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山西农民神秘暴富,引警方高度怀疑,发现木炭叹息:来晚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曲沃县新的常务副县长 92年山西农民神秘暴富,引警方高度怀疑,发现木炭叹息:来晚了

92年山西农民神秘暴富,引警方高度怀疑,发现木炭叹息:来晚了

2022-12-26 1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上世纪90年代初,山西侯马市里有一个人叫做“侯百万”,他的名字引起了刚被任职的公安局局长陈占山的注意,在这个年代谁会取如此直白的名字呢?

通过一番打听,陈占山了解到这个“侯百万”不是他的本名,而是别人送给他的称呼,可为什么要称呼他为“侯百万”呢?

难道他有百万家财?

“一夜暴富”的梦

陈占山敏锐的直觉告诉他侯百万没有那么简单,于是,他伪装进入到侯百万的公司里四处收集资料,经过陈占山和同事的侦查,将这个侯百万了解得清清楚楚。

原来,侯百万原名叫做“侯林山”,家里世代务农,侯林山不喜欢垦地,于是,在当地的橡胶厂找了一份工作,但没干多久,便受不了苦跑回家。

上世纪80年代,家里的父母拿出毕生积蓄,给他开了一家小家庭旅馆,专门给图便宜的外地人住。

侯林山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好几次听到前来住宿的人说这里有一座大墓,便动了心思,在那个年代流传着一句话“想要富挖古墓,一夜成为万元户”。

当时,侯林山每个月最多赚几十块钱,要是能一夜变成万元户岂不是发财了?侯林山禁不住诱惑,便带着小弟和别人一起去盗墓。

一来二去,侯林山掌握了一些盗墓技巧,就不愿意再和别人合作,他领着一群小弟在山西省曲沃县打听哪里有古墓,各个村里的老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些古墓的传说,侯林山综合判断古墓在北赵村。

1992年,侯林山和他的小弟拿着炸药悄悄潜入一片旷野中,他们用洛阳铲边走边铲,不一会儿便找到了古墓,侯林山让人挖了一个小洞,把炸药埋进去,然后他们全部往后撤。

一声巨响惊醒了北赵村的村民,原本静寂的村庄传出许多声音,侯林山带着人趁着夜色快速跑到炸开的洞口前,动作迅速地开始铲土。

村民虽被吵醒,但却没人出来查看,大伙心里都清楚这是盗墓贼又来了。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最早能追溯到千万年前的类人猿,春秋时期的晋国也在这片土地上统治了2000多年,山西的农民垦地时偶尔会挖到几件文物,他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不强,只知道这东西能卖钱,可却不知道卖多少,有些人挖到盘子器具时,还会留在家里自己用。

这片广袤的土地下掩埋的千年秘密,随着爆炸声纷纷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一直跟着侯林山的陈占山意识到他在盗墓,急忙组织了一次行动,将他们这群人赶离这里,随后,陈占山将情况上报,希望能请来考古人员对这片古墓做鉴定。

国家文物局得知后,立刻安排北大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队前往曲沃县北赵村,要求他们保全这些古文物。

而陈占山则开始继续追踪侯林山等人。

千年的秘密被揭开

北大考古系对山西曲沃县并不陌生,早些年他们就曾数次来这里勘察地貌,根据村里老人的口述确定了“曲村一天马遗址”,这个遗址跨度较大,一部分在曲沃县,一部分在翼城村。

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力不足等原因,北大考古系一直没有对这块旷野进行发掘,他们没想到有如此猖獗的盗墓团伙,居然直接用炸药。

北大考古系的师生和山西省考古队放下手头所有工作,立即赶到曲沃县北赵村。自从侯林山来这里盗墓后,陈占山就安排了民警在附近巡逻,不让可恶的盗墓分子再有机可乘。

考古专家们拎着大包工具来到这片旷野,走不到三步就看到一个盗洞,往前再走五步又一个盗洞,考古专家们的心沉入了海底,这里明显被多次偷盗过,这些盗墓分子甚至没有将盗洞回填。

考古专家忧愁的走到了侯林山炸开的盗洞前,看清眼前的盗洞后,年轻的考古专家气得直跺脚,一些年长的考古专家则发出长长的叹息,他们已经预料到了这个场景。

侯林山用炸弹炸开了土,接着他们用洛阳铲大力往下挖,现在散落在盗洞周围的土里还能看见一些小贝壳、玉器的碎片。

考古专家往盗洞里瞧,里面的文物全部都没了,他们立刻上报了这个情况,希望警方在追捕侯林山时,把丢失的文物一起找回来。

考古专家决定对这片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可这座古墓是谁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周成王将唐地分给了弟弟唐叔虞,后来改国号为“晋”,经过百年的发展壮大,在春秋时期,晋国成为了雄踞中原的霸主。

在当时,关于晋国的史料较少,有关晋国最早的都城在历史上是空白的,那北赵村古墓的主人是谁呢?

考古学家清理好现场后,便开始计划发掘古墓。

他们下到侯林山炸开的盗洞底部,眼前惨不忍睹的情景再次让考古学家发出叹息,“晚了,都晚了”。

一片一片的积石积炭墓裸露在空气中,地上还有很多被挖出的木炭,考古学家小心收集好这些散落的木炭,拿着小刷子慢慢清扫墓壁上的土。

等把土清理干净,被洗劫一空的墓室展现出来,这群盗墓贼抢文物时,并没有小心呵护,只顾着拿值钱的,一些小的器物被摔裂在地上,考古专家心如刀割,但也只能拿起小刷子慢慢清理,给这些墓室、文物编号。

根据墓葬的斜坡墓道特点和相关的资料,考古学家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一位晋国国君的墓葬,可由于1、2号墓室被破坏严重,无法判断出墓主人的信息。

考古学家在发掘墓葬时,又发现西边距离35米的地方还有一个盗洞。

他们下到盗洞底端,发现墓壁上有铜器,清理它周围的土拿出来后,考古学家们确定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再继续往墓室里发掘,还有许多件精美的玉器、青铜器,这让考古学家们非常高兴,虽然仍有大批文物丢失,但还有较大的一部分留了下来。

随着挖掘深入,越来越多带满锈色的青铜器被搬运到考古工作地,许多考古学家立刻给青铜器除锈,当锈色消退,青铜器露出了它原本的样貌。

出土的青铜鼎、青铜壶等器物上都刻有铭文,根据翻译考古学家得出了铭文意思,“晋侯稣作”、“宝尊鼎其”、“万年永宝用”。

考古学家非常激动,根据种种迹象表明,这座墓葬的主人就是晋侯稣,北赵村就是西周时期晋国的都城所在地,这段被黄土尘沙掩埋了千年的秘密终于要展现在眼前了,可惜的是大量的文物被偷盗,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警方拦住这批文物。

正当考古学家要结束一天的工作时,一个眼尖的工作人员瞥到墓壁上凸起的角,他用小刷子轻轻刷开旁边的土,想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当土被清理开,考古学家睁大了眼,喊着其他人赶紧再下来看,这里居然是另一间墓室。

这个消息传到地面上,刚歇下脚的考古学家急忙跑回墓室里,等打开墓室门,他们的眼中蕴含了热泪,这个墓室保存完好,所有陪葬品都完整的待在里面。

最先清理墓壁的考古人员,将发现的2枚小编钟送到工作地除锈,考古专家又叹了一声,古代的编钟向来都是一组一组的出现,现在只存有2枚,很明显其他的都是被偷盗了。

小编钟上的铭文再次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永宝兹钟”、“年无疆,子子孙孙”,根据推断,这应该记录着墓主人晋侯稣的一段事迹,只是现在他们无法得知是什么事情了。

这段千年前的秘密难道不能被揭开了吗?青铜编钟上记录着什么?

“丢失”的编钟

北赵村的考古专家对着这2枚小编钟发愁的时候,远在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馆长也在发愁,前些日子他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的电话,说在香港一个古玩市场里看见了14枚西周时期的编钟,问他要不要来现场看看。

马承源想,一般来说成组出现的编钟可谓是有价无市,怎么能等得到自己办好手续去香港呢?

张光裕解释道,这组编钟有些奇怪,上面居然刻了铭文,看着还是刻铭技艺,这让很多人不敢轻易下手,生怕花高价买了赝品。

青铜器上的铭文在学术界是叫做“金文”,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铸铭,是在铸造时就写好的字,另一种则是刻铭,是在铸造后才写上的字,铸铭多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以及之后多用刻铭。

而张光裕说的青铜编钟出自西周时期,时间早在战国之前,怎么会有刻铭出现呢?

怪不得马承源多想,因为在清代时就有很多人故意在青铜器上刻金文,希望卖出更好的价钱,马承源担心这14件编钟也是假的。

但张光裕表示,这组编钟除了刻铭存疑外,青铜器编钟确实是西周时期的,这让马承源焦急了,这会不会是从国内流失出去的文物?

马承源请张光裕帮忙联系青铜器编钟的卖家,希望他可以先寄这组编钟的资料和编钟上的铭文拓片过来,因为上世纪90年代,国内去香港还需要通过英国人办理手续,大概需要2个月的时间,马承源害怕等自己到了香港,这组编钟就被卖走了。

资料很快寄到了上海博物馆,马承源看完青铜器的资料,着重看它的铭文拓片,根据金文翻译,马承源将编钟上的铭文解析了出来,这里写的是西周时期晋侯稣出征山东夙夷的事情,可最后1枚编钟上的内容断在了“稣其邁(万)”这里。

马承源原先知道只有14件编钟时就猜想会不会漏掉了2件,应该是2组编钟,总共是16件,如今解析完铭文后,马承源确定了心中所想,他来不及去寻找剩下的2件,当务之急是把这14件编钟拿回国。

马承源和香港卖家联系,要求他们不能再给别人看。在考古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当一件卖品被定下后,就不可以再给别人看。

马承源申请了百万元的经费,可周围的人都笑话他买了一个赝品,马承源没有回应这些声音,他满脑子都想着赶紧把14件编钟带回来。

经过和香港那边的商议,卖家最终同意通过邮寄的方式,将14件编钟送到了上海博物馆。

编钟到达博物馆的这天,马承源早早就准备好一系列晋国的资料,又喊来馆内其他专家,等编钟一到就立刻做除锈工作,紧接着就马上翻译铭文,争取找到这组编钟的出土地。

除锈工作进行顺利,看着眼前的造型精美的编钟,马承源等人立刻投入翻译铭文的工作,同时又安排人收集一些关于这个编钟的资料信息。

此时,正在工作的马承源突然想起了什么,他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快步走回办公室打电话给北大考古系的邹衡教授,问他是不是先前在山西北赵村发现了2件编钟。

邹衡回答道“确实是,就是惋惜其他的编钟被盗走了”。

马承源接话道,他刚刚从香港买回了14件编钟,也是西周时期的,上面同样刻有铭文,邹衡惊喜不已,他记得从山西北赵村出土的2件编钟铭文的意思是“年无疆,子子孙孙”和“永宝兹钟”。

马承源激动了,这两句话接上了他这里14件编钟的内容,邹衡也非常喜悦,他们原本都在惋惜这件文物流失了,没想到却被马承源找了回来。

二者商议让这组来自西周时期的编钟重聚,山西的考古学家得知这件事后,立刻将北赵村的2件小编钟带去了上海博物馆给马承源。

历史的空白

这套编钟名为“晋侯稣钟”,16枚编钟被平分成2组,上面刻有355字的长篇铭文,记录了西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稣跟随周厉王巡视山东一带,并在周厉王的指挥下,讨伐东夷并立功嘉奖的事情。

经过马承源等专家的仔细研究,他们发现铭文确实是被利器刻凿的,可在现有的资料中,晋侯稣钟上的铭文每一笔都有4-6刀的接连,刀痕十分明显,能在青铜器上刻字的利器是在战国后才出现,晋侯稣钟的出世,让我国的这段历史再次前进了百年。

可以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山西一带就能制造出坚硬无比的刻字工具,这给我国的冶金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还出土了许多珍贵的国宝级文物,例如晋侯鸟尊,它在出土时破碎成100多片,经由文物人员多次修复才得以恢复原本面貌,腹底的铭文说明了这是第一代晋侯燮父祭祀时用的礼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

可以说北赵村晋侯墓中出土的文物将晋国早期的历史空白填补了许多内容,比如,晋侯稣钟上提到的周厉王,在后世的记载中,他是一位暴戾残忍的君王,贪图钱财,可却没人提到他能征善战的事迹。

2006年,山西考古队又在北赵村晋侯墓里发现了车马坑,共有105匹马,和48辆车,车辆的种类令人称赞,有装甲车、礼仪用车、妇幼用车等等,这也是目前西周时期被发现最大的车马坑。

2014年,晋国博物馆在北赵村晋侯墓上修建而成,人们可以在馆中回到千年之前的晋国,了解当时的人文故事。

结语

北赵村晋侯墓被侯林山的炸药轰开,而侯林山和他的小弟们被陈占山等警察一路追踪,1994年9年,侯林山的犯罪团伙被全部抓捕归案,1995年5月25日,侯林山、郭秉霖和其他8个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

曾有记者采访过晋侯墓附近一带的人们,他们都知道这里有墓葬,还表示道,谁挖到就是谁的。

保护我国文物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文物的故事看似和今天的我们没有关联,但它的存在证明了一段历史,正是因为有这段历史,才会有现在的我们存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将国家的文物倒卖出去是违法行为,是不可取的,贩卖自己国家的历史是可耻的行为。

当我们的历史被人偷盗,当我们的历史被人篡改,当我们的历史被忽略,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呢?我们可以给后代留下什么呢?难道要他们去学习别国的历史吗?

保护文物不应该是一句口号,更应该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人的肩膀上。

参考资料:[1] 央视网 《国宝归藏记》2016-08-07[2] 科学之友 《晋侯稣钟:又分又合的青铜重器》2020-12-01[3] 七里河融媒 《商周故事,浓缩在青铜铭文里》2022-10-16[4] 政府法制 《捍卫文明之战》1995-07-1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