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机器人概念股龙头逐一分析,谁正宗,谁低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智能机器人概念股龙头股 8大机器人概念股龙头逐一分析,谁正宗,谁低估?

8大机器人概念股龙头逐一分析,谁正宗,谁低估?

2024-05-08 19: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4年刚开年,机器人赛道就热闹非凡。

  2月24日,特斯拉分享了一段Optimus最新视频,此次展示的Optimus在行走过程中步伐更稳健,动作更加流畅。另外,英伟达将于3月18-21日举办GTC 2024大会,会上黄仁勋将发布加速计算、生成式AI以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英伟达合作伙伴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公司、迪士尼和 Google DeepMind 等公司还将在现场展出 25 款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工业机械手等。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吸引一众巨头投资。

  在以英伟达、AMD为首的硬件厂商,和以OpenAI、Google为首的算法大厂的联合努力下,AI加持下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迭代和进化。特斯拉机器人执行器总成厂商在电话会上预期24年底/25年初量产,进一步明确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时间线预期。有分析称,2024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从0到1有望带来巨大产业机会。

  A股机器人概念在春节后也迎来强势反弹,2月6日到27日,机器人概念指数累计上涨超过35%。

  今天梳理下机器人行业,先看下行业投资逻辑、行业竞争格局和估值出现了哪些变化,最后再从基本面分析下行业的核心公司。文章里行业和个股的数据都是截图于《万能表》和“股查查系统”。

  我们按照1、2、3级行业分类,把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数据,整理了一张万能表。

  用最简洁的方式把评判股票的关键数据融汇在这张万能表上了。任何一只股票处于哪个行业的哪个细分领域,行业地位如何,都一目了然。如果你觉得用得上,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找助理领取。

  Ps:本周四晚上6点,我会在直播间同步分享,大家可以带着问题来直播间咨询,点击下方预约直播。

  “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

  机器人概念分为工业机器人和人型机器人,市场炒的机器人概念更多是指人型机器人领域,而且是会自主学习、具备自主决策和自主行动能力的“具身智能”人型机器人。

  普通的机器人只是机械地接收数据,让它做什么就做什么。具身智能则能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感知和学习物理世界,像人类一样理解和感受事物,并自主做出符合人类期望的行为反应。

  要实现具身智能与环境实时交互,并完成自主做事的功能,主要环节分为:感知、传输、决策和执行。别看字少,其实这个过程包含了人工智能领域几乎所有的技术,包括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认知和推理、机器人学、博弈伦理、机器学习等,横跨多个学科方向,是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

  机器人产业链

  机器人产业链由零部件厂商、机器人本体厂商、系统集成商、终端用户四个环节组成,本体厂商处于核心地位。

  参考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软件部分涉及到机器人的控制以及对下游工艺的理解,需要做到可复制的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这是本体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硬件的生产需要规模效应,通常采用外购的方式。

  AI+人形机器人本质上也是“硬件+软件”的组合,虽然特斯拉等企业会有一定领先优势,但硬件通常也会外购。

  人型机器人有哪些应用场景?

  由于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基本是你想让它做什么它就能做什么,从传统的工业自动化,到个人服务、医疗、教育和娱乐等等,拥有极强的落地实用性。

  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给出了三类优先应用方向:特种领域、制造业典型场景、民生及重点行业。

  比如,恶劣条件、危险场景作业需求,3C、汽车等制造领域也是机器人应用的天然大市场;然后是老人的陪伴护理等民生服务。

  按目前人形机器人已经投入使用的情况,以及经济性考虑,人形机器人最初可能渗透到安保和仓储物流行业,并且首先在欧美等高人力成本国家应用。

  人型机器人的市场有多大?

  马斯克说,人类未来对于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亿乃至200亿,远超对于新能源车的需求。

  据麦肯锡报告,到2030年,全球约有4亿个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按20%渗透率和15-20万的人形机器人单价来测算,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到12—16万亿元。

  以特斯拉为例,假设1台人形机器人替代2个工人,当人形机器人渗透率分别为20%、50%和100%时,对应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可达0.86、2.15和4.31万台。放眼整个国内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机器人的需求就更大了。

  在国内,《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至2025年我国制造业将有3000万的人才缺口,中国电子学会测算国内机器人2024年有望达251亿美元市场规模。有机构测算,2023年至2030年,人形机器人新增市场空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96%。

  目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面临两大主要难题,一是产品功能简单,智能化水平不足;二是成本高昂,动不动就上百万元。马斯克说,未来的目标是将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降低至2万美元,约合14万人民币,未来是多远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给大家描绘一个十分诱人的行业未来。

  人型机器人的投资机会在那里?

  整机层面上,美国波士顿动力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机器人,Tesla为行业风向标,有望率先商业化,英国Engineered Arts、1X technologies公司属于领导者。智元机器人、优必选、小米为代表的国内公司百花齐放,但和海外龙头还有不小差距。

  由于大脑芯片的算法都由头部公司自研和掌握,然后外购零部件,所以机器人产业的投资机会主要在零部件。

  人形机器人包括感知、决策、执行三大系统,由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芯片、算法,动力单元、旋转关节、线性关节、手部关节等共同组成。

  电机:是核心的驱动机构,占整体价值量的比例约30%。重点产品是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环节,全球市场规模在100亿量级,目前海外公司领先。

  减速器:核心的动力传达机构,占整体价值量约20%。重点产品中,谐波减速器的竞争格局为哈默纳科一家独大,国内企业奋力追赶。行星减速器是传动效率最高的齿轮传动结构;全球规模在90亿元左右;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传感器:核心的感知部件,占整体价值量约20%。在力/力矩传感器方面,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步入加速增长期,中国公司加速追赶。机器视觉方面,全球市场规模在800亿元左右,呈现内外资品牌分庭抗礼的竞争局面。

  以特斯拉Optimus的零部件构成进行测算,当销量达到百万台级别时,机器人总成的市场空间将超过千亿元。线性关节总成、旋转关节总成的市场空间会超过500亿元。无框力矩电机、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等的市场空间将超过百亿元。整个机器人产业链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A股里的机器人公司

  A股机器人概念板块的个股有500多只,其中大部分是纯蹭热点的公司。像特斯拉和波士顿动力这类正宗的机器人公司也是不存在的,只能在对应的重点零部件里找概念股,包括:

  动力:宁德时代

  电机:江苏雷利、鼎智科技、伟创电气、呜志电器等;空心杯电机:鸣志电器、伟创电气,无框力矩电机:昊志机电、伟创电气等;

  减速器: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丰立智能等;

  六维力矩传感器:柯力传感、汉威科技等;

  丝杠环节:贝斯特、五洲新春、恒立液压;

  执行器集成:三花智控、拓普集团;

  还有更多的概念股可以对应下面图形里的标注内容,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A股机器人概况

  按申万行业分类标准,机器人行业属于机械设备(一级)行业下属自动化设备(二级)行业的细分三级行业。申万机器人行业共有19家上市公司。

  从估值角度看,目前的市盈率是53.7倍PE-TTM,市盈率分位为45.74%,市净率2.94倍,对应历史分位为5.83%,整体估值并不算太高。

  从规模上看,申万机器人行业内公司的规模都偏小,仅拓斯达2022年营收接近50亿,2022年营收超过30亿的公司也仅有拓斯达、埃斯顿、机器人和新时达四家,近一半的公司营收不到10亿。不但营收规模小,盈利能力也不行,2022年利润过亿的公司仅5家,其中,博实股份2022年4个亿利润在行业内已经算一骑绝尘了,行业第二的信捷电气利润仅1.93亿。市场里机器人概念的人气很火爆,憧憬中国的特斯拉和Optimus,而现实情况是A股里的机器人公司实在上不了台面,行业内大多是营收小、利润不过亿的小微公司。

  申万机器人行业公司:

  以更广泛视角看,机器人概念不只是申万机器人行业,还覆盖了申万机械设备下面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自动化设备等二级行业。但从基本面看,大部分公司同样存在规模偏小,盈利能力弱的问题。

  部分其他机器人概念公司:

  机器人概念龙头基本面分析

  1、拓斯达

  拓斯达从注塑机辅机单机设备起家,2011年起先后推出各类机械手、多关节机器人等产品。2017年公司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步入正轨并实现了高速增长。

  公司历史业绩稳定向上,但几年下来总体增长并不明显。2020年业绩暴涨还是因为疫情的口罩机高增长,这两年又打回原型了。

  从风险角度看,公司风险指标整体良好,无大风险。

  经营层面上,扣非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速度:34.17%,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24.40%,成长性表现不错。

  再看看估值,31.09倍PE-TTM,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平均中低位区。

  2、埃斯顿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历史业绩有所波动,整体是稳定增长的,只是增长幅度有限。

  从风险角度看,经营活动现金流三年总和 21.55%;大股东质押10.20%,比例不高;无高管股东减持。但公司商誉值占比很大:达54.85%,数据很差,需要关注被并购企业的业绩情况,避免商誉减值带来的巨大风险。

  经营层面,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28.14%;扣非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速度:26.13%,数据表现优秀。

  再看看估值,目前市盈率为61倍PE-TTM,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平均低位区。

  3、机器人

  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也算是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先驱了。从历史业绩看,2018年之前还稳定增长,这几年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从风险角度看,公司无商誉、无大股东质押和减持,但2021年经营现金流出现了负值。

  从经营层面看,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17.85%;扣非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速度:-405.44%,盈利能力堪忧。

  再看估值情况,公司三季度利润为负数,市盈率不具备参考意义。

  4、新时达

  公司曾经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国产第一,但看着历史业绩曲线就已经没继续看下去的意义了。

  5、博实股份

  博实股份是国内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主要应用领域为石化化工,并逐步扩大至新能源多晶硅行业。

  2009-2022年CAGR分别为13.85%和11.67%,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0%上下。2017到2021年是公司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0-5.79亿元,同比增长10%-30%。

  从风险角度看,经营活动现金流三年总和:16.33%;无大股东质押,商誉值占比很小,基本可以忽略。近一年高管股东持股变动:-1.11%,但还属于可接受范围。

  从经营上看,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11.74%,扣非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速度:5.50%,成长性上表现一般。

  再看看估值,目前是27.55倍滚动市盈率,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平均低位区。

  6.三花智控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空调及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6成业务源于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剩下的是汽车零部件业务。

  公司历史业绩平稳增长,2022年出现了加速。2023年3季报的利润继续增长33%。

  从风险角度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三年总和:125.38%,无大股东质押,商誉值占比很小,股东减持比例也不大。公司风险指标整体良好,无大风险。

  从经营层面看,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30.06%;扣非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速度:30.33%,公司成长性表现优秀。

  再看看估值,目前滚动市盈率为24.24,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平均中低位区。

  7.双环传动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专业齿轮散件研发制造企业,国内新能源汽车齿轮龙头供应商。公司历史业绩波动较大,但最近两年业绩快速增长,主要是受益新能源汽车开始发展。

  从风险角度看,经营活动现金流三年总和:32.39%;无大股东质押;商誉占比小;高管股东减持幅度不大。公司风险指标整体良好,无大风险。

  经营层面上,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32.78%;扣非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速度:253.95%,公司成长性优秀。

  最后看看估值,目前滚动市盈率为22.72,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平均低位区。

  8.鸣志电器

  公司混合式步进电机全球市占率超10%,位列全球第四,打破了日企垄断。历史业绩增长不明显。

  从风险角度看,经营活动现金流三年总和:21.59%,无大股东质押,商誉比例和估值减持的还可以接受。整体风险不大。

  经营层面上,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9.33%;扣非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速度:0.38%,成长性表现不佳。

  再看看估值,目前对应91.28倍滚动市盈率,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平均高位区。

  总结

  目前,GPT大模型的快速进化,让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时刻”更近了一步。国内把人形机器人发展已经提上国家层次,行业长期逻辑是没有疑问的。

  但落实都A股概念身上就发现,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干。在业务上,A股基本没有正宗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整体实力也很弱小,稍微和人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切合的公司的估值又被炒得很高。

  回头看人形机器人行情,板块上涨主要还是围绕特斯拉Optimus量产进度消息进行的。从去年5月以来,每一波板块的上涨基本都来自事件催化,行情本质上还是事件炒作,大家参与机器人行情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醒。

  我们整理了一张万能表,包含A股所有股票的重要数据,比如每家公司近三年的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研发费用等等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数据,同时按照1、2、3级行业分类。

  你可以看到,任何一只股票处于哪个行业的哪个细分领域;和同行业的竞争公司对比,它的行业地位如何,有哪些优劣势。如果营业收入够多,说明公司够大;如果扣非净利润够多,说明公司够强。如果净资产收益率够高,说明公司质量更好。如果研发费用够好,说明公司竞争力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