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14》如日中天,却没人知道沙滩上的《梦幻之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终幻想14是哪个公司的 《最终幻想14》如日中天,却没人知道沙滩上的《梦幻之星》

《最终幻想14》如日中天,却没人知道沙滩上的《梦幻之星》

2024-07-16 03: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终幻想14》这款网游,在推出之际就宣布目标是超越《魔兽世界》。即使是吃瓜群众,也能从“14”这个数字上,感受得到它的历史有多久远。

《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诞生于1987年,由日本史克威尔(SQUARE)公司制作。《最终幻想》在国内一直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那个网络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即使部分玩家连《最终幻想》的名字都叫不对,但也总归会知道它的存在。

而早在1986年,日本艾尼克斯(ENIX)公司发行了《勇者斗恶龙》的初代作品,最终成为了世界游戏史上最畅销的长篇系列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游戏界公认的RPG(角色扮演游戏)鼻祖,在日本有着“国民级RPG”的地位。

《勇者斗恶龙》​

这两款延续至今的“长命”系列作品,各自撑起了游戏业界“远古时代”的半边天。

正是在这么一个神仙打架的时代,一部系列作品凭借着卓越的游戏制作,硬生生地闯进了这个旋涡之中,它就是世嘉公司(SEGA)研发的《梦幻之星》(《Phantasy Star》)。

这款首发于1987年的游戏,完全刷新了玩家们对硬件极限水平的认知,凭借512K的容量、流畅的3D迷宫、数量繁多的怪物和错综复杂的剧情,被评为8位主机时代的最佳RPG之一,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要知道,同时代的《勇者斗恶龙》和《最终幻想》,都还在循规蹈矩地做着平面卷轴迷宫。

《勇者斗恶龙》游戏画面

《梦幻之星》游戏画面

对于被评为“能用本世纪的主机,做出次时代的游戏”的世嘉公司来说,其游戏制作水平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当时SEGA所使用的8位主机“MASTER SYSTEM”的开发后继乏力,《梦幻之星》系列在主机上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面临任天堂FC(就是俗称的“红白机”)的强大攻势时,难免显得十分疲软。

1993年《梦幻之星》系列最后的正统续作​

《梦幻之星:千年纪的终结》

虽然在《梦幻之星》系列后续之作之中,世嘉公司依然维持着超高的制作水准,可惜主机条件落后,只能无奈躺平了。

世嘉公司:“这就是全村最好的剑了,你们看着办吧。”

其实,硬件上的劣势,并不是《梦幻之星》系列整体疲软的唯一原因,游戏开发其实也是有锅要背的。

如果要问,《梦幻之星》系列中有哪一作没有达成他们的“次世代”制作水平的传统,那必然就是《梦幻之星3:时之继承者》。

这部《梦幻之星》的第三代正统续作,即使不与前两作相比,其画面的评价也的确只能得到“平庸”二字,再加上游戏系统革新的失败,游戏性也大幅下降,《梦幻之星3》自然也就成了这个系列作品中评价最差的一部。

经过了《梦幻之星3》革新的重大失败后,《梦幻之星》系列的制作总算是乖乖回到从前。三年后,世嘉公司SEGA交出了《梦幻之星》系列的最高杰作,也是最后的正统续作——《梦幻之星4:千年纪的终结》,在这部作品中,世嘉公司SEGA的投入远超以往。

在1987年,512K就称得上是“大容量”,而这在这部最后的正统续作上,使用的是24Mbit的“超大容量”。过去优良的传统,得到了完美的继承和发扬,游戏性大幅改善,过去褒贬不一的自动战斗系统,也演变成了如今游戏里随处可见的“宏(Macro)”概念,允许玩家将一系列互不冲突的操作,集合成一个指令。

《魔兽世界》中的宏功能,可以将多个技能绑定在一起,生成一个按钮

然而,这一部《梦幻之星》系列的最高杰作,却迎头撞上了那个时代游戏的巅峰——《最终幻想6》。

《最终幻想6》集其历代作品优点之大成,其完成度之高,被认为是玩家心目中最完美的作品,更是那个时代的巅峰。

因此,《梦幻之星4》的业界最终评价,依然只是“里程碑式”,而这离世嘉公司所期待的、玩家高呼“史上最佳RPG”的评价,却是相差甚远了。

于是,《梦幻之星》系列的正统故事在《梦幻之星4》》落下帷幕,这个世界的千年轮回迎来终结,同时也迎来新时代的序章。

《梦幻之星Online》游戏画面​

比起《勇者斗恶龙》和《最终幻想》至今仍在推出的正统续作,在第四代就落下帷幕的《梦幻之星》,看似早早就退出了竞争舞台。而事实上,在经过七年的沉寂之后,《梦幻之星》系列却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线游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游。

这一次,世嘉公司的野心不只是要在制作水平上取得领先,甚至还向那拥有无限可能、但又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全新领域进发。

然而,《梦幻之星》在网游领域的遭遇,却不得不令人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0年,《梦幻之星Online》发行,当时世嘉公司要面对的网络条件是33.6Kbps的Modem,也就是说当时的网络传输速率大约是4Kb/S,这甚至连2G网络都不如。这极其苛刻的网络条件,正是当时没有多少厂商敢做网游的最大原因之一。

不过《梦幻之星Online》依然做出了自己的水准,在网游这一条路上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世嘉公司通过“本地运算”的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游戏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也就是说在《梦幻之星Online》里,玩家角色以及怪物的行动,全部由本地硬件进行运算,只有伤害和回复等数值需要上传到服务器中。

这为玩家提供了惊人流畅的在线体验,即使是从国外地区连入服务器,也不会有明显的延迟。同时,在游戏性方面,《梦幻之星》战斗系统的优秀程度自然不必多说,种类变得更加繁多的道具系统,更是大大提高了游戏的耐玩度。

最终,《梦幻之星Online在拥有绝对公信力的业界权威杂志《Fami通》上,取得了39分的高分。(《Fami通》评分满分为40分,32分以上即为金殿堂级作品,35分以上基本都被奉为经典。)

《梦幻之星Online2》PC版​

2012年,《梦幻之星Online2》PC版首发,并在半年后登陆掌机PSV。

这款网游不只在日本国内掀起了热潮,甚至吸引了大量的中国玩家。但也正因为如此,催生出了中国游戏圈非常普遍的工作室代练业务,导致游戏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迫使世嘉公司决定封禁所有来自国外的登录。

即便这样,《梦幻之星Online2》在国内还是热度不减,一个角色可以随时切换所有职业的设定,让习惯了网络游戏“一个角色一个职业”的国内玩家眼前一亮,简洁却不简单的装备系统,也提供了十足的耐玩度,让玩家们贡献了大量的在线时间。在他们眼中,这款游戏就是《肝帝之星》。

而另一方面,《PSO2》还有丰富的时装与饰品,提供给玩家随意搭配,隔三差五还会和其他的游戏或动画作品进行联动,这又让《PSO2》吸引了大量的女性玩家。在她们眼中,这款游戏就是《换装之星》。

但无论《梦幻之星Online2》在发行的时候制作水平再怎么超然,内购类的网络游戏,始终和买断制的单机游戏有本质上的区别。在线游戏对于版本持续更新的严苛要求,让它必须始终跟紧市场的步伐,同时也会让游戏显得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市侩”。

任天堂当年也说过,自己不会做手游,因为“做了手游那就不是任天堂了”。但结果,没过几年时间,任天堂还是一脚迈了进这个吸金圈,然后赚了个盆满钵满。可见其中的利益之大,足以让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游戏厂商位置让步。

《梦幻之星Online2》最终也走不出这一难题,一个网游即使在诞生的之初拥有再高的“次世代水平”,也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平庸,《魔兽世界》就是最好的例子。《梦幻之星Online2》也不例外,于是世嘉公司顺应着市场的需求慢慢改变,而《梦幻之星Online2》也开始与《梦幻之星》本来的模样渐行渐远。

2016年1月,在《梦幻之星Online2》进行第四次大型资料片(EP4)更新之前,一月新番里上映了一部与游戏同名的动画。这部简称《PSO2A》的动画,马上就让玩家们明白,那就是EP4的具体更新内容了。

《梦幻之星Online2》动画宣传图​

《梦幻之星》系列当年另辟跷径,选择了遥远未来作为这个科幻故事的主调,而在这部动画里,却上演了如今十分盛行的“穿越”与“类VR游戏”桥段,舞台居然还是现代的东京。这种生拖硬拽般的题材融合,让国内的玩家们倍感不适,毕竟这种稀烂的桥段,我们在网络小说里已经见识过太多太多了,将它放在《梦幻之星》系列里,可以说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但事实却表明,世嘉公司的商业头脑也同样优秀。对于EP4的更新内容,日本玩家的反响相当不错,毕竟这些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网络小说桥段,在日本那边才刚刚打开市场。起点中文网领先世界二十年这句话,可不光是嘴上说说的。

直至今日,《梦幻之星》系列的问世,已经超过了三十个年头,《PSO2》的运营也将要迈入第七年。

就和《魔兽世界》一样,这两款曾经的“次时代MMORPG”,如今已经落入凡尘,不再拥有超然的地位。只不过,瘦死的骆驼始终是要比马大的,更何况它们可还没有死呢。

世嘉公司的《梦幻之星4》曾惜败于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6》,而史克威尔最终却被推出《勇者斗恶龙》的艾尼克斯合并。就算历经世事变迁,这三款系列作品依然健在,只不过它们之间再也没有了火药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