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地震报道4个突破技巧!7点注意事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新地震报道内容 泸定地震报道4个突破技巧!7点注意事项!

泸定地震报道4个突破技巧!7点注意事项!

#泸定地震报道4个突破技巧!7点注意事项!|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泸定地震报道4个突破技巧!7点注意事项!

传媒茶话会

|

2022-09-06 19:08:53

0

作者 | 编辑部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9月6日14时,四川泸定地震已造成66人遇难。

面临余震不断、物资短缺、疫情持续等复杂因素,媒体报道泸定地震时可以重点关注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不能到现场的媒体,可以从哪些角度跟进报道?

9月6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副总编辑赵安平,《健康报》总编室主任李天舒,《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杨华、时政部记者王晓晔,5次深入汶川采访的湖北媒体人张欧亚,和一名科技减灾工作者。

不在现场的媒体如何报道?

1.多渠道获取一手素材

地震叠加当地疫情防控,现场采访报道存在困难。媒体该如何获取新闻线索和一手材料?

《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杨华认为,媒体可以迅速连线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参与救援的一线队伍,在救援救灾的同时,协助进行视频连线、网络连线等采访报道。

比如,在震区的消防救援和专业队伍,他们同时也会拍摄和记录第一手的救援进展和震区情况的视频、图片,媒体可对口联系,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获取线索和素材。

《中国应急管理报》一方面立即派出了记者奔赴一线,另一方面发挥了应急系统内救援队伍、工作组赴灾区从事救援、评估的优势,和前方人员保持联系,由他们提供一手信息,后方编辑再进行整合,打好报道配合战;人民网联系到了乐山消防队,发出了消防员带搜救犬手脚并用赶往震中的视频。

有条件的媒体还可以发动用户通过拍客或拍者系统,上传拍摄到的现场画面,来获得一手资料。

此外,联系当地居民、汽车行车记录仪、建筑物摄像头等也可能是素材来源。红星新闻就发布了一条行车记录仪记录下的地震瞬间,视频中整条道路都在摇晃,路旁建筑物瞬间倒塌。

2.从细节入手

地震发生后,公众对遇难者、失踪人员最为关注,除了及时报道这些人员的情况,救援现场还汇集了消防、应急、通信、电力等领域的救援人员,甚至还有不少媒体同行,媒体报道中不仅可以关注救援人员的所做所为,记者们的工作情况也值得关注。

“除了谈灾难中的人,还可以谈某栋具体的建筑、某条路,甚至当地是如何给受灾群众保暖的,如何保障用水用电等。”上述科技减灾工作者提出建议。

3.跳出震区做报道

5次深入汶川采访的湖北媒体人张欧亚建议,地震和其他突发事件有不同特点。灾区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受地震波及的地区,都可以纳入关注的范围。如果不能到震中核心区,媒体不妨放宽眼界,换一个视角,从其他受到地震影响的地区作为突破,进入、采访报道。

据张欧亚回忆,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当媒体都在聚焦震中汶川时,他率先进入北川中学,并发回了报道。

“媒体可以站在更高远的视角、跳出震区做报道,例如着眼地震所在川西地区、大渡河流域、横断山脉等,从汛期防灾减灾工作入手。”上述科技减灾工作者表示,媒体还可以根据历史规律进行总结性报道。

比如人民网就关注到此次泸定地震是2017年九寨沟7级地震后四川发生的最大的地震,并且整体回顾了过去5年四川发生的455次3级以上地震。

张欧亚也认为,记者在报道时也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比如泸定就是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地方。可以将此作为背景材料,也可以结合此次地震,深度还原这座具有浓厚红色文化的西部小县城的发展变化和人文历史风貌。

4.以更严谨的态度做好报道

“通过连线采访,前线救援人员获取信息,虽快速便捷,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杨华指出,救援人员在前方受任务要求、网络通信条件的限制,传回的图片、视频、相关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连线采访有的是只言片语,有的是延时信息,因此,记者在信息的整合、深加工、求证核实、校对把关方面更加严谨细致,确保准确才能发布,防止为抢时效出现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事实性差错。

建议关注哪些话题?如何关注?

1.伤亡情况

地震发生后公众最关心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对伤亡情况、受灾情况的信息需求最为迫切。

《中国应急管理报》时政部记者王晓晔也提醒,媒体对遇难者的关注要谨慎,切不可造成二次伤害,或者由于此类内容的过早介入,营造出“救援已经结束”“提前宣判遇难”等错误拟态环境或者造成“新闻加速”。

2.地震情况

媒体对地震本身的报道,例如地震烈度、地震类型、震中位置、受灾范围等进行披露,满足公众对信息的知情权。

3.救援进展

救援现场是地震报道的前线阵地。大到政府的救援部署、救灾进展,小到具体某地的救灾行动、救灾现场中遇到的困难,这些都是受众关注的重要信息。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副总编赵安平说,目前的传播形态中,直播是首选,代入感现场感也很强,但一定要注意直播不能干扰抢险,不能为了找到好角度,去指挥抢险人员,甚至中断抢险去接受采访。同时,新闻报道有一个符合公序良俗的基本伦理要求,不能为了追求眼球吸引力,在直播中直接展示血淋淋的场景。

4.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

消防员、交通保障、通信保障、救援司机、地质队员、当地村民等等,他们都是抗震救灾的亲历者,尤其是可以多关注黄金72小时救援中幸存的被救的人员,这是公众最关注的。

5.救援背后、重建家园的故事

王晓晔建议,媒体可以关注救援情况背后的故事,把各类数据化成鲜活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援故事,化成重振精神、生生不息重建美好家园的人物故事,引发公众共情的同时,帮助构建公共记忆。

张欧亚告诉传媒茶话会,记者要善于观察,寻找第二落点,可能更具有震撼的力量。

采访2008年汶川地震时,历汶川生命大抢救,张欧亚暗观有受灾群众静静走向原野割麦、耕田、插秧,以己之力努力重生,而他们身后堆满废墟瓦砾,内心感到深深的震憾。

他走进多个村庄,采写的《余震还在持续,希望已经种下》,令读者在压抑已久的沉悲中为之一振 。

6.做好后续报道预案

媒体可以参考震后发展阶段来做好报道策划。

一名科技减灾工作者向传媒茶话会介绍说,地震是一种区域性自然灾害,震后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快速响应阶段,与地震灾害相关的各部门做出快速预判,例如地震局、水利局、自然资源部等对地震情况有个初步预判,随即确定应急响应的级别。这个阶段一般是震后24小时—72小时,这也是黄金救援的72小时。目前,泸定地震正处于这一阶段。赵安平强调说,这个阶段是最牵动人心的,也是抢救生命的不可逆的唯一希望窗口期,这个时候媒体唯一的聚焦点应该是现场抢救生命。

第二阶段是摸排阶段,详细摸清地震危害,针对伤亡、财产损失、生态损坏等情况进行应急排查,这个阶段根据地震烈度不同持续时间不固定。

第三阶段是恢复重建,根据地震强度大小,应急处理可能出现从临时安置帐篷,到活动板房的变化过程,后续才是建筑物重建过程。

“对可能影响救援的天气、疫情变化、物资情况等,媒体应该做专题考虑,对每一项内容单独策划,提前储备采访对象、了解有关信息。及时提供有效信息,消除公众疑虑和恐慌,稳定舆论环境。”王晓晔讲道。

7.关注次生灾害

地质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之一。当前余震不断、大渡河支流发生断流,根据气象部门预报7日到8日泸定将有大到暴雨,这些情况可能进一步导致滑坡、泥石流、山洪、落石、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建议媒体紧密关注天气情况和地质情况,从而为提前做好应急值守和群众转移提供帮助。

上述科技减灾工作者提醒说,泸定地处康定、石棉等几个县的交汇处,地形复杂、承灾能力弱,并且震中在海螺峰山峰上,地震影响会沿着山体辐射到周边区域,媒体可以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关注报道。

8.防疫科普

《健康报》总编室主任李天舒提到,后续报道中,媒体可以关注灾区的防疫消杀工作,比如疾控部门对可能受影响的水源地开展监测,对蚊蝇等病媒生物的消杀;也可以邀请相关公共卫生系统的专家为当地居民做好灾后的医学防护科普。

7点报道注意事项

1.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地震是大众所密切关注的话题,面对灾情的发生,媒体应该在第一时间公布和地震相关的准确信息,扼杀谣言产生的温床。同时,新兴的媒介技术,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传播范围变广。因此,在做和地震相关的报道时,媒体本身也需要防止报道内容不实,以免加深群众过度恐慌或者过度放松的心情。一句话来说就是,新闻报道要跑得过灾难,也要跑得过谣言。

泸定地震后,蝙蝠乱飞、人困厕所等谣言接踵而来,《北京日报》发表评论称“莫让谣言成为地震次生灾害”。媒体及时阻断谣言的传播链,回应群众关切,做好谣言的粉碎机。

面对谣言,杨华认为,媒体要密切关注、分析原因,积极发挥止谣辟谣、解疑释惑的重要作用,针对性引导回应。同时,通过实地采访、专家访谈等方式,对谣言进行精准地科学阐释,帮助公众科学认识、理性对待。

“自然灾害报道必须做到三个准确,一是伤亡人数准确,二是风险位置准确,三是应对责任准确。”上述自然灾害领域专家强调,由于不同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口径可能不同,一旦发布不准确信息可能影响救援。

此外,他提醒媒体发布对灾区气象、地质等未来趋势的研判时也要真实准确。比如陆续有媒体报道泸定地区未来有降雨、大渡河断流,做报道时要准确表述出降雨时间、强度、断流位置等,避免信息不明确、又把情况形容得很严重给群众造成恐慌。

2.以人为本,以生命至上为基点

在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媒体要有“人文关怀”的一把尺。

在采访中,记者的问题设置、采访时机等方面要特别注意受访者的情绪。试想一下,刚刚遭遇天灾的受访者,可能还在失去亲人的苦痛中,媒体一下子把他们推到聚光灯下,他们是否能承受?这次采访会不会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二次伤害?

不能为了流量和深度,不顾人情,打破砂锅问到底。赵安平还提示,要重视灾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多做这方面的宣传。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的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次抗震抢险,心理危机尤其是应激反应方面的干预必不可少。

3.少做煽情性报道,多做理性报道

煽情报道过多,不仅不能满足公众对灾情信息的需要,偏离了媒体及时、准确传递灾情信息和聚焦救灾、灾民这些主题,还有可能对公众的情绪产生错误的引导。同时,有关灾难的报道中,有深度的、解释性的报道偏少。

例如,在某台的汶川地震赈灾晚会上,主办方请来了被称为“中国最坚强女警察”蒋敏参加活动。某主持人在明知蒋敏因公未能回家的情况下,还继续追问她:“地震前一天5月11号就是母亲节,当时您回过家吗?震后,亲人的遗体找到了吗?”这段自作聪明的“煽情戏码”,不顾当事人内心感受,引起了观众的不满和愤怒。

地震报道不是报道悲伤,而是应在第一时间告诉人们“哪里地震了?提醒附近群众注意防范地震引发的洪涝、滑坡等灾害”。媒体应该抓紧报道的“黄金时间”,把报道用在“刀刃”上,重点传播灾情、救灾等信息,莫让煽情的报道影响人们对现场的认知。

4.持续跟踪灾后动态

截至9月6日7时,泸定地震已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10次;震后大渡河支流湾东河发生断流,甘孜、雅安提前转移下游受威胁区域群众;另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3天将有暴雨。

震后情况复杂,受灾地区面临余震不断、道路阻断、物资短缺、通信不畅的困境,救援进展、应急处置措施等媒体都可以跟进报道。

此外,目前地震摸排工作还没有完成,海螺沟景区内游客、民宿的情况,大渡河水位是否稳定等信息还需进一步确认。

5.既要注重报道议题的多样性,也要避免议题失焦

针对泸定地震的报道要注意报道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不能只聚焦于单一的报道议题,更要谨防报道议题失焦。

例如,通过还原海螺沟地形地貌、报道震中现场情况,不仅丰富了报道的维度、角度,还能够帮助救援人员做决策。

再如,受灾群众安置点是如何选择的、安置点所处的地质情况、有哪些应对余震的方案和基本物质、生活是如何保障的,从而体现出震后科学、安全有序的应对工作等。

6.救援工作优先,切忌为了报道给救援工作添乱

在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不能妨碍抗震救灾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为了流量、为了独家新闻报道给抗震救灾工作添乱。

对此,《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副总编辑赵安平建议记者提前抓紧时间恶补抗震救灾知识,快速了解灾区基本情况,面积、人口、特产、文化等等,节省现场采访的时间。同时,需详细记住抢险队员、受灾群众等采访对象的姓名单位等具体信息和联系方式,这样既可以保证报道真实性,也方便事后补充细节。

7.一线报道记者注意人身安全与健康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发的《地震灾害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技术指南》《地震灾害面向公众的卫生防病知识要点》等指南规范,李天舒建议,在前方做采访报道的记者除了要做好疫情防护外,还可以备一些简单、常用的药品,如防治肠道传染病、防治感冒以及治疗外伤的药。同时,记者在灾区时不可饮用有污染、未经消毒的生水和食物,谨防感染病菌,以防发生传染病。另外,也需注意选择经过消杀的卫生间。

赵安平补充道,在灾区采访时也需要戴专业的防护口罩,防止呼吸道感染。并备好防寒防水衣物,携带一些补充热量和盐分、提高免疫力的便携食物,如牛肉干、西洋参含片等。同时注意远离废墟,特别是有动物、遇难者尸体、有积水、有蚊虫滋生的地方。此外,休息时也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地方,避免余震造成伤害。

扫描二维码查看

《地震灾害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技术指南》

《地震灾害面向公众的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