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谱》前言、叙、跋与四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曲谱神器 《神器谱》前言、叙、跋与四序

《神器谱》前言、叙、跋与四序

2023-11-13 1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神器谱》算是前序最多的兵书之一,古今读者阅完此书无不佩服,对作者的遭遇感到可惜,然而《神器谱》在当时并不是大路货,作者也没有将其书散出民间,这点可以从明朝各兵书少有抄录其书得以窥见,即使是茅元仪这个藏书众多,广纳群书的作者也没找到此书,可见其有可能是藏于北京的官府之中,并没有流传于民间。很多兵书只抄录最初的鲁密铳、西洋铳、掣电铳与迅雷铳这四种火器,这是因为《神器谱》只在最初得到支持,后面因制造银两库存资金导致的攻訐政爭导致赵士祯不得不停止造器,故而后面的《续神器谱》的火器就不为人知了。直到明崇祯九年(1636)山西绛州韩霖编的《守圉全书》才首次大量抄录《续神器谱》的内容,但依然缺乏《防虏车铳议》的鹰扬炮等战车内容。第二次大量抄录是清代雍正时期名臣“年羹尧”编辑的《治平胜算全书》,但内容比《守圉全书》更少,但因未刊行,流传不广。明清民间藏家虽然也有收藏《神器谱》,但由于《神器谱》有好几个版本,故而内容大多不全,反倒是赵士祯针对的日本人收藏的《神器谱》最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历史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日本藏的各版本《神器谱》也逐渐以电子书的方式流传中国网络,最初起到良好宣传作用的就是《龙门集  神器谱》。前言

《神器谱》,明赵士桢撰。赵士桢,字常吉,号后湖。浙江温州乐清县人。关于他的名字,史籍记载不一,有作"桢",有作"祯"。就在《神器谱》中,亦因各版本不同而各异,《艺海珠尘》本、《玄览堂丛书》本均作"桢",《澹生堂书目》作"祯",《千顷堂书目》卷十三作"桢",卷二十六却作"祯",而日本古典研究会发行的《和刻明清资料集》第六集中《神器谱》解题以为"桢"是"祯"的误刻。今据赵士桢手书明代《重建汉东瓯王庙记》:"试中书舍人事、直文华殿典理秘书、郡人赵士桢书"原件,应作"桢"。关于他的生卒年代,亦不可确考,据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赵士桢所进《防虏车铳议》中"臣行年五十"句,可推知其生年约在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赵姓在乐清为世家,为宋太宗之后裔。赵士桢的祖父赵性鲁,官至大理寺寺副,曾入史馆,预修《大明会典》.工诗词,尤精书法。《岐海琐谈》称其书法"壮岁妍妙飞动,自成一家,晚益清劲遒逸,自中规度",因此而受宠于明世宗。赵士桢受其影响,亦擅长书法。为太学生时,游于京师。他把自己的诗作题写在扇子上,被宦官带入宫中,酷爱书法的神宗皇帝看到了,极表赞赏,遂以布衣召人。万历六年(1578年),授鸿胪寺主簿,后又受召入直文华殿,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晋升为中书舍人,"又十余年不进秩以殁"。据此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三《金华二名士》。

我们可知,赵士桢任中书舍人十年以上。因此他可能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以后的某一年去世的。如果把"十余年"作中间数十五年计算,那么他可能是在1611年前后去世的。新版《乐清县志》据此将其卒年定为1611年。

赵士桢的家乡温州,常遭倭寇的侵扰。赵士桢自小就了解火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抗倭名将戚继光等都曾使用过火器,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当时的火器缺陷也很多,亟待改进。赵士桢为此注意研究军事及火器技术的书籍,留心访求神器。他与戚继光的部属林芳声、叶子高、吕概等关系密切,从他们那里了解倭寇所使用火器的情况,并与他们共同研讨火器的制作。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赵士桢在温州同乡平阳人游击将军陈寅处见到西洋番鸟铳后,很受启发。即向因进贡而留居北京的土耳其掌管火器的官员朵思麻请教。其间见到朵思麻收藏的噜嘧铳。他详细观察和询问了该铳的结构、制造和使用方法。在长期积累和钻研的基础上,赵士桢不顾讥笑,不畏打击,自家出资,邀集工匠动手研制。在朵思麻的协助下,先后制成鹰扬、震叠、翼虎、三长、奇胜等新火器,并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将式样呈献给朝廷,疏请制造。万历三十年(1602年),经由刑部尚书萧大亨主持,会同工部、兵部在京城宣武门外进行会审。结果确认"器械委果锸利,制度委果精巧",建议大批制造,并予以嘉奖。

赵士桢研制的火器,由于糅合了各种火器之长,各具特色。如他改造了噜嘧铳,在铳内安装了机械回弹的枪机,具有“拨之则前,火燃自回”的特点;“鹰扬炮”能安在战车之上,可用“水溜”,即有用水冷却装置,大大延长连续作战时间;“翼虎铳”,使用三颈火药罐,能加快装弹速度;“震叠铳”为上下双管铳,特制的瞄准装置能使上下铳管同时瞄准一个点;“迅雷铳”为多管铳,可连发,当长枪与敌格斗;“九头鸟”适应夜间难于瞄准,可多弹齐发;“三长铳”集轻便、快捷、平稳三个特点于一身。另外,赵士桢还发明了“火箭溜”,是一种滑槽式的火箭发射装置,保证火箭能沿着目标方向飞行,大大提高了火箭的命中率。上述各种火器的创制,把明代后期的武器研制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赵士桢在研制各种火器的过程中,还撰写了《神器谱》、《续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恭进神器疏》、《防虏车铳议》、《铳图》等论著。这些论著原刊行于万历年间,后不知所藏。今国内仅存源于万历刊本的《艺海珠尘》本和《玄览堂丛书》本,但图文都不完备。日本古典研究会发行的《和刻明清资料集》第六集中有《神器谱》五卷,内容较为详备,包含了上述赵士桢的论著。

《神器谱》共分五卷,卷一是圣旨、奏疏的汇集,从九篇奏疏和八道批复的圣旨中,可见赵士桢屡请制造神器的过程。赵士桢反复论述神器对富国强兵的重要性,阐明制造神器的目的,解说各种神器的性能、制作过程等。从中也可体会到明末官员保守,军政腐败的情形。卷二是《原铳》,分别说明并图示各种火器的构造、制造原委、特点及使用方法。对各种铳均绘有全图、各部件的剖示图,并对制作、安装、使用、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卷三是《车图》,主要介绍鹰扬铳车、冲锋火车、车牌的构造和阵法。对车队的编制、装置、队形及整队的各种武器搭配组合都有形象的图示说明。卷四是《说铳》,主要阐述何谓神器及其在军中的地位,器与兵的关系,对制铳、制弹药的材料、燃料选用,弹药的制作方法、用法,铳手的教习方法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卷五是《或问》,为驳倒反对者的诘难和解答使用者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赵士桢胪列了五十五条问答,从不同角度列举、比较、补充解说各种神器的优劣及其在不同地区、气候、战况条件下的使用、保养、维修的方法。《神器谱》各卷,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赵士桢关于火器制造和使用的理论,它表明赵士桢不愧为我国明代杰出的火器研制家。

身无疆场之寄、肩无三军之任的赵士桢,从战略高度出发,多次上疏朝廷,建议大力发展火器制造,用以东抗倭寇,北制强虏,以张国威,以省国用。其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令读之者深受感动。日人池田宽藏在《神器谱》跋文中也深叹:"盖其忧国之至,不得不倦倦于此,其设心可谓深而切矣。"

《神器谱》是我国科技史、军事史上的名著,在国内外都受到充分的重视,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温州文献丛书》编委会一开始就把它列为首选。赵士桢是乐清人,因此曾特请乐清学人高益登先生着手整理。因找不到完整版本以致中辍。由于《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4期发表过杜婉言的论文《赵士桢及其(神器谱)初探》,得知日本古典研究会于昭和四十九年七月发行的《和刻本明清资料集》第六集中有清水正德校的文化五年江户英平吉郎等刊本的大五册《神器谱》五卷,内容较为详备,为此,《温州文献丛书》编委会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何龄修研究员的介绍专函敦请杜婉言编审整理该书,仍因未能借到和刻本而搁置。在一次"温州学"研讨会上,我获悉这一情况,因我所在单位温州师范学院与日本广岛大学结为姐妹学校,故2003年底访问日本时,结识广岛大学冈元司副教授,承蒙他的热心帮助,获得日本古典研究会发行的和刻本《神器谱》复印本,因此由我承担该书的整理。本次整理,即以和刻本为底本,校以玄览堂影印本。用简化字横排,标点。并将有关赵士桢和《神器谱》的文字作为附录,以便读者对其有更全面的认识。

蔡克骄

二00五年三月

此书是抄录最多《神器谱》内容的兵书

和刻本序跋内封题辞:唐本翻刻明中書趙士禎著 日本赤城清水先生校 不許翻雕神器譜斯編明“趙常吉”士禎萬曆中感南北之變而所作也。其上卷首論後世武備要務、專在講練銃砲。中卷詳記嚕密、西洋、掣電、翼虎等諸銃打放法及車架制作圖式等。末卷附録説銃、或問、以發揮銃筒制作、火藥方法及戰陣用銃砲底蘊。其詳備明暢、他兵書所未観、實火攻要典、武門必讀之書也。

刻《神器谱》序

赤城山人清水正德撰

夫用兵之道,以人心为主,而器械为之佐。人心欲忠勇以致其身,器械在坚利以适其用。而器械中,又以铳炮火器为第一者。何也?盖铳炮有摧坚陷锐之利,遏冲制突之用,自古所谓五兵者,皆远拜其下风,故器而神之,所以致其尊异也。明太祖征交耻,得神机枪炮之法,除凶剪贼,有赖以成其功矣。荡平之后,尽藏之武库,而不欲其法轻泄于世。盖恐禁暴扫乱之具,或为逞恶肆毒之资也。然禁秘之极,其法迄嘉、万间而庶乎泯灭矣。当时南北被寇,宇内抢攘,乃若一时名将俞、戚二公辈,鞠躬奔走,遂靡有能犁庭空幕而诛绝之者。控御罢于外,财力屈于内,天下事未知其所税驾也。赵士祯亲目击时艰,不胜愤切,慨然以为华夏体阳据尊之势,所以每不振于丑虏者,抑非彼之能勇,而由我武无维扬故已。而耀威御侮之法,非铳炮火器以制丑类死命则不可也。于是世间笑詈,耳如不闻,倾囊倒橐,一意讲究神器,不遗余力。遂以其所得著为《谱》,献之当宁,以致其图报之志也。奈当事者不以国患介其意,阻抑而无行。尔后戎政口弛,未几,祸起肘腋而无如之何。及闯贼窥阙,林立铳炮,徒不过干响,文武官吏皆抱首逃窜,无有一人能御敌者。屠戮惨毒,恣其所为,遂俾三百年宗社,一朝为丘墟。其究至夷虏跳梁,盗据中原乃止。是诚虽人心不固之故,抑亦不谓武事不讲之所致哉?

余尝读《神器谱》,窃伤士祯一世豪杰,其志不展于时,欲为梓其书以传久矣。顷者,书贾某将翻刻斯书,乃请余校正焉。余大喜,其举符夙志,不敢自揣,为校订谬误以授之。顾方今我东邦承平日久,士大夫类多忘守成之难,沉湎逸乐,惟日不足,乃至兵谋师律之事,茫乎不识其为何用也,况于铳炮火器乎?间或从事于斯者,试观其所演,大都非虚夸无当之法,则儿童游戏之类也。是何足为战阵之用乎?悠悠如此,无所禁革,恶知不启夷狄狂逞之心哉?夫天地之运,复、剥相袭,阴雨彻桑,未为过计,宜及兹良暇,以谋宗社磐石之安也。冀海内有志之士,得斯书而研味之,知戎政之要果在此,而求神解于形迹之外,简练揣摩,以通彻神器之妙用,淬励奋扬,以扫绝丑虏之纤芥,则国威可张,疆场可镇也。其有大造于天下后世者,岂特谓一器之计哉?

文化四年丁卯腊月,芳水武田信任谁也写。

《神器谱》叙

汝南王延世撰

夫用兵之道,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向背,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汉志》权谋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兼形势,包阴阳,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种分区别,莫不备载,独无火攻一篇。汉唐名将用火取胜者甚众,近代火器则愈多而愈无实用矣。惟少保戚公,神解斯旨,著论甚急,以鸟铳为最善。

今北边终不服习,视此若赘疣然。余友赵常吉,数上书策倭,又极言用兵之害。深谋远虑,出自胸怀。所制神器,轻疾远过倭铳,绘图著说,悉臻妙理,可谓良工苦心矣。嗟乎!余世蒙国恩,滥竽偏裨,不能殚精竭智,输能明时以报所受。常吉持橐簪笔,无疆埸之寄,三军之任。乃忧国忘家,义奋敌忾。斯神人之所歆羡,观听之所炜晔者也。

常吉书成,并所制诸器,献之当宁。或人讥其为好名,余日不然。昔赵营平振旅还,客说其归功两将军。营平日:"吾年老矣,岂嫌伐一时事以欺明主哉?兵势,国之大事,当为后法。老臣不以馀命,壹为陛下明言兵之利害,卒死谁当复言之者。"余读其《传》,未尝不泫然叹忠臣谋国之远如此。夫报德以德,报怨以直。今天下不幸有事,贤者宜同心戮力,奋繇直道,如是则岛夷可灭,强国不犯之道也。若皆以越俎为嫌,容容后福,此人臣不忠之利,国家何赖焉?余故重嘉常吉之志,敬题数语,且以识余之深愧云。万历戊戌夏四月②。

序一

楚人王同轨撰

自昔谈兵,必较长技于两垒,得长者胜。与均,胜负均。藉令掩其长而巧独擅,则胜算在我。故日:"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自倭奴起海上,刀阵之外最毒火器。蹂躏岁久,尸成京观。吴越人渐习其技,破刀阵皆有法,而又仿效其火器以击贼,贼始败蔑,去不来,第其长技犹在贼也。属者妖魁席卷倭众,吞剪我与国,悬军远救,祸在剥床。频年烦顿,师老财匮。当是时,海内志士荩臣纷起而谈兵,莫不嗔目语难,大率张空拳、拥枵气耳。我友赵中舍常吉,独能刻意战阵,汇纳百家,皆得其奥窒。又以贼长技在火器而不能掩其长,是两斗者以如韦之手披强颊也,有自仆耳。因散金结客,穷搜宜思,苦坚生慧,巧熟两凑,搜得噜蜜番铳,西洋鸟铳,皆中国所未传,武库所未有者,而参合倭器,创制鹰扬炮,尊之日"神器"。古人先胜后战亦恃此。以往兵事固不尽此,而此足以制其死命矣。先后著有《谱》有《续谱》,而《续谱》较《谱》益精。再拟奏御,求自附于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之义。而皆阏于柄者,曾不能飞流万弹,贯贼胸腹于豕突鸱张,海内扼腕人人矣。

夫流波在听,不必子野。成风运斤,不必轮扁。世人贵远贱近,必谓常吉裒衣文士,侈口谈天,终非把刀箭手,便相忽易,不知文武吉甫、诗书郁觳∞,原非介胄。而不龟之药千乘,遇风之壶千金,制人之术固不在多也。世人贵远,固矣。夫制器莫如古人,宜其思竭。乃今有倭器,古所不逮;今又有神器,倭所不逮。即如诸名家阵法,皆自古法变,而制为己阵,何有穷也。故凡祖一器,创一艺,皆是开山行辈,宜百世享祀者也,其人不易窥测矣。

或乃谓蛩蛩之谋,不过悦草。熊罴眼直,恶人横目。彼方购蜃气楼台,而此乃奋射潮强弩,固宜其龃龉不入也。则予惑滋甚,葵不欲卫足乎。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也。常吉曝直兰台,紫泥待诏。载笔荣遇,自足尊高。而越俎谈兵,千金坐散。语必发上指,肠为九回,而肱经三折也,竟为何者?鲁女舍其织而忧国,晋宰不共匕而知防。女子小人尚知忠愤,况根心负气而可尽茅靡波流也。虽然,兵事尚秘,言必去梯,柰何以法所禁书而班布方册,不虞有倒持太阿之诮乎?岂不以道既不行,而遂欲如虞卿著书诏人也。予谓常吉,身虽陆沉,而道可坐进。《语》不云乎:"良贾不与人争价,而谨司时。"博者之用枭,可握则握,当食则食。世事好推移,其具在我,时至,而鳌翻虎变俄顷间矣。

戊戌孟秋既望。

序二

青田刘世学撰

近世制兵侈术,百家竟呈技巧。施之敌辄什五弗当。盖业不素讲,若徒获不龟手之方以献绩,其见嗤于鲁生也明矣!

赵常吉氏制《神器图说》,奏上,圣天子嘉采之。已,虑任事者未必用,用者未必知变,不知变则利害亡准,徒称其文②。乃作为《或问》,以疏其绪蕴。原其制,不更旧法,不腾异特,精缜变通,区分工拙。告诫执事,毋忽神情,以巩必胜。即猝植奇变,莫不左右适宜,致力先著。

余读其书,三复未竟而叹日:作者苦心哉!夫谈兵尚变,制器贵精。若射必命中,乐协知音,其致至之也。彼思麻握器术于都中,数十馀年无闻问者。而常吉氏焦思勤事,亦数十年无可语者。偶而相孚,遂印证精义。呈诸庙堂,为制胜利用。讵谓佳兵凶器③,非御侮戡乱之资斧乎哉?是以叮咛拳切,毕尽其诚。所勖在事,以训不忠。观其自抒耻,务作用,觊谐俗,相机遘会,以徼功名荩之志,概可瞻矣!《语》日:"国有老成,社稷之福。"夫常吉氏珥笔垂缨,联班彤陛。积日累年,虑深望硕。乃染翰于凤池,暇悬神于虎窟。藉令一麾之寄,坐策安虞,俾任事者与心度义,臂膂相符,何国忧之不解耶?

昔余先公,佐高皇驱腥荡秽,咸闼资于器数,而秘密不传于后。余殆耻靡廪粟,无裨浩恩,遂散发风尘,驰心魏阙,落落终无所闻。而常吉氏获交如石,为之写心,亦惟影响之末尔。

己亥秋七月⑤。

序三

楚友人黄建衷撰

东事起,朝议日沸。赵中舍常吉独请斩石司马,数上书言兵事,声闻天下。比余计偕叩其邸,则簇刃若霜,列羽若日。犹砣砣昼夜淬匕首,能立杀人百步外若千万步外者。倾产无爱,竭神无休,谓制倭奴死命者必是。于是上书言益亟。余笑语常吉:"欲官乎?度分阎贵不溢秘书,岂雅步金紫之不乐而出乎凶危之途;欲立名乎?常吉词翰流誉不薄,不藉兵重,言兵而小者疑,大者忌,反足以夺生平之誉而更为谤。常吉何利焉?"常吉则谓:"小臣幸受天子大恩无以报,忧辱之分,有心者谋,有力者举,祯也毕智竭能,万一备采择尔已,不知其他。"

夫常吉则诚忠谟也。然吾未知所税驾也。如谓常吉业清贵,若所为聊以明志,而无所觊,无乃卜式非人情乎?若试用常吉,一障一校,计常吉不为;若必登坛推毂而可,则县官安知诸葛?安知元平?势必不能。不为不能,是两左也。纵常吉奇材,不几屠龙削刺者哉!虽然,自古豪俊有有其志而无其功者矣,未有无其志而有其功者也。常吉所上书具在,砣砣昼夜所为亦具在。即未遽耀于功名,将不得为志士乎?盖昔之有志者,或年少请缨,或宗亲求试,比比有之。在事者方视若泛驾之马,跃冶之金,沮格惟恐不至,然而天下慕之,后世怜之,亦惟恐不至。则其志足尚也。常才不知于昔人何如,而志略相等。设有造父为驱,风胡致锻,讵逊款段驰而后铅刃割乎?而可徒诧为不羁不祥也乎?且几志畅而后功,功郁而后志,常吉非畅而不能为功也,郁而不可为功也。第令当世居可为者,一一如常吉所为,倾产无爱,竭神无休,国其赖矣。常吉不越俎而代之矣。彼己则不为而又唾常吉不必为,其用心何若。若谓常吉瞰名耳,为之亦不必能,则曷不进常吉尔。无蒙虚声,锐然假以可为而责其能为,常吉技果大穷,而吾乃得徐而振暴其后,不则世莫能难常吉,而常吉日自负。异日或与请缨求试辈并行千载,是不用常吉不反厚于用常吉哉?恶乎可!或日:一障一校不可矣,登坛推毂难矣,必用常吉,宜何如?日:造父、风胡在焉。余书生也,亦各言其志而已矣。

己亥仲秋之吉。

《神器谱》跋

池田宽藏

夫铳者,武备最上之具,而用莫妙焉,器莫神焉。故至其技能熟,施用合其宜,则百万兵甲恐无地于御之。故士大夫不学鏖千军歼万卒之技,而徒事一夫相击之为,岂谓不迂远乎!明赵士桢著《神器谱》,具录其妙用,盖其忧国之至,不得不倦倦于此,其设心可谓深而切矣。赤城先生讲经馀暇,好韬略之学,兼涉铳技,研究不止。顷在书肆某得《神器谱》一本,将上梓布世,乃诣教正于先生,因为校正谬误以授之。夫自古英雄之士,不得显于时,俟知己于千岁者,往往有焉。如此书浮沉不得时,堙没久之,今而再见于世,读其书者,初知其为忠信报国之人,则如先生,岂不谓赵氏千岁之知己乎!美哉斯举,能煽动古人之忠魂,鼓发今人之义气,甚有益于国也大矣。余与先生志相得之切也,往来有年于兹,故及其校成也,赘数言于卷尾,亦唯庶几得忠信报国之人相与讲究武备最上之具耳。文化戊辰之春

信浓  池田宽藏撰

甲斐  武田信任书

此书是第二本大量抄录《神器谱》的书籍,由于清代禁书政策的原因,只能手抄,故而刻图很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