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划」“瓷都”转型:景德镇城市总体规划策略与实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景德镇旅游区 「新·规划」“瓷都”转型:景德镇城市总体规划策略与实践

「新·规划」“瓷都”转型:景德镇城市总体规划策略与实践

2024-04-08 02: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交通发展要素齐备,但仍亟待整合

在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景德镇先后进行了国道、机场和高速公路等的建设,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要素齐备。但是简单叠加的设施建设没有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如高速网络没有整合、铁路建设相对滞后等,使得景德镇在最近一轮产业梯度转移中处于落后位置;罗家机场占据城市主要拓展空间,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没有开展新址搬迁论证,致使城市空间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新行政中心选址约束重重。

山水资源丰富,但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利用

由于城市发展对空间资源的索取,城市外围及内部的山体逐渐被蚕食,地域特征鲜明的自然景观格局正在遭到破坏。市域水岸两侧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且分布有部分历史遗迹与工业遗迹,但是真正获得城市建设关注的仅有昌江老城区,滨河空间优质资源的利用不足。

PART 02

从“瓷都”到“后瓷都”:景德镇转型之策

转型思路

自2008年以来,景德镇先后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试点城市、比照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区)和第二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2011年景德镇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陶瓷制品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直升机)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

针对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景德镇应围绕“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要求,引导城市全面转型,打造综合承载力高、生态环境优良的都市区,推进与周边县市域单元的统筹发展;创新发展体制和机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空间增长模式和区域协调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设创新导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具有特色和影响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转型创新试验区域和生态文明宜居城市。

转型策略

1.重构城镇结构体系,形成“全域”转型之势

未来,景德镇需整合城乡资源,形成全域转型之势。首先,应构建全域的城镇转型体系目标与思路,通过城乡统筹与协调,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形成“相互依赖、互存互利、共建共享”的有机综合体。其次,通过培育都市区,壮大中心城市,增强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及带动作用。

2.培育现代化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在重构城乡产业格局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发展陶瓷业,打造陶瓷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航空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化提升优势制造业,做实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夯实景德镇产业基础。

3.打造内外交通新格局,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框架

打通区域交通联系,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优化市域内部道路系统,尤其是要加强南北两大区域、中心城区与市域乡镇之间的联系,辐射和带动各乡镇。同时,采用差异化交通引导,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发展目标进行引导;针对各分区功能定位、地形地貌和交通条件,制定差异化的交通发展策略与规划控制要求。

4.显山露水,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根据“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的目标,景德镇未来需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划分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确立不同用地区域的管治策略,对城市建设中的不同地段予以控制,并按照不同的功能特点进行保护、管理和建设,以构造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区域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

5.合理开发利用瓷土资源,减缓资源枯竭速度

针对现有资源储备不足的问题,景德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以建筑陶瓷原料、建材非金属矿产开发和深加工为重点,安全发展煤炭产业,加快金属矿产开发,扩大矿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PART 03

从“旧瓷都”到“新瓷都”:景德镇转型规划实践

江西省以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现阶段工作的核心,形成“一带一环三极,蓝心绿脉”的城镇群空间结构。同时,明确了景德镇的28项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优惠政策,并对200余项工作任务和建设项目进行了细化分解。2012年3月,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议在武汉举行,这标志着赣鄂湘在联手冲刺除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外的中国经济“第四极”,中部地区发展迎来全新时代。偏于赣东北一隅的景德镇应在区域整体崛起的过程中重新找准定位。

重构城镇体系,重点培育中心都市区

城镇体系构建主要涉及各类重点区域和用地划分及管控,具体分为市域和都市区两个规划层次,其中市域规划范围以景德镇市行政区划为界,总面积为5261km²,含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和昌江区,共计16个街道办事处、25个建制镇、12个乡(图1);都市区城市规划区范围涉及昌江区、珠山区和浮梁县等地的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为718.93km²。

1.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规划打造“双心、三轴、两廊、三区”的城乡空间结构,并对各个区块提出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1)“双心”:①主中心以景德镇市区为核心,包括周边的浮梁县城、洪源镇等,主要培育文化、行政、商务和居住职能,建设国家航空科技城和高端陶瓷生产基地,并依托洪源物流中心、高铁新站和济广高速公路出入口打造赣东北内陆开放门户,设立综合物流园区和商品展示交易中心。②副中心是指市域南部的乐平城区及其郊区外围城镇,重点发展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筑建材、服装和家具等产业;郊区外围城镇主要发展航空物流业、农业和乡镇旅游业等。

(2)“三轴”:①南北向产业功能轴以206国道和济广高速公路为依托,连接市域主要的产业片区和城镇功能组团,是景德镇工业经济的核心功能载体。②2条东西向外联功能轴向东联系长三角,承担沿海城市的经济腹地职能,在接受沿海经济辐射的同时,向西对接南昌和九江,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参与省内经济分工。

(3)“两廊”指景德镇市域内的城乡发展走廊,包括市域东北部依托205省道形成的景德镇—鹅湖—瑶里—婺源旅游发展走廊和市域东南部依托景德高速公路形成的景德镇—涌山—洪岩—德兴城乡发展走廊,是未来城乡发展的重要走廊。

(4)“三区”:①中部城镇密集区,包括景德镇中心城区、浮梁县城以及王港乡、三龙镇、洪源镇、湘湖镇、丽阳乡、鲇鱼山镇和寿安镇。②北部城镇经济发展区包括经公桥镇、鹅湖镇、瑶里镇、蛟潭镇、瑶里镇、西湖乡、兴田乡、峙滩镇、黄坛乡、臧湾乡、王港乡和三龙镇。③南部城镇发展区包括乐平城区、涌山镇、众埠镇、塔前镇、洪岩镇、礼林镇、临港镇、镇桥镇、高家镇、浯口镇、名口镇、双田镇和十里岗乡。

2.城镇等级规模划定及职能规划

根据上述城镇空间体系结构,规划确定了“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建制镇—乡集镇”5级结构,进而根据市域各城镇的比较优势和在区域中的定位,将其划分为综合型、旅游型、农贸型和工贸型4种职能类型。通过城镇的差别化发展,引导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城镇职能结构体系(表1)。

3.都市区空间布局规划

2011年, 规划区的国土面积为718.93km²,现状常住人口为60.04万。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景德镇属于Ⅲ类建筑气候区,规划人口规模为100 万,现状人均用地为105.1m²,规划人均建设用地为90~110m²。考虑到景德镇未来发展趋势,按上限取值,人均用地采用110m²,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66km²;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约为88km²;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约为110km²。

规划采用“绿楔聚心,交通导向,组团生长”的规划理念,形成“一核、二轴、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图2)。

“一核”指旸府山生态绿核,通过建设城市生态绿心,展现城市山水地区的活力与魅力;形成对外展示窗口,是提升城市形象与品位的重要战略空间。

“二轴”包括:①昌江文化展示轴,通过打造慢行系统,将历史街区、文物古迹、特色文化资源、现代文化设施和城市景观有序地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历史寻踪、文化探访和城市体验的场所;②昌南大道—珠山路—新厂路文化展示轴,通过文化空间植入,串接古窑址、老瓷厂等陶瓷文化历史遗迹,缝合历史文化碎片,展示“瓷都”文化。

“六组团”分别为:①核心组团,包括原中市区、西市区,主要为老城区,以传统商业、旅游、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生活居住为主;②景东组团,依托九景衢高速铁路站场—景德镇北站,结合景东602所、陶瓷学院的科技研发,重点发展以商务、会展、企业总部、航空研发、陶瓷科技和创意产业为主的高铁新城组团;③浮梁组团,结合浮梁历史文化内涵,依托古县衙、茶博园等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集散与服务功能,疏解核心组团人口,是商务休闲度假基地的空间载体;④昌南拓展区,集行政、商贸、文化和会展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新区,是城市综合核心的重要承载空间;⑤高新组团,是未来国家级的直升机产业基地;⑥罗家组团,依托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优势,提供区域性的生产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通航产业和陶瓷高科技产业等。

合理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1.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主要形成“一核、两带、两板块”的产业空间格局(图3)。

“一核”即以景德镇中心城区为主要经济增长核,包括景德镇主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浮梁城区,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商贸、旅游等传统服务业。规划完善老城区商住功能,积极拓展昌南拓展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区升级,打造赣东北物流服务平台。

“两带”包括:①206产业发展带,包括沿206国道的乐平工业园、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浮梁的三龙、蛟潭、经公桥等重点园区乡镇。②瑶里—涌山—洪岩产业发展带,以瑶里古镇、涌山矿区和洪岩景区为重要发展节点,串联沿线的鹅湖、王港及寿安等乡镇,形成景德镇东线工矿—旅游产业发展带。

“两板块”包括:①北部生态经济发展板块,包括浮梁县的经公桥镇和鹅湖镇等,立足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加强山区生态安全建设;②南部特色经济发展板块,包括乐平市域范围,依托省级精细化工基地和江南蔬菜基地两大平台,大力发展医药化工和蔬菜种植两大主导产业。

2.产业体系构建

景德镇未来应以建设国家级陶瓷科技城、国家级航空科技城等重大项目为抓手,重点培育壮大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陶瓷产业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旅游业,形成以陶瓷产业、航空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以汽车、机械、家电和医药化工等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新增长极的产业格局。

(1) 陶瓷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培育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打造“一轴、四片、六厂”陶瓷工业遗存保护区,以朝阳路至珠山路为轴线,推进“雕塑”“为民”等老瓷厂的工业遗存保护开发与利用,加快建设形成由国际陶艺村、陶瓷艺术创意谷、红店粉彩工场和明清窑作遗存四大板块组成的陶瓷文化公园。

(2) 航空产业的培育:打造国际国内知名航空科技城。规划以提升直升机总装能力为核心,在景德镇打造直升机研发、生产、通用航空及国际合作等更加完整的直升机产业体系;依托景德镇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良好的工业基础,规划和建设“一城三区”,打造生态秀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人气旺盛及自主创新突出的航空科技城,推进研发创新区、装配制造区和通航产业区的建设。

(3) 旅游产业的培育:打造全新的“陶瓷文化”之都。规划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御窑厂、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风景区、三闾庙古街、古码头修复和彭家弄等老城区里弄保护、仿古街整治工程;全面启动高岭—瑶里风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大力推进A 级乡村旅游点的创建;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实施名镇名村保护工程;加紧建设江南蔬菜旅游休闲体验区,深度开发浮梁茶文化体验游项目。

(4) 服务业的升级: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①在物流业方面,协调浮梁、乐平、高新区、陶瓷工业园区及中心城区的发展,培育仓储、配送及运输配套化经营的规模型物流企业;实施物流园工程,重点建设高新区、陶瓷工业园、乐平精细化工、乐平蔬菜基地、赣东北批发市场、中国陶瓷城及中心城区物流中心或物流园。②在金融业方面,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度,加快地方金融业发展,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③在会展业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陶瓷博物馆功能;吸引国际会展公司进入景德镇成立合资、独资会展公司;组建全市统一的会展管理机构;办好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鼓励大师私人会馆对外开放。④在信息服务业方面,建设“数字景德镇”,构建信息网络基础平台和电子政务城域网,推进和完善中国陶瓷市场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5)传统农业的转型: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①建设高标准的有机新茶园,创建无公害茶园,提高茶产业品质,做强茶品牌,促进茶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②推进苗木花卉品种多元化、产业结构特色化,积极引进、多方引资,充分吸纳资金参与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扩大苗木花卉产业;培育市场,拓宽营销,形成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管理营销体系。③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质蔬菜产业基地、江南蔬菜基地和蔬菜集散地中心,创建1家国家级蔬菜龙头企业、5家省级蔬菜龙头企业,扶持企业争创蔬菜商品名牌。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打造高可达性、高流通性城市

对接区域交通,新建九景衢铁路,对皖赣线进行扩能改造,预留景(德镇)六(安)铁路通道,预留南昌至景德镇城际铁路通道;建构“双心、三轴、二廊、三区”的城乡空间结构,形成开放的城镇发展格局。与皖江城市带合作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开放合作新高地和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图4)。

(1)铁路。规划分别对皖赣铁路、九景衢铁路和六景铁路进行改建升级,建设区域内铁路廊道。规划打造南昌至景德镇城际铁路,对乐平—德兴铁路专用线进行升级改造并接入皖赣铁路。在城区东北部打造景德镇北站,规划为一级综合枢纽,占地面积为44.75hm²;打造景德镇南站(景德镇南货站),为焦化厂石油公司及景德镇南部工业发展服务。

(2)公路。①规划形成“三横一纵”的高速公路骨架。其中,“三横”为祁浮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和德昌高速公路;“一纵”为济广高速公路。②对206国道境内段线路进行优化,在中心城区段、乐平市区段进行改线,避免国道对城市交通产生影响或分割城市用地。③在现有11 条省道网络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改造和升级。④对景德镇现有县道进行改造,新建塔前至荷塘战备公路、乐平中心城区北部与济广高速公路连接线、蛟潭至臧湾的县道。⑤在乡道方面,将道路等级提升为四级。⑥在公路站场方面,规划3个重点站场项目:新建景德镇汽车客运东站,并规划建设具有铁路与公路、城市交通零换乘功能的景德镇综合交通枢纽;按国家二级汽车客运标准新建景德镇汽车新西站和汽车新南站。近期在景德镇建设8处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分别为众埠站、塔前站、高家站、涌山站、蛟潭站、鹅湖站、经公桥站和鲇鱼山站。

(3) 航空运输。按照建设赣东北地区“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目标,扩建罗家机场。近期机场按4C 级规划建设,至规划期末达到4D级,完善飞行区、通信导航区和航站区等区域的设施建设。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积极改善疏港通道。规划至期末景德镇机场等级提升为4D级,将建设成为国内支线机场、江西省航空运输网络的次级枢纽机场、鄱阳湖东岸地区的枢纽机场和南昌昌北机场的备降机场。

(4) 水运。规划疏浚昌江(景德镇市区至鄱阳县姚公渡)89km航道、乐安河(乐平市至石镇)202km航道,打造景德镇港西瓜洲港区、景德镇港良港综合港区、景德镇港历尧港区和景德镇港丽阳河段砂石港区。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生态景德镇”

规划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对市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提升,把景德镇建设成为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规划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的规律,划定三大生态功能区(图5)。

(1) 北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区划范围包括蛟潭镇、鹅湖镇、经公桥镇、瑶里镇、峙滩镇、兴田乡、西湖乡、黄坛乡、臧湾乡、江村乡和勒功乡全境。规划将其打造为景德镇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保护昌江流域的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对现有工业企业实施“三废”达标排放,保护自然资源;详查森林资源,封山育林,严禁采伐,恢复植被;加强昌江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提升水土保持能力;严格禁止陡坡垦殖,在过度垦殖地区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3)南部农业生态区,主要为乐平市全境,是景德镇重要的农业、工业基地,也是区域生态系统重要的控制部分。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加强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加强乐安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强水库保护,重点控制小城镇生长,禁止工业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合理利用与保护现存矿产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优化矿产开采区域布局、增强矿产资源的区域空间调控能力、保护资源,规划实行分区控制管理(图6)。

(1)鼓励开采区,包括高岭—天宝饰面花岗岩开采区,塘岭—东流瓷石矿开采区,横路—仙槎煤炭开采区,塔前凤凰山—月湖陶粒岩开采区,鸣山—东源煤炭开采区,高家大理石开采区,陈家—坞头煤炭开采区,花亭铅锌矿开采区。规划适时整合中小型矿企,统一矿权,将矿产开采统一到矿产开发公司,加快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设立矿产开发专项帮扶资金,保证矿产合理有序开采;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金规模投入;完善矿产开发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矿产开采规模,保障矿产开采安全。

(2)限制开采区,包括各乡镇建成区、江铃—车溪砂金煤矿开采区、官庄—洺口砂金矿开采区、昌江焦元坞陶土矿开采区。规划制定严格的采矿准入条件,严控保护性开采矿种探矿权的设置与投放;生态环境脆弱区原则上不新设探矿权;按总量控制要求办理采矿权申请,规划期内除已设矿产开采权外,限制其他矿产探矿权和开采权的设立;对符合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出让条件的,须按招标、拍卖和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采矿权。

(3)禁止开采区,包括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区、泪滩风景点、石牙风景点、高岭矿山公园、瑶里风景名胜区、洪岩风景名胜区、翠平湖风景名胜区,以及景德镇市区、乐平市区和浮梁县城。在禁止开采区,禁止新的探矿权的申请、批准,不办理探矿权延续登记,已设立的开采权建立退出制度,实行有序退出。以上禁止开采区中的公益性地质勘查,以及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矿泉水和地热开采除外。

(4)储备保护区,包括大背坞—金宝金矿保护区、王港—桥溪砂金矿保护区、茅棚店锡矿保护区、塔前钨钼矿保护区、下石—中堡特种灰岩保护区等。主要措施包括:建立矿产资源储备机制;禁止探矿权的申请、批准,不办理探矿权延续登记,已通过的开采权建立退出制度,实行有序退出。

上述规划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为允许开采区。允许勘查开采区内的探矿权设置及其出让方式执行国家矿业权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其中限制勘查矿种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探矿权,禁止勘查矿种不设置探矿权。

PART 04

结语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明确指出:景德镇作为国家明确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加快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步伐。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心城区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拓展,景德镇已经明显感受到有限空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制约,空间框架难以展开,与区域统筹、空间拓展、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和交通等有关的一系列影响空间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展开对景德镇的转型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仅是系统介绍了景德镇在城镇体系、产业、交通、生态和瓷矿等方面的转型与升级策略与实践,未来仍需要对包括公共设施、管理体制等进行更多的探讨,构建完整的转型升级体系,推动景德镇的转型。

文章来源丨2019年16期《规划师》杂志

作者信息丨胡浣晨

编辑排版丨

About U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