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普京的经济改革有多严重 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2024-06-16 10: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第 2 课:《俄国的改革》。本课是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仅对俄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政治格局。【教学目标】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开始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知道俄国的领土扩张;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2.通过图文史料,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性质及作用,分析其影响;对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作出客观评价。3.通过俄国两次改革,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手段,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进步。【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作用、影响【教学难点】探究农奴制改革的深远意义,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兵开始当起,都是44岁达到权力最高峰希特勒任国家元首时间:1945-1934=11年,拿破仑称帝时间:1815-1804=11年一个领导德国打败法国,一个领导法国打败德国都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欧洲,成为欧洲霸主人生转折:都在52岁进攻俄国,时间点为6月22日都在56岁战败于俄国之手思考:是谁开启俄国近代化之旅使国家强大,能够让两个军事天才都惨败呢?俄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PPT展示: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将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挂在办公室里。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普京的话有依据吗?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思考:普京的话有依据吗?提示:因其对俄国的卓越贡献被参政院封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被恩格斯誉为“真正的伟人”。引入第2课——《俄国的改革》。(设计意图)通过历史趣闻,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展示2022年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史实,认识其性质及影响)背景目的内容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俗性质影响 积极消极师生共同完成:(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历史事件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俄国的历史沿革:教师出示幻灯片。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总结。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在东斯拉夫人活动区域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13世纪上半叶,该地区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并逐渐兼并其他公国,到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治。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达到鼎盛,进入帝国(18世纪初)(设计意图)挖掘课本信息,构建历史信息。理解概念,引出下文内容。讲述俄国的历史沿革,并通过展示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2.彼得一世改革(1)阅读教材,结合下列材料,观看视频,说出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目的、时间、方式、实质。材料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工商业发展缓慢。材料2:17世纪末的俄国状况: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各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全部居民的23.6%;当时还处于内陆的俄国急于打开通向欧洲的南北海路——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播放视频】彼得一世改革学生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后回答。原因:俄国是农奴制盛行、沙皇专制,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同期的欧洲其他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国力强大。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时间: 18世纪初。方式:向西方学习。实质:维护沙皇封建专制统治。(2)教师出示“彼得一世”简介。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1697年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本人则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回国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继而发动战争,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为俄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3).改革的内容、性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并认识其作用。提示:活学活用:判断材料与彼得一世改革的哪项措施有关 a、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b、“金钱是战争的命运,通过改革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得以支撑起战争”c、“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d、俄国人把剪胡子视为违背上帝的罪孽,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落后的标志。彼得的“剪须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提示:分别是军事、经济、政治、社会习俗(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难点和“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基于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4).改革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并认识其作用。材料展示:材料1:“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有何影响 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 提示:影响: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及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材料2: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引导学生观察“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1721年10月12日,俄国参政院,为表彰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中创立的功绩,封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进行课堂阶段知识反馈。(小组讨论,教师总结)A积极性: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B.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艰辛和必要性,也认识到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同时进行课堂阶段知识反馈。(5).彼得一世之后的俄国继续扩张:PPT展示:彼得一世死后的30多年间,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权夺利,沙皇更迭频繁。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称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她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农业,进一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她为了取得贵族的支持,极力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教师讲述:俄国16—19世纪的扩张目标导学二、废除农奴制【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了解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认识其性质及影响。原因目的时间 开始内容 政治经济性质影响 积极消极师生共同完成:(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历史事件的主要史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 农奴制是怎样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 材料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 (千米)1850年 1860年俄国 7l 22.8 29.8 1606英国 323 228.5 388.8 14603法国 150 40.6 89.8 9160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提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严重缺乏;在农奴制下,农奴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教师总结)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引起了统治危机,成为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上,农奴制引发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化。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师补充亚历山大二世简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55年3月2日—1881年3月13日在位),是俄国近代化的先驱。他在任期间,对俄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他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国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从三方面认识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背景。2、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材料,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播放视频】1861年改革材料一 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提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避免革命的爆发,挽救沙皇的统治危机,巩固统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认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的目的和手段。3、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性质、实质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性质?材料 1861年,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拥有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权利;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为支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改革还有其他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提示: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一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提示:实质:这次改革是沙皇政府自上而下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改革。原因:法令规定,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结果农民付出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高得多。由此可以看出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认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的局限性。4、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1860年 99 11600 79541879年 187 42000 51937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里程数增加了35倍多。材料三 1863年一年内共有386处领地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其中有1/3的领地动用了军队;30处领地上的农民起来暴动;39处领地上的农民抵抗对罪犯的拘捕或用暴力释放被捕人员。受惩治者总计1280人,其中223人交法庭审判,26人被放逐到外省。材料四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提示:学生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问题并回答,积极性: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国内市场、劳动力)。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取得的“土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土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高。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老师总结。进步性: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也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设计意图)学会通过表格对比分析,认识俄国废除农奴制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拓展延伸】: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有哪些异同?学生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问题并回答,老师总结。相同点: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②两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两次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同点:①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②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度;1861年农奴制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度。③影响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度,增强了国力,使俄国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1861年农奴制改革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④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到改革必须要与时俱进、要彻底,才能使国家长远发展,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拓展延伸】:你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商鞅变法、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伯利克里改革、查理马特改革、大化改新等)【拓展延伸】:感悟改革: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是艰巨的、复杂的、渐进的;改革者要具备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也要讲求方式方法;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课堂小结】学史是为了鉴今,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的改革对俄国不同阶段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俄国经过彼得一世成为欧洲强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加速进入近代,俄国出现农奴制危机,为了跟上近代化的步伐,俄国统治者被迫做出让步,废除了阻碍俄国进一步发展的农奴制度,这种改革措施虽简单,但对于俄国长期发展而言使俄国保持了欧洲乃至世界大国的地位,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改革仍有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布置作业】历史小论文:在改革开放40多年之后,你认为今天的中国站在了怎样的历史节点上呢?(结合所学知识,并查找资料完成)【教学反思】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重现”历史的基础,故本节课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同时贯穿讲授法、问题教学法、阅读感悟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选择多样化的史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在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由于受时间、教材等原因影响,讲授的知识很难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以致学生对俄国历史的了解较为片段化。【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改革是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