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济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街杀死曹髦,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曹髦怎么念 成济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街杀死曹髦,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成济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街杀死曹髦,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成济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街杀死曹髦,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在郭太后帮助下,趁着曹爽兄弟跟随魏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之际,关闭城门,将皇帝和曹爽兄弟关在城外。

让人惊掉下巴的是,手握全国兵马大权的曹爽竟然就此向司马懿投降,交出了手中的兵权,不久被司马懿杀害,并夷灭三族。

从此之后,曹魏大权尽数落入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续把持朝政。

2.曹髦

公元254年,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的大将军之位,立夏侯渊之子夏侯玄为大将军。

事情败露,李丰与张缉等人身死族灭,司马师又废黜了张皇后。

后来司马师担心曹芳对自己怀恨在心,便废了魏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之孙,算是曹芳的堂兄弟,即位之时年仅14岁。

曹髦登基之初,便效仿东汉孝文帝,数次辞让,谦虚有礼,无奈此时曹魏大权已经尽数落到司马师手中,曹髦隐忍数年,权威日渐削弱,皇权振兴无望。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掌权,眼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甘心引颈就戮,坐等到禅让的那一天,于是他奋起反抗,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用壮烈的死亡,延缓了魏晋禅代的历史进程。

3.曹奂

公元260年,曹髦欲讨伐司马昭,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成济弑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

曹奂,本名曹璜,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之子,说起来还是曹芳与曹髦的叔叔。

曹奂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手中毫无权力,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

公元265年,随着司马昭的去世,司马炎继位之后,就开始篡夺魏国政权,建立晋朝,曹魏正式灭亡。

要不是曹髦被司马昭手下的人当街弑杀,给司马昭背上了“弑君”之名,司马昭早已经登基称帝,也等不到他的儿子司马炎了,所以说曹髦的死延续了曹魏的政权。

皇帝造臣子的反?

南北朝时期,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为了摆脱权臣高澄的控制,与心腹准备挖地道出京然后号召天下兵马与高澄决一死战,后来被高澄发现。

高澄大怒,带兵入宫,质问孝静帝:“陛下何意反邪!”

孝静帝平静地说:“自古以来,向来只有臣子造君王的反,哪有君王造臣子的反的?”

东魏时期孝静帝的情况与曹髦何其相似!

曹髦也是不满司马昭大权在握,尤其是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时候,他知道司马昭已经等不下去了,再不反抗,就只能乖乖禅位了,于是曹髦这才奋起反抗。

公元261年6月1日晚,曹髦亲自带人夺下陵云台发放的铠甲兵器等物,准备立即率领宫中宿卫与奴仆一起出宫讨伐司马昭。

不巧的是,当天夜里,天降大雨,曹髦只能改日行动。

于是曹髦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今天我要亲自与你们一起出宫讨伐他。”

当时王经劝阻曹髦,他觉得曹髦的人手根本不足以与司马昭对抗,整个京城的兵力基本上都掌握在司马昭手中,毫无胜算。

但是,曹髦知道,继续等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是铁了心,不成功便成仁!

曹髦说完之后,就入宫去见郭太后,王沈、王业走出宫门,便邀请王经一起去向司马昭告密,虽然王经拒绝了,但是这二人却将曹髦的计划一字不漏地告诉了司马昭,使得司马昭已经做好了准备。

6月2日,曹髦拔出剑登上辇车,率领宫中宿卫与奴仆总共几百人,声势浩大地向司马昭府中进发。

成济弑君

刚出宫门没多久,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带领一支人马前来截住了曹髦的人马。

曹髦二话不说,身先士卒,举起剑就朝着贾充的人马砍去,这些士兵虽然是司马昭的心腹力量,可是曹髦毕竟是曹魏皇帝,皇权深入人心,这些士兵也不敢反抗。

贾充人马虽多,但是有曹髦在,这些人束手束脚,眼见有溃散的趋势,贾充麾下的成济就问他:“事情紧急,你说该怎么办?”

贾充说:“司马公仰着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事到如此,已经没什么可问的!”

成济顿时知道贾充之意,道了一声“是。”便立即抽出长戈上前,直接朝着辇车上的曹髦刺去,长戈刺穿了曹髦的身体,曹髦当场倒地身亡。

随着皇帝的死,这场“皇帝造反”的闹剧就此剧终。

其实,曹髦讨伐司马昭的军事行动,哪怕没有王沈等人的告密,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可以说,这是一场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不对等的讨伐。

只是曹髦能以天子之身,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用壮烈的死,赢得了帝王的尊严,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弑君的代价

在封建时期,皇帝被宣扬为天命所归,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哪怕是历代权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自觉维护皇帝的尊严,所以极少有以臣弑君的现象发生。

哪怕是想杀皇帝,也会先废了他的皇位,然后再暗中杀死,比如董卓杀死少帝刘辩就是如此,刘辩并非死于皇位上,所以董卓也算不上弑君。

相比而言,成济当街弑君造成的影响,可见 有多严重。

当然,名义上弑君的是成济,实际上成济却是封贾充之命,再追究根源上,他们都是司马昭的心腹,其实真正弑君的罪名还是要归咎到司马昭身上。

司马昭为此付出代价了吗?

这是肯定的,要知道曹髦之所以迫不及待去讨伐司马昭,就是 因为司马昭已经受封为晋公、加九锡、升相国,成为人臣之极,下一步就等着改朝换代了。

要不是曹髦之死,让司马昭背上了弑君之名,司马昭不久之后可能就已经坐上了皇位,而不是等到他的儿子司马炎成为开国皇帝。

除了司马昭之外,弑君最大的责任应该在于贾充,毕竟是他亲自下令的。

虽然陈泰强烈要求司马昭杀死贾充,以谢罪于天下,但是司马昭还是一力保下了自己的心腹,贾充并没有受到影响。

贾充有司马昭作保,而成济就惨了,弑君之罪,总需要有人来扛,司马昭不可能,贾充被司马昭保下了,结果就只有亲自出手的成济了。

最终结果就是,成济被杀,并被夷灭三族,连他的哥哥,在军中的成倅也被牵连而死。

济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收济家属,付廷尉。”太后从之,夷济三族。——《晋书》 被当做替罪羊的成济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要是早知道自己会身死族灭,成济还会听贾充的命令行事吗?

显然不可能!

只能说明,成济在出手的那一刻,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司马昭当做弃子,他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听命行事的武将,上面指哪儿自己就打哪儿。

他压根儿没意识到弑君的罪名究竟有多大,影响有多恶劣。

在成济应贾充的命令上前的时候,他心中必然还在想:“看看,其他人都不敢对小皇帝动手,只有我成济敢为人所不能,今日之后,我一定会进入大将军之眼,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从这也能看出,成济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他为什么要亲手杀死曹髦,为的不就是要讨好贾充,讨好司马昭么?

他知道,一旦自己挡住了曹髦,必然会立下大功!

可笑的是,他只看到了大功,却对即将到来的大祸毫不知情!

《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祸向来是相互依存,对于成济来说,想要立大功,却不知道大功所伴随的大祸!

一切都是利欲熏心,自取灭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