡片进行排序。 活动2:给一个月的月相排序。 (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上半月相特点,从初-到十四月相的亮面越来越大。并给月相图片排序。 (二)总结下半月月相的特点,并对月相卡进行排序。 看视频,注意观察,调整自己的排序。组内交流比较。 学生交流排序结果有什么异同点. (2)学生观察月相变化的视频,同时调整自己制作的月相变化照片顺序,做一个月相纸牌。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月相变化的规律 课堂小结,回顾知识。学生认真观察星空并仔细思考,发现规律。 (1)月亮是学生日常中常见到的物体,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月亮变化情况,学生有所了解并且能根据生活尝试作出简单回答。 (2)教师讲解月相概念,展示不同月亮的形状,为学生熟悉月亮形状和完成画月相的任务奠定基础。 (3)学生画月相的过程中会更加了解月亮形状的变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这一环节全班同学一起得出月相是变化的,是不同的,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5)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的假设,完成每月上半月的月相排序。 月相变化的排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直接将一个月的月相同时呈现,大部分学生可能都无法完成。因此,先呈现一个月中比较典型的七个时间段的月相图片进行排序,然后小组讨论、组间讨论,产生思维的冲突。最后通过月相变化视频的观看,再对月相图片的排序做出一定的调整。会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更有利于更多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也有利于保护学生后续对于月相变化的探究欲。 引导学生意识到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揭示正确答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初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对知识点一目了然。 通过课后观察月球与亮星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月球、星空的兴趣,对后续天文方面的学习大有裨益。板 书 设 计总结 通过对月相图片进行排序,了解了一个月之内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缺变圆,再由圆变缺。且上半月亮面在右边,下半月亮面在左边。 月相变化的过程:月初时没有月相,然后慢慢出现一点月相,直到月中出现满月的现象,然后又不断消失,直到月末完全不见月相,这个过程被称为一个周期,正好是一个月。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