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林顿复合管的原理与使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晶体管的导通电阻大小怎么判断 达林顿复合管的原理与使用

达林顿复合管的原理与使用

2024-07-14 0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载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42E0OD055247X5.html

  达林顿管(Darlingtontube)也称复合管,即使用两个三极管复合成一个三极管。一般大功率三极管的基极需要较大的电流来驱动,不能直接将小信号进行放大(小信号提供不了足够的基极驱动电流),而达林顿管内部由两个三极管组合而成,前级三极管将小电流放大后再驱动后级的三极管,这样小电流也可以驱动大功率的达林顿管,由原理也可以看出,功率部分主要是由后级的三极管来承担的。

  达林顿管的主要复合方式有四种,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中的hFE为相应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将IC近似为IE,两个三极管组合成达林顿管后的三极管类型与第一级的三极管相同,组合后的总直流放大倍数为hFE1×hFE2。

  实际集成的达林顿管可能会类似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电阻R1为限流电阻,这样带来的好处之一是,如果外部有单片机之类的处理器输出数字高低电平来控制基极,可以直接接入基极而不需要额外再串入一个电阻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极管本身存在固有的穿透电流,它包含两个部分:集电极-基极反向电流ICBO与集电极-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其中,ICBO是晶体管的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反向电流漏电流,如下图所示:

  而ICEO是晶体管的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电流(漏电流),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两个电流都是不可控制的,它只取决于温度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会随温度上升而上升,不仅带来功率损耗,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级三极管的穿透电流被后级进一步放大后,会导致达林顿管热稳定性变差,这样会更进一步使穿透电流变大,进入恶性循环,电阻R2与R3就是提供三极管穿透电流的释放回路,穿透电流通过电阻释放到外面,而不是被后级三极管进一步放大,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些达林顿管内部也会有保护二极管,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两个二极管一般是接感性负载时的续流二极管,防止感性负载回路断开瞬间产生的高压击穿三极管,其中二极管D1在接继电器一类负载时经常用到,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二极管D2在半桥或全桥驱动的大功率感性负载时会用到,如下图所示(仅为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