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快乐的文学,还有忧伤和诗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曹文轩的生平 曹文轩: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快乐的文学,还有忧伤和诗意

曹文轩: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快乐的文学,还有忧伤和诗意

2023-03-23 10: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曹文轩: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快乐的文学,还有忧伤和诗意

2016年04月10日 06:07 来源:华西都市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参与 评论

对于当下的国内儿童文学创作,曹文轩有自己的批评:“现在的我们有许多观念,一说就作为真理接受下来。举一个例子,有次我给一个小读者写寄语,孩子的妈妈直接说,曹老师我都给您想好了,您就写:‘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听到这话,我非常悲哀,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这话站得住吗?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也是给孩子带来审美快感的文学。这里的快感,包括喜剧快感和悲剧快感。一部世界儿童文学史,80%都是悲剧性的,安徒生童话中主体是悲剧的,例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这里,我想再问今天的孩子们,

原标题:曹文轩: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快乐的文学,还有忧伤和诗意

英国有《哈利波特》那样风靡全世界的幻想作品,我们为什么没有?法国有《小王子》这样的儿童和成人都适合看的畅销经典,我们为什么没有?一提到当下国内的儿童文学,很多人都会在心底不由自主地冒出这样的疑问。作为拥有世界最大儿童文学读者群的国家,近些年来,中国的童书阅读热,儿童文学所取得的市场业绩,都是有目共睹的。

杨红樱的校园文学,郑渊洁的童话大王,曹文轩的诗意童话,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都是市场上的畅销读物。与此同时,对于国内的童书作品多数过于低龄幼稚,想象力匮乏,高质量者罕见的批评之声,也是屡见不鲜。

曹文轩

曹文轩

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国际安徒生奖”。儿童文学的“诺奖”首次花落中国,令国内的儿童文学作家同行感到非常振奋,也让读者对儿童文学给予更多的热情和关注。有评论家称,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与莫言获得诺奖、刘慈欣获雨果奖一样,能缓解中国儿童文学渴望被世界认可的焦渴。有人说,这是对整个中国儿童文学在世界上定位的一个重新肯定。

我们当下的儿童文学到底怎么样了?我们找到几位国内当下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近距离看看他们到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走近儿童文学作家,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结果有令人欣喜的地方。比如,在思想观念上的新颖。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不能总是一味歌颂快乐,应该让孩子感受到适当的悲剧美育,增加灵魂的深度。

比如,在写作队伍上出现的新现象,写出众多优秀成人阅读文学作品的虹影,近一两年重心转移到童书的写作来,写出有将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壁垒打通倾向的儿童文学作品,令人眼前一亮。比如,在受众读者群体上,像孙卫卫、殷健灵等人的儿童文学作品,读者主体虽然依然是儿童,但成年读者也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得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美感。

小“诺奖”得主曹文轩:

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国际水准的儿童文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在一篇名为《我们手拉手,走进甜梦里》文章中,在评析第九届(2010-2012)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时,对国内当下的儿童文学整体发展状况作了如此的描述:“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进入千帆竞发、千峰争秀的黄金发展期。儿童文学的题材、风格也愈加丰富多样。既有校园小说,也有动物小说和描写昆虫世界的散文。此外还有幻想小说,既有反映都市儿童生存状态的,也有关注乡村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精神风貌的,还有历史小说。”

在曹文轩最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中,他写了一个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6年小学生活。6年中,他与小伙伴们一起,见证并参与大人们扑朔迷离的忧伤纠缠,自己的心灵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作品格调高雅,自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宣读曹文轩为2016年的获奖人后,这样评价获奖人曹文轩及其作品:“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他的作品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得到儿童文学大奖,曹文轩也很自信:“中国儿童文学应有足够的自信心。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其实有相当高的水准,我们把自己看得太低了,把人家看得太高了。我们要告诉世界,中国的儿童文学是如此有品质的文学,一点儿也不比你们差。”

儿童文学带给孩子不仅是喜剧快感,还应有悲剧快感

对于当下的国内儿童文学创作,曹文轩有自己的批评:“现在的我们有许多观念,一说就作为真理接受下来。举一个例子,有次我给一个小读者写寄语,孩子的妈妈直接说,曹老师我都给您想好了,您就写:‘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听到这话,我非常悲哀,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这话站得住吗?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也是给孩子带来审美快感的文学。这里的快感,包括喜剧快感和悲剧快感。一部世界儿童文学史,80%都是悲剧性的,安徒生童话中主体是悲剧的,例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这里,我想再问今天的孩子们,你们就不需要读安徒生了吗?阅读使人高贵,给小朋友的寄语写祝您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可是一味的快乐,算得上健康的成长吗?这个定义是不完整的定义,没有忧伤,没有有质量的生命,完整吗?”

在曹文轩看来,美、情调、意境、诗化、感动、悲悯、善,所有这一切,都将它们看成是文学不可或缺的元素。

有些幻想图书“装神弄鬼”缺乏接地气“记忆力”

在当下国内的儿童图书市场上,幻想文学成为一种被大家热捧的形式。对于当下流行的一些玄幻想象作品,曹文轩认为:“有些图书一看就明白,一出手就是装神弄鬼。表面上看起来想象力很丰富,实际上没有任何经验感。好的幻想作品应该像《魔戒》那样,把对人性的理解用幻想形式表达出来。建立在强大的、浓厚的经验基础上,这样的想象才是有益的。2007年,我的第一部幻想文学《大王书》出版。为了这部书,我整整准备了8年。这8年里,我看了20多本关于人类学的著作,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早期人类社会,让想象力更加扎实、更接地气。现在很多儿童文学新人作家偏爱奇幻、幻想类作品,这是非常值得忧虑的事情。当我们在追求‘想象力’的同时,更不能忘记‘记忆力’。”

曹文轩甚至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关于过去和历史的、记忆的现实主义写作更为重要,“这些年,我们强调了太多的想象力,而我们忘记了有一种比想象力更重要的东西,叫记忆力。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记忆力,是比想象力更重要的东西。但现实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大量的年轻写手,他们已经不再去记忆当下,记忆现实,记忆历史。所以一出手、一开口就是那些玄幻的东西,这些玄幻的作品,背后没有深厚的经验支撑。”

北大文学教授写童话 跟自己美学情趣有关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儿童文学总是与内容浅显、小儿腔分不开。

曹文轩认为,文学水平不应以门类来区分,“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很小,无非是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语言不能过于艰深、暴力和色情等。就文学性和艺术性而言,它和通常的文学门类没有什么不同。文学的门类界限只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优秀的作品是超越文学门类的。”

曹文轩透露,他选择儿童文学的重要原因,并不是单纯地去为孩子写东西,而是跟自己的美学情趣有很大关系,“我比较向往诗性的,以及人类存在的状态。儿童文学、儿童视角能帮我实现,达到我向往的东西,满足我的美学趣味。我发现,当我站在儿童视角,一旦投入到那个语境中,整个故事的走向就全部改变,就像产生了很不一样的化学反应。而这些故事,一旦用成人文学的视角考虑,包括存在于故事中的同情、悲悯,都会完全改变。用儿童视角写作,我所编出来的故事是别人编不出来的,因为我的角色是孩子。”

惹人注意的是,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的曹文轩,是儿童文学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研究型学者。他是北大教授、博导。

对自己的双重身份,曹文轩认为这两者是互相滋润的,“我今天之所以把作品写到这个程度,就是因为这些年做学问带给我对这个世界更深刻的分析和认识。不做学问的话,这样的深度不会有。又因为我搞创作,对文学作品有了独特理解,能体会到作家创作时的感受,所以,一般批评家感受不到的东西,我能感受到。”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智能抓取

标签:作家 刘慈欣 莫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参与 评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