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辉煌的元代散曲杂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曲分为散曲和杂剧 灿烂辉煌的元代散曲杂剧

灿烂辉煌的元代散曲杂剧

2024-07-10 05: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写秋思的名曲,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之为“秋思之祖。”曲子将各种暮秋傍晚的景物,组织在一幅画面里,并给它涂抹上一层夕阳的余辉,烘托出萧瑟凄凉的气氛,凸现了曲的意境,表达出了羁旅独特的彷徨与悲怆心情。风格浑朴,音韵斩截,流传广泛。

《天净沙·秋思》犹如一幅恬淡苍郁的山水长卷,刻划了一个天涯游子眼中悲怆凄切的秋景,又借助寻常事物来传送出蕴蓄于画面背后的“思”情,脍炙人口,传诵不衰,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马致远的散曲中,既有慷慨豪壮的咏史之作,也有强遣悲愁的叹世篇章;既有寄情山水的写景小令,也有歌颂真挚爱情或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的长套。这些作品不仅拓展了散曲的题材,而且各具成就,从而提高了散曲表现的意境。

至于他的写景小品,尽管掺和着隐逸山林的理想色彩,却使人耳目一新,体味到大自然的秀美;他的言情之作,如《集贤宾·思情》等,则表现了思妇、恋人的真挚感情及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马致远的散曲,同时也是研究他本人思想状况的宝贵数据,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早年不惜粉饰“盛世”、热衷功名、存心用世的书生意气,更可以体会到他后期那种时而远离尘网、自宽自慰,时而满腔忧伤、愤世嫉俗的矛盾心理,以及直至晚年依然纠缠着他的神仙道化与“心怀魏阙”两种思想此消彼长的复杂状况。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有着多种性格的、有血有肉的文学家马致远的形象,这在当时的汉族知识分子中,具有典型意义。

再请欣赏张养浩的小令佳作: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晚年在陕西赈济饥民时,写了九首怀古曲。这是最有名的一首。长安是好几代王朝的首都,作者登高伫望,思古之情油然而起。“伤心秦汉经行处”两句,感慨系之:历史在他面前飞快地闪回,宣示着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现实。它不只是一般地抒发兴亡之感,而且一针见血,揭示出兴亡后面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八个字,鞭辟入里,思辨人生,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元杂剧概说

剧曲,指的就是元杂剧,系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杂剧。产生于金元之际的中国北方,是在宋金杂剧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吸收融会多种词曲、北方民间小曲及少数民族乐曲而形成的。在元代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和文学境界,形成了名作如星、名家如林的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今知有记载的元杂剧作家逾百人,传世的元杂剧作品约160种,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

元杂剧中的《西厢记》和《窦娥冤》,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千古不朽之作。其剧本一般由四折构成,或据剧情需要加一“楔子”,每折以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联成套曲。脚色分为末、旦、净、丑诸行,主唱者为正末或正旦之一。元杂剧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对后世戏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元曲四大家是元代四位优秀曲家的合称。

《中原音韵》首先提出四大家的名字:“关、郑、白、马,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

至明代,何元朗首倡“四大家”之说,其《四友斋丛说》卷37:“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

王骥德《曲律·杂说》认为:“四大家”应以王实甫为第一,而删去郑光祖。而贾仲明在为马致远所写吊词中,似又以关、白、庚、马为四大家。

关于“元曲四大家”之说代有不同,但凡经提名者均元曲作家中出类拔萃之辈。

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我国古代伟大的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或曾任太医院尹。一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活动。他是大都杂剧写作组织“玉京书会”里最著名的书会才人,与杂剧作家杨显之、费君祥、梁进之,散曲作家王和卿和杂剧女演员珠帘秀等都有交往。南宋灭亡(1279)后,曾南下漫游,到过杭州、扬州等地。关汉卿多才多艺,尤其精通音律,不仅致力于杂剧剧本创作,而且还能亲自登台演出。他在带有自叙性的散曲《不伏老》中说:“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重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分茶,撷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

元末熊自得编纂的《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初贾仲明称赞他“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单刀会》,北方昆曲剧院,侯永奎饰关羽,程增奎饰周仓。

关汉卿共写了60多种剧本,现存18种,有《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张双赴西蜀梦》、《状元堂陈母教子》等。其中公案戏和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如《窦娥冤》、《鲁斋郎》、《望江亭》、《蝴蝶梦》等,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社会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抨击了贪官污吏的罪行,反映了广大人民遭受剥削和迫害的苦难生活,是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爱情戏和以妓女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关汉卿杂剧中数量最多,《拜月亭》、《调风月》、《救风尘》、《谢天香》、《金钱池》等剧作,以深邃的洞察力揭示了妇女的恋爱婚姻自主和人身自由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社会问题,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度和娼妓制度给妇女造成的痛苦,赞扬了妇女的反抗精神。以历史上英雄人物为题材的历史戏,如《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等,则带有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寓托着时代的情绪。

关汉卿的杂剧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战斗性,而且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他的优秀剧作是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以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结构谨严,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语言精炼、生动,以本色见长,是元杂剧本色派的杰出代表。关汉卿杂剧在当时就负有崇高声望,著名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他的许多杂剧一直活在舞台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汉卿同时还是一个在元代散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散曲作家。

他的散曲现存套数14首,小令35(一说57)首。大抵是抒写离愁别恨、记叙爱情生活、描绘自然景物或都市的繁华,也有述志遣兴的自我表白。或率真本色,或婉丽俊美,语言浅近,诗意浓郁。《双调·沉醉东风》小令、《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和《不伏老》等套曲,都是著名的代表作。《窦娥冤》等早在一百余年前被翻译介绍到欧洲。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讲座时间

2015年8月2日

主讲人

王若皓

讲座地点

河北博物院

文博讲坛

王若皓: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被文化部授予“昆曲艺术优秀主创人员(编剧)称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