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繁华 经过衰落 即将迎接文化复兴的“千年瓷都”(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景德镇万胜瓷厂成立于哪一年 走过繁华 经过衰落 即将迎接文化复兴的“千年瓷都”(二)

走过繁华 经过衰落 即将迎接文化复兴的“千年瓷都”(二)

2024-07-15 0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来的雕塑瓷厂,现在的乐天陶市,每到周六、周日这里都会有摆摊集市,各小作坊做出的创意陶瓷都会在这里集体亮相,任游客观赏、购买。

1

2

为了避免陶瓷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乐天陶社创始人郑袆都会亲自对摊位上的文创瓷品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雷同,将不允许摆摊。

摊位上销售的瓷器小玩意都是年轻的景漂烧制的,它们的价位不等但都不会太高,相比日用瓷的规整及高端此的精致,他们更注重文化创意在瓷坯上的体现,更注重以“内容”赢来真正的“识货者”。

乐天陶社以集市之名而让众人皆知,这里成为了景德镇陶瓷文创产品制作、运营、销售模式的发端。乐天吸引了众多新生代景漂,他们自发性地聚在一起,形成了第一批工业遗产厂区内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如今,雕塑瓷厂内的大部分商铺主都是外地人,他们不远千万里来到景德镇,甘愿作新一代景漂,无怨无悔地走着老景漂走过的路,只是如今的这条路很奇特,也很新颖。

原宇宙瓷厂,今天的陶溪川,2018年10月18日陶瓷川“春秋大集”陶瓷集市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陶瓷文化创意爱好者

雕塑瓷厂的转型开辟了一条新路,它预示着景德镇的希望,也昭示着未来已来和转型重塑的开始。

陶溪川“春秋大集”上年轻的陶瓷摆摊者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之下,景德镇结合自身城市功能定位,开始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2011年,景德镇在发展性保护近代工业遗存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了北京798、上海M50等老工厂改文创区的发展思路,逐渐开始对十大瓷厂工业遗存进行整合,斥资百万开始打造依托于原国营宇宙瓷厂的“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创意园”并请来了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对宇宙瓷厂进行彻底“换装”。

在宇宙瓷厂改造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遗产观和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利用工业遗产,在时至2015年的三年间,规划设计经过反复研究和长期驻地实践,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陶溪川的保护、提升规划设计以及陶溪川美术馆、博物馆的建筑工程设计。

2012年被改造前的宇宙瓷厂

而此时,民间创意产业实体也开始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到了2015年底,景德镇已经有15家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超过5000家的创意产业经济实体,陶瓷创意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从2010年到2015年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数量逐渐增加,分布逐渐由老城区向外围扩散,此时景德镇陶瓷产业及文创产业东至陶院湘湖校区,西至陶瓷文化创意新区,南至三宝蓬,北至陶瓷工业园区,整体呈现不规则的“带状组团+指状”形态。

建于1954年的宇宙瓷厂华丽转身为今天的“陶溪川”,作为如今景德镇独特的陶瓷文创集群,它尽可能地保留了烟囱、厂房这些工业文化遗产的象征物并对其进行适时地改造。在大工业时代遗存中正逐渐脱胎出一个崭新的空间,8.9万平方米22栋老厂房166亩土地上,一个年轻景漂的造梦天堂和精神家园呈现给了世人。

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老厂房被用以建设了陶瓷美术馆、博物馆、陶瓷创意工作室以及陶瓷文创展示、销售空间,同时配套了相应的餐饮、咖啡、书店等,为年轻景漂生产、生活量身打造了一切必要设施。

如果说以前的宇宙瓷厂是工业化大机器时代的统一行动,那么如今的陶溪川则是信息文化时代的个性化行为集聚,这里鼓励年轻景漂创业,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摊位、免费的交流活动和创意空间;这里嫁接了千年的陶瓷文化,又将“年轻、音乐、酒”作为灵魂,吸引了年轻景漂近5000多人,其中不仅包括景德镇本地的陶瓷学院学生,还包括37%的外地院校,全国八大美院的学生、老师、国外陶瓷爱好者也慕名而来。

2018年10月18日,陶溪川赢来了一年两次的“春秋大集”,这里为全国各地的陶瓷院校、年轻景漂提供了摊位,甚至是提供免费的住宿,鼓励源源不断的外地陶瓷爱好者来到景德镇,来到陶溪川。

集市中主要分设三个区,一个区集聚了世界各国的陶瓷艺术家,他们参加集市售卖自己的陶瓷文创艺术品;另一个区集聚了全国各地美术学院陶瓷专业的学生,他们带着自己的陶瓷创意汇聚于此;区位较偏的区间留给了本地的景漂。

区域的分级也正说明了陶溪川的初衷:陶溪川用极大的包容迎接着一批批新的景漂,为新到来的景漂提供了第一站落脚地,让他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创作、交流,为他们走向社会提供一个缓冲的地带。

建设当中的“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作为国营第一大瓷厂,建国瓷厂的旧厂房空间正在逐渐开始实现更新重塑,原有的空间功能正在转型,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的陶瓷创意室和文创展示区

乐天创意集市、陶溪川、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工业文明时代的遗存在产业转型的激荡中实现了一次次的蝶变,原有空间载体功能的转变,不同定位的景漂汇聚在不同的场域内进行各自独特的陶瓷创作,这是景德镇“文创之城”的序幕,更是对新的艺术包容、开放时代的预告。

每次去景德镇,都会在机场、高铁站遇到即将要去当景漂的人,亦或是在陶瓷店里看到已经当了景漂的人,他们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飘洋过海。景德镇蕴藏着一种神奇而独特的魅力,丰富多彩且斑斓无限的文化氛围。它自由自在,创意无限,极具包容,这些都时时刻刻吸引着千万里之外的陶瓷爱好者,让他们背起行囊,甘愿做一枚景漂。

三宝村、进坑村

陶瓷与乡村融合下的文化创意场

景德镇从瓷器—瓷业—瓷都的行径历程就是一部从外围村落到中心城区的进阶史,市郊的一些村落在历史上曾分布着瓷窑、瓷矿,是唐宋景德镇瓷业的集中地,也是明清时期支撑景德镇整个陶瓷产业蓬勃发展的原料供应地。

在景德镇,山水之处基本是古时瓷矿、瓷窑的集中区,这符合最早“依山建窑”的规律,也印证了景德镇瓷业最早是“原料密集型产业”的格局。地处景德镇南河流域山谷腹地之中的三宝村便存有五代时期的瓷石矿,它也是如今国内外名声斐然的三宝国际陶艺村;地处景德镇东南市郊河流交界峡谷中的进坑村则分布着五代至北宋15座古窑址,也是如今陶瓷学者、文化爱好者慕名而来的陶瓷文旅胜地。

三宝国际陶艺村原是三宝村下辖的一个由四五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庄,从90年代到现在逐渐演变成了国际陶瓷爱好者交流、体验、居住、展览的国际陶艺村。

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始人李见深,他被人们称为“三宝国际陶艺村的主持人”。

2018年10月18日景德镇瓷博会当天,三宝国际陶瓷村策划了一场国际陶瓷作品展,展出了日本、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陶瓷艺术家的作品,也引来了世界各国陶瓷爱好者的参观和交流。

九十年代,在众多民营陶瓷产业、小型陶瓷文创兴起的时代,李见深却以独特的远见开辟了一种新兴的陶瓷文化体验产业,创造了如今国际皆知的三宝国际陶瓷村。

李见深出生在江西九江,九十年代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便赴纽约阿尔弗雷德大学的州立陶瓷学院攻读陶瓷专业硕士,毕业后他又回到了景德镇。物色了很长时间,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定在了景德镇市郊的三宝村——一处背山环水的地方。他用几万块钱购买了这里三四户人家的老屋,经过翻修、装饰,增建,最终成为了现在集展览馆、民宿、工作室、交流区为一体的三宝国际陶瓷小社区。

三宝国际陶艺村的民宿,内外装饰尽量遵照当地原始的风貌

当时,作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景德镇陶瓷形象大师的李见深经常出国策划陶瓷展览,他结交了各个国家的陶瓷艺术家,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心中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推广者,他开始邀请国际陶瓷艺术家、陶瓷爱好者来到景德镇,并开创“国际驻村计划”引来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汇聚三宝,共同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精髓,体验制作瓷器的全过程,交流各国的陶瓷制作工艺,逐渐形成了一个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陶瓷文创村。

在那个年代,李见深无疑开创了一种融合村落、陶瓷、文化在内的新型模式,他极为注重陶瓷制作最原始的山水环境,认为景德镇先人之所以能制作出闻名世界的陶瓷,与其所处的地理、生态、自然、环境难以割舍,这也是他建设三宝国际的初衷。

2018年10月18日,瓷博会期间,很多国际陶瓷艺术家聚集在三宝国际陶艺村,当天上午他们举行了柴窑封窑仪式。

一位韩国陶瓷艺术家在三宝国际做好的瓷坯全部入窑等待烧制,他们选择使用价格昂贵的柴窑烧制陶瓷,并十分虔诚地举行了封窑仪式。

封窑仪式上,来自各国的陶瓷艺术家依次点燃了火把,添柴、祭酒,供钱,祈盼开窑成功,烧制顺利,得到最完美的作品。

三宝国际之于景德镇早已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它的模式先后人一步,在90年代独具新颖而让人难以赶追,它也影响到了后来北京798改革的思路,影响了后来三宝瓷谷陶瓷文化创意集群的建设,也引导了后来进坑村的发展方向。

鉴于三宝国际陶瓷村的影响力,2016年景德镇珠山区政府斥资建设了三宝瓷谷陶瓷创意区,三宝瓷谷是三宝国际延伸出的一条文创街区,现已集聚了100多家景漂创意工作室。

景漂在这里租用当地村民房屋作为自己的工作室,联通陶瓷制作、销售都在一个六七十平米的屋子内。

将于今年年底竣工的三宝蓬艺术聚落位于三宝村峡谷,由私人投资修建的三宝蓬是集聚陶瓷文化创意、陶瓷艺术和陶瓷旅游为一体的艺术区,目前陆续有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入驻。

三宝蓬处于群山之中,鸟瞰如云雾中的人间胜景,它定位为景德镇“本土与国际、传统与当代、理想与务实、商业与自然”的世界花园客厅。

进坑村东郊学堂创始人黄薇,2014年一个机缘巧合她来到了进坑村,因为《陶记》中的一句话“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所产已为次矣”,她决定和丈夫组建考古团队,在进坑挖掘出了五代至北宋的15座古窑址,5座古矿坑和16座水碓遗址。

此后,她租下了村民的房子,建立了现在的“东郊学堂”,开始了“忙时种地,闲时考古”的古代瓷工生活模式.

她租下了荒田,带动村民种植粮食、荷花;建设酿酒坊,还原了村落本有的产业;修复了古瓷水碓、古瓷石路,开辟了众多陶瓷文化研学旅游线路,定期组织陶瓷艺术家来村里做客交流,真正开创了一种异于三宝国际陶艺村的“村落文创”模式。

暑假来进坑村研学的学生团队

三宝、进坑,回归了景德镇陶瓷手工业最初的模样,他们崇尚先人的制瓷工艺,更敬畏古人制瓷最为天然生态的山水环境并尽可能地为现代人还原那种意境,寻找景德镇古瓷文化与现代创意、文脉传承的最佳融合点,他们立足村落本真,在实现瓷文化转型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个重塑后的村落空间。

除了村落,景德镇原御窑厂周围的明清作坊群、上下里弄街巷也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渐实现了空间的转型与重塑,这里集聚了八九十年代乃至更早的景漂,这里虽然没有陶瓷川文创那么新潮,却也在传统技艺中渐渐滋养出了别样的风趣。

通过修复整理的明清作坊群会出租给一些陶瓷非遗传承人或是陶瓷艺人,他们基本都是每天来这里做瓷器,定点下班回家。他们很乐意跟游客讲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陶瓷艺术,也乐于交流自己的故事。图一为陶瓷雕刻非遗传承人,他曾居住在建国瓷厂附近,退休后在明清作坊群里租用了一间小作坊开始创作、销售。

从昌江东岸老城、里弄交织的南北轴带到十大国营、民营瓷厂的东西轴带,古今叠加的历史、空间,在现代的景德镇实现了别样的转型与重塑,一种蝶变的力量变得猛烈而清晰。

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在景德镇,新老景漂以爱瓷之心汇聚于此,彼此间吸引汇聚着同道人,又以各群体独特的方式从不同维度上推动着景德镇在当下时代的巨变。这一切都根植于陶瓷业,立足于千年瓷都,回归于深厚的瓷文化,多元的新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已脱胎于母体,涅槃而重生,那是蜕变后的新时代。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及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遗产时代的厂房、明清历史遗留下的作坊,陶瓷最初的起源村落,在一切历史的断层中,产业转型和空间的重塑都朝着同一个大方向行进,起同源,走殊途而同归。景德镇告别了工业化时代机械地“中国制造”和煤烟缭绕下的“世界工厂”,告别了杂乱无章地扩张形象,转而正逐步集聚了国内外陶瓷艺术家,走向了打造“小巧而精美”城市的道路上来。

景德镇,连同周边乡村地区在时代的巨变中逐步成为了一座活的陶瓷文化博物馆,不仅有传统工业遗产及传统街区的复兴,也有草根陶瓷文创城中村悄然成长,还有宋瓷乡村的振兴活化,她已然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国际文化创意之城”。

此时的景德镇或许正在开始重新塑造中国新的文化模式,这种从陶瓷文化母体脱胎出的文创和艺术之城将是新时期景德镇的头号标签和最强大的城市竞争力。

回望历史,重塑当下,未来已来,景德镇将充满无限想象,她将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在打造内外双向开放高地并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新时代,基于突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的同时,景德镇将通过向世界展示自身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转自:规划中国

请点支持!

END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赞美☺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