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蓉:对于当代各种冲突,中国哲学的“柔”显示智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智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提高的 王蓉蓉:对于当代各种冲突,中国哲学的“柔”显示智慧

王蓉蓉:对于当代各种冲突,中国哲学的“柔”显示智慧

2023-07-03 17: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继杨国荣教授首讲(见文末链接)后的第十天(6月10日),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举办前的名家先导讲座第二期如约而至。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教授王蓉蓉(Robin Wang)在线上与听众一起分享了她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柔”的理解。

本次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以“世界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为题,正像讲座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Daniel Sarafinas在吐槽自己中文发音时所说,这是一场国际交流,因此无论中文、英文,我们所讨论的话题都只有一个。当然,王蓉蓉从不将哲学思考圉于哲学,不仅将中国哲学关于“柔”的理解用于弥补西方哲学身体哲学与智德之间的鸿沟,同时,也尝试将“柔”的力量作为化解现代冲突的哲学智慧。

6月10日,王蓉蓉在洛杉矶作线上讲座,尝试以“柔”的概念跨越中西哲学鸿沟

人性关怀的柔:与刚相对,中国哲学中的概念

作为一名女性学者,罗耀拉大学(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的哲学教授王蓉蓉,全球亚洲与比较哲学协会会长 (2016-2018) 在美国教授中国哲学时其研究眼光一直聚焦于阴阳、关注女性。著有《阴阳与中国思想文化》《从先秦到宋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女性形象》等学术成果,阐释过儒家学派中的女性观点。此次讲座,她将研究扩展至“柔”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上。

讲座循着三部分展开

“柔”的概念,王蓉蓉认为起源于人们对树木形态的理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柔,木曲直也。就好像阴阳概念来自于太阳的形态中。我国古人从对树木或弯曲、或笔直的形态上的理解,想象树木随风而动但扎根地中的样态,并将其上升为哲学的概念。

而从词源上看,“柔”字以矛结合木字。使刚硬与柔韧相辅相成。同时又有舌柔齿刚,但齿先舌亡的讨论。柔常与刚作为相对概念而出现。

在我国早期的文本研究中,也常会发现如此这般针对柔与刚的讨论。王蓉蓉举例说,如《诗经》中,讲“柔远能迩,以定我王”。论语中,“友善柔”。“柔远人也”(《中庸》)“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荀子》)等等。可见,“柔”也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道德的、伦理的特质,表现为是一种人性的关怀。

《易经》中对于柔的讨论则更为丰富。“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并多有阐述分析刚与柔所处关系的变化,如刚柔当位、刚柔应位、刚柔得中、刚柔趋时、刚柔承乘等。但总体来说,在《易经》中,刚与柔的关系表现为尚刚的、柔附属,处于被支配地位。

崇柔抑刚:道家发展了“柔”,与生命相联,充盈于体

柔是一种整合的力量

在《吕氏春秋》中列举先秦思想家以及其思想特征时,记载道,“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柔是老子学说的核心观念。并且,王蓉蓉认为《道德经》对柔进行了升华,在三个方面构建了“柔”的概念。

第一,在《道德经》中,发展和扩充了“柔”的概念,将它从道德领域提升到了本体论的角度。不再仅仅认为“柔”就是一种关怀、是一种道德品质。同时柔与生命、与道联系在一起。将道与柔结合在一起,明确“道就是柔”,甚至柔就是力量的的源泉。《道德经》第70章中写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第二,一反《易经》中等将柔安置在从属地位的做法,反而是体现出崇柔抑刚的态度。在另一部道家经典《淮南子》中,提出了雄节、雌节的说法,将“柔”视为是天下太平的一个特质。“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 攻大?坚,莫能与之争。”

除上述两点以外,王蓉蓉认为道家更重要的一个贡献在于,将“柔”与身体功能联系在一起。例如《道德经》的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柔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形态,也表现在人的身体之中,道家特别推崇了如婴儿的柔。在《道德经》中也时常论述骨与筋、精与气。这些都是柔的表现。比如,第55章又表述“骨弱筋柔而握固”“心当专一和柔而神气实内,故形柔”。

柔知:不同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独特的本体认知模式

《道德经》中,发展和扩充了“柔”的概念,将它从道德领域提升到了本体论的角度

将“柔”与身体相联系,道家更发展出“柔知”的概念。王蓉蓉解释说通常我们都是通过五感来认识世界,再上升为理性。但柔知则是《道德经》强调的不同于以往的一种认知模式,更接近于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

《道德经》中说,“虚其心、强其骨、弱其志、强其骨”。回归人的本源生命,以获得力量。而不是通过强化人的理性精神和意志。王蓉蓉认为道家所强调的这种认知模式,是不同于西方流行的从感知上升为理性的认知模式。同时,她也认为这种类似本体感觉的认知模式是隐藏的、是在五感之外的。是在筋骨伸展的过程中体现。换言之,王蓉蓉指出《道德经》其实在告知我们的筋骨具有其认知的功能。

长期在美国教学的王蓉蓉以“筷子的使用”为例进行了讲解。她说长在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使用筷子,而美国学生使用筷子有一个明显的学习过程。但是这个学筷子的过程确是一个心悟的过程,没有理论的指引,需要用身体去体悟、手领。

将身体作为一种认知模式、一种与世界交流的渠道,王蓉蓉认为其特点在于这种认知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之中的。爬山中的人和坐在电脑前的人所面对的时空不同,因而认知过程不同,收取信息的渠道也不同。

以运动为例,很多运动员在比赛,往往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身体已经做出了反应。这种反应在王蓉蓉看来就是本体感觉的最好认证。

驳康德:柔知并非不成熟,是自我协调过程、顺乎自然

王蓉蓉驳斥康德,柔知并非是西方意义的认知模式

从西方传统哲学发展来看,始终存在着大脑与身体之间的分裂、鸿沟。这一分裂自柏拉图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到了康德、黑格尔时期,西方哲学传统上普遍认为依赖身体的哲学是比较低级的思维模式,它还没有上升到理性,也就不能超越感知,而带有普遍性。柔知被认为太过于依赖身体,意味着不成熟。

以西安交大教授张在林关于“以思知之、以身知之”和华东师范大学贡华南关于“沉思、感思”思维的不同方式理论为铺垫,王蓉蓉认为道家所提倡的柔知是认知的一种形态。它是一种self-modeling(自我协调)的过程,存在于认知、实践等具体活动中。相反,西方哲学所说的绝对意志在实践中较少实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抉择实际上都是根据当下情况、当时的时空条件所决定的。在此,王蓉蓉总结了两种柔知的方式。一种是协调、对齐(aligned),一种是和谐、顺乎自然(attuned)。协调即是要让人的所有活动和功能在因、法、度、则、理等领域中与道一致。而和谐则是自己的身体与外界要合拍,与客体合二为一。正如冲浪一般,只有与海浪融合才能驾驭、游戏其中。也就是说只有顺着走才能完成认知过程。

人工智能拟态的抓豆腐能力中,即利用了融差概念,以柔来让人把握好力量

柔知的形成能够为人的认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好的把握空间、时间。在人工智能拟态中就可以有所印证。中国科学家运用融差概念,而非精确计算赋予了人工智能主动控制力量摘草莓、拿豆腐的能力。在时间层面上,柔则可以创造缓冲、停顿,让人更好地把握力量。

柔非失败者心态:让,认识到认知有限的一种智德

另一种忽视柔的态度则认为柔相对于刚,是后退、失败的表现。它并不具有进取性。

但王蓉蓉并不如此认为,她认为柔代表着一种智德,而不是失败者的心态。西方传统上,亚里士多德最早区分了道德与智德,也就是说认知问题与道德问题是有区别的。智德强调作为认知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特质,拥有智德就可以使人更好的获得知识、追求真善美。智德与智商不同,它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例如在认识过程中,认知者应该具备谦卑、开明、韧性、谨慎、严谨等品质去对待知识的寻求和获得。这些都是智德的表现。

柔是让的一种表现,也同样展现为一种智德。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德要求人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不足和局限性。以追求真理为目标而不是外在的东西。《道德经》67章“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正是智德的表现。

再从柔与身体联系的层面来解释智德的表现,王蓉蓉举例了中国传统射与御。射箭如躬,弓只有先弯曲,也就是有一个柔的过程,才能使箭射得远。御马也是同样,要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即天时,地利,心态、顺应马性进行驾驭。

因此,王蓉蓉总结到,柔并不是一种失败者的心态,而是指明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途径。

主持人、华东师大哲学系博士后Daniel Sarafinas吐槽自己的中文发音

在完成了对柔的哲学阐释后,王蓉蓉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可以弥补当代世界现实问题的可供参考的一个有效范式。当前,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进攻、矛盾、冲突,暴力问题不断。如何从哲学角度解决进攻性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名研究中国和比较哲学的学者,她认为“柔”作为一种非对抗的,本体的更是整合的、顺应的力量,似可以在当代发挥更多的作用,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挖掘和整理。这正是中国哲学对世界哲学所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文末链接:

杨国荣:中西相遇求通,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

作者:童毅影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