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要想搞好人际关系,了解这三个阶段,受益终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曾仕强讲人际关系十条 曾仕强:要想搞好人际关系,了解这三个阶段,受益终生!

曾仕强:要想搞好人际关系,了解这三个阶段,受益终生!

2024-04-13 23: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而廉颇在知道原因后负荆请罪,丝毫不在乎丢脸面,可见老将军的诚恳。

二人也因此事成为至交好友。

佛祖释迦牟尼说过:“知道自己的愚笨就是聪明人。”

一个人由发现自己的缺失到改变自己的行为,正是务实求本的实践。

当然要想打好这个基础工程,要学会多看、多听、多想、少说。这就是为什么人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左右脑,而只有一个嘴巴。

初出社会的年轻人最好多看多听,先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然后才来动脑筋改造环境,最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

虽然,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过是基础工程,做好它并不表示一定成功。

但是,只有把基础工程做好,才能在上面建造一些“高楼大厦”。

02 随机应变,择善固执

人际关系的第二个阶段为不执着,我们知道务实求本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但人际关系如同逆水行舟,是不进则退的。如果不能随时注意调整,久而久之,人际关系只会转坏而不可能转好。

所以真正务实需要不执着的修养,才能够适当地调整策略,使人际关系的根本得到稳固。

不执着就是我们常说的随机应变,任何事情都需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制宜,不可以一成不变。

天下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都在变化的。

所以我们必须富有改善意识、运用敏锐的眼光,发挥自己的智慧,不断寻求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以期人际关系能够日新又日新。

不执着的重点,必须放在“不可不变,不可乱变”上面。

不可以一心求变,却忘掉了务实的根本,也不应抗拒变革,不利于固本。有所变还要有所不变,所以称为“以不变应万变”。

孔子讲“学则不固”,意思是刚开始学习时不要固执,其实就是要求人们不执着。

不执着的目的在于择善固执,善的标准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

由学则不固到择善固执,其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时间和空间。

配合时空的变化,从所学的多元方案中,选择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便是择善固执。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再好的人际关系也不能让它成为一潭死水,时间久了一定会变质的。

随机应变,择善固执正是梳理人际关系的妙法。

03 追求中庸,寻求合理

执着如果有时对,有时不对,是执着得不合理的证明,这就需要继续修行,勤加磨练,以求“不变则已,一变便合理”,达到中庸的境界。

中庸之道,实际上便是一切求合理,这是人际关系最高的层次。

以前经常听说一句话叫“一碗水端平”,但是我们知道,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会把一碗水端平的。

你能做到别端洒就已经不错了,每个人的要求都不一样,怎么可能都满足呢?

所以说,中庸要做的不是绝对公平,而是合理。

要想做到中庸合理是非常难的,它值得我们努力一辈子,成为终生努力的长期目标。

孔子说:“射箭很像君子的做人之道,射不中正鹄,不要怪来怪去,要反求诸己,怨自己的功夫不够。”

自己做不到合理,不必怨中庸,应该反过来问自己“为什么凡事合理对我而言如此困难呢”?

人际关系的合理化,不仅在于努力提高不固而中的能力,还有赖于自己的声望。

尽管中国人很讲道理,却往往把道理和人连接在一起。

同样一句话,声望不够的人说出来,便是人微言轻。换一位有声望的人说出来,马上显得有分量。

中国社会经常有理讲不通,而且可能越辩论越各有所偏而难有交集。

这个时候如有声望高的人出来裁决,往往容易沟通。然而培养声望相当困难,需要重视伦理道德,更需要时间的考验。

所以,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才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也是大家必须努力达到的目标。

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中国人一辈子都在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怎么能糊里糊涂地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呢?

对照本文所讲的三个阶段,看看自己需要在哪方面加强,希望能对你以后处理人际关系有一定裨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